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次生代谢产物

次生代谢产物

次生代谢产物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99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植物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1篇、会议论文97篇、专利文献24112篇;相关期刊356种,包括菌物学报、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微生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84种,包括中国药学会第十三届青年药学科研成果交流会、2013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2010全国菌物研究新技术与行业发展研讨会等;次生代谢产物的相关文献由3114位作者贡献,包括马养民、单体江、张兴等。

次生代谢产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1 占比:3.13%

会议论文>

论文:97 占比:0.39%

专利文献>

论文:24112 占比:96.49%

总计:24990篇

次生代谢产物—发文趋势图

次生代谢产物

-研究学者

  • 马养民
  • 单体江
  • 张兴
  • 李琰
  • 李钧敏
  • 金则新
  • 张琳
  • 毛子翎
  • 王军
  • 张勇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小仙; 徐进; 罗明和; 张应
    • 摘要: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内生真菌Fusarium sp.TP-G1的次生代谢产物中结构新颖或生物活性独特的氨基醇类天然产物。方法采用色谱层析技术对铁皮石斛内生真菌Fusarium sp.TP-G1的大米发酵液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MS)及核磁共振(NMR)波谱数据分析,并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并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获得6个化合物,分别为麦角甾醇(1),(22E,24R)-ergosta-6,22-dien-3β,5α,8α-triol(2),tert-butyl(1-hydroxy-3-phenylpropan-2-yl)carbamate(3),(1-hydroxy-3-phenyl⁃propan-2-yl)carbamic acid(4),N-(1-hydroxy-3-phenylpropan-2-yl)benzamide(5),N-(1-hydroxy-3-phenylpropan-2-yl)-2-phenylacetamide(6)。结论从铁皮石斛内生真菌Fusarium sp.TP-G1中分离获得6个次生代谢产物,其中化合物3至化合物6为新的氨基醇类天然产物。微生物是氨基醇类化合物的新供体,可通过微生物的基因工程改造来获得更多的氨基醇类化合物。
    • 王沛雅; 方彦昊; 郭琪; 张军; 李鑫; 杨晖; 王治业; 杨涛
    • 摘要: 为了探讨利用蒙药蒙古沙冬青毛状根生产其药用成分的可能性,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别对蒙古沙冬青毛状根和自然根组织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变量分析方法研究二者间的代谢产物差异。结果显示,蒙古沙冬青毛状根和自然根样本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得到3982和4209种代谢物,差异代谢物分别为1706和1639种,其中表达上调的代谢物分别有1455和1095种;注释到KEGG的差异代谢物有171和134种,主要富集在8大类65条代谢通路:氨基酸代谢、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辅助因子和维生素代谢、萜类和聚酮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及核苷酸代谢等通路;蒙古沙冬青毛状根差异代谢产物主要集中在氨基酸代谢和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通路中,正离子模式下涉及的差异代谢物分别占37.4%和32.7%,负离子模式下占28.4%和26.1%;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中涉及黄酮/类黄酮生物合成、生物碱生物合成、β-内酰胺菌素生物合成、芥子油苷生物合成、苯丙烷代谢等11条代谢通路,其中黄酮/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涉及的差异代谢产物最多,占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中差异代谢物的34%,其次是有关生物碱生物合成的差异代谢物,占24%;黄酮/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涉及的差异代谢物有88.2%呈现上调。本研究结果可为蒙古沙冬青毛状根代谢产物积累及途径解析提供理论依据。
    • 陈月清; 王丽霞; 刘付倩; 周俊强; 黄纪国
    • 摘要: 本文研究OSMAC策略下海洋真菌FYF J-9化学成分多样性。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不同培养基、海水盐度和培养时间等因素对红树林内生真菌FYF J-9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次级代谢产物产量因素依次为:培养基>海水盐度>培养时间,综合微生物外观分析与TLC指纹图谱分析,最终确定红树林内生真菌FYF J-9最佳发酵培养条件分别为大米培养基(33.3 g/L、20 d)。
    • 刘雅萍; 方圣涛; 时振振; 季乃云
    • 摘要: 为了丰富深海冷泉天然产物结构多样性,本文对深海冷泉沉积物来源的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13-37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通过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从其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11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seco-blennolide B(1)、blennolide B(2)、citreorosein(3)、emodine(4)、isorhodoptilometrin(5)、aloe-emodin(6)、2-acetylemodin(7)、11-O-acetylaloeemodin(8)、phaseolorin I(9)、penitholabene(10)和paecilomycine A(11)。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0和11为首次从深海冷泉草酸青霉中分离得到的萜类化合物,并首次对化合物10的单晶数据进行报道。此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东海原甲藻和海洋卡盾藻、副溶血弧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卤虫表现出微弱的毒性。
    • 肖涵; 杨婉秋
    • 摘要: 采用ICP-MS法和UV-VIS法对临沧茶园基地加工的普洱生茶黄片与单芽生茶中的11种特征生化成分(轻稀土元素总量和La,Ce,Pr,Nd,Sm,Eu;风味因子4种为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水溶性糖、茶多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茶样黄片轻稀土元素总量是单芽类的4倍左右,其质量分数顺序为w(Ce)>w(La)>w(Nd)>w(Pr)>w(Sm)>w(Eu);单芽中Eu迁移率高于其他轻稀土元素,La在黄片中最为稳定.黄片茶可溶性糖微微升高,轻稀土元素、茶多糖较单芽极显著升高,游离氨基酸、茶多酚极显著降低.测定结果符合黄片茶柔滑甘醇,苦涩度低,肠胃刺激小的品饮共识.黄片茶质量稳定,口感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 曹小汉; 毛惠敏; 任莉萍
    • 摘要: 代谢组学是通过对生物体内所有的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寻找代谢物与生物发生生理病理方面变化关系的一门新科学。代谢产物的含量以及变化能够直观地反映植物体发生的变化,因此,相比其它组学技术更加便捷。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植物次生代谢及其分类以及代谢组学技术在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和应用,以期为代谢组学技术在植物抗病性、优良育种、药物开发、疾病治疗以及临床研究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择。
    • 李文杰; 崔露露; 麻芸娇; 梁海永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柳树Salix spp.对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的抗虫性,为选育抗虫性强的柳树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对旱柳S.matsudana、黄花柳S.caprea、垂柳S.babylonica以及三蕊柳S.triandra的3个无性系进行室内饲虫试验,并对抗虫组与非抗虫组进行差异次生代谢产物的测定与筛选。【结果】各无性系室内饲虫成活率旱柳为98%、垂柳为93%、黄花柳为90%,三蕊柳的3个无性系均为0。非抗虫组与抗虫组有23种主要的差异代谢产物,其中阿魏酰胍丁胺、抗坏血酸、没食子酸、绿茶儿茶酚、没食子儿茶素、杨梅苷、葡萄酸铜、D-(-)-阿拉伯糖、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N-阿魏酰胍丁胺、葡糖酸、2′,4′,5,7-四羟基异黄酮、N-乙酰-DL-色氨酸、异泽兰黄素3-葡萄糖苷、十六聚甲烷基鞘氨醇等15种产物表现为上调,而槲皮素-3-O-(6″-O-乙酰基)-β-D-吡喃半乳糖苷、橙皮甙、芦丁、聚半乳糖醛酸、2,5-二羟基苯甲酸、槲皮素O-乙酰己烯苷、3-羟基-5-甲基苯酚-1-氧化基-β-D-葡萄糖、槲皮素等8种产物表现为下调。【结论】三蕊柳对柳蓝叶甲的抗虫性最佳;非抗虫组与抗虫组之间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三蕊柳的次生代谢产物可能会对柳蓝叶甲幼虫产生毒害作用,或缺乏幼虫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而导致柳蓝叶甲幼虫死亡。图4表1参23。
    • 闫乐乐; 卜璐璐; 牛良; 曾文芳; 鲁振华; 崔国朝; 苗玉乐; 潘磊; 王志强
    • 摘要: 【目的】阐明桃蚜(Myzus persicae)危害条件下桃树抗蚜和感蚜品种的代谢响应机制,并确定桃树响应桃蚜危害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抗蚜和感蚜桃树幼嫩新梢进行桃蚜危害处理,取接种3 d的桃树新梢进行次生代谢产物提取,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对抗蚜品种(品系)‘96-5-1’(9651)和枣油桃(ZYT),感蚜品种中油13号(CN13)和中农金辉(ZNJH)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以|log2 fold change|≥1,P-value≤0.01作为筛选差异代谢物(differentially altered metabolite,DAM)的阈值。采用OPLS-DA模型的VIP值表示抗蚜和感蚜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对桃蚜危害3 d后的处理取样,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全部样品中共鉴定出528种代谢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层次聚类分析(HCA)和维恩图分析,发现感蚜品种中油13号被桃蚜危害后的差异代谢物总数为7种,有2种含量下降,5种含量上升;中农金辉被桃蚜危害后的差异代谢物总数为7种,有3种含量下降,4种含量上升。抗蚜品种‘96-5-1’被桃蚜危害后的差异代谢物总数为33种,有1种含量下降,32种含量上升;枣油桃被桃蚜危害后的差异代谢物总数为55种,有12种含量下降,43种含量上升。大多数差异代谢物来自两个抗蚜品种,并且抗蚜品种中差异代谢物的变化幅度比感蚜品种更大。经过分析获得的15种次生代谢产物(6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5种酚酸、3种核苷酸及其衍生物、1种有机酸)可能与寿星桃来源的桃蚜抗性相关。【结论】抗蚜品种在桃蚜危害后显著上调的次生代谢产物可能参与桃树对桃蚜的抗性反应过程,这些次生代谢产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酚酸类物质、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和有机酸)的调控是桃树抵抗桃蚜危害的重要机制。
    • 张鹏; 薛世玉; 李小飞; 徐大平; 崔之益
    • 摘要: [目的]为研究白木香受到胁迫的生长与防御过程,探明其结香过程的生理响应机制。[方法]以3年生白木香为对象,应用注射真菌菌剂与机械钻孔2种诱导结香方法对白木香进行制香,通过分析其调控生长与防御的激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防御物质总酚与总萜含量以及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白木香对真菌侵染与机械损伤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结果]在胁迫初期,与防御反应相关的激素茉莉酸、水杨酸、乙烯前体含量在胁迫处理组中显著升高,而与生长相关的激素赤霉素与生长素含量降低;在胁迫后期,茉莉酸、水杨酸与乙烯前体含量逐步降低,而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含量逐渐增加。胁迫处理初期的抗氧化酶活性与总酚、总萜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抗氧化酶活性增幅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总酚和总萜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增幅速率降低。胁迫处理1~3个月的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受到抑制,而胁迫处理第6个月时,光合与荧光得到恢复。[结论]当白木香受到真菌侵染与机械损伤胁迫时,激活防御反应的激素含量显著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同时次生代谢防御产物酚类与萜类增加,光合作用受到抑制;随着时间的延长,白木香生长获得恢复,胁迫得到缓解。说明白木香结香过程是防御反应加强,产生沉香物质,且是生长与防御的动态平衡过程。
    • 李江楠; 尤健; 蒋章; 赵伟; 陈霞
    • 摘要: 本文研究不同浓度盐碱环境下羊蹄中3种药用成分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变化,并探讨盐碱胁迫对3种药用成分的影响。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应用华谱Unitary C;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设置35°C;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μL建立羊蹄指纹图谱,测定3种药用成分的含量,分析盐碱胁迫对其3种药用成分的影响和中药指纹的整体变化。结果显示,在盐胁迫下,羊蹄根部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都在盐浓度为200mmol/L时含量达到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羊蹄茎叶大黄素含量在盐浓度为40 mmol/L时相对较高,但低于对照处理,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在盐浓度为160 mmol/L时最大且高于对照处理。在碱胁迫下,羊蹄根部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在碱浓度为20mmol/L时含量最大,且高于对照;茎叶大黄素含量在碱浓度为10mmol/L时含量最高,但显著低于对照处理,大黄酚含量在碱浓度为20 mmol/L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大黄素甲醚在碱浓度为10 mmol/L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盐碱胁也影响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在羊蹄根部和茎叶当中的分布,盐胁迫对茎叶的影响比较明显,碱胁迫对根部的影响更为显著。中药指纹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盐碱胁迫同样会影响羊蹄次生代谢产物的形成,碱胁迫影响大于盐胁迫。从而得知盐碱胁迫下药用植物羊蹄不仅能够存活,而且在适宜的盐碱浓度下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也会提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