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02990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医疗装备、护士进修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第九届全军急诊医学学术会议、2007年全国护理风险、护理成本管理及临床护理新进展(杭州)学术研讨会等;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相关文献由279位作者贡献,包括C.休伯、J.福廷、R.格鲁伦伯格等。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8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02990 占比:99.96%

总计:303113篇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发文趋势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研究学者

  • C.休伯
  • J.福廷
  • R.格鲁伦伯格
  • 农彬
  • 冯锡烜
  • 刘书雁
  • 刘爽
  • 史加海
  • 叶婷
  • 吴洪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邹亚凤; 李月凤
    • 摘要: 目的:探讨整体性护理在危重新生儿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在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入住且给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80例危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住院期间在对照组新生儿中实施常规护理,同时以对照组为基础,研究组给予整体性护理,比较两组危重新生儿置管不良反应,包括感染、波形异常、渗血、脱管、血栓等,动脉水平和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以及置管时间。结果:研究组动脉置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研究组患儿DBP、SBP、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危重新生儿中实施整体性护理可延长置管时间,优化相关指标,从而降低置管相关的并发症,可在临床应用。
    • 李发俊; 李爱仙; 朱文亚; 马飞; 蔡福良
    • 摘要: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对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时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血压、通气频率、自主循环恢复率的影响,为临床提高心肺复苏术有效性,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11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术(CPR)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心肺复苏时是否建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分为有创动脉血压组(61例)和无创动脉血压组(52例)。比较有创动脉血压组和无创动脉血压组患者心肺复苏时各项观察指标(收缩压、舒张压、按压频率、按压分数及救治后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将有创动脉血压组救援过程中收缩压>80 mmHg(1 mmHg=0.133 kPa)且舒张压>30 mmHg的患者纳入达标组,其余纳入未达标组,比较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患者心肺复苏时各项观察指标;将有创动脉血压组患者根据置管部位分为桡动脉组、足背动脉组及股动脉组,比较桡动脉组、足背动脉组及股动脉组患者心肺复苏时各项观察指标。结果有创动脉血压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自主循环恢复率均显著高于无创血压组;有创动脉血压组中达标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自主循环恢复率均显著高于未达标组;股动脉组患者舒张压、自主循环恢复率均显著高于桡动脉组和足背动脉组(均P0.05)。结论通过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下的实时数据反馈,可有效反映CPR质量,施救人员能够维持高质量有效按压,且穿刺部位为股动脉时可更有效反映患者血压情况,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更高。
    • 李红峰
    • 摘要: 由于桡动脉位置浅表且手部有桡、尺动脉的双重血供,因而桡动脉穿刺测压是麻醉中最为常用的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广泛用于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桡动脉穿刺置管是前提,也是麻醉护理需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由于桡动脉管腔内径较小,且易滑动,穿刺置管难度较大、对技能要求高,因此提高麻醉护士对该操作熟练掌握的程度及成功率意义重大。
    • 曹静; 冯福云
    • 摘要: 目的 研究有创动脉血压监测(IBP)与无创动脉血压监测(NBP)在NICU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4月本院NICU 16例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同时监测无创血压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比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与无创血压监测的差异性.患儿有无亚低温及心律失常、新生儿休克、RDS、HIE、新生儿窒息等疾病对有创血压监测与无创血压监测的影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对比,并分析影响两者的相关因素.结果 有创血压监测的收缩压高于无创血压监测的收缩压(P<0.05);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IBP收缩压的因素有新生儿休克、HIE、新生儿窒息(P<0.05);影响新生儿IBP平均动脉压的因素有心律失常、RDS(P<0.05).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NBP收缩压的因素为新生儿休克(P<0.05).结论 在NICU对急危重症新生儿进行血压监测,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相较于无创动脉血压监测更加准确,临床应推广应用.
    • 田苗苗
    • 摘要: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ICU危重病人护理中的临床影响.方法:对本院在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ICU危重病人展开研究,将所选病人均实施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以及无创动脉血压监测这两种方式,对两种监测方式的结果展开评估.结果:在对休克状态病人进行监测时,其无创动脉血压监测值明显高于有创血压监测值,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分析含义(P0.05).结论:在对ICU危重病人血压水平进行监测时,选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效果更加显著,可以准确地将病人血压水平反映出来,尤其是对于处于休克状态的病人更加准确.
    • 崔亚男
    • 摘要: 目的 对ICU患者实施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及护理要点实施分析与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70例ICU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其中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桡动脉穿刺动脉血压监测,研究组则予以足背动脉穿刺动脉血压监测,对其实际效果、留置动脉套管时间以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要高得多,其动脉套管留置时间更长,并发症发生率较小,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患者实施背动脉穿刺动脉血压监测的临床效果要优于桡动脉穿刺动脉血压监测组.
    • 梁柳姨
    • 摘要: 对新生儿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措施进行研讨,意义在于提升新生儿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实施效率及监测安全性,以此提升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质量,通过临床护理的有效实施,能够显著促进新生儿血压观察时效性,从而增进新生儿疾病康复效率.
    • 朱秀丽
    • 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干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危重患儿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儿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某院NICU收治的危重患儿82例,所有患儿均给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证干预,比较两组患儿QOL评分.结果:研究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NICU危重患儿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应用循证干预,能够提高患儿QOL评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胡英
    • 摘要: 目的:探究22G静脉留置针用于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准确性.方法:选择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患者86例,时间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1日,按时间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使用18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43例)使用22G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96小时.结论:在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应用22G静脉留置针的总体应用效果好于15G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易固定,留置时间与18G静脉留置针相当,是更加理想的静脉留置针,应该推广使用.
    • 陈闯; 李岩; 王振霞
    • 摘要: 目的 明确导管置管方向对监测血压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以期为临床血压监测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10只成年雌性新西兰大白兔,编号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一组为正常血压组,另一组抽血后将血压降至40/30 mmHg以下,形成低血压组.每组5只大白兔.先向心方向置管,每隔5 min测量1次动脉内血压,测量4次.然后再在同一血管内离心方向测量动脉内血压,每隔5 min测量1次,测量4次.运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置管方向收缩压、舒张压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正常血压组向心方向收缩压为(70.25±18.86)mmHg,显著高于离心方向收缩压[(59.00±15.65)mmHg],向心方向舒张压为(54.69±18.16)mmHg,显著高于离心方向舒张压[(48.88±15.5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血压组向心方向收缩压为(34.90±6.26)mmHg,高于离心方向收缩压[(28.85±5.94)mmHg],向心方向舒张压为(24.10±4.80)mmHg,高于离心方向舒张压[(21.65±7.10)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脉导管置管方向对有创ABP监测存在明显影响.根据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向心方向置管所测动脉内血压为动脉内的全压(静压+动压),离心方向置管所测动脉内血压为动脉内的静压.离心方向置管所测ABP更接近患者的真实血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