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日本落叶松

日本落叶松

日本落叶松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761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农业经济、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5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3896篇;相关期刊178种,包括防护林科技、甘肃林业科技、湖北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五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七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学术大会、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等;日本落叶松的相关文献由1312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晓梅、张守攻、王军辉等。

日本落叶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5 占比:3.02%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3896 占比:96.93%

总计:24652篇

日本落叶松—发文趋势图

日本落叶松

-研究学者

  • 孙晓梅
  • 张守攻
  • 王军辉
  • 侯义梅
  • 杜超群
  • 董健
  • 张宋智
  • 惠淑荣
  • 王笑山
  • 马建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沈威
    • 摘要: 将日本落叶松林分平均木的解析木21株数据,用ForStat软件计算了年龄间距5年所对应的胸径生长率,获取158组数据。通过对经验模型改进获取13个参考模型,将158组数据代入1stopt软件计算初始值,通过建模方程评价及适用性检验,获取了最优胸径生长率模型。通过对胸径生长率模型的研究预估了未来几年的林分蓄积,以便最大限度减少野外调查工作量。
    • 李红振
    • 摘要: 以抚顺市日本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布设12块固定样地,利用weibull分布模型研究了日本落叶松的直径分布规律,并对拟合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weibull分布模型通过率达到91.67%。除9号样地直径分布近似于反J型分布外,其余样地直径分布都近似于正态分布。所有模型的R^(2)在0.823~0.993之间,拟合效果较好。通过检验,所建立的weibull直径分布模型能准确地预测日本落叶松直径分布规律。
    • 王喆; 孙柏玲; 柴宇博; 刘君良
    • 摘要: 以我国主要用材树种日本落叶松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改性方法真空热处理技术对其材质进行改良。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显微镜研究不同热处理条件(160~240°C温度范围,处理4 h)下落叶松木材晚材管胞细胞壁形态、化学组分结构和分布的变化规律,并结合纳米压痕测试系统研究热处理木材细胞壁力学性能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木材热处理过程中,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晚材管胞细胞壁出现裂纹并增加;半纤维素发生降解,细胞壁红外成像中半纤维素相对高浓度分布区域逐渐减少,木质素高浓度分布区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表明该过程中木质素发生了热解并进行了重新分布。木材细胞壁压痕弹性模量和硬度随着真空热处理温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当热处理温度为200°C时,压痕弹性模量和硬度相比素材分别增大54.57%和45.69%,达到最大值,该变化规律与木材细胞壁中木质素分布变化趋势相吻合。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真空热处理木材性能的变化,为真空热处理改性木材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 胡勐鸿; 吕寻; 吴春燕; 谢允慧
    • 摘要: 【目的】研究了氮(N)磷(P)钾(K)不同配方施肥以及最佳配比连年施肥对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球果产量的影响,为落叶松种子园长期施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1989年营建的日本落叶松种子园中的正常结实无性系分株为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自2008年起按照N_(1)P_(1)K_(1)、N_(1)P_(2)K_(1)、N_(1)P_(1)K_(2)3种氮磷钾配方肥,以2.5 kg/株的水平连续3年开展配方施肥对比试验,确定影响球果产量的最佳施肥配方;自2011年起在最佳配方下设置3水平(2.5、5.0、7.5 kg/株),研究连续8年施肥对球果产量的影响。【结果】(1)不同配方施肥均能显著提高球果产量且差异显著(P<0.05),N_(1)P_(2)K_(1)为最佳配方,施加后母株球果产量最高,达到(97.63±0.87)kg/株,比不施肥对照、N_(1)P_(2)K_(1)和N1P1K2分别提高了18.15%、3.17%和2.63%。(2)以最佳配方N_(1)P_(2)K_(1)连续8年长期施肥,球果年产量和累积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3水平处理下的施肥母株的球果产量存在差异,其中以2.5 kg/株水平施肥效果最优,球果累积产量达到(267.43±5.15)kg/株,比对照、5.0 kg/株水平下和7.5 kg/株水平下的球果累积产量分别提高了52.93%、3.06%和5.70%。(3)连年施肥可将不(或极少量)结实年份的球果产量提高至结实小年或平年的水平(20.93~34.22 kg/株),并缩短大小年间隔,出现连年结实的现象,但是对结实大年影响较小。【结论】N_(1)P_(2)K_(1)配方肥能有效提高日本落叶松球果产量,且长期连年施肥效果显著,适宜施肥量为2.5 kg/株。
    • 孙拥康; 汤景明; 王怡
    • 摘要: 以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国有长岭岗林场32年生5种经营模式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人工林——5落∶5鹅的日本落叶松-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混交林、7落∶3鹅的日本落叶松-鹅掌楸混交林、5落∶5檫的日本落叶松-檫木(Sassafras tzumu)混交林、7落∶3檫的日本落叶松-檫木混交林、日本落叶松纯林为研究对象,每种模式林分设置3个20 m×20 m样方,在各样方中沿对角线分上、中、下部选择3个样点,应用环刀取样法采集0~20 cm深土层原状土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以15个土壤理化性质(7个物理性质、8个化学性质)为平价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多维空间坐标综合评定值累加法、模糊隶属函数法,分析不同经营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土壤密度、非毛管空隙度外,混交经营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各指标均高于纯林经营模式;不同经营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整体表现出随混交树种不同和混交比例的增大呈差异性显著增大趋势。(2)不同经营模式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土壤密度与各理化性质指标均呈负相关,pH与土壤物理性质各指标均呈显著相关,土壤物理性质与有机质、土壤养分相关性密切。(3)3种评价方法结果较一致,混交经营模式土壤理化性质优于纯林经营模式的,以5落∶5檫的日本落叶松-檫木混交经营模式为最优。可见,合理的混交经营模式更有利于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混交树种和混交比例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因素;植被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仍需加强长期监测和深入研究。
    • 葛清锋; 曾美; 侯义梅
    • 摘要: 以建始县长岭岗林场17 a生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家系间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性,选择出优良家系并对早期选择的结果进行验证,为日本落叶松遗传改良提供材料。结果表明:各家系之间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6 a生与17 a生胸径、树高、材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41~0.947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日本落叶松家系6 a生早期选择结果与17 a生选择结果基本一致;以17 a生材积为选择指标,选出排名前10位的优良家系,胸径、树高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达到3.03%、1.77%和7.11%。
    • 吴晓雪; 张艾婧; 盖颖; 蒋湘宁
    • 摘要: [目的]探究外源激素对日本落叶松体细胞胚发生不同培养阶段的影响,优化日本落叶松的体细胞胚发生条件并提高体细胞胚的质量,为研究外源激素调控落叶松体细胞胚发生的生理机制提供数据支持,为落叶松的规模化繁育和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首先确定生长曲线的延迟期、对数期和平台期,然后根据生长曲线,采用正交设计研究胚性胚柄团在2,4-D 0.15、0.30、0.50 mg·L-1、6-BA 0、0.15、0.30 mg·L-1和ABA 0、0.50、1.00 mg·L-1浓度下培养7天、14天、21天的鲜质量增长情况和14天的体胚发生能力,采用析因设计研究悬浮细胞在2,4-D 0.15、0.30、0.50 mg·L-1和6-BA 0、0.15、0.30 mg·L-1浓度下培养7天、14天、21天的细胞鲜质量增长情况和14天的体胚发生能力,结合鲜质量增长和体胚发生能力2种结果确定胚性胚柄团增殖和悬浮细胞生长的最佳激素浓度.最后,以不含GA3、IAA的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为对照,分别研究了GA3和IAA 0、10、20、30、40 mg·L-1对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结果]7、14、21天分别处于日本落叶松胚性胚柄团增殖和悬浮细胞生长的延迟期、对数期和平台期.在胚性愈伤组织增殖阶段,2,4-D、6-BA、ABA对胚性胚柄团增殖和体胚发生能力的影响显著(P<0.05),最佳的激素浓度是2,4-D 0.15 mg·L-1+ABA0.50 mg·L-1;在悬浮培养阶段,2,4-D、6-BA组合对悬浮细胞生长和体胚发生能力的影响显著(P<0.05),最佳激素浓度是2,4-D 0.15 mg·L-1+6-BA 0.15 mg·L-1;GA3、IAA对成熟子叶胚的数量的影响均显著(P<0.05),10~20 mg·L-1 GA3或IAA时成熟子叶胚数量显著升高,而更高的GA3或IAA浓度将会抑制体胚发生.[结论]外源激素可有效调控日本落叶松的体细胞胚发生,适宜增殖阶段胚性胚柄团增殖和体胚发生能力保持的激素组合为2,4-D 0.15 mg·L-1+ABA 0.50 mg·L-1,适宜悬浮培养阶段细胞生长和体胚发生能力保持的激素组合为2,4-D 0.15 mg·L-1+6-BA 0.15 mg·L-1,添加GA3或IAA 10~20 mg·L-1可以显著提高成熟子叶胚的数量.
    • 李慧; 代新仁; 周再知; 李全梓
    • 摘要: [目的]鉴定日本落叶松木质部发育相关基因,构建核心基因与木质部发育相关基因的共表达网络,为后期开展日本落叶松木材形成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日本落叶松木质部、韧皮部和针叶3个组织进行二代和三代转录组测序,利用R软件的DEseq2包筛选木质部相对韧皮部和木质部相对针叶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整合2组差异基因获得木质部特异表达基因,借助GO、KEGG及BLASTN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探索基因功能,利用WGCNA分析构建木质部特异表达基因共表达网络.[结果]共获得2596个木质部特异的高表达和低表达基因;GO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在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定位膜、细胞、细胞组件、催化活性、位点结合和转运活性等分类中显著富集;KEGG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在淀粉和蔗糖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通路中显著富集,在苯丙烷代谢途径及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中分别富集到38个和196个基因;鉴定出木材形成相关基因,包括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PAL4、CCR1、C4H、HCT、COMT1、PER12、PER52、CYP98A3、LAC12和LAC17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DEC、CEL1、Csl、CTL2和SPS3等;2596个木质部特异的高表达和低表达基因经WGCNA分析后筛选出与木质部发育相关基因关联度较高的17个核心基因.[结论]筛选的日本落叶松木质部发育相关基因参与半乳甘露聚糖合成、木葡聚糖合成、纤维素微纤丝形成、细胞壁纤维素合成、次生细胞壁形成过程、纤维伸长过程、调控合成木质素的碳代谢流、木质素生物合成及降解、木质素单体聚合、木质素单体甲基化和细胞程序化死亡等木材形成相关生物学过程;在共表达网络中筛选出的17个核心基因可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来探索其在木材形成过程中的具体功能.
    • 骆娟; 叶平; 朱大海; 侯静; 杨舒婷; 张傲来; 马晓娜; 白洁; 何廷美; 谭迎春; 刘明冲
    • 摘要: 为促进日本落叶松废弃物的再利用,本研究以日本落叶松凋落针叶为原料,利用超声辅助浸提法对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得到日本落叶松凋落针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60%、液料比33:1 mL/g、提取温度80°C、超声功率270 W、超声频率40 kHz、提取时间58 min.总黄酮不同萃取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正丁醇相>水余相>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其中正丁醇对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率IC50值为7.438μg/mL,略弱于维生素C(7.259μ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为6.425μg/mL,表现出了比维生素C更高的清除能力.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总黄酮得率高,抗氧化活性较好.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废弃物有开发成植物源的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
    • 刘年元; 向祖恒
    • 摘要: 高湿低温区日本落叶松工业用材林培育分目的树种、混交主要树种及混交次要树种3种,其中目的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以培育中大径材为经营目标,混交次要树种以丰富森林生物多样性、稳定群落结构、维持地力、促进天然更新、生产特殊用材等为经营目标。树种结构及混交比例设计阳坡类适用东南坡、南坡、西南坡、西坡、西北坡5个坡向且土层厚度达40厘米以上的坡地,以及平地、洼地和盆谷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