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长白落叶松

长白落叶松

长白落叶松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97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0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2964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生态学报、防护林科技、吉林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林学会木材科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等;长白落叶松的相关文献由119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含国、张磊、刘勇等。

长白落叶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0 占比:2.42%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2964 占比:97.54%

总计:23544篇

长白落叶松—发文趋势图

长白落叶松

-研究学者

  • 张含国
  • 张磊
  • 刘勇
  • 刘桂丰
  • 马履一
  • 孙玉军
  • 冯玉龙
  • 孙志虎
  • 杨书文
  • 李凤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丹丹; 李翔; 王璧莹; 王喜和; 孙权; 吴蕴洋; 李平扬; 李德尧; 李玉磊; 赵曦阳
    • 摘要: 东北地区多个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种子园已经营建多年,但亲本生长情况往往被忽视。本研究以汪清林业局49个长白落叶松亲本无性系为材料,对其多个生长性状进行测定与遗传变异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9个无性系间的各测定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各测定性状表型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7.71%~31.93%和2.05%~12.55%,重复力变化范围为0.44~0.76,高重复力、高变异系数有利于无性系的评价选择;树高、胸径等大部分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表明各生长性状在生长发育中相互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61.44%,主要代表生物量性状;依托主成分分析结果对长白落叶松亲本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筛选L76、L5、L7、L12和L4等5个优良无性系,这些无性系树高等性状遗传增益变化范围为3.55%~15.50%,入选无性系可以为长白落叶松良种选育提供材料。
    • 杨宇宁; 董昊; 董实伟; 王乃锐; 宋跃; 张含国; 李淑娟
    • 摘要: 为了解转录因子bHLH在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中的功能,探究该基因在长白落叶松不同组织中及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特性,从长白落叶松根、茎和叶3个不同部位的转录组数据中获得bHLH34基因全长序列,并设计引物,克隆得到长白落叶松bHLH34基因,其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696 bp,共编码231个氨基酸。构建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瞬时转化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原生质体,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显示,LobHLH34基因定位在细胞核内。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长白落叶松与云杉(Picea asperata)、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树种该基因的亲缘关系较近。利用qRT-PCR技术分析了bHLH34基因在长白落叶松中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和应对非生物胁迫的表达。结果表明LobHLH34基因在长白落叶松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茎部表达量最低,在叶中相对表达量最高。LobHLH34基因在NaCl、PEG和ABA处理时,不同器官中的表达量也有所不同。推测长白落叶松bHLH34基因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响应逆境胁迫的过程,且在不同器官中具有特异性。
    • 周雪燕; 王璧莹; 郝雪峰; 胡兴国; 吴江涛; 郎凯; 胡钦波; 赵曦阳
    • 摘要: 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是我国东北重要的用材树种,根据生长和木材性状对其进行综合选择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吉林省延边自治区汪清林业局32年生的49个长白落叶松半同胞家系为材料,对其9个生长性状(树高、地径、胸径、3 m径、材积、尖削度、冠幅、分枝角和通直度)和4个木材性状(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变异来源间所有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各性状家系遗传力均较高(0.51~0.96);表型变异系数为3.04%(分枝角)~23.15%(冠幅);各性状相关系数为-0.367(管胞宽度与管胞长宽比)~0.994(胸径与材积);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8.46%,包含了家系生长性状和木材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分别以生长和木材性状对家系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5个生长性状优良家系(S78、S81、S80、S84和S83)和5个木材性状优良家系(S37、S51、S6、S30和S19),结合生长和木材性状初步筛选出5个优良家系(S89、S74、S76、S82和S83)。本研究初选的材料可以为良种选育提供基础,亲本可以为改良种子园营建提供材料。
    • 白羽; 庞勇; 夏晓运; 贾炜玮
    • 摘要: 【目的】验证解析木数据参数化3-PG模型的可行性,利用解析木数据标定的模型预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变化,为扩展参数化3-PG模型数据源提供依据,为模型数据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孟家岗林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解析木数据模拟胸径连续观测数据,结合相关公式计算叶、干、根生物量和蓄积量。根据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采用直接计算、参考文献、迭代拟合和默认参数等方法对3-PG模型进行参数化,利用密度试验林和固定样地数据对模型输出进行精度验证,并对模型输出与地面观测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精度很高(P<0.01,n=138),可以较好反映解析木样地中林分生长变化。胸径、叶干生物量比、干生物量、总生物量和蓄积量的决定系数(R^(2))在0.95以上,根生物量拟合精度略低(R^(2)=0.88)。密度试验林数据(n=140)和固定样地数据(n=87)与模型输出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各计算量的R^(2)在0.81~0.97之间(P<0.01)。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胸径为20 cm时,叶与干生物量分配比(pFS20)及初级生产力分配给根最大值(pRx)2个参数均对胸径、根、干生物量和蓄积量显示出较高敏感性。【结论】解析木数据参数化3-PG模型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均较高,研究结果扩展了参数化3-PG模型的可用数据源,可为利用3-PG模型模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变化提供新的依据。
    • 邱新宇; 张磊; 张含国; 闫平玉
    • 摘要: 为分析长白落叶松生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变化趋势,为落叶松优良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多世代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该文从270对松科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通用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高的30对引物,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林口县青山林场长白落叶松种子园105个单株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30对引物共检测到258对等位基因,群体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Average number of observed alleles,N_(a))为2.83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verage number of effective alleles,N_(e))为1.814,平均观测杂合度(Average observed heterozygosity,H_(o))为0.404,平均期望杂合度(Average expected heterozygosity,H_(e))为0.401;群体内近交系数(Inbreeding coefficient in population,F_(is))、群体总近交系数(Total inbreeding coefficient in population,F_(it))均为负值,表现出群体轻微杂合子过量,未出现近交衰退现象;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694,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3541,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主要源于群体内;UPGMA聚类图以0.692为阈值,可以将105个单株分为4个类群。该研究筛选出的SSR引物具有较好通用性,长白落叶松种子园遗传多样性较高,无性系群体遗传变异水平没有降低。
    • 张宝权; 梁万君; 何怀江; 包广道; 罗也; 张忠辉
    • 摘要: 在吉林省敦化市13年生长白落叶松退耕还林林地上,对土壤进行对照(处理A)、去除凋落物(处理B)、去除凋落物并切根(处理C)3种处理,用CI-340光合作用系统对处理后的土壤进行呼吸观测。结果表明:5—9月生长季土壤平均呼吸速率(R_(S))为2.47μmol·m^(-2)·s^(-1),凋落物平均呼吸速率(R_(L))为0.48μmol·m^(-2)·s^(-1),自养呼吸速率(R_(A))为0.27μmol·m^(-2)·s^(-1),异养呼吸速率(R_(H))为1.72μmol·m^(-2)·s^(-1)。R_(L)、R_(A)、R_(H)占总R_(S)的百分比依次为19.43%、10.93%、69.64%。在生长季节,3种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度均为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7月;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指数Q_(10)分别为2.14、2.15、2.33,表现出呼吸组分越复杂,敏感指数越低的趋势。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率呈现抛物线关系且相关显著,最大值出现在含水率为19%时。
    • 潘磊; 王轶夫; 孙钊; 乔晶晶; 邱思玉; 孙玉军
    • 摘要: [目的]为了解长白落叶松单木叶生物量与径向生长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小兴安岭地区长白落叶松为研究对象,结合管道模型理论,研究单木个体水平和单木内不同方位区间水平上的叶生物量与径向生长的关系,分析树冠分布与径向生长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叶生物量与胸高处和枝下高处树干直径、断面积、边材面积,近1、2、3、5年断面积生长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使用胸高断面积作为预测因子的叶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单木株内不同方位区域的叶生物量与对应的胸径处和枝下高处的树干半径、断面积,近1、2、3、5年断面积生长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估测单株叶生物量时,使用胸高断面积作为预测因子的预测精度最高。株内不同方位叶生物量与对应方位的树干半径、断面积及断面积生长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树冠偏冠与髓心偏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潘磊; 王轶夫; 孙钊; 乔晶晶; 邱思玉; 孙玉军
    • 摘要: [目的]研究林木树冠形态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可塑性机理。[方法]以小兴安岭地区的长白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利用详细的树冠半径调查数据,研究长白落叶松的树冠偏冠现象,分析树冠偏冠与林木大小和竞争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单木水平上,不同林龄样地中林木的树冠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均大于20%,大部分林木的树冠半径变异系数较大,只有不到1/5的林木的树冠半径变异系数小于15%。不同林龄样地中长白落叶松偏冠距离的平均值在0.35~0.51 m之间,各样地中林木偏冠距离的最大值均在1.2 m以上,其中成熟林中林木偏冠距离的最大值达到1.73 m。树冠的偏冠方向没有特定的方向偏向,是均匀分布的。在幼龄林中,林木的偏冠距离与胸径、冠长、平均树冠半径呈显著正相关,树冠偏冠距离随树木增大而增大。在中龄林和近熟林中,偏冠指数与胸径、树高和平均树冠半径呈显著负相关,与高径比呈显著正相关,树冠偏冠程度随树木增大而减小。在成熟林中,偏冠程度与林木大小的相关性不显著。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中,树冠偏冠与竞争压力呈显著正相关,在成熟林中树冠偏冠与竞争压力的相关性不显著。基于树冠中心坐标计算的林分平均竞争指数均小于基于树干坐标计算的林分平均竞争指数。[结论]长白落叶松树冠偏冠距离一般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变大,在不同发育阶段受到不同程度竞争的影响,树冠偏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林分平均竞争指数,减少了林分竞争压力。
    • 刘延坤; 李云红; 陈瑶; 刘玉龙; 田松岩
    • 摘要: 【目的】探明坡位对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的影响,为制定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增汇经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量与含碳率估算植被层碳储量,土壤剖面法估算土壤层碳储量,并分析不同坡位、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上坡位和中坡位低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236.69 t/hm^(2)和235.66 t/hm^(2),二者差异不显著;上坡位和中坡位高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272.26 t/hm^(2)和330.72 t/hm^(2),中坡位生态系统碳储量显著高于上坡位。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依次为土壤层>植被层>凋落物层;高密度林分中坡位土壤有机碳储量占比显著低于高坡位,而植被层有机碳储量占比中坡位显著高于高坡位。【结论】立地条件对低密度林分的碳储量影响较小;对于高密度林分,立地条件好有利于提高植被层碳储量,中坡位择伐强度可适当加大,但不能超过上坡位的2倍。
    • 董灵波; 蔺雪莹; 张一帆; 刘兆刚
    • 摘要: 【目的】针对当前人工林经营重木材收益、轻碳汇效益的问题,探究兼顾碳汇和木材生产的人工林最优轮伐期,为人工林多目标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35块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样地为研究对象,以Faustmann-Hartman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乔木层生物量碳库、生物质能源碳库、采伐剩余物碳库和木材产品碳库,构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碳汇木材复合经营的最优轮伐期确定模型;设计4种模拟情景,情景1考虑木材收益、生物质能源收益和经营成本,情景2—4分别在情景1的基础上依次加入乔木层生物量碳库、采伐剩余物碳库和木材产品碳库,对各模拟情景分别量化不同碳价格、贴现率、枝叶生物质能源比例等因素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最优轮伐期、木材产量、碳汇量以及林地期望值的影响。【结果】基准情景下(碳价格100元·t^(-1),贴现率5%,枝叶生物质能源比例20%),林地期望值整体随林分年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可采用二次多项式进行模拟(R_(a)^(2)>0.60)。情景1—4的最优轮伐期均为35年,其所对应的林地期望值分别为50288、53638、53263和53071元·hm^(-2),情景2—4的林地期望值分别较情景1增加约6.66%、5.92%和5.53%。对于情景2—4来说,能够使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最优轮伐期延长1年的最低碳价格分别为1500、1000和1000元·t^(-1) C,其对应的林地期望值可分别达到100667元·hm^(-2)、80171元·hm^(-2)和78266元·hm^(-2),较情景1显著增加约87.7%、50.5%和47.5%;当贴现率从5%增至9%时,最优轮伐期提前约4年,林地期望值减少约49200元·hm^(-2);对同一贴现率而言,不同模拟情景下最优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的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在当前木材和碳交易市场约束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仍以木材收益占绝对主导地位,碳库种类增加对最优轮伐期改变不明显,但显著影响林地期望值。碳价格和贴现率显著影响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最优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其中能够使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最优轮伐期延长1年的最低碳价格至少应为1000元·t^(-1)。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