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7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特种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89753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中国医学工程、心肺血管病杂志、心血管病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14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一届华北心脏病学术会议暨河北省心血管病2008学术年会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相关文献由246位作者贡献,包括潘昱、仇琪、何继强等。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89753 占比:99.99%

总计:589830篇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发文趋势图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研究学者

  • 潘昱
  • 仇琪
  • 何继强
  • 徐泽升
  • 玉献鹏
  • 穆煜
  • 刘永兴
  • 张宇晨
  • 杨菲菲
  • 王炳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贾玉虎; 王悦喜
    • 摘要: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PLMD)属于冠心病高危类型之一,及时有效的血运重建能够改善患者预后。长期以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左主干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是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支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血运重建策略是目前研究热点。复杂分叉病变概念的出现,改变了既往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策略选择理念,对于符合复杂分叉病变定义的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计划内双支架策略能带来更好的结果。腔内影像学相对于传统的冠脉造影有着明显的优势,能进一步明确血管结构,优化左主干病变患者的介入治疗。本文围绕左主干病变血运重建策略选择、左主干分叉病变PCI策略选择及左主干病变腔内影像学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闫贤良; 林运; 高玉龙; 陶英; 张京梅; 李志忠
    • 摘要: 目的研究血尿酸水平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年1月至2016年7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冠心病患者881例,记录患者术前血尿酸基线水平,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n=196)和正常尿酸组(n=685)。从手术结束后第1 d开始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1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两组间基线资料的对比,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预测心血管不良联合终点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卒中及再次血运重建等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MACCE事件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组患者的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和血肌酐水平明显增高(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校正前高尿酸组患者的MACCE发生率升高(HR=1.547,95%CI:1.19~2.01,P=0.001),多因素校正后显示高尿酸、高脂血症是MACCE发生率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危险比分别为(HR=1.387,95%CI:1.06~1.82,P=0.017)和(HR=1.315,95%CI:1.03~1.68,P=0.027),而左室射血分数是MACCE发生率的独立保护因素(HR=0.983,95%CI:0.97~0.99,P=0.002)。Kaplan-Meier曲线显示高尿酸组患者累积事件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及再次血运重建的联合终点发生率要高于正常尿酸组患者(log-rankχ^(2)=10.78,P=0.001)。结论高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对于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应该更严格的控制其尿酸水平。
    • 徐聪; 吴铿
    • 摘要: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是一种极易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情况的高危冠脉病变.随着支架植入技术的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一个重要选择.对吻扩张支架术作为治疗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一种手术方式,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手术,且相较于其他双支架术式,能够减少冠脉内操作,是一种值得考虑的PCI术式.本文就目前无保护左主干病变PCI治疗及对吻扩张支架术技术应用于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的安全有效性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潘昱; 仇琪; 穆煜; 吴哲; 玉献鹏; 何继强
    •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行药物涂层支架(DES)植入术的远期预后.方法 纳入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入住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的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行DES植入术患者414例,年龄(61.5±10.7)岁,男327例,女87例.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两组,年龄<70岁组300例,年龄≥70岁组11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分析不同年龄组冠状动脉病变及远期临床预后.结果 与年龄<70岁组比较,年龄≥70岁组女性所占比例较高(31.6%比17.0%,P=0.001),慢性完全闭塞病变(P=0.020)、高血压(P=0.018)、脑血管病(P=0.013)患病率较高,全因死亡与心源性死亡发生率较高(P=0.025、0.013).随访(21.4±9.6)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心肌梗死、脑卒中、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70岁组全因死亡(HR=3.790,95%CI: 1.271~11.298,P=0.017)、心源性死亡(HR=17.424, 95%CI: 2.440~124.410,P=0.004)发生风险高于年龄<70岁组.结论 年龄是无保护左主干病变DES支架植入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70岁患者合并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行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可行,但需谨慎对待.
    • 潘昱; 穆煜; 张宇晨; 何继强; 仇琪
    • 摘要: 目的分析无保护左主干(ULM)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合并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DES)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远期预后。方法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ICU)及心外科监护室UML冠脉病变合并CRF患者。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两层,分析各分层中DES患者与CABG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Log-Rank法及Cox回归分析两种手术策略患者的冠脉病变及远期临床预后。结果共入选353例患者,其中eGFR<45 mL·min^-1·1.73 m^-2者150例(DES 67例、CABG 83例),eGFR 45~59 mL·min^-1·1.73 m^-2者203例(DES 80例、CABG 123例)。人口学和临床病史方面,在各eGFR分层中,与CABG组比较,DES组完全血运重建比例低,合并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多支病变的比例低。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0.74±15.05)个月。Log-Rank分析显示,在各eGFR分层中,DES组与CABG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及脑卒中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eGFR 45~59 mL·min^-1·1.73 m^-2分层中,DES组再次血运重建术(TVR)比例高于CABG组(18.8%比0.8%,P<0.01);在eGFR<45 mL·min^-1·1.73 m^-2分层中,DES组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CABG组(10.4%比1.2%,P<0.05)。Cox分析显示,经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左室射血分数、吸烟史、既往脑血管疾病史、是否完全血运重建、合并多支病变、有无CTO等相关因素后,eGFR 45~59 mL·min^-1·1.73 m^-2分层中,DES组TVR比例仍高于CABG组〔风险比(HR)=46.463,95%可信区间(95%CI)为4.558~473.693,P=0.001〕;在eGFR<45 mL·min^-1·1.73 m^-2分层中,DES组心肌梗死发生率仍高于CABG组(HR=14.098,95%CI为1.123~176.988,P=0.040),而两种手术方式TVR比例无差异。结论eGFR<45 mL·min^-1·1.73 m^-2是ULM病变患者行DE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ULM病变合并CRF患者,DES较为安全、有效;而对于较为严重的CRF患者(eGFR<45 mL·min^-1·1.73 m^-2),DES相对于CABG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心肌梗死,需谨慎选择。
    • 王佳旺; 吴琼; 曹绪芬; 徐泽升
    • 摘要: 目的 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在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nprotected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ULMCAD)的远期疗效.方法 通过检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PubMed、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PCI治疗与CABG在ULMCAD长期随访的研究文章.采用Rev Man 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为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血管重建,脑卒中,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共2859例患者.荟萃分析显示PCI治疗组患者与GABG在组患者随访结果的关系如下:全因死亡(RR=0.74,95%CI:0.43~1.30,Z=1.03,P=0.30)、心肌梗死(RR=1.62,95%CI:1.14~2.32,Z=2.66,P=0.008)、血管重建(RR=2.25,95%CI:1.85~2.73,Z=8.19,P=0.00001)、脑卒中(RR=0.36,95%CI:0.25~0.51,Z=5.65,P<0.00001)、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RR=1.30,95%CI:0.94~1.81,Z=1.58,P=0.11).结论 目前国内的研究显示,PCI治疗与CABG治疗ULMCAD患者的远期疗效全因死亡、主要心脑血管事件方面相似.PCI治疗组心肌梗死、血管重建发生率高于CABG,但脑卒中发生率低于CABG组.
    • 潘昱; 穆煜; 张宇晨; 何继强; 仇琪
    • 摘要: 目的 分析无保护左主干(ULM)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合并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DES)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远期预后.方法 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ICU)及心外科监护室UML冠脉病变合并CRF患者.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两层,分析各分层中DES患者与CABG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Log-Rank法及Cox回归分析两种手术策略患者的冠脉病变及远期临床预后.结果 共入选353例患者,其中eGFR<45 mL·min-1·1.73 m-2者150例(DES 67例、CABG 83例),eGFR 45~59 mL·min-1·1.73 m-2者203例(DES 80例、CABG 123例).人口学和临床病史方面,在各eGFR分层中,与CABG组比较,DES组完全血运重建比例低,合并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多支病变的比例低.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0.74±15.05)个月.Log-Rank分析显示,在各eGFR分层中,DES组与CABG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及脑卒中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eGFR 45~59 mL·min-1·1.73 m-2分层中,DES组再次血运重建术(TVR)比例高于CABG组(18.8%比0.8%,P<0.01);在eGFR<45 mL·min-1·1.73 m-2分层中,DES组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CABG组(10.4%比1.2%,P<0.05).Cox分析显示,经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左室射血分数、吸烟史、既往脑血管疾病史、是否完全血运重建、合并多支病变、有无CTO等相关因素后,eGFR 45~59 mL·min-1·1.73 m-2分层中,DES组TVR比例仍高于CABG组〔风险比(HR)=46.463,95%可信区间(95%CI)为4.558~473.693,P=0.001〕;在eGFR<45 mL·min-1·1.73 m-2分层中,DES组心肌梗死发生率仍高于CABG组(HR=14.098,95%CI为1.123~176.988,P=0.040),而两种手术方式TVR比例无差异.结论 eGFR<45 mL·min-1·1.73 m-2是ULM病变患者行DE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ULM病变合并CRF患者,DES较为安全、有效;而对于较为严重的CRF患者(eGFR<45 mL·min-1·1.73 m-2),DES相对于CABG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心肌梗死,需谨慎选择.
    • 潘昱; 穆煜; 张宇晨; 何继强; 仇琪
    •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患者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合并LVSD患者的临床参数和预后.共纳入326例合并LVSD的ULMCA患者,并按LVEF分层.139例40%(重度LVSD)(DES,n= 104;CABG,n = 35),187例40%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