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的相关文献在1965年到2022年内共计518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6篇、会议论文2篇、相关期刊354种,包括现代哲学、求是学刊、文史哲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斯宾诺莎的相关文献由497位作者贡献,包括仰和芝、彭柏林、黄启祥等。

斯宾诺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6 占比:99.6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39%

总计:518篇

斯宾诺莎—发文趋势图

斯宾诺莎

-研究学者

  • 仰和芝
  • 彭柏林
  • 黄启祥
  • 吴增定
  • 姚大志
  • 黄忠晶
  • 姬长军
  • 谭鑫田
  • 高山奎
  • 唐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天
    • 摘要: 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是一部以几何学形式写成的哲学著作,但是在看似严谨的论证背后,却存在一个关键性的但并未得到澄清的问题,即实体和样态间的关系问题。《伦理学》第一部分命题十五所提到的“一切事物都存在于神之内”到底应该做何理解?传统哲学家选择以样态寓于实体之中的思路来解释,但美国学者柯莱却尖锐地批评了上述观点,认为应当以样态对实体的“因果依赖性”来解释。这一思路的确可以解决许多传统解释中的问题,但与《伦理学》中的很多内容不相符合。因此,通过对两种解释路径的分析不难看出,二者均无法完全澄清实体和样态的关系难题。
    • 彭柏林
    • 摘要: 时值《神学政治论》出版350周年,至今它大体经历了五个重要的出版与研究阶段:1.1670年至1780年为早期传播阶段,成为西欧理智世界中最受关注的一部“无神论”著作;2.1781年至1881年为进入学府阶段,学术精英将其作为构建哲学体系的有益资源;3.1882年至1924年为文献学的早期研究阶段,一批文献学者考证并出版斯宾诺莎全集、推动建立专门的斯宾诺莎学;4.1925年至1998年为复兴阶段,《神学政治论》研究成为斯宾诺莎学的一个主要方向;5.1999年至今为《神学政治论》学的确立阶段,由法国、尼德兰学者联合推出的新考证版集中呈现了古典学和哲学研究的水平,成为世界各语种《神学政治论》研究的新起点。
    • 汪民安
    • 摘要: 欧洲关于爱的哲学和观念经历了几次转向。在希腊时代,爱的观念从狄奥尼索斯的身体之爱向苏格拉底的知识之爱和奥古斯丁的上帝之爱转变。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爱的观念从世俗的激情之爱向对爱进行科学和理性的分析转变。笛卡尔和斯宾诺莎试图为爱建立科学的解释模式。笛卡尔认为,爱是一种特定的生理过程,是灵魂运动和身体运动的统一。他遵循情感动力学,根据力的大小,将爱划分为强烈的爱、一般的爱和不太强的爱三种类型。斯宾诺莎遵循情感几何学,论证了爱基于关系而产生的可变性、多样性、内在性和非主体性。可以发现,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的爱的观念分别是对奥古斯丁的上帝之爱和薄伽丘式的爱的哲学的回应。
    • 张寅
    • 摘要: 尽管斯宾诺莎的思想被诸多不同的学派援引,但通过一定的阐释,从他那里可以找到一种独特而有力的集体主义。德勒兹、奈格里和蒙塔格为此提供了有用的论述。这种对斯宾诺莎政治哲学的集体主义阐释比对他的多种个人主义阐释更加充分地说明了他对自由的捍卫。不过与德勒兹等人的理解相反,斯宾诺莎式的集体更加偏重于德勒兹所说的结块的一面,而非分子的一面。
    • 吴树博
    • 摘要: “预定论”是新教神学中的基本教义,也是新教神学家解决恩典、救赎等问题的根本途径。作为一个与新教颇具渊源的哲学家,斯宾诺莎构建了一种与预定论多有相似之处的决定论理论。以这些相似性为契机,有研究者认为斯宾诺莎是在新教预定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决定论思想,有人甚至把他视为一个新教哲学家。然而,通过对这两种理论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无论在精神气质、思想前提,还是在具体内涵等方面,二者均有深刻差异。斯宾诺莎所坚持的并非预定论思路上的决定论,也不以新教的预定论作为其直接的理论渊源。
    • 金雯
    • 摘要: 神经科学家坎代尔(Eric Kandel)曾指出,考察杏仁核与脑岛间的互动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无意识与有意识经验如何关联”这个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终极难题。①这个问题也同样是当代人文学科中情感研究的关键问题。有意识情感是人脑对感官知觉的主观反应,将感觉转换为喜爱或恐惧等情感观念。然而,在大脑形成情感观念之前,身体往往已经做出了或迎合或逃避的反应,这也就是说,感官信息从脑岛向杏仁核传输之时会经过两条线路,一条快速简易,直接导向身体反应,一条进程稍慢,与意识相通,形成情感观念。因此,身体性情感与观念性情感形成机制不尽相同,需要用不同的术语来进行描绘。这也就是当代人文学科中的情感研究使用“情动”这个术语并将其与“情感”区分的原因。“情动”这个术语对应的英语词汇是affect,源自拉丁语中的affectus,基于马苏米等学者对德勒兹和斯宾诺莎理论的重构,“情动”成为无意识、身体性情感的代名词。
    • 陈建洪
    • 摘要: 西方现代政治哲学中的个体思想有它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路德到康德之间,西方现代政治哲学的“心学”经过了霍布斯的翻转与斯宾诺莎的再翻转。在路德那里,内心为里事工为表。霍布斯放弃了路德的唯灵论,区分了内在信仰和外在崇拜,并从政治上强调了外在认信。斯宾诺莎继承并再度翻转霍布斯的内外结构,明确了内心自由是一项不可穿透的私权,塑造了现代政治哲学关于个体自由的基本特征。路德、霍布斯和斯宾诺莎对内心外行之分的不同解释,表现了“心”的不同地位与意义,展现了现代个体思想的发展过程。这对于理解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脉络具有特别的意义。
    • 丁耘
    • 摘要: 《道体学引论》(简称《引论》)问世以来,最大的思想挑战来自心性哲学。心性与道体之间的紧张是本质性的,可带出哲学问题的整体。心性现象学的缺陷在于把“性”看作“心”的本质,看作纯粹现象学中“本质看”步骤的相关项,不甚顾及“性”在中国哲学史、“本质”在西方哲学史中的复杂意涵。本文拟从近代哲学入手清理这一问题。从近代哲学史看,与“道体与心性”最相应的是斯宾诺莎的实体与莱布尼兹的单子。本文将通过重新梳理两家之学,探索心性与道体之间的难题。
    • 双修海
    • 摘要: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认为上帝不能从人的目的或需要推出。这带有明显的宗教神秘主义倾向,与其作为理性宗教的身份是格格不入的。康德拒斥斯宾诺莎的反目的论立场,认为目的论是人们走进理性神学的“入门”或“过渡”。从斯宾诺莎基于“努力”概念的动力学观点看,泛神论并未从根本上撇清与目的论的关联:一方面,“努力”是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中的动力因,而动力因与目的因是一体的;另一方面,斯宾诺莎引入“努力”概念是为拯救人的自由和幸福,后者恰恰构成人的终极目的。目的论是泛神论的应有之义,二者是兼容的而非彼此冲突的。
    • 唐瑭
    • 摘要: 在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中理解理论实践的困境,是阿尔都塞理论改造的主要动因,同时也影响了阿尔都塞晚年的马克思主义观。从历史哲学到历史科学,从“辩证唯物主义”到“偶然唯物主义”,阿尔都塞试图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般与个别的难题。他借助斯宾诺莎的“第三种知识”重释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通过这样的理论改造,阿尔都塞希望能解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危机,为欧洲共产主义运动提供理论实践的方案。阿尔都塞的理论改造是对其早年理论主义矫枉过正的结果,它改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化的路径,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