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教育获得

教育获得

教育获得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05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社会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3218篇;相关期刊175种,包括新华文摘、社会、西北人口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1中国社会学年会——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分论坛等;教育获得的相关文献由236位作者贡献,包括季春梅、丁亚东、乐志强等。

教育获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4 占比:0.6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3218 占比:99.39%

总计:33423篇

教育获得—发文趋势图

教育获得

-研究学者

  • 季春梅
  • 丁亚东
  • 乐志强
  • 吴愈晓
  • 尹科
  • 方长春
  • 李欢欢
  • 洪岩璧
  • 范忆
  • 薛明月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新忠; 李保忠
    • 摘要: 根据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之间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从个人自致、家庭先赋、政府制度和社会结构的维度审视,教育作用于收入代际流动的已有理论可以概括为外烁论、内发论、促进论和抑制论。纵观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互动演进的历史,教育作用于收入代际流动呈现出以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和遗传禀赋为核心的内部传递机制,以及由阶层收入不平等和公共教育政策等因素主导的外部影响机制。深化教育在收入代际流动中的作用,我国须持续完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根除城乡社会二元经济结构,构建以教促融社会流动机制,建立公平和能力兼顾的就业大平台。
    • 张云武; 申昊
    • 摘要: 本文实证分析了高校扩招之后不同阶层教育获得的差距及生成机制,并检验了相对风险回避假说的适用性。1999年高校扩招至今的二十余年间,尽管不同阶层的教育获得存在一定不同,但总体来说,性别差异已基本消失,正在迈向阶层平等化。父母学历、家庭经济和父亲职业三个影响因素中,不同阶层教育获得的差距主要起因于父母学历的不同,即为了规避代际地位下降,无论父母自身学历如何,均倾向于让子女选择至少与父母相当、甚至更高层次的教育。因此在我国,父母学历的影响机制与相对风险回避假说一致,而家庭经济和父亲职业的影响机制与相对风险回避假说相悖。
    • 朱新卓; 骆婧雅
    • 摘要: 教育机会有质量高低之分,学生的高中阶段教育机会获得也有质量分化,这对于其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乃至未来的职业获得都具有关键性影响,因而是教育公平研究的主题之一。学生高中阶段教育机会获得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本研究探讨学生家庭资本与其高中阶段教育机会获得质量之间的关系。对江苏省B县初中后分流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对一般普高和优质普高(相较于职高)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方面,经济资本无显著作用,而社会资本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文化资本有正向影响但弱于社会资本;对于优质普高(相较于一般普高)的教育机会获得,只有文化资本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家庭资本的各因素中,主观性因素虽然有助于弱势阶层子女获得一般普高入学机会,但客观性因素会对其获得优质普高入学机会产生制约。因此,政府应推进“指标到校”政策,促进优质普高生源的均衡分配;弱势家庭应积极培养家庭文化资本,学校和社区也要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以弥补该群体家庭文化资本的不足,从而提升其子女高中阶段教育机会获得的质量。
    • 杨婷婷
    • 摘要: 本文基于 CGSS(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7 年的数据探寻教育获得对个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数据结果显示:其一,教育获得对健康状况有统计显著性,且显示出正向效应,即人们的受教育年限越长,个体的健康自评状况越好;其二,教育获得对个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相较于东部地区居民而言,教育获得对于中西部地区居民的个体健康状况的提升更为明显。现有研究结果呈现了教育获得对人们健康状况的影响的区域差异,深入诠释了教育对个体身体健康的积极效应及教育均衡政策的必要性,更为新时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举措提供了实证依据。
    • 杨胜利; 姚健; 苏寒云
    • 摘要: 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利用OLS回归模型检验了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政治资本对于子代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考察子代教育的中介作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与子代职业地位的获得显著正相关,家庭政治资本与子代的职业地位并无显著统计相关.具体而言,家庭的经济收入越高、父代的教育程度越高以及父代的职业地位越高,则子代获得的职业地位就越高,但这一结果存在队列差异,主要体现在93~02工作队列中.与其他工作队列相比,家庭社会资本与93~02队列的子代职业地位不存在显著统计相关.最后,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法进一步分析发现子代教育在家庭资本和职业地位之间发生了完全的中介作用.基于此,本文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就业过程中的"唯能力论"以及加强对子女教育投入等三个维度提出了建议.
    • 袁璐颖
    • 摘要: 教育公平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从微观理论角度分析来看,家庭内部资源的公平分配在对子女的教育资源及其获得的公平分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家庭背景对子女教育资源获得影响中的性别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研究发现,教育获得中的性别差异逐渐得到缩小,但由于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子女教育的资源获得仍存在一些偏好性的差异.
    • 丁亚东; 李欢欢
    • 摘要: 家长教育政策了解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素养,对完善家庭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描述统计和结构方程的方法得出,目前家长教育政策了解度处在较低水平;家长教育政策了解度与子女教育获得呈显著正相关;课外补习在家长教育政策了解度与学生成绩间起中介作用;课外补习在中考政策了解度的中介效应高于高考政策和“双一流”政策。政府应从完善教育政策宣传路径,提升家长教育政策了解度;引导家长合理参与补习教育,制定低产阶层参与补习的帮扶机制;优化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加快推动考试改革等方面提升家长教育政策认知度及教育获得感。
    • 丁亚东; 李欢欢
    • 摘要: 家长教育政策了解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素养,对完善家庭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描述统计和结构方程的方法得出,目前家长教育政策了解度处在较低水平;家长教育政策了解度与子女教育获得呈显著正相关;课外补习在家长教育政策了解度与学生成绩间起中介作用;课外补习在中考政策了解度的中介效应高于高考政策和"双一流"政策.政府应从完善教育政策宣传路径,提升家长教育政策了解度;引导家长合理参与补习教育,制定低产阶层参与补习的帮扶机制;优化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加快推动考试改革等方面提升家长教育政策认知度及教育获得感.
    • 李珂涵; 逯苗苗; 孙涛
    • 摘要: 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和子代教育获得及性别差异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领域都非常关注的议题.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5),并结合2013-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重点探讨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影响教育获得及性别差异的微观机制.为避免内生性引起的估计偏差,在识别策略中使用了和受访者的父亲处于同一出生队列、同一户籍以及同一职务级别的其他父亲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作为受访者父辈社会经济地位的工具变量.研究发现:在控制子女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及省份虚拟变量之后,父辈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显著缩小了子代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改变子代教育水平测度方式、父辈社会经济地位的代理变量以及重新对样本进行筛选,估计结果仍然稳健.进一步分析表明,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对以情感支持、经济支持和时间投入表征的子女教育投资策略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化影响.
    • 史春玉; 袁媛; 潘怡铮
    • 摘要: 基于累积劣势理论框架,运用在绍兴市实地访谈数据,发现既有教育分流制度导致弱家庭资本背景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往往只能在位于城市边缘地区的薄弱学校就读,造成教育起点劣势.随着教育阶段的深入,各种结构性因素包括薄弱学校、 散养式家庭教育模式、 消极同侪效应、 社会刻板印象等交织互动,形成累积性劣势行动框架环境,共同作用于随迁子女的教育期望、 学习表现和学业能力,最终在随迁子女中间形成一种"自弃文化",主动放弃对高学业成就的追求.因此基于择优录取原则的教育机会分配应当重视教育起点公平和竞争过程条件公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