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抗风湿药

抗风湿药

抗风湿药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45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内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9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75218篇;相关期刊162种,包括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世界临床药物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药学杂志岛津杯第九届全国药物分析优秀论文评选交流会、第一届国际中医儿科学术会议、第二十二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学研讨会、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等;抗风湿药的相关文献由507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岫岩、栗占国、刘萍等。

抗风湿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9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5218 占比:99.68%

总计:75458篇

抗风湿药—发文趋势图

抗风湿药

-研究学者

  • 杨岫岩
  • 栗占国
  • 刘萍
  • 张伦
  • 张奉春
  • 戴冽
  • 丁欣
  • 万伟国
  • 于世良
  • 何培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文博; 邹立君; 吴进
    • 摘要: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传统缓解病情抗风湿药cDMARDs治疗儿童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诊治的84例儿童RA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DMARDs组和维甲酸联合组,每组42例。cDMARDs组予以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的用药方案治疗,维甲酸联合组在cDMARDs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治疗。2组均于干预6个月、干预1年时进行近远期综合疗效评估,并观察2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干预1年时的主观疗效性指标、客观疗效性指标及影像学相关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cDMARDs组和维甲酸联合组的近期(6个月)临床有效率(67%和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6,P=0.384)。维甲酸联合组的远期(1年)临床有效率(93%)高于cDMARDs组(74%)(χ^(2)=6.982,P=0.018)。干预6个月、干预1年时,cDMARDs组和维甲酸联合组的主观疗效性指标[(关节肿胀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客观疗效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辅助T细胞17/调节T细胞(Th17/Treg)]及影像学相关指标[(滑膜增生评分、骨侵蚀评分、关节积液评分、活动度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但干预1年时,维甲酸联合组的主观疗效性指标(客观疗效性指标及影像学相关指标低于cDMARDs组(P<0.05)。结论反式维甲酸联合cDMARDs可改善儿童RA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重视。
    • 韩旭; 关尚琪; 石银朋; 梅轶芳
    •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年来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umour necrosis factor inhibitors,TNFi)的应用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带来了划时代的进步,但其导致的不良风险,尤其是引起活动性结核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越来越引起关注。而近年来非肿瘤坏死因子靶向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引起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低于TNFi。笔者将对非肿瘤坏死因子靶向药物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结核病风险进行综述,有助于指导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结核病高流行地区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药物选择。
    • 蒋云霞; 戴小良; 陈玲; 莫华兰; 赵连宇; 王航飞
    • 摘要: 目的探讨南蛇藤风湿饮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及时效性。方法将120例桂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RA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即美洛昔康组、南蛇藤风湿饮组、南蛇藤风湿饮+美洛昔康组,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3周后对各组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linical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e peptide,A-CCP)抗体、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中医证候评分、不良反应率检测及评价。结果与美洛昔康组相比较,南蛇藤风湿饮组及南蛇藤风湿饮+美洛昔康组在治疗1周后可显著降低CDAI和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2周后CRP、ESR及治疗总有效率可显著提高,在治疗3周后可显著降低RF及A-CCP(P0.05)。结论南蛇藤风湿饮治疗RA的起效时间较美洛昔康快,临床疗效总体优于美洛昔康,而联合应用南蛇藤风湿饮和美洛昔康对治疗RA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发展。
    • 刘子奕; 王吉波
    • 摘要: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9年8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RA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收集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RA合并恶性肿瘤患者217例(肿瘤组),并随机选取同期未合并肿瘤的RA患者308例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肿瘤组女/男、RA病程、吸烟人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类固醇激素及传统抗风湿药物使用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RA病程、吸烟史、性别差异为RA并发恶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甲氨蝶呤或来氟米特治疗史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RA患者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病程长、女性和有吸烟史的RA患者要警惕罹患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而使用甲氨蝶呤或来氟米特治疗RA可降低罹患肿瘤的风险.
    • 陈乐锋; 张建平; 祝丽琼; 戴冽
    • 摘要: 育龄期女性抗风湿药的用药安全备受关注,其胎盘和乳汁转运对用药安全性尤为重要,但相关文献较少.为方便临床医生合理选择围生育期抗风湿药,本文结合最新国内外指南,综述了常用抗风湿药胎盘和乳汁转运的相关研究,归纳了常用抗风湿药围生育期的使用推荐.围生育期抗风湿药的使用应综合评估治疗获益和风险.
    • 黄建林
    •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关节的损害,造成残疾,是导致关节残疾的最主要疾病之一。不过很多患者在治疗时会陷入误区,不敢使用较强的抗风湿药,担心自己以后病情加重时会无药可用。真的是这样吗?
    • 武丽君; 方勇飞; 戴冽; 叶志中; 周毅; 尉世同; 刘剑平; 李娟; 石桂秀; 孙凌云; 邹耀红; 董凌莉; 李敬扬; 李鸿斌; 刘湘源; 张奉春; 李涯松; 肖长虹; 史晓飞; 张岩; 李芹; 赵毅; 周彬
    • 摘要: 目的 观察我国RA患者在临床实践中的托珠单抗使用模式、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共招募407例来自全国23个中心的接受托珠单抗治疗的RA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并收集托珠单抗的使用模式,有效性,以及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 396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330例(83.3%)接受托珠单抗联合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csDMARD)治疗,托珠单抗单药治疗比例为16.7%(66/396).基线时,224例(56.6%)患者和38例(9.6%)患者分别在csDMARDs和其他生物制剂改善病情抗风湿药(bDMARDs)失败后开始注射托珠单抗.随访6个月期间,托珠单抗平均用药频率为(3.7±1.6)次,平均托珠单抗剂量为(7.4士1.2)mg/kg体质量,平均给药间隔时间为(40±13)d.6个月时,102例(25.8%)的患者继续接受托珠单抗治疗.6个月时观察到疾病活动度、关节症状、患者报告结局等均显著改善.90例(22.7%)的患者发生过至少1次治疗后出现的不良事件,8例患者发生过至少1次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RA患者使用托珠单抗治疗6个月时有效性、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患者使用托珠单抗的持续性需改善.
    • 曾沛英; 蔡章洪; 周耿民; 钟剑球; 何娟; 王梅英; 王庆文
    • 摘要: 目的 观察长期应用传统抗风湿药物(cDMARDs)治疗AS患者的疗效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风湿免疫科随诊记录10年以上的AS患者,选取其中全程仅用过cDMARDs、NSAIDs、糖皮质激素,至少连续治疗3年以上者为治疗组,未治疗或治疗不超过3个月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10年前后的临床症状、炎症指标、影像学结果、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ann-Whitney U检验,治疗前后对照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患者166例,治疗组111例,对照组55例,2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初次就诊的主诉病程、年龄、性别比、HLA-B27阳性率、晨僵时间、夜间痛、外周关节炎、ESR、CRP、影像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年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晨僵时间更短[(8±18)与(22±34),U=2 228,P=0.008],夜间痛比例更低[(2/1.9%)与(19/36.5%),x2=37.037,P<0.01],外周关节炎发生率更低[(23/20.7%)与(25/45.5%),x2=10.946,P=0.001),ESR更低[(14±13)与(20±19),t=2.249,P=0.026],CRP更低[(6±6)与(10±11),t=2.154,P=0.033],骶髂关节炎进展比例更低[(28/25.2%)与(46/83.6%),x2=50.922,P<0.01],脊柱进展比例更低[(8/7.2%)与(51/92.7%),x2=117.407,P<0.0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主要用药及占比情况:柳氮磺吡啶(100%),甲氨蝶呤(86.5%),NSAIDs(98.2%,其中87.3%自行按需服药),糖皮质激素(78.4%),沙利度胺(62.2%)等.治疗过程中出现过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头晕、月经异常、可逆的肝功能异常.结论 不治疗的AS患者几乎均有骶髂关节与脊柱影像学进展.cDMARDs联合用药可有效控制大部分AS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指标、延缓骶髂关节与脊柱影像学进展,同时无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 白凤敏; 岳涛
    • 摘要: 目的 评价乌头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中高疾病活动度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7月—2017年6月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224例接受乌头汤联合甲氨蝶呤与单纯甲氨蝶呤治疗12周的早期中高疾病活动度RA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131例和甲氨蝶呤组93例.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的CRP、ESR水平,采用28个关节活动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DAS28)和健康评估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评估疾病活动度与生活质量,并根据DAS28的改善程度计算临床缓解率和低疾病活动度(low disease activity,LDA)患者比例,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8、12周,联合用药组CRP(t值分别为2.100、2.488),ESR(t值分别为2.130、2.777)水平及DAS28(t值分别为2.886、3.718)、HAQ(t值分别为2.144、2.362)评分均低于甲氨蝶呤组(P<0.05或P<0.01).治疗后12周,联合用药组临床缓解率[12.2%(16/131)比4.3%(4/93);x2=4.188,P=0.041]与LDA患者比例[38.9%(51/131)比25.8%(24/93);x2=4.207,P=0.040]均高于甲氨蝶呤组;联合用药组临床显效率治疗后8周[37.4%(49/131)比21.5%(20/93);x2=6.450,P=0.011]、12周[72.5%(95/131)比52.7%(49/93);x2=9.316,P=0.002]均高于甲氨蝶呤组.结论 乌头汤与甲氨蝶呤联用可明显改善早期中高疾病活动度RA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甲氨蝶呤治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