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抗血小板药

抗血小板药

抗血小板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86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1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69826篇;相关期刊161种,包括岭南心血管病杂志、世界临床药物、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 2014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年会 、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国药物临床评价研究学术大会等;抗血小板药的相关文献由533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忠实、朱珠、刘丽等。

抗血小板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1 占比:0.39%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9826 占比:99.60%

总计:70109篇

抗血小板药—发文趋势图

抗血小板药

-研究学者

  • 孙忠实
  • 朱珠
  • 刘丽
  • 叶端玲
  • 张石革
  • 林宝荣
  • 许文勇
  • 丁忠仁
  • 任浩洋
  • 佐藤一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文蕾; 庄绪娟; 房金妮; 于晓辉; 孙红国
    • 摘要: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两组均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加用麝香保心丸,均治疗21 d。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一氧化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和血管内皮状态,且短期安全性高。
    • 郭颖翰; 王挺厅; 俞楷博; 俞晓波; 严锋; 水旭健; 杨施迪; 王成斌; 沈张锋; 王翊飞; 陈高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相关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6家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相关性脑出血患者872例(其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79例,金华市中心医院114例,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104例,诸暨市人民医院100例,萧山医院99例,嘉兴市第二医院76例),依据入院首次头颅CT检查估算的出血量,分为出血量60 ml组;根据在院治疗方式分为保守组、微创组、开颅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病死率的差异。结果出血量60 ml组251例(保守组64例,微创组96例,开颅组91例)。在30~60 ml组中,微创组、开颅组的GOS评分高于保守组,微创组GOS评分高于开颅组(均P60 ml组中,保守组病死率均高于微创组(均P30 ml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相关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并且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预后好于开颅手术治疗。
    • 穆兰师
    • 摘要: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小板参数和预后的影响。方法86例脑血栓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参照组予以抗血小板药治疗,研究组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参照组的76.74%(33/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小板计数(264.11±17.33)×10^(9)/L、血小板粘附率(31.06±6.85)%均低于参照组的(308.72±14.65)×10^(9)/L、(39.77±7.0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功能障碍发生率4.65%(2/43)低于参照组的20.93%(9/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能够改善血小板参数,提升临床疗效,优化预后,建议推广使用。
    • 韩瑶瑶; 段蓉; 李正翔
    • 摘要: 目的:了解天津市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期间抗血小板药使用情况,以期为规范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2017—2020年天津市10家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78例患者,其中心绞痛患者499例(占42.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8例(占13.4%),冠心病患者390例(占33.1%),其他类型疾病患者131例(占11.1%);抗血小板药各药品选用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替罗非班和西洛他唑;负荷剂量联合用药方式主要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但负荷剂量应用率较低;维持剂量联合用药方式主要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不同疾病用药行为特点存在差异,同一疾病用药行为特点亦存在不一致性.结论:天津市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在抗血小板药的品种选用、负荷剂量、维持剂量和联合应用方式上存在用药行为差异,科学规范的治疗策略仍需大样本真实世界研究加以确证.
    • 徐珍; 李亚男; 张晓梅; 刘培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光学比浊法(LTA)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对抗血小板药物疗效的影响.方法 949例血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独用药组(294例)、联合用药组(655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206例作为对照组;单独用药组根据敏感药物不同分为阿司匹林敏感组(190例)和氯吡格雷敏感组(104例),联合用药组根据用药不同分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用药组(321例)、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用药组(303例)、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替罗非班用药组(31例).比较对照组与单独用药组、对照组与联合用药组血小板聚集功能指标[花生四烯酸(AA)、胶原蛋白(COLL)、肾上腺素(EPN)、二磷酸腺苷(ADP)].结果 对照组ADP(84.1±7.3)%、EPN(84.7±9.0)%、COLL(85.0±8.0)%、AA(87.2±6.0)%均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的(57.6±11.6)、(33.0±16.6)、(27.9±17.7)、(9.5±5.6)%和氯吡格雷敏感组的(60.5±14.0)、(56.1±22.5)、(49.0±23.4)、(39.0±32.7)%,且阿司匹林敏感组EPN、COLL、AA均低于氯吡格雷敏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用药组、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用药组、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替罗非班用药组ADP、EPN、COLL、A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替罗非班用药组ADP、EPN、COLL、AA均低于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用药组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用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这四种诱导剂可以很好的聚集血小板,可以充分反映血小板的活性和抑制程度.从临床意义来说,这几种诱导剂可以很好的监测抗血小板药物疗效,对血栓性疾病的抗栓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监测很有帮助.
    • 董立丽
    • 摘要: 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的P2Y12受体拮抗剂,属于环戊三唑嘧啶类化合物,替格瑞洛与其他药物相比具有更快、更强的抑制血小板效果,已经被多部指南推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首选抗血小板药物或一线用药,无论是否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尽早和充分使用替格瑞洛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广泛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等的抗血小板治疗.本文对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和安全性做一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郝京霞; 张英谦
    • 摘要: 背景 研究表明,川崎病患儿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抗血小板治疗在川崎病治疗中意义重大,而部分患儿因发生了药物抵抗未达到治疗目的.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川崎病患儿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21年1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川崎病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入院后均在发热第5~10天内给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同时口服阿司匹林泡腾片或双嘧达莫.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常规剂量治疗方法:阿司匹林初始剂量为30~50 mg?kg-1?d-1,热退48~72 h炎症指标降至参考范围后改为3~5 mg?kg-1?d-1;双嘧达莫使用剂量为3~5 mg?kg-1?d-1.常规剂量治疗2周后,对于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的患儿,调整阿司匹林剂量为15 mg?kg-1?d-1;对于存在双嘧达莫抵抗的患儿,调整双嘧达莫剂量为10 mg?kg-1?d-1.根据患儿阿司匹林抵抗情况将其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和阿司匹林敏感组,根据患儿双嘧达莫抵抗情况将其分为双嘧达莫抵抗组和双嘧达莫敏感组.比较服用阿司匹林和服用双嘧达莫患儿的药物抵抗率.比较所有患儿常规剂量治疗前及常规剂量治疗2周后TEG参数〔包括反应时间(R)、凝固时间(K)、血块最大振幅(MA)、α角〕.比较阿司匹林抵抗组和阿司匹林敏感组患儿常规剂量治疗2周后(调整剂量前)、调整剂量治疗2周后(调整剂量后)TEG参数、花生四烯酸(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及血栓形成率.比较双嘧达莫抵抗组和双嘧达莫敏感组患儿调整剂量前、调整剂量后TEG参数、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及血栓形成率.结果 92例患儿中,服用阿司匹林64例(发生阿司匹林抵抗17例),服用双嘧达莫28例(发生双嘧达莫抵抗10例).服用阿司匹林患儿的药物抵抗率与服用双嘧达莫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常规剂量治疗2周后R、K长于常规剂量治疗前,MA、α角小于常规剂量治疗前(P0.05).双嘧达莫抵抗组患儿调整剂量后R、K长于调整剂量前,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调整剂量前(P0.05).结论 TEG有助于发现川崎病患儿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现象,从而调整抗血小板药物剂量,以预防血栓事件的发生,这对早期个体化干预川崎病患儿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及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 高需社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50例脑血栓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要比对照组稳定很多,差异有意义(P<0.05);跟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效率要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时更有利于稳定其血小板参数,而且治疗效果较为良好.
    • 闵鹏; 任俊
    • 摘要: 目的:为预防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发生,现对其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100例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将服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51),服药后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49),运用回顾调查法对两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患者有吸烟史、饮酒史、服药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总胆固醇(4.76±0.89)m m o l/L、三酰甘油(2.31±1.09)mmol/L、C蛋白反应浓度值(22.13±10.93)mg/L均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C蛋白反应浓度(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史、饮酒史、消化道病史;临床上应积极干预,同时筛查根除Hp,以改善患者预后.
    • 李嘉晖
    • 摘要: 目的:为了更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避免联合用药潜在风险,探讨在门诊处方中氯吡格雷及联合各种临床常用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借助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通过随机数字表法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的门诊处方中抽取2200张,筛选含有氯吡格雷的处方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研究数据显示,2200张门诊处方有1518张使用氯吡格雷,其中应用氯吡格雷单药治疗的为552张(36.36%),联合氯吡格雷共同用药治疗的为966张(63.63%);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的处方中含262张他汀类(27.12%)、含202张抗血小板药(20.91%)、含195张质子泵抑制剂处方(20.19%),含102张钙通道阻滞剂(10.56%)和硝酸酯类药物98张(10.14%),依据用药频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他汀类、含抗血小板药、含质子泵抑制剂;处方中不存在诱导CYP2C19活性和CYP3A4活性的药物.结论:在门诊用药处方中,氯吡格雷与他汀类、含抗血小板药及质子泵抑制剂联用较为常见,易发生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了药物联用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必须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