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手工业

手工业

手工业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747篇,主要集中在工业经济、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5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786938篇;相关期刊991种,包括江汉论坛、文史哲、浙江学刊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一届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2012年会、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第七届管子学术研讨会等;手工业的相关文献由167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靖莉、本刊编辑部、陈学文等。

手工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35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86938 占比:99.78%

总计:788682篇

手工业—发文趋势图

手工业

-研究学者

  • 李靖莉
  • 本刊编辑部
  • 陈学文
  • 徐东升
  • 王兆春
  • 王冉
  • 王翔
  • 钟伟波
  • 刘义程
  • 徐振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万良华
    • 摘要: 通过与中国大致同时期编纂的四川省志相比较发现,日本东亚同文会编纂的《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在框架设定、谋篇布局、材料取舍、内容侧重等方面,存在显著特色和重要价值,同时其存在的局限性也相当明显。一是重现状而忽视传承,缺乏对四川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的了解和评估。二是其内容集中于物产、财贸、金融与交通,缺乏风俗、文教、人物等记载。三是在产业记载中,更侧重对手工业、工矿业的记载,对农、林、畜牧业记载较略。如果仅将导致该书编纂局限性的原因归结为:日本东亚同文会编纂《中国省别全志》,其目的就是为侵略和占领中国服务,而《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作为该丛书中的一册,其编纂存在局限性的原因也如上述所言,道理上虽讲得通,但不够深入。
    • 施小平
    • 摘要: 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已经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之一。先人留下的传统工艺作品也成为国内外追捧的艺术珍宝,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中国元素。早在手工业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制作出石雕艺术品。这些石雕艺术品不但具有实用性,而且在外表上突出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表达。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独具匠心的设计更加吸引人们的目光,满足了人们对美和艺术的追求,同时也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 李金梅; 黄淑君
    • 摘要: 我国农村手工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一支生力军,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手工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满足社会生产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笔者通过研究我国农村手工业发展的历史状况,针对目前农村手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农村手工业高质量发展。
    • 摘要: 《明镜周刊》[德]1月3日德国技工短缺将大幅加剧德国雇主协会负责人表示,人口结构的变化可能拉大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差距,技术工人的短缺仍是今后几年制约德国经济以及竞争力的首要问题。仅在手工业领域,每年就有大约1.8万个公司希望填补培训名额的空缺。手工业联合会称,只有拥有专业技能合格的熟练工匠,才能实现能效目标。
    • 馒头老妖
    • 摘要: 中国古代素有"四民"之说,也就是"士农工商"这四种职业。可见在中国古代,手工业还是非常重要的产业,尤其在城镇之中,吸纳了大部分的就业人口。因此,倘若你真穿越回到古代,又不愿意老老实实种地,那去当个工匠也是挺好的选择。
    • 任雪岩
    • 摘要: “天人合一”思想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蕴含在宋应星的著作《天工开物》中,书名也体现了作者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书中记录了大量的农业、手工业成就。从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造物活动中可以看出,除了要利用自然的“天工”以外,更要发挥人的智慧,积极“开物”。可以通过《天工开物》了解我国古代三大手工业成就,了解古代造物的技巧。
    • 郑博雅
    • 摘要: 我国先秦时期记录手工业制造技术、经验和规范的科技专著《考工记》有云:“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即说明在制造器物的时候,使用不同的“美材”和“巧工”能够展现出不一样的设计特点。此外在制造和劳动时,还需要选在恰当的时间,尽可能地利用自然界赋予的有利外部条件,如此产出的物件才可以称之为精良之作。不同的时代铸就了不同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语言.
    • 冯广丽
    • 摘要: 在虢仲墓发掘出土的众多精美文物中,出土了一批种类齐全的竹木器,可分为帽、篮、圈、席残片和残竹编器等,与当时的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竹木器长期处于地下埋藏环境中,受地下水中酸、碱、盐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蚀,导致木质纤维素严重降解,木胎腐朽,出土后暂存于虢国博物馆库房中,简单地存放在木盒、纸盒及玻璃容器里,存放环境没有干燥剂之类等吸湿防潮类物质,这些器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胎体残缺、断裂、变形、裂隙、竹膜脱落、卷曲起泡等病害现象,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中。为了预防竹木器发生新的病害,需要进行保护和修复,一方面有利于竹木器的长久保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挥文物的展示价值,为揭示周代手工业发展的综合水平和虢国手工业历史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实物资料。
    • 陈芳芳; 陈林林; 王军丽
    • 摘要: 公元589年,隋统一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为各类手工业的繁荣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国陶瓷史上,隋代的陶瓷工艺虽然不曾有什么独特建树,但在继承南北朝时期造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逐渐向着美观、大方、实用的趋势发展。对陶瓷烧造业来说,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尤其是白釉瓷,继魏晋南北朝之后,在北方陶瓷历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为北方白釉瓷的产生与发展拉开了序幕。唐代的稳定与繁荣,进一步推动了陶瓷产品的创新与发展,由此开启了中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
    • 吕淑颖
    • 摘要: 铸镜工艺作为一种艺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紧密相连,铜镜背面的纹饰和铭文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铸镜工艺从商代开始,经过30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各个时期的变化,其中尤以战国、两汉、唐代三个时期为盛。宋代铸镜业由于受到政府连年用兵,推行铜禁制度以及瓷器、雕漆、缂丝等多种手工业新发展的冲击,铜镜大都质地轻薄,更注重实用。但是,宋代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给铜镜的纹饰、款式等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蓬勃的生机,让宋代铜镜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闪光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