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设计40年:经验与模式”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设计40年:经验与模式”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设计40年:经验与模式”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8-03-20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会议文集:“中国设计40年:经验与模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设计到底是什么?如何界定它的内涵、范畴和意义?这些问题在今天看来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无论是“身处其中”的内行人,还是“置身事外”的外行人,他们对于设计的认识可能都是模糊和不确定的.一方面,设计的领域似乎是专业的,具有知识的独立性;但另一方面,设计似乎又是一个开放的行为概念,包罗万象.当下设计的危机首先体现在对“设计是什么”的认识上,这种认识进而传递到了设计的相关领域,比如设计实践、设计研究和设计教育.近些年来中国设计领域无法逃避地面临这个问题的拷问,当然,这个问题不只是存在于现在的中国,它其实是自现代设计诞生之后人类社会一直致力于探索的命题.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前半叶就开始质疑拥有一个固定范畴和标准意义的设计概念,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历史,这样的质疑和反思直到21世纪初才普遍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 摘要:现在,有超过70亿的人口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在为人类文明和生活提供许许多多的事物。所谓的设计就是和谐,也就是说,将人生来具有的五感和人与物之间的平衡,加入科技、新素材、经济性以及人对自然的关爱之情,设计工作就是对这些要素的综合考量。好的设计,大概指的就是对这些众多要素的平衡。所以我想,在500年甚至1000年前,所谓的好物,也是实现了当时的众多要素之间的均衡的东西,而那些流传至今的来自过去的智慧和好的东西,正是历经时间流逝仍然不会过时的东西,或者因其所经历的时代而令人倍感珍贵的东西。以日本为例,在历史中的近代设计,主要分为隶属于18世纪之前东洋文化脉络的日本独特文化所创造的东西和近代西洋文化传入后出现的这两种。
  • 摘要:工业设计需要一种社会化、循环性的产业结构机制。工业设计创新机制是经济建设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创造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的出路不仅在于发明新技术、新工具,更在于善用新技术,带来人类视野和能力维度的改变,调整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提出新的观念、理论。信息时代、知识经济下的“设计”将重点探索“物品、过程、服务”中的“方式创新”—谋“事”,其研究具有广泛性和纵深性两个维度上的意义。“设计”将更多以“整合性”“集成性”的概念加以定义。20世纪90年代,人们已开始将工业设计的实践与认识提高到机制创新、生活方式设计、文化模式设计及系统设计,现在又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集合式社会系统整合设计—产业设计的高度上来了。中国目前所处的国内外经济社会态势和发展正是急需把工业设计作为中国新产业结构创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我国自己的新型工业化产业链、新型工业文化的国策。所以,建立“集聚整合研究型”的设计机制和地区政府性“集成式设计产业链的平台机构”必将是未来设计创新的立足之本。
  • 摘要:中国在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里,书籍艺术一直以动态的姿态变化发展着.在数千年漫长的古籍创造中,古人并不作茧自缚,经历简策、卷轴、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书籍制度的变迁,在不断完善中推陈出新,保持时代精神的美感与功能之间的完美和谐,并不断衍生出新的书籍形态,这是书籍能存在至今,具有生命力的最好证明.装帧、书籍设计、书筑,这三个词很有意思,呈现出书籍艺术在三个时间跨度过程中,所体现不同内涵的范式转移思考。其既有前者的延续性,又有内涵的增加与变化;既有独立功能的界线,又有相互交错的衔接,若用时态来表述,或许可称之为过去时、进行时和未来时。
  • 摘要:“新语言”并非是完全臆造的空穴来风,而是相对于已有传统艺术语言而言的一种新艺术语言.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生活的介入和影响促使人们的审美意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符合社会需求,这种新艺术语言——“数码艺术”便应运而生了.
  • 摘要: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1951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69-1973年在纽约的雪城大学学习,开始用录像机进行实验,专门研究录像机潜在的美学可能性.1972年,他制作了处女作《野马》和录像装置《即时回放》.1974年,彩色摄像机问世,电脑操作的录像剪辑成为可能.在这之后,维奥拉担任意大利佛罗伦萨录影工作室的技术导演,制作了《瞬间早餐》《嗅觉》等,其中,他1976年的作品《四首歌》是第一部利用电脑剪辑技术实现的作品.维奥拉一直致力于新技术可能性的实验研究,通过影像速度变化来展现科技与艺术的精髓.《穿越》是在一个画面中将“火”和“水”这两个主题蒙太奇化、前后交叉剪辑而成的作品。假如在《穿越》中,单纯借蒙太奇剪辑方式,虽然也能让观众产生“陌生化”的体验,但对观众来说,这种奇怪的主题和视觉的变迁只会让他们感到强烈的视觉冲突;而《穿越》运用“火”和“水”的对立,使观众们不至于进人作品当中,通过批判性的思维明白这不是现实,知道这两个影像中的形象是相互不同的。这样,就可以通过蒙太奇的交叉剪辑方式所体现的陌生化来中断那种陷人一个画面中的现象,为观众们提供想象空间,让他们能自觉地想到在以“火”为中心的影像画面和以“水”为中心的影像画面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
  • 摘要:数字媒体在发展中并未限制在一个创作领域与专业训练,画面的审美与创意都来源于艺术的根本追求与平面设计创作核心方法的延伸。电影镜头语言作为动态影像的基本技术手段也只是动态创作中的一个表现形式,二维动画、三维动画与真实效果创建都分别有其形式与工作规律。语言的运用与技巧的掌握在不断发展前进的技术簇拥下变换出无法想象的精彩作品。在这里没有专业的边界,就如同早期电影设计创作是由平面设计师出身的人完成的一样,创作者对艺术的认知和对形式、对象、动态视觉语言的把握成为新媒体领域创作的关键。
  • 摘要:本文主要涉及两个领域:一是“一带一路”中国联通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等的主干道,二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两个领域看似并不关联,它们与西部馆藏美术的国际传播又有何联系呢?笔者认为:国家“十三五”规划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数字创意产业的主体之一——虚拟现实是“一带一路”西部馆藏美术的国际传播新动力,其未来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革命性的、颠覆性的.下面,将结合《敦煌飞天VR》项目实践着力对这种全新的领域对于西部馆藏美术传播的重要意义进行阐释.
  • 摘要:中国文化是数千年前发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作为最古老的文明,中国文化的形式十分多样,对辐射周边地区的哲学、美学、伦理和风俗传统等有着深刻的影响,流传至今的中国文化包括可见的物质形态文化以及非物质形态文化,内容丰富,内涵深远.中国文化题材的虚拟现实作品,主要包括以中国建筑、绘画、古迹、博物馆美术馆、故事传说等为主要视觉表达内容,以沉浸式体验、交互形态为感知方式,运用当下虚拟现实技术手段,结合中国美学特征和现代科技完成的影片、游戏、艺术创作等沉浸式交互虚拟现实作品,可以观看、体验、分享和传播,从传承和创新的角度都兼具理沦意义和实践价值.
  • 摘要:基于“网格”的设计认知对于西方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以构成主义和风格派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时期和以瑞士版式、纽约平面设计学派为代表的国际现代主义时期,许多平面设计大师,如杨·奇措尔德、埃米尔·卢德(Emil Ruder)、布鲁克曼等,都把网格看作设计师建立秩序并发挥创意的基础.他们在进行网格设计实践的同时,还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性论述,比如英国著名平面设计师、曾任教于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安东尼·弗洛绍格(Anthony Froshaug)早在1967年就写过一篇重要的文章《版式即网格》,他认为从中世纪手抄本的抄写员、古腾堡的时代开始,在字母、字符、字距、行距的排列组合中就潜藏网格的运用,而当代的版式语言要想有所成就,就离不开网格语言,他肯定地指出,网格系统在现代版式设计语言中具有基础性的、本质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 摘要:所处时代的信息呈现方式区别于以往任何时候,其传播范围广、信息量大、更新节奏快、媒介多样化、传播与接收主体重叠……信息可视化设计(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Design)利用图形、图像技术,使信息经过人眼通道进入大脑,允许用户一次查看、探索和理解大量信息,建立以直观方式传达抽象信息的方法.本文从视觉、认知和情感三个层面对信息可视化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
  • 摘要:中国的信息设计包括了建筑设计、机械设计、化工设计、电气设计、交通工具设计、交通网络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设计、城市设计、商品设计、市场设计、信息传播设计、公共娱乐设计、文化教育设计等,绝不限于40年前引进的所谓工业设计。因此,中国的信息设计应属于战略层面的国家大事。除了纳人国家战略之外,还应指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动员十大高新科技企业、十大设计企业、十大工科院校、十大文科院校、十大艺术院校,统一规划、系统分工、专项基金、十年奋斗,建立强大的设计文库和设计图库,建立强大的设计网络,开发各大设计系统的高端设计软件,培养全新的设计及设计教育队伍,探索全新的信息设计的智能设计模式,确保信息设计的中国时代胜利到来。
  • 摘要: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工业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工业发展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转向“供给侧”的创新驱动。可以看出,我国仍将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通过创新来转变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将进人加快攻坚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业仍将举足轻重,但整个产业生态圈发生了变化,产业结构、生产关系也在变化,“大数据”“互联网”已经或正在对“制造业”和“社会形态”带来颠覆性作用。与之相比,“设计”的价值和作用仍然有着巨大的发挥空间。“设计的抽象思维能力”“产品基础的研究”“分享的服务型产业链”的新结构、系统产业业态的“社会设计”研究将是未来设计的立足之本。设计不再只是“商业和技术”的尾巴,以创新为核心的工业设计产业将助力中国制造业跻身于发达国家主导的产业链平台上全面崛起。
  • 摘要:40年前,当中国人终于有了放眼观察和审视西方设计的时候,其情景既令人感到新奇,又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在极端的不安和模仿中不断徘徊.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设计精神的转变、设计与中国文化、设计产业与市场需求、设计基础教育建设等问题,有利于继往开来,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设计水平,进而努力探索设计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动能.
  • 摘要:设计服务民生,既要关注城市,更要关注农村;面向大众,面向现实,解决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现实问题。加大现有设计产业和设计产品的民生服务导向,加强对民生问题特别是乡村农民生计问题的关注,设计开发满足其需要的产品,并积极将农村可再生资源和劳动力纳入产业链建设的整体考虑,发掘其设计文化优势;进一步加大文化资源的设计开发与转化。因地制宜,就地域的空间性文化资源和技艺性文化资源进行设计发掘,研究其转化融入当前产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途径,同时带动当地民众融入设计产业,拓宽发展空间;在现有设计教育体系中培育设计民生意识和价值观,引导和鼓励设计专业学生关注国情、民情和实际生活需要,养成利用和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开展创意设计的意识和能力。设计服务民生,不断探索有利于民生改善的设计对策,服务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
  • 摘要:标志设计是设计师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认知过程,尽管形与影难以捕捉,但在无穷无尽的变化中,始终会有一些蛛丝马迹流露出来,关键是如何利用主观智慧去寻觅客观现实中形与影的存在关系。标志是一种具有某种特定含义的符号,它以单纯、简洁、容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指令性行动等作用。标志中所蕴含的文化诉求,包含着设计师和使用者对标志含义共通的理解和认同。我们在分析任何一个标志的时候,都是从形与意两个方面入手,可以说,任何一个成功的标志设计,都是一个形式与意象完美结合的典范。标志具有“形”和“意”两个显著特征,标志图形设计是“形”和“意”相互共生的关系,标志的品质便在于这两个特征的高度融合所体现出的与众不同。设计师的创新活动会发生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这和我们过去的行为方式截然不同,设计中对“形”和“意”的创新相较于传统价值观必须能激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创造性地去解决主题与形式的矛盾,充分发挥设计师灵动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深度影响力的国际化标志。
  • 摘要:中国产品的发展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史前时代.中国古代的产品设计,多数是手工艺工作者在进行的一系列手工艺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具有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手工制品.时至今日,这些手工艺产品除了其自身的历史意义外,仍然具有深刻的设计意义.如何将古代的文化遗存利用好,让其在当今的社会中大放异彩,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学术课题.要想使古代产品设计能够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可以试着将当代的科学技术、设计理念、造型手法、新能源及新材料与中国古代产品设计相结合,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并加以深化,这样才能使中国古代产品设计具有现实的价值与意义.
  •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工艺,离不开保护传承,更离不开创新转化.转化为现代生活所需,传统工艺才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可以说,创意设计是传统工艺的核心转化力量.创意设计可以把传统手工“和而不同”的价值综合创新,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促进传统手工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提升手工产品品质,丰富手工产品形态,延伸手工产业链条,拓展手工业态的发展空间.
  • 摘要:中央美术学院社会实践课程作为产品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内综合设计课程的一部分,已经开设多年,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课程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对已成功存活千百年以上的传统手工艺及其生产、生态现状展开调研和考察.经过下厂社会实践后发现,中国大江南北呈现出手工艺复兴的态势,不仅是匠人、手工艺者,还有许多艺术家、专业设计师、高校师生都加入了这一行列.他们利用传统手工技艺和传统文化资源,融合现代设计,创造新的中国时尚文化,为手工艺传承和发展增添了活力.之所以要重视手工艺的发展和复兴,是因为手工艺是一种具有人文关怀,同时具有民族性、生态性及低碳环保性特征的生产方式,是生态文明的基础,而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 摘要: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由于毗邻中国港澳地区,当时由香港引进的若干设计教材如《平面设计原理》《设计的色彩计划》《设计运动一百年》等,以及“香港设计家暨设计教育家代表团”到访时带来的资料及经验,为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科的变革打开了视野。在此基础上,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系开始设立三大构成课程,并出版《世界工业设计史》《二十世纪时装史》《室内设计史》《工业设计概论》《中国古代服装史》《西洋古代纹样史》《家具史》等教材与著作。用尹定邦先生的话来说:“不管是编还是译,反正都有了。”f}l三大构成课程的开设以及现代设计理论的引进,使广州美术学院的设计学科一开始就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并“迅速建成艺术造型基础、技术应用基础、学科史论基础、设计系统训练、设计实践训练共五类课程为主的设计教学体系”。1995年12月由文化部艺术教育司主持的为期6天的“跨世纪的中国高等设计教育研讨会”在广州美术学院召开,由此可见广州美术学院设计教育在全国的先行意义。
  •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最值得关注的“世纪现象”.在全球化的裹挟下,各个不同文化体的相互碰撞、斗争、冲突、渗透、融合、共生,构成百年文化史的主流.亨廷顿所谓的文明冲突无时无处不在,文明间的角力成为经济全球化背后的“潜在暗流”.中国在40年间,由被迫加入全球化,到积极参与全球化,再到主动引领全球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心理和文化适应过程.从“天下主义”文化到建构“民族—国家观念”,中国人的文化适应显得极为艰难、痛苦和纠结.这个过程,对中国人的文化观,产生了极为深刻而复杂的影响,至今无法摆脱.现在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影视产业、平面设计、动漫游戏等产业,要获得更高的商业竞争力,要获得全世界的认同和国际影响力,就必须提高我们的文化自觉的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就一定能获得世界市场的承认。贝幸铭在苏州和卡塔尔的成功,在于深刻理解了那个文化和文明。
  • 摘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实施,中国正在打造一个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的“新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际文化艺术大融合的格局开始形成,民族地域的特色艺术这一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其价值显得越来越重要.“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以“丝路精神”为引领,用互联网思维对中国传统工艺进行传承、创新,政府、社会团体、工艺传承人以及专业高校需要合作,共同发挥作用,为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设计拓宽渠道,以创新设计为抓手,实现传统工艺产业与设计产业的对接,用构建品牌体系来打造传统工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改善传统工艺传承者的生存环境,推动传统工艺技艺的发展,让民族的文化血脉原汁原味地传递下去。
  • 摘要:当代设计面临多元社会和多元文化的交融,新的生产方式以工业化手段催生出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在传统文化语言和新型科技的冲突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依托新技术的改革,在此过程中,设计师是最有可能全球化的一个身份,他以产品设计为媒介所体现的文化意义也同样有被同化的可能。因此,设计师当以特有的民族文化元素重新转译再组合,结合新技术的手段向服用者传递适应当下生活的民族性文化符号,集合现代科学技术层面的民族情感介人,赋予消费者更多的社会角色,在满足其精神需求的同时,所引发的文化内涵的延伸、民族情感的融合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摘要:中国自古称设计为造物,是取法于自然,施之以人工而改变物质形态及其价值性能的行为方式.一方面关涉人对自然的取舍,一方面关涉人对生活的态度.任何一个民族的造物思维,都无法脱离这两方面的思索与实践.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设计思想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艺术、技术、经济、哲学、文化等,可以说这是一门交叉学科性极强的综合门类研究.
  • 摘要:今天,中国工业设计的审美始终以西方现代主义工业设计概念为主,一味地追求简约、科技感、未来感和新材料,这正是由于中国尚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还沉浸在物质的狂欢和对工业化的憧憬之中,视野中对传统缺少观照,情感中对传统缺少温情。这种现象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典型的案例是“国际主义风格”的建筑设计的兴起,但其最终只能成为众多设计风格的一种,而不是成为全世界建筑审美的唯一标准。
  • 摘要:从2013年12月起,分别邀请了英、美等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等地的设计研究者、中国传统手工艺者、美院的专业教师,他们组成了具有混搭特质的教学团队,从教到学,从事一些在以往本科教学中敢想不敢做的大胆尝试,目前已经陆续完成四个工作坊和一个概念课程,覆盖到设计学院视觉传达、服装设计、工业设计、设计学、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六个专业的学生。章节设置依据设计以问题为导向的逻辑,力图打碎既定的设计专业,践行协同创新。从“问”开始,介绍参与“人”,尝试提出“解”,试图找到“路”,验证其“手艺思维”在现代设计跨界教育中的可能性。
  • 摘要:“黑石号”是一艘9世纪上半叶的阿拉伯商船,沉没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海域,载满的货物为勾勒了印度洋贸易圈的最大范围,使惊叹于当时巨大的贸易能力,最重要的是,从新的视角界定了异质文明间的交融及与之伴生的艺术形式.在这条海路网络中,其整体性主要建立在相邻板块之间的跨板块航线之上。这些区域之间构建起了一个货物往来的网络:地中海以具有货币价值的黄金为主要输出品;东亚板块以品质较高手工艺品为主要输出货物;东南亚和东非的输出品以货币金属和原材料加工品两类物品为主;西亚和南亚则以品质较高的手工艺品和原材料加工品为主。因此,从贸易品本身而言,不同板块之间互相依赖,形成了资源互补、货物共享的格局。
  •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争取“中国设计”的国际地位已成为中国当代设计师不可推卸的职责,当代设计中的传统资源应用问题也因此日益得到重视.然而,能够在设计本身和传统文化资源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方式进行同构,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资源应用”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要求设计师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全面掌握、深入理解的同时,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进行精准的把握.本文将以北京首届武搏运动会会徽设计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传统资源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和思考.
  •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是有功能要求的空间艺术设计,设计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一门跨越科技与艺术学科的综合交叉学科.“环境艺术设计”(Environmental Art Design)是以人的室内、外生活环境为对象,从艺术学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设计学、艺术史学、心理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社会学、考古学、生态学的方法,从功能和视觉上对人的居住环境进行研究的学科.
  • 摘要:随着建筑相关行业及相关学科,如智能制造、材料科学、环境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目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动技术、虚拟及增强现实技术的不断开发,数字建筑设计与数字建造也无时不在寻求与这些新兴的对象相结合,并在某种程度上引领着建筑行业向着新的方向拓展,从而形成新的数字建造产业网链.在这一产业网链中,房屋建筑的全过程及各专业将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建造目标;房屋建筑的全过程包括设计阶段、构件加工阶段、施工阶段、全寿命周期的物业管理阶段等;房屋建筑的各专业包括建筑设计专业、结构设计专业、水暖电设计专业、施工组织管理专业等,以及相关行业如材料及配送、构件加工、施工机械、物业管理等.数字建造产业网链的特点在于“全过程”自始至终,以及“各专业”相互之间具有连续且共享的数字流,它从建筑方案设计开始,是经过后续阶段及各专业不断添加、修改、反馈、优化的建筑信息;以此数字流为依据,房屋建筑的物质性建造依靠互联网及物联网、CNC(即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的缩写,意为计算机数字化控制)数控设备、3D打印(即Three-Dimension Printing的简称)、机器臂等智能机械,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环保性的房屋建造与运营服务.
  • 摘要:为城市视觉秩序给出一个明确的标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它首先与“秩序”“城市秩序”等概念相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秩序,由“秩”和“序”组合而成,“秩”侧重于有条理、不混乱;“序”侧重于有先后、不颠倒.从广义上来讲,秩序与混乱、无序相对,指的是在自然和社会现象及其发展变化中的规则性、条理性.从静态上来看,秩序是指人或物处于一定的位置,有条理、有规则、不紊乱,从而表现出结构的恒定性和一致性,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就动态而言,秩序是指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连续性、反复性和可预测性.简言之,“秩序就是有组织协调性、一致性、易识别性和清晰性”.构筑城市视觉秩序的核心目的,无非是通过建立独特的空间视觉叙事语境,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空间阅读文本,彰显城市个性,塑造独有的魅力,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创造更多的幸福感。正因为城市视觉秩序既是城市之美的核心,又是城市阅读的编码媒介,如何保护与创造、延续与构建更美好的空间视觉秩序无疑已成为每一座城市的时代使命与永恒课题。
  • 摘要:在中国,“农村”这个概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广泛使用,“农”的观念一直深刻影响着.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的“农村”“农民”“农业”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重新认识和解读北京的“农村”与“乡村”,对指导北京乡村的振兴与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设计服务是北京乡村资源优势发展的有力抓手,运用设计的力量来推动北京乡村生态资源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向服务型业态转化,将极大地有利于实现形成以北京乡村特色资源为核心的服务品牌与品牌产品、助力乡村振兴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
  • 摘要:西方国家为强调艺术的公益性,提高文化福利,通过立法设置“公共艺术百分比”这一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文化政策,将艺术与城市规划、经济旅游、社会福利等因素紧密联系起来。1959年费城成为第一个通过《“公共艺术百分比”条例》的城市之后,美国各个城市开始实践公共艺术,如巴尔的摩、旧金山、夏威夷、华盛顿、西雅图、洛杉矶、芝加哥、纽约等,截至1990年,美国已有106个市、郡严格按照《“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规定发展公共艺术二初步估汁,全美平均每天有500万观众与公共艺术面对面,这个数字大约是画廊、博物馆、剧场观众总数的1000倍。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推算,对公共艺术的经费投入可得到12倍的连带经济效益同样位于北美洲的加拿大也通过公共艺术立法,建立起公共艺术组织机构,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文化生活。
  • 摘要:理解“中国设计40年”,不仅仅要从设计作品来看中国设计40年,还要在一个更大的视野里去看中国社会是如何被这40年设计的.本次会议与会发言的设计师们大都经历了这40年社会跳跃式的发展,从求学时国家贫穷落后,到从业时国家逐渐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赶上了中国社会发展给予设计师的史无前例的创作条件,同时我们的工作业绩也为社会创造了更理想的设计条件.这种互动使不仅仅在从事专业设计,更重要的是通过专业设计的机会不可回避地参与到社会设计,这是这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在这个变革的前提下讨论建筑设计,就不可回避地要讨论对建筑设计模式的批判。建筑设计的本质特点是模式的重复,因为建筑是一种不需要说明书的产品,使用者会不自觉地应用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来使用建筑,无须建筑师来指导。换言之,比较理性的建筑设计是去重复一种被社会主流方式认同的设计,而不是独出心裁地去招惹使用上的麻烦。这样,建筑设计就有两种方向:一种是承袭固有模式的类型学方法,一种是反类型学的批判性方法。建筑是一门关乎国计民生的设计,“类型学”是一种有效的节约资源的手段,使建筑生产有序且可持续,但它也是种固化和僵化的力量,需要建筑师与时俱进地造它的反。
  • 摘要:现代建筑无论是在思想方法方面还是在技术构成方面都与古典建筑存在根本的不同。忽视了对批判与超越的重视,创作出具有历史价值性的作品可能只会是一个梦想。现代建筑设计应该更加注意与人相对应。人是关于文化传承的最生动、最直接的载体,人的身上不仅具有现代社会的信息,还会积淀有历史的信息。因此,围绕着人的现实愿望来定义建筑,对避免建筑设计落入概念化的怪圈是具有价值的。
  • 摘要:“媒体建筑”的产生迄今不过十余年的光景,一经产生,便以一种开风气之先的话语势态,怀揣新的美学动机,向主流审美趣味乃至建筑固有的本质问难,强势冲击了当代建筑、景观和城市的视觉审美自律性及其审美观念形态,呼唤着新的美学范式乃至新的审美伦理的出炉。何谓媒体建筑?马蒂亚斯·汉克·霍伊斯勒( Matthias Hank Haeusler)博士于2009年对媒体建筑做过如下阐述:“广义的建筑定义经常包含整体的建成环境的设计,因此可以把媒体建筑描述为在城市空间中产生影响的具有动态图像、图形、文字的媒体立面。”通常意义上讲,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把脉媒体建筑:其一,媒体功能的呈现:媒体建筑是建筑表皮与数字媒体影像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其二,艺术特质的呈现:媒体建筑可看作具有科技属性的艺术装置,科技为其根本支撑,艺术为其活化要素;其三,鲜明的整合特征:媒体建筑堪称多专业、多领域、跨学科整合的典范,建筑专业之外,还广泛涉及视觉传达、广告策划、影视动画、交互媒体、装置艺术、公共艺术、数字科技、智能控制、半导体照明和绿色节能等诸多领域。
  • 摘要: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室内方向的十工作室成立于2008年,教师团队包括傅祎、韩涛和韩文强,教学工作主要围绕本科最后一年毕业设计教学工作,定位于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设计,也包括一些研究生教学工作.作为学术共同体,三位老师教学的基本理念接近,各自又有不同的研究侧重,在教学相长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成长.十工作室一直在教学实验的路上,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和思辨的方法操作“以建筑教育为基础的室内设计教学”,试图回归本源,突破边界.十年来逐步形成了十工作室的研究特色和教学风格上的辨识度,由此发展出“室内建筑学”的概念:以社会学为基础的人类行为研究,以哲学发展为背景的历史理论批判,借鉴当代艺术拓展室内设计的潜能,“从内到外”地理解建筑,作为生活态度的显现,创造反映价值观的生存环境和行为场所.设计的立场是影响和改变生活,具备充满想象、表达精确、美观舒适、环境友好,具有实验性、思辨性、现实性的特质,以“田野调查”“理论批判”“设计研究”“艺术感知”四个维度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发展具有“美院特色”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模式,和具有学术贡献的知识生产.
  • 摘要: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活动、功能、形象等诸多职能.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运输载体,承接着庞大的乘客运送量,对于焦躁赶路的乘客而言,其公共空间环境的“一体化”设计的考量是不可或缺的.对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环境“一体化”设计及标准模块化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提升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将轨道交通公共空间打造成城市文化名片.本课题将以北京轨道交通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将公共艺术与轨道交通的功能诉求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环境一体化设计标准,形成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环境标准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从“一体化”设计角度思考相关专业设备实施与建设,为解决轨道交通公共空间功能与美学的跨界探讨提供新的设计思维,对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环境的未来规划及建设起到设计指导作用。
  • 摘要:新科技带来了中国城市空间新秩序的建立,过去十年,人们在城市发展中惊喜地憧憬着技术将控制周遭世界的无限幻想.可是,当城市中每一个“自己”遭遇“媒体”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发出“自媒体”的声音,“技术”显而易见不再成为艺术中被无限放大的重心.毕竟,没有一件艺术作品不是承载于一个媒体/媒介的表达,“新”围绕在瞬息万变的技术革命中顷刻间就被替换、消解.因此,未来城市的艺术营造,仍需以创造性的方式加强人与环境、人与人的连结.
  • 摘要:今年,耶鲁大学艺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研究生项目申请人数增加了24%.这一增长超出预期,认为这反映了全球范围内设计需求的增加——特别是中国,因为有三分之一的申请人来自中国.从申请人的陈述中得知,他们之所以想来耶鲁大学,是因为他们相信未来的创意属于最具弹性及技巧的设计师们,这些设计师有能力在面对未来不可预知的变化时做出富有成效的反应.在耶鲁,培养设计人才的过程始于提示(prompts)。通过提示教学法,我们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自主选择内容、做出取舍并发展自己的风格。至于选择哪些内容作为提示,则基于教师教学团队与学生创造团队之间冷静、相互理解且富有成效的对话。除了配备一位导师,每位学生还可随时与其他教师、客座批评家及一位编辑交换意见。从撰写个人设计师陈述开始,编辑就会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风格;之后整部学位论文专著(thesis book)的撰写都旨在继续发展该风格,过程中编辑还会鼓励学生去探索不同的方法和模式。
  • 摘要:基于我国以“自主创新”作为发展创意型经济的新国策,进而提出以“文化建设强国”,追寻“中国梦”。在可预见的将来,社会需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所推行的教育改革,目的就在于探索培养创意型人才的新方向。
  • 摘要:《2006-2018全国高等教育院校(本科)设计学科发展外部性数据报告》是一个从2006年开始延续至今的教育数据调查报告.课题原先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政策与文化研究课题组启始连续推进至2013年;2014-2015年间由于人事变动而暂时中止;2016年起在中国美术学院高等艺术教育研究院平台上重新恢复课题组建制,补齐了2014-2015年间的数据后继续推进至今.本课题报告引用材料截至2018年9月,在汇集2006-2018年间中国高等设计教育学科发展逐年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完成.
  • 摘要:美术学院无论是绘画专业还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几乎是清一色的苏联模式,即契斯卡可夫素描体系,“三大面、五调子”似乎成了基础课的全部内容,这种以体积化思维去认识各种物体乃至活生生的人物的描绘方式(我称其为“机械唯体积主义素描”)统治着整个美术教育体系,在整个教学中,尽量保护新生们没有太多陈规陋习的优势,始终强调和鼓励创新精神和每个学生的个性,把“创造性思维”分为“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把“能力”类分为“创新能力”与“物化能力”,也就是说,不但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幻想家,更要成为具有动手能力的实现者。
  • 摘要:设计教育改革强调老师要来自社会实践一线,还涉及重要的环节——课程改革,而首当其冲的是理沦课程的改革。用新的培养目标引导教学改革,摒弃传统知识型的课程,倡导能与市场接轨的实践性课程。2004年,在绍兴文理学院举行了由《装饰》杂志社主办的“传统与创新教学”专题研讨会、.这次会议上,我首先提出理论课程的改革应该顺应市场的需求,用市场需要的创造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艺术思潮研究这五门理论课程,取代传统的美术学、工艺美术史、工业设计史、艺术概论等理论课程.这次讨论会上的发言与国内许多理论大家的思想产生了碰撞、冲击与共鸣,与会者一致认为,我所提出的倡议,对中国未来的设计教育改革将起到重要的影响和革命性冲击。
  • 摘要:“中国设计40年”研讨会主办者刘波老师让我在会上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2009年世界设计大会”以及首届“北京设计周”的情况,因为它们是中国设计40年期间非常重要且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我作为主要的参与者与主导者有必要在讨论中国设计40年时对它们做一个回顾.在此,我将它们置于国家创新战略与设计教育发展的路径之中,结合过去十几年来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教育发展在这里做一个介绍,既是对学科发展脉络的梳理,也是在中央美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央美院)百年校庆之际对美院一段历程的回顾.
  • 摘要:以绘画、雕塑等类别为特征的传统美术,在文艺复兴时期与科学紧密相连,19世纪后与其他人文学科相融,走出了一条艺术人文的辉煌之路.到今天,又看到当代艺术形态的多元化也带来了对传统美术这个词的包容性质疑.因此,传统的美术渐渐地被艺术这个词所替代,传统美术教育也逐渐过渡到当代艺术教育.当代艺术与设计和社会形态、经济发展、哲学观念、思想文化紧密相连,人才需求的种种变化对人的知识、能力、心理、精神状态形成巨大挑战,当代艺术以丰富多样的观念和手段加以呈现,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开放,对当今艺术教育造成了巨大影响,科技变革带来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重大改变,艺术设计科技交叉的新趋势,显示了艺术设计教育改革面临的迫切性、复杂性。
  • 摘要:作为中国现代意义上最早的高等艺术院校之一,中国美术学院几乎从一开始就意识到美术应用的重要性,“图案”专业是中国最早的艺术设计类专业.1989年的本科教育又在染织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服装设计专业,并且很快融入社会,根据发展需要拟定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经过29年的服装设计专业构建与更新,在既往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服装设计专业本科教学的继承、研究、充实、调整。服装设计本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专业,它所处的地位、作用是在社会这样一个多层次、多构成、多元素的体系中体现出来的,因此,我们必须从发展的、变化的、局部与整体互动的、局部与局部互动的角度切人,探索出符合专业自身发展和客观需求的整体构架。重点研究在全球创意产业背景下如何更新与构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在多元文化、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培养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一代综合型人才,在多维生活状态背景下如何使教学基于传统、科学发展、链接社会、服务人类。
  • 摘要: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教育和人才观念,设计教育既是一项事业性工作,也是一项产业性活动.产业经营需要运用各种资源,而资源有赖于通过优化配置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最大效能.整合设计教育资源,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
  • 摘要:与中国近代其他地域艺术设计教育的缘起几乎一致,湖北地区的艺术设计教育也是源于19世纪末期的“实业教育”.以清末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在武昌创办湖北工艺学堂为起点,直至1920年武昌美术专门学校(湖北美术学院前身)创办,湖北的艺术设计教育才逐步走向现代意义的设计教育.在经历了1930-1949年武昌艺术专科教育时期的图案设计教育、1958-1965年湖北艺术学院时期的工艺美术教育、1971-1977年湖北艺术专科学校时期工农兵学员教育等几个特定历史时期后,湖北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育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起始之年迎来新的发展时期,至今历时40年,已成蓬勃之势.
  • 摘要:学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是站在新起点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对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一基地三区”的天津发展定位,对应天津美术学院“特色鲜明、品质卓越、国际知名的中国一流美术学院”的总体建设目标,学校确立了学科建设的整体思路:以美术学、设计学两个传统一级学科为龙头,着力推进艺术学理论与新媒体艺术学科群的建设步伐,促进学科建设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形成美术学强势发展、设计学大力发展、艺术学理论特色发展、新媒体艺术重点发展的局势。
  • 摘要:回顾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我们甚至可以说,广州美术学院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贯穿于整个八九十年代的教育探索与实践,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在这其中,先后有多位设计教育先行者,对现代设计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希望通过对历史及人物的寻访,梳理出广州美术学院现代设计教育探索与发展的线索。
  • 摘要:目前提高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国际化水平最关键的任务是,从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出发,以国际化视野打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设计艺术学科,并着力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素养和影响力的国际性设计人才。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实现中国传统艺术向现代设计形态的转化与重塑。
  • 摘要:设计是一门紧随时代变化的学科,设计的定义一直在调整,这种特性给设计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以创新为导向的设计教育,其模式本身也需要得到创新设计,未来更为理想的、具有应变能力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平台化的,教育者提供资源平台,让受教育者得到更多主动作为的空间,甚至是要求他们必须主动作为,以主动性和平台化作为新型教育模式的基础。
  • 摘要:创新能力是人类创造新事物和新思维观念的智力能力.人类的创新思维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逻辑和数理推论为推进的理性思维(Rational Decision Making),另一方面是以意识和情绪为导向的即时感性思维(Spontaneous Emotional Decision Making).这两种根本不同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人类创新思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科技创新思维和艺术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思维是尽量排除个体决策倾向(Confirmation Bias)的因素追求严谨的逻辑和数理推导过程.而艺术创新思维的感性决策取决于创作者当下的个体状态和创作环境对个体即时情绪决策的影响.就当下的设计与社会变革来看,正处于向可持续转型的互联的世界,设计变成为一种思考和行为方式,需要审视自身所处环境,在行动中改善事物的状态,使社会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2]这就使得在设计教育中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人性(Humanity)、情感(Emotion)、文化多元性(Cultural Diversity)等将会成为推动设计发展的重要动力.
  • 摘要:2012年,在“T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发展了一个“立体T型”的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框架,并与本硕博教学系统结合,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和同济大学中芬中心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本科教育以培养“垂直能力”为主,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宽广知识的专业设计人才,设置了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媒体与传达设计三个方向;硕士教育的重点将从“垂直能力”向“水平能力”拓展,特别强调跨学科知识、整合创新、设计方法和国际经验的培养,设置了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媒体与传达设计、交互设计、产品服务体系设计、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设计战略与管理、设计历史与理论、创新与创业九个硕士方向;博士重点培养科研人才,注重知识和理论的厚度。
  • 摘要:中国的现代设计教育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正名建史,创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改造了自己的造型基础,开创了教学实践基地,让真正的设计走进课堂,让优秀的设计服务于社会。广州号称祖国的南大门,1974年国门尚未大开,门缝早已吹进不少欧美现代设计和设计教育的信息。设计学科应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例如设计哲学、设计方法论、设计艺术学、设计社会学、设计工程学、设计市场学、设计法学、设计价值工程学、设计人体工程学、设计目标论、设计消费心理学、设计伦理学等。从1952年到1982年,这些设计专业人才必修的理论课程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在课堂上唯一能听到的课程是《艺术概论》。
  • 摘要:设计要引导人们更科学的生活方式,那么怎么理解这个“科学的生活方式”?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与当下科技发展成果同步的设计;与淳朴、和谐面向未来的生活理念相一致的设计;为环保、绿色为主调的生活模式服务的设计;促进人类健康、益智且育成生活情趣的设计。在民族风格表现方面,是模式化的套用还是深刻理解中国民族传统之后在设计中真正表达中国精神?这个本身还有一个中国文化自信的间题。我们中国的产品不是说一表明中国就用这些符号,而是要从质量上、功能特色上、设计水平等方面都能表达出中国的这种精神才成,所以这也是一个重要努力的方向。在设计导向方面来看,占全国人口半数以上的农民是非常需要艺术设计关注的方面。
  • 摘要:众所周知,工业设计的第一个定义源于1959年的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大会.它明确了工业设计师的角色、相关职责,及其与工业生产对象的所有方面相联系(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英文全称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简称ICSID).该定义基于那些拥有视觉、材料和技术经验的工业设计师的工作范围,即他们的角色是为大规模生产服务的.六年后,麦克,法提出了设计管理的正式定义:“设计管理具备定义问题、寻找最合适的设计师、并能够帮助客户在相应的时间和预算条件下解决问题的功能.这是一种自觉的管理应用,适用于设计师工作的任何领域.”麦克·法建议设计管理的作用除了设计师的桌面设计工作外,还应该延伸到其他的领域,例如从问题解决过程到成本管理.从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和麦克·法的定义相对照来看,可以反映出设计管理的两面性,一个是针对设计师而言,另一个是针对过程而言.但是它们都是基于设计师面向工业化大生产的工作领域.
  • 摘要: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的设计艺术教育校史,可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重要的交集应有下面几个时期:一是1918-1938年这20年中的交集,包括中央美术学院创立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时期以后的10年(1918-1928)和中国美术学院创立国立艺术院时期以后的10年(1928-1937)两校设计艺术教育交集故事;二是抗日战争初期,两校均于1937年南迁,最后于1938年1月在湖南沉陵合并,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这是两校合并为一校时期的设计艺术教育故事(1937-1947);三是1952年4月,文化部下达通知,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当时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实用美术系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合并,筹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时期的两校设计艺术教育交集故事(1952-1956)。以后两校虽没有再融合过,但设计艺术交流活动仍然甚密。百年前,蔡元培先生先后在北方和南方亲手创建了这两所国立美术学府,对这两所学府的图案设计教育期望是很高的,至少是国内一流水平期望,20世纪央美与国美的设计艺术教育史正是应验了蔡先生的这一殷切期望。
  • 摘要:1980年开始,经历了早期的平面设计启蒙活动(只能称为活动),这个活动是在一个局部的领域——出口商品包装设计发端的.它的动因来自国家意志,国家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大背景,急需外汇,要扩大出口市场,提出要改变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的落后现状.这项任务落到了当时全国外贸系统93位美工人员的肩上.联合国教科文开发署(设计中心)援助发展中国家设计培训计划适时地被请进中国,霹雳一声震天响!北京设计培训班开班.首先带来的是观念上的重大改变,设计的研究对象的改变,是以市场、品牌、消费者、营销、广告为主体的构成,纠正了以装潢为核心的教学范式.早期培训计划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在洋人的指导下,在《中国制造的意义》调查报告指引下,产生了中国出口商品包装设计定位规划,我认为这是当时中国设计师最早接受到的某一领域,完整的西方现代设计理论及具体可实施的一个重要工具包.这对于中国出口商品包装形象的改观,扩大赚取外汇,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美工一夜之间获得了一个真理:产品包装设计必须融入商业的技巧,设计成为企业、品牌赢取市场的一把利器,你我就是这把利器的掌握者.
  • 摘要:城市本是多元汇聚的地方,是持续老化、定期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纠结的地方,反映在城市色彩话题方面,不断发生问题也就应该是常态。因此,科学地认识它的存在,应该持动态的、变化的与得体的驾驭的观念来应对,这是我在最近20年的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感受。放眼未来的20年,或者在更长远的时期,国家城镇化进程依然处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国家幅员辽阔,各地发展水平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从原始阶段到最前瞻的发展定位,我国几乎涵盖了当代世界所有层级的样本,这对于从事这个领域研究的学人来说,无疑是丰富的资源。它足以让国际同行羡慕与嫉妒。问题在于我们的城市色彩规划编制与营造工作,如何适应不同地域的城市领导者的发展观念,使之成为一个良性的引导,如何为潜在问题出现有容错的弹性,是我们的国情对专业工作者提出的时代的难点。艺术与科技智慧的融合是破解这个难题的钥匙。
  • 摘要:中国设计学与世界设计历史与理论的发展水平相较的局限性,但是,作为一门关于广阔生活的学科,作为以技术与经济为推动两翼的学科,作为以艺术的想象力为超越的学科,熟悉20世纪中国历史,并能客观判断中国社会发展每一阶段本质的人都不应该苛责,因为这样的局限性,不是他们造成的。我希望后来者,当你们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和成就时,请客观看待这一百年中国设计学的“发凡”,“发凡”不仅是学科要旨,还应包括一段历程的揭示与领悟。
  • 摘要:印刷是一个传统行业,但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昌”)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企业,它是我在经济特区这片广袤的大“试验田”当中开辟出的一块小“试验田”.在此,雅昌人始终保持着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用世界上最新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提升人们的品位和专业能力,用好的方法论提升整个行业,带动行业创新.
  • 摘要: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夏衍先生曾说过:“新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是从动画片开始”.中国动画电影的前身是中国美术片(中国美术电影),发展于20世纪20年代,以万氏兄弟最为著名,1926-1940年,近15年间,万氏兄弟合作完成了《大闹画师》《国人速醒》《民族痛史》《龟兔赛跑》《抗战标语》等多部极富民族特色的动画短片,享誉国际,其中《骆驼献舞》为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1941年,由万籁鸣、万古蟾兄弟指导的《铁扇公主》是中国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对美国及后续日本动画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针对“文化革命”中意识形态对人性、自由、生活的扭曲和压抑,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场大范围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本身所表现出的各种“叛逆”,无论是在文化思想领域中产生的各种活动,还是在个人的形象表征上的尝试,都可以被视为从“文革”的禁锢中苏醒的标志,并且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中国知识界没有仅仅满足于对“文化革命”悲剧的简单清算,而是努力地向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深处进行挖掘与探究,其中,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三次“美学热”,使技术美学首先在美学界引起少数人的关注.
  • 摘要:在某种意义上,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和“平面设计在中国”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深圳的平面设计史,甚至也就是整个中国当代平面设计运动史的缩影;它所经历的种种发展和变革,成为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的独特样本;它也是这个时代的镜像映射,它的历史与深圳这个城市发展的历史紧密融合。在深圳的城市发展进程中,这个城市的设计创意力量越来越成为驱动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这个城市带来无限的活力和发展的可能性,而身处其中的平面设计师群体,将这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基因也融人了自身的思考和工作实践中,他们也是这个基因的缔造者。它的发端,恐怕依然要追溯到20世纪%年代随着“平面设计在中国”的横空出世而开始的设计启蒙运动,它以平面设计为先锋,并不断超越平面设计的范畴,成为这个年轻的城市不断创造新的可能性的强大内生驱动力,并且始终“在场”。
  • 摘要:黑体字是现代汉字体系中最重要的字体之一,尤其是随着20世纪末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黑体字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它简洁的笔画特征与屏显介质特性相符,从而成为当今各种屏幕媒介中最有发展前景的字体.但是,关于这款字的专案研究,迄今为止尚付阙如,对黑体字源流问题的忽视使得黑体字设计及其应用变成缺少历史参照的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严重制约着黑体字的发展.本研究旨在通过厘清黑体字发展最初阶段的历史脉络,为当代黑体字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理论支持.
  • 摘要: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这是世界设计史以及设计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杰出的名字,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包豪斯学校(以下简称“包豪斯”)的创始者,并从1919-1928年间一直任该校校长,包豪斯运动的核心人物.其所开创的包豪斯虽然只存在短短的14年时间,但却以其思想观念的开拓性和教育实践的创新性,当仁不让地成为西方现代设计的发源地和核心.尹定邦,中国当代设计领域绕不开的人物,在设计教育、设计产业以及设计理论多方面都有着突出贡献,特别是对中国当代设计突飞猛进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推动和启迪作用。其所领导的广州美术学院设计专业,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到90年代中期,十余年时间以令人瞩目的教学和实践成就被誉为中国设计教育领域的一个“现象”,并切实地推动了中国现代设计整体的前进与发展。
  •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初步概要综述了“本土化”研究的四种理论范式,这四种范式的共同特点在于都是从所处学科内部对于“本土化”问题的一种尝试性回答,而并没有超越性地形成一种具有普遍解释力的宏观理论,能够达到像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的“世界文学,,、法兰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历史终结论或安东尼·吉登期Anthony Giddens)、齐格蒙特·鲍曼( Zygmunt Bauman)等人的现代性社会理论对于“全球化”所进行的理论建构作用。因而,对于本土化理论的进一步提炼,还需要更多自觉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本文所概括的四种理论范式,对于学术界现有的本土化理论思考来说具有比较典型的概括性,因而笔者相信对其进行综述能够在比较充分地反映整个学术界研究现状的前提下,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本土化研究的已成立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的研究积累了必要的理论资源。
  • 摘要:在中国因地制宜、以民生为导向的设计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福利,作为更加人道的产品和环境,它们在惠及民生的同时也可以成为营利的产品。常州拖拉机厂(现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人师傅们在20世纪60年代设计制造的“东风12”手扶拖拉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机在传统的稻麦两熟农业作业区很适用,当时很快就在全国推广,并出口到了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几十年过去了,手扶拖拉机仍旧畅销不衰,这说明其设计虽然是产生于中国因地制宜的土壤,但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帕帕奈克在非洲工作时知道了这种器具后极其推崇,将它看作是“为农业设计”的一个典范。从设计史的角度看,这也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案例。我们一般认为,中国的设计在世界现代设计史上没有地位,其中的原因很多,但如果从第三世界设计的角度看可能就不一样。
  • 摘要:古希腊史前文明始于新石器时代(Neolithic/New Stone Age)晚期,此时人们已经懂得使用烧制陶器取代木制或篓编的器皿,且陶器形制多样,装饰手法丰富多彩,彩绘、单色以及刻线装饰并存,极具地域特征.青铜时代的古希腊史前陶器以米诺斯彩绘陶器与迈锡尼单色陶器两大风格阵营为代表,两地陶器在发展演变的同时交替占据主导.本文将两地陶器的发展过程梳理为三个阶段,青铜时代(BronzeAge)早期Izl和青铜时代中期131构成了古希腊史前陶器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以米诺斯陶器为代表的爱琴海岛屿陶器与希腊本土陶器分别发展出两条道路,与爱琴海岛屿陶器的华丽外表相反,希腊本土陶器重质量、轻装饰,主要生产没有装饰的单色陶器。第二阶段为青铜时代晚期,克里特米诺斯绘制陶器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成熟,而以迈锡尼文明为代表的希腊本土陶器装饰理念发生巨大转向,反而生产极其精美的绘制陶器。第三阶段为伴随迈锡尼文明的日益强大,以其为代表的希腊本土陶器装饰体系最终成型,晚期希腊本土以后的迈锡尼陶器保留了部分绘制遗风,但装饰理念总体上再次趋于简洁。这时期迈锡尼陶器风格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辐射性影响,沿海和岛屿地区陶器逐渐失去本地特色,大多笼罩在迈锡尼文化投影之中。
  • 摘要:“虚拟现实”最大的特征在于,营造出看似“真实”可信服的虚拟环境.一旦人们进入到虚拟现实的世界里面,在这里导演不能完整地掌控一切细节,电影中惯用的蒙太奇手法不复存在.任何人都只是完全身在其中的一员,按照如生活一般的、连续的、自然的进程展开事件,需要观众去自己捕捉和感受.而在探讨虚拟现实影像的创作之前,首先要清楚的是,虚拟现实可以成为艺术的表现方式,而非单纯的技术展现。在评判技术与艺术区别方面,有一种理解:艺术表现是情感的发现,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呈现一种复杂、微妙、难以被定义的情感,而真正的艺术不是先明确一个目标或严格的设定,而是艺术家在发现和寻找自我的过程中的感受情感的表达。
  • 摘要:声音艺术(Sound Art)这个词相对较新,但这个概念本身根植于20世纪初达达主义和未来主义的作品.尽管这种声音艺术表现形式是由一系列以听觉刺激为核心的实践活动构成的,但每一种声音类别的作品都利用了两个重要因素作为主题和材料的组成部分:声音和聆听.声音是物理震动和介质传播的复杂过程,当声音以自己的时间和位置展开的同时它也在消失,人们无法控制、触摸或感觉它,要想参与其中,就必须倾听.与纯粹的无意识的听不同,当人意识到声音并运用智力和情感来产生意义时,聆听就发生了,这种听觉创造性的聆听就产生了声音艺术.声音艺术开启了另一种感官体验的艺术大门,也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