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426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心理学、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453篇;相关期刊273种,包括父母必读、现代特殊教育、中国特殊教育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2010中国(西安)中医药国际论坛、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议暨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2007年全国工作犬实用技术理论研讨会等;感觉统合的相关文献由68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新章、刘佳宁、娄书伟等。

感觉统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5 占比:20.45%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33%

专利文献>

论文:1453 占比:79.23%

总计:1834篇

感觉统合—发文趋势图

感觉统合

-研究学者

  • 李新章
  • 刘佳宁
  • 娄书伟
  • 孙启
  • 李兴涛
  • 李婉莹
  • 王玲
  • 王臻惠
  • 董鹏远
  • 薛仁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超
    • 摘要: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与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主要通过身体的感官从所处环境中获取信息输入大脑,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一种训练方式。目前,在初中体育课堂,感觉统合训练已经被纳入教学计划中,体育教师通过听觉、视觉、身体平衡、空间知觉等方面的训练,既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促进脑神经细胞的良性发育,同时也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更多体育锻炼的机会,对增强学生体质以及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 张军; 张业辉
    • 摘要: 为推进感觉统合训练与体育运动的融合,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综合法,阐述了感觉统合理论,感觉统合失调的概念、原因、表现、危害和发生率,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况,整理分析了不同运动项目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促进效果及对儿童身体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运动项目对感觉统合能力各个维度的改善各有侧重,其中花样跳绳运动的改善效果最佳,运动融合感统训练的改善效果要优于单纯进行运动或感统训练,应加强青少年儿童体育工作的宣传和引导。
    • 綦洋
    • 摘要: 在实际的小学学科教育组成体系当中,体育课程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意识理念的形成。然而受于传统应试教育制度和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小学体育教育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小学生群体的身体素养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其中小学生的感觉统合失调症的出现概率比较高,甚至一度达到 30% 左右,而在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的治疗工作过程中,6—13 岁阶段是一个最佳的治疗时机,也就是说,小学阶段是治疗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最好的时期,因此在现代小学体育学科教育工作过程,需要重视感觉统合训练的融入,从而改善小学生群体的感觉统合失调症情况,同时这对于国内小学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 谢腾
    • 摘要: 通过CNKI数据库对感觉统合与执行功能的研究资料进行搜集,运用频次分析、共现分析和数据资料对比,对感觉统合与执行功能的研究发展过程、共同研究热点分布和未来趋势进行回顾,结果发现:感觉统合和执行功能属于渐强型热点研究领域,共同研究焦点是自闭症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表现。在此基础上,以“功能取向”为出发点,建构感觉统合和执行功能的认知行为模型,尝试整合特殊儿童的“行为问题”与“认知功能”,对其症状表现进行多角度的诠释,以期解释行为训练与认知训练相结合在干预过程中的必要性。
    • 查可
    • 摘要: “感觉统合”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艾尔斯博士于1972年提出的,是指人的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情况,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有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儿童感统失调的比例呈逐年攀升态势。儿童出现了感统失调,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训练,感觉统合的最佳矫正期在6岁前,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不仅影响儿童当前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作为幼儿教师,如何辨识感统失调幼儿并通过家园配合及时改善、提升幼儿感统能力,增强幼儿的学习能力?下面分享一则感统失调幼儿家庭教育的指导案例。
    • 林良烽; 汪勇芬; 于杨; 叶文文; 施文建; 苏彩晖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理念下感觉统合及残余视力感知觉联合康复训练对低视力儿童发育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泉州盲校筛查的60名低视力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儿童在使用各种助视器的同时进行感觉统合及残余视力感知觉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使用助视器。所有儿童训练前后分别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FS)及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DS)进行评估。两组儿童训练前后的SIFS及GDDS评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儿童训练前的前庭感、触觉防御、本体感、学习能力、适应性行为、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会性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6个月后的前庭感、触觉防御、本体感、学习能力、适应性行为、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会性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及残余视力感知觉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提高低视力儿童的发育行为。
    • 田佳荣; 孙敦保
    • 摘要: 针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刻不容缓,但目前国内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诊断无统一方案。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是治疗抑郁症常见方案,但抗抑郁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一直是家长难以接受的问题。舍曲林片是一种新型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不良反应比其他类抗抑郁剂少,且用药耐受性较好[1]。感觉统合是指大脑根据不同的感觉通路接受外界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其作为增强患者感觉协调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新兴训练方法,已在儿童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2]。本研究期望通过感觉统合联合舍曲林片提高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
    • 尤洋; 赵延敏
    • 摘要: 针对我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测评体系全群适应性与发育评价全面性之间一直无法协同的问题,从具身认知观视角对体、技、感3种普适性较强的测评体系进行深度剖析。研究认为:身体素质测评体系的身体活动图式负荷能力体系建构完善,但割裂了体育与认知之间的天然联系;基本动作技能测评体系的全人化育人效能提升,但身体活动负荷能力规定性与全年龄段的适切性不足;感觉统合测评体系的全人化教育发展策略突出,但对全人群儿童发育水平预测的灵敏性不足。据此提出用宽泛思维,构建以身体活动为主体范式的全人教育发展观,突出人类动作发展规律的效能及注重行为表现全过程评价的量化评价发展策略。
    • 杨艳
    • 摘要: 感觉是局部的、分散的,而外部世界常常是以整体的形式呈现给人的,感觉统合的功能便是把各种感觉综合,形成整体。据调查,小学低年级有不少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症状,需要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感觉统合训练。文章探讨了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感觉统合训练的策略。
    • 王淑群; 黄晓燕
    • 摘要: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将感觉统合训练与幼儿园健康活动相结合,从幼儿机体发展的需要与实际出发,探索出适合幼儿园的感觉统合健康游戏,有效发展幼儿的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及双侧协调能力,实现手、眼、脑的协调运动,为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