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5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8篇、会议论文56篇、专利文献173386篇;相关期刊310种,包括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实验诊断学、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14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军器官移植学术会议等;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文献由2701位作者贡献,包括于立新、田普训、石炳毅等。

急性排斥反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8 占比:0.51%

会议论文>

论文:5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73386 占比:99.46%

总计:174330篇

急性排斥反应—发文趋势图

急性排斥反应

-研究学者

  • 于立新
  • 田普训
  • 石炳毅
  • 薛武军
  • 曲青山
  • 付绍杰
  • 陈规划
  • 蔡明
  • 傅耀文
  • 刘小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S)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亚临床急性排斥反应(subclinical acute rejection,subAR)。
    • 马寅锐; 宋文彬; 胡伟; 赵永恒; 宋永琳; 崔建春; 李树欣; 谭顺成; 孙洵
    • 摘要: 目的观察T细胞多克隆抗体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eceased donation,DD)供肾移植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自2015年8月20日至2020年2月28日符合研究标准的共324例肾移植受者资料,将其分为使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rabbit anti human thymocyte immunoglobulin,rATG)的患者(A组)147例,使用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anti-human T lymphocyte rabbit immunoglobulin,ATG-Fresenius)(B组)的患者177例,比较两组患者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发生情况、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的情况以及肺部感染、骨髓抑制、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情况等。结果A组和B组在DD供肾移植中术后1年内AR发生率分别为32.65%、16.94%(P0.05)。结论rATG和ATG-F均能安全有效地运用于DD肾移植术前诱导及术后治疗,rATG纠正DD供肾移植中DGF的作用及降低AR的发生率有着更优的表现。
    • 贾亚男; 周林; 赵阳; 汪京; 陈晴; 王若麟; 郎韧; 贺强; 李先亮
    • 摘要: 目的探讨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olDC)在肝移植免疫耐受诱导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自发耐受[Brown Norway(BN)→Lewis,耐受组,n=6]和急性排斥反应(AR)(Lewis→BN)大鼠肝移植模型,AR模型大鼠中实验组进行tolDC回输(tolDC组,n=6),对照组不进行干预(AR组,n=6)。观察各组大鼠术后生存时间,对各组大鼠移植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移植肝、脾脏、淋巴结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和干扰素(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AR组大鼠病理学表现主要为移植肝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结构紊乱,生存时间7~14 d;tolDC组与耐受组大鼠移植肝组织基本正常,最长生存时间超过100 d。与AR组比较,耐受组和tolDC组大鼠外周血、移植肝、脾脏、淋巴结CD11+mDC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且CD11+mDC表面CD8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AR组比较,耐受组和tolDC组大鼠外周血、移植肝、脾脏、淋巴结中pDC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同时pDC表面的MHCⅡ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AR组比较,耐受组和tolDC组大鼠血清IL-10的表达水平均升高、IFN-γ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作为tolDC亚群,mDC和pDC在大鼠肝移植术后移植物免疫耐受的发生过程中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 王晓勃; 王长安; 吴秋杰
    • 摘要: 目的:探讨青藤碱(sinomenine, SIN)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nal-signal regulated kinase 1/2,ERK1/2)/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对肾移植大鼠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IN低剂量组、SIN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观察大鼠生存时间,检测肾功能、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并进行Banff评分,RT-qPCR检测肾组织ERK1/2 mRNA、GSK3β mRNA、NF-κB p65 mRNA表达,Wetern Blot检测肾组织ERK1/2、GSK3β、NF-κB p65蛋白及其磷酸化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IN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平均存活时间延长,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IL-2、TNF-α水平,Banff评分,p-ERK1/2、p-GSK3β、p-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肾脏病理损伤出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青藤碱对肾移植大鼠具有一定抗急性排斥反应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ERK1/2-GSK3β-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 赵弘; 杨立
    • 摘要: 对于终末期肾病而言,肾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肾移植患者术后受到诸如免疫抑制剂、感染、急性排斥反应等可干预因素及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及基因多态性等不可干预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发生肾移植术后糖尿病(post-transplantion diabetes mellitus,PTDM)[1-3]。PTDM最早在1964年首次在肾移植受者中发现[4],是器官移植后新诊断的糖尿病,属于实体器官移植的常见并发症之一[5],对移植肾及受者的心血管均会造成不良影响[6]。
    • 王若麟; 李瀚; 贾亚男; 许文犁; 李先亮; 贺强; 朱继巧
    • 摘要: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肝移植且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受者作为排斥组(17例),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按1∶1比例选取肝功能稳定的肝移植受者作为对照组(17例)。分析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受者他克莫司浓度。比较两组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值和比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诊断价值。比较排斥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和比例的变化。结果排斥组17例受者中,4例在术后28 d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3例在术后29~180 d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两组他克莫司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5)。与对照组比较,排斥组受者外周血T细胞、CD4+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NK)T细胞的比例均上升(均为P<0.05)。肝移植术后早期NKT细胞比例升高是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1.774,95%可信区间(CI)1.059~2.971,P=0.029]。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CD4+T细胞、B细胞和NKT细胞比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0.73和0.77。联用CD4+T细胞、B细胞和NKT细胞比例的AUC为0.89,当临界值为0.69时,灵敏度为0.706,特异度为0.941。排斥组所有受者治疗后均逐渐恢复,最终肝功能正常,治疗后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比例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NKT细胞比例升高提示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风险增加,联用CD4+T细胞、B细胞和NKT细胞比例可早期发现和诊断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 蒋欣; 乔良伟; 孙东; 李明; 房军; 曲青山
    • 摘要: 背景:Inc RNA PGM5-AS1在肾移植急性免疫排斥患者外周血清中表达降低,其表达对肾小球内皮细胞存活和巨噬细胞趋化性的影响还有待研究.目的:探究Inc RNA PGM5-AS1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和非急性排斥反应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肾小球内皮细胞(HRGEC)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巨噬细胞趋化性的影响.方法:①肾移植患者46例,根据术后1个月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与否分为急性排斥反应组(17例)和非急性排斥反应组(29例),术前1d及术后第1,2,3,4周各抽取外周血,qRT-PCR检测患者血清中PGM5-AS1表达;②将si-control和沉默PG M5-AS1(si-PG M5-AS1)转染至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RGEC细胞),以空白组为对照;q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PGM5-AS1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ELISA检测细胞炎症因子分泌,Transwell检测巨噬细胞趋化性.研究方案经郑州人民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 与结论:①与非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相比,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移植后1,2,3,4周血清中PGM5-AS1表达降低(P<0.05);②沉默PGM5-AS1后HRGEC细胞中PGM5-AS1表达低于抑制si-control组和空白组(F=379.658,P<0.05);③MTT结果显示,沉默PGM5-AS1可显著抑制HRGEC细胞增殖(P<0.05);④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沉默PGM5-AS1诱导HRGEC细胞阻滞在G0/G1期和增加细胞凋亡(P<0.05);⑤ELISA结果显示,沉默PGM5-AS1抑制白细胞介素13表达,增加白细胞介素6、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P<0.05);⑥Transwell检测显示,沉默PGM5-AS1的HRGEC细胞增加巨噬细胞的趋化性(P<0.05);⑦结果说明,PGM5-AS1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患者血清中低表达,抑制PGM5-AS1能够促进HRGEC细胞损伤,可作为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外周血诊断标志物,并可能成为治疗急性排斥反应的分子靶点.
    • 蒋欣; 乔良伟; 孙东; 李明; 房军; 曲青山
    • 摘要: 背景:lnc RNA PGM5-AS1在肾移植急性免疫排斥患者外周血清中表达降低,其表达对肾小球内皮细胞存活和巨噬细胞趋化性的影响还有待研究。目的:探究lnc RNA PGM5-AS1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和非急性排斥反应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肾小球内皮细胞(HRGEC)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巨噬细胞趋化性的影响。方法:①肾移植患者46例,根据术后1个月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与否分为急性排斥反应组(17例)和非急性排斥反应组(29例),术前1 d及术后第1,2,3,4周各抽取外周血,qRT-PCR检测患者血清中PGM5-AS1表达;②将si-control和沉默PGM5-AS1(si-PGM5-AS1)转染至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RGEC细胞),以空白组为对照;q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PGM5-AS1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ELISA检测细胞炎症因子分泌,Transwell检测巨噬细胞趋化性。研究方案经郑州人民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与结论:①与非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相比,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移植后1,2,3,4周血清中PGM5-AS1表达降低(P<0.05);②沉默PGM5-AS1后HRGEC细胞中PGM5-AS1表达低于抑制si-control组和空白组(F=379.658,P<0.05);③MTT结果显示,沉默PGM5-AS1可显著抑制HRGEC细胞增殖(P<0.05);④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沉默PGM5-AS1诱导HRGEC细胞阻滞在G0/G1期和增加细胞凋亡(P<0.05);⑤ELISA结果显示,沉默PGM5-AS1抑制白细胞介素13表达,增加白细胞介素6、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P<0.05);⑥Transwell检测显示,沉默PGM5-AS1的HRGEC细胞增加巨噬细胞的趋化性(P<0.05);⑦结果说明,PGM5-AS1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患者血清中低表达,抑制PGM5-AS1能够促进HRGEC细胞损伤,可作为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外周血诊断标志物,并可能成为治疗急性排斥反应的分子靶点。
    • 胡伟; 曹磊; 董岩; 付生军; 杨立
    • 摘要: 目的 对比激素减撤/避免与基于类固醇的免疫抑制方案在儿童肾移植受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数据库,纳入研究儿童肾移植受者行激素减撤/避免与使用激素方案对比的文献,并用RevMan 5.4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6项随机对照实验,共634例患者,其中激素减撤组320例,激素使用组314例.结果 显示,激素的减撤/避免与身高的改善有关〔MD=0.39,95%CI(0.14,0.65),P<0.01〕,青春期前的患者获益更大.身高的增长在短期内并未伴随排斥反应的增加或人肾存活率的降低,长期预后同样乐观.结论 在儿童肾移植受者中施行激素减撤/避免方案,对儿童的身高增长有显著改善,其中青春期前的患者受益更大.最为重要的是,从短期来看,生长发育的获益并非以急性排斥反应的增加为代价,从长期随访来看,人/肾存活率与使用激素的受者相当.
    • 李畅; 黄丽; 杨广奇; 孙灿辉
    •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对于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CR)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连续收集2014年10月~2018年4月肝移植术后随访在我院进行磁共振检查的病人112例,其中13例未见明确病变、9例肿瘤复发、3例图像质量不佳被剔除,18例经穿刺病理诊断为ACR,另外69例对照组包括56例胆道并发症、11例血管并发症以及2例药物性肝损伤.所有患者均行DKI扫描,b值为0、200、500、1000、1500、2000 s/mm2,两名放射科医生分别独立测量D值、K值和ADC值.组间相关系数(ICC)用于评价组间一致性,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以及ROC曲线用于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及评价各个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名测量者间一致性良好(ICC=0.843-0.878).D值和K值在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12和0.003,ADC值在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ROC曲线分析显示,K值对于ACR的诊断效能最大,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925、0.947、0.789、0.737.结论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对于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的诊断价值优于传统单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