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念珠菌病

念珠菌病

念珠菌病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66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9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35594篇;相关期刊308种,包括中国真菌学杂志、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五届全国性传播疾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第十三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第三届301呼吸危重症高峰论坛等;念珠菌病的相关文献由144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维达、吴绍熙、郭宁如等。

念珠菌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9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5594 占比:99.54%

总计:136214篇

念珠菌病—发文趋势图

念珠菌病

-研究学者

  • 刘维达
  • 吴绍熙
  • 郭宁如
  • 李光辉
  • 范瑞强
  • 陈兴平
  • 冉玉平
  • 姜叙诚
  • 朱利平
  • 邓绍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珺涛; 刘锦燕; 陈柯志; 项明洁
    • 摘要: 引言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的数量增加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真菌感染已成为医院中的重要问题,目前真菌引起的感染已影响到全世界数百万人口,根据统计调查,每年约有140万人死于真菌感染[1];最新的全球监视和多中心研究表明,超过90%的侵入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病因是由念珠菌属(Candida spp.)感染引起的[2-3]。其中,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占所有病例的近15%,且其占比有稳步上升的趋势,是仅次于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第二大常见的念珠菌病的病原体[4-6]。
    • 李荷蕊; 罗丽娟; 曾子航; 陈燕
    • 摘要: 念珠菌属(Candida species)是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其所导致的疾病在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中占首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年龄较大,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存在营养障碍、免疫受损及念珠菌定植等危险因素,加上临床应用机械通气、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是合并念珠菌病的高危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发念珠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为呼吸道,合并口咽部及消化道感染的患者也有报道。本文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综述,旨在加深临床工作者对该疾病的认识,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
    • 王丹; 周宝桐; 葛瑛; 周熹; 刘勇; 曹玮; 李太生
    • 摘要: 假丝酵母菌性椎体骨髓炎是一类相对少见但具有挑战性的临床疾病,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导致诊断延误,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故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本文报道1例胃肠道手术后侵袭性假丝酵母菌腰椎骨髓炎病例,并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水平。
    • 崔翠梅
    • 摘要: 鹅口疮又称为急性假膜性念珠菌病、雪口病。病原菌是白色念珠菌,高发易感人群为新生儿和6个月以内的婴儿,感染途径可以是经母亲产道感染,也可以经过哺乳用具或乳头感染。鹅口疮主要发病原因有滥用抗生素制剂、患儿本身免疫力较低或着长时间的营养不良等。病变部位可累及唇、舌、颊黏膜、软腭与硬腭区域等[1]。典型临床表现为:针尖大小的点状白色绒毛膜覆盖,严重者呈片状融合在一起,基底面充血,白色薄膜不易撕去。
    • 包洁; 颜家渝; 陈楚; 李冠睿; 闻炎; 王心媛; 王定平; 梁琴; 赵君硕; 李光勇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对口腔念珠菌病(oral candidiasis,O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中文期刊服务系统等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22年1月收录的随机对照试验,收集口腔念珠菌病患者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评价手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更高疗效[OR=5.41,95%CI(3.96,7.39),Z=10.60,P<0.00001]、真菌转阴率更高[OR=2.92,95%CI(1.87,4.55),Z=4.73,P<0.0001],在降低口腔疼痛评分[MD=-0.66,95%CI(-1.03,-0.29),Z=3.50,P=0.0005]上作用更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提高口腔念珠菌病有效率、真菌转阴率;降低口腔疼痛评分、复发率、减少患者口腔白斑面积。
    • 周佰峰
    • 摘要: 鸡念珠菌病主要是由于感染白色念珠菌而发生的一种真菌性传染病,病菌主要侵害上消化道,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通常是由于采食发生霉变饲料导致。病鸡主要特征是消化道黏膜上出现白色的假膜和溃疡,气囊变得混浊,气喘、呼吸困难。该病通常是小于2月龄的鸡多见,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诊治,会导致大批量发生死亡,严重损害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应加以重视。现概述鸡念珠菌病的防治措施,供广大同行参考。
    • 朱艳; 杨懿君; 许哲
    • 摘要: 目的 观察西吡氯铵含片联合碳酸氢钠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治疗的96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吡氯铵含片组(西吡氯铵组)、碳酸氢钠含漱组(碳酸氢钠组)和西吡氯铵含片+2.5%碳酸氢钠含漱组(联合组),每组32例.比较3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口腔念珠菌落数;比较分析3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口干、红斑或伪膜和疼痛症状变化;比较3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情况.结果 ①3组治疗2周后口干、红斑或伪膜和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联合组治疗2周后口干、红斑或伪膜和疼痛评分低于西吡氯铵组与碳酸氢钠组,且西吡氯铵组低于碳酸氢钠组(P<0.05).②3纽治疗2周后念珠菌落数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2周后念珠菌落数低于西吡氯铵组与碳酸氢钠组,且西吡氯铵组低于碳酸氢钠组(P<0.05).③联合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高于西吡氯铵组与碳酸氢钠组,且西吡氯铵组高于碳酸氢钠组(P<0.05).结论 西吡氯铵含片联合碳酸氢钠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病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菌落数,效果优于单药治疗.
    • 周佰峰
    • 摘要: 鸡念珠菌病主要是由于感染白色念珠菌而发生的一种真菌性传染病,病菌主要侵害上消化道,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通常是由于采食发生霉变饲料导致.病鸡主要特征是消化道黏膜上出现白色的假膜和溃疡,气囊变得混浊,气喘、呼吸困难.该病通常是小于2月龄的鸡多见,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诊治,会导致大批量发生死亡,严重损害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应加以重视.现概述鸡念珠菌病的防治措施,供广大同行参考.
    • 郑慧君; 李维勤; 柯路; 童智慧; 蒋正英; 吴桂新; 刘志勇; 张军伟; 杨娜; 王东海; 郭丰; 陈存荣; 罗浩腾; 常志刚; 冯喆; 张靖垚; 赵硕; 段军; 李涛
    •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念珠菌病(IAC)临床特点及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国内7家医疗中心收治的203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5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31例、北京医院25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5例、中日友好医院24例、东部战区总医院22例、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2例)IAC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30例,女73例;年龄为(64±15)岁.观察指标:(1)IAC病人念珠菌感染及治疗情况.(2)IAC病人死亡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1)IAC病人念珠菌感染及治疗情况.203例病人中,首次腹腔引流液或术中腹腔内标本培养为白色念珠菌134例,49例行氟康唑治疗;非白色念珠菌69例,13例行氟康唑治疗.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试验结果显示:耐药率为5.91%(12/203).203例病人中,发生感染性休克、肾衰竭、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分别为68、53、84、63例.203例病人中,148例入住ICU,时间为9 d(3~20 d),总住院时间为28 d(17~50 d).203例病人中,86例治愈出院,50例好转回当地医院,32例放弃治疗,19例死亡,16例情况不明,病死率为25.12%(51/203).(2)IAC病人死亡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念珠菌初次培养阳性当天、1周内最低值、1周内最高值的肌酐、胆红素、白蛋白、降钙素原、血小板、心脏疾病、糖尿病、感染性休克、肾衰竭、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抗真菌药物治疗是影响IAC病人死亡的相关因素(t=-2.322,Z=-2.550、-2.262、-4.361,t=2.085,Z=-3.734、-5.226、-2.394、-5.542,t=3.462,Z=-4.957、-5.632、3.670、-5.805,t=3.966,Z=-3.734、-5.727,x2=4.071、4.638、27.353、18.818、13.199、26.251、13.388,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念珠菌初次培养阳性当天的胆红素、降钙素原和感染性休克是IAC病人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1.021,1.022,6.864,95%可信区间为1.010~1.033,1.001~1.044,1.858~25.353,P<O.05).结论 IAC常见真菌为白色念珠菌,氟康唑可作为初始经验性治疗方案;IAC病人预后较差;念珠菌初次培养阳性当天的胆红素、降钙素原和感染性休克是IAC病人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