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脾两虚型

心脾两虚型

心脾两虚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8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5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044672篇;相关期刊125种,包括家庭医生、光明中医、内蒙古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2011年成都市科学技术年会、第六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等;心脾两虚型的相关文献由550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丛德毓、戴小华等。

心脾两虚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5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44672 占比:99.98%

总计:1044898篇

心脾两虚型—发文趋势图

心脾两虚型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丛德毓
  • 戴小华
  • 黄平
  • 乔传玖
  • 乔磊
  • 付明
  • 何锦玉
  • 余明
  • 刁挽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季森彪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64例,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百会、四神聪、内关、神门、心俞、脾俞,三阴交、足三里),30 min/次,1次/d;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治疗(神门、心、脾、肾、内分泌、交感),3~5次/d。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5.00%(24/3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方面,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
    • 何洪英; 曾金妹; 刘小银; 陈泽林
    • 摘要: 目的分析针刺结合温和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研究对象是2019年1月—2021年1月接诊的10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50例,对比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接受针刺结合温和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疲劳严重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评分、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WHOQOL-BREF)评分、10个月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比组(74.00%),研究组治疗后睡眠不安、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心悸健忘积分均低于对比组,研究组治疗后PSQI评分、FS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研究组治疗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均高于对比组,研究组治疗后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比组,研究组10个月内复发率(2.50%)低于对比组(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温和灸可有效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失眠症状及睡眠质量,减轻疲乏感,上调血清BDNF、NPY、5-HT水平,改善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较少。
    • 杨超华; 李恩耀; 张继伟; 巩莉; 沈文宾
    • 摘要: 目的探析基于“肠-脑轴”理论的艾灸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心脾两虚型患儿胃肠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童康复医学科接受诊疗的102例ASD心脾两虚型患儿,按治疗方案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接受艾灸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综合康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胃肠功能、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分、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TEC)评分、胃肠道严重程度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严重程度指数、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ATEC总分、ATEC中健康/身体/行为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艾灸用于ASD心脾两虚型患儿可有效改善胃肠问题,提高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彭娟; 金庆江
    • 摘要: 目的:探究中药安神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05月收治的8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观察组采用自拟安神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7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拟安神汤加减治疗失眠的效果满意,可显著提升患者睡眠和生命质量,且临床安全性高,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赖秀娟
    • 摘要: 目的:探讨背俞穴埋线联合疏肝安神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24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背俞穴埋线联合疏肝安神汤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实验室指标水平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5-羟色氨、多巴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症状积分中的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头晕、多梦易醒、食欲不振以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俞穴埋线联合疏肝安神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的睡眠及觉醒的重要中枢神经递质,维持机体处于深度及完整的睡眠,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中医症状,值得推广。
    • 钟淑琴; 张广清; 丁美祝; 黄媛
    • 摘要: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择时耳穴对心脾两虚型消渴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间于广东省中医院大院分泌科住院的90例心脾两虚型消渴伴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耳穴组、酸枣仁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酸枣仁组给予酸枣仁治疗,耳穴组给予子午流注择时耳穴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进程参数、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耳穴组总有效率为100%,酸枣仁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耳穴组及酸枣仁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耳穴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酸枣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睡眠潜伏期时间、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觉醒时间、快速眼动睡眠期潜伏期时间均低于治疗前,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耳穴组及酸枣仁组睡眠潜伏期时间、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觉醒时间、快速眼动睡眠期潜伏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组睡眠潜伏期时间、觉醒时间、快速眼动睡眠期潜伏期时间低于酸枣仁组,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高于酸枣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耳穴组及酸枣仁组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酸枣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耳穴明显改善心脾两虚型消渴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
    • 杨帆; 朱斌; 冉永玲; 左强; 袁良; 黄平; 桂青; 付军; 戚先伟; 戴小华
    • 摘要: 目的 观察参术宁心方治疗心脾两虚型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心房颤动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参术宁心方加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房颤动症状、中医证候积分、中医总体疗效及中文版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LAD、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房颤动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社会功能、生理职能、心理健康、活力、总体健康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参术宁心方可明显改善心脾两虚型心房颤动病人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 陈海燕
    • 摘要: 目的观察刮痧配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分析。方法将在我院就诊,近期(2019年1月-2020年6月时期)收治以心脾两虚型失眠为诊断的患者总计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25例患者,选取其中1组25例患者接受针刺治疗为对照组,选取另1组25例患者接受刮痧配合针刺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评分,判定临床治疗效果,并统计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着明显下降,其中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西医与中医治疗疗效判定标准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治疗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的治疗中,以刮痧配合针刺治疗。可较为明显地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睡眠治疗,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高。
    • 谭云霞; 纪可; 刘福贵; 陈柳伊; 谢瑞亮; 刘玲
    •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失眠中医证型与多导睡眠图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观察湖北省中医院脑病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失眠患者83例,总结一般病情资料、中医证型特点及其多导睡眠图特点。[结果]慢性失眠的发病率女性略高于男性,且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较高。中医证型主要为阴虚火旺型(43例)、心脾两虚型(40例)。阴虚火旺型和心脾两虚型患者的睡眠效率分别是66.43%、61.71%,均低于正常水平,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进程:与心脾两虚型患者相比,阴虚火旺型患者的睡眠潜伏期时间延长,睡眠时相后移,但夜间觉醒时间(ATA)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脾两虚型和阴虚火旺型是慢性失眠临床常见的虚证证型,两个证型多导睡眠图的参数之间存在差异,提示多导睡眠图的参数可以作为中医药防治慢性失眠的客观指标,为后期临床试验提供参考。
    • 贺海霞; 陈静; 文希; 张艳萍; 黄丽珊; 邱定荣
    • 摘要: 目的观察火龙罐综合灸疗法对宫颈癌化疗患者心脾两虚型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宫颈癌化疗心脾两虚型睡眠障碍患者共73例,回顾性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宫颈癌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第2~4个化疗周期前1 d及后1 d各加用火龙罐综合灸1次,干预3个化疗周期共6次。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睡眠障碍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火龙罐综合灸疗法能有效改善宫颈癌化疗心脾两虚型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状况及中医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