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3年内共计917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2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36918篇;相关期刊326种,包括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第七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相关文献由2511位作者贡献,包括静进、邹小兵、徐秀等。

孤独症谱系障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2 占比:2.25%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36918 占比:97.71%

总计:37785篇

孤独症谱系障碍—发文趋势图

孤独症谱系障碍

-研究学者

  • 静进
  • 邹小兵
  • 徐秀
  • 禹东川
  • 姜志梅
  • 柯晓燕
  • 贾飞勇
  • 赵宁侠
  • 陈艳妮
  • 李素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爱文; 曾婷; 邓梁琼; 马丽琴; 覃小燕; 蒋婉娟
    • 摘要: 目的建设柳州市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早期筛查三级网络系统,分析系统建立后的效果。方法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为一级筛查机构,县(区)妇幼保健院为二级筛查机构,市妇幼保健院为三级专科诊断和干预机构,比较三级筛查网络系统建立后各监测指标的变化。结果三级筛查网络建立后,ASD的一级筛查率由2019年的71.5%上升到2020年的85.0%,一级筛查单位向二级筛查单位转诊到位率由2019年的57.8%上升到2020年的85.4%,均呈上升趋势;二级筛查单位向三级诊断机构转诊到位率由2019年的82.4%上升到2020年的89.9%;早期确诊的ASD患儿人数由2019年的26人上升到2020年的58人,平均确诊年龄是(1.4±0.6)岁。结论 ASD早期筛查三级网络建立后,柳州市ASD儿童得到早期筛查、诊断和干预,预后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 成银萍; 张婕; 王锦
    • 摘要: 目的:调查陕西地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布特点,以期为ASD患儿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初诊来自陕西地区的2~8岁ASD患儿380例为ASD组,同期体检的同龄健康儿童38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两组儿童进行血清25(OH)D水平检测。同时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全年各季节的ASD患儿25(OH)D不足及缺乏率进行分析。结果:ASD组患儿25(OH)D水平(36.39±12.9)n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39.98±12.4)ng/ml(t=3.921,P0.05)。结论:陕西地区ASD患儿25(OH)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其中学龄前期、学龄期以及冬季、春季25(OH)D不足及缺乏更显著。因此对ASD患儿应加强25(OH)D的营养管理。
    • 刘玉林; 孙彩虹; 刁甜甜; 宋鹏龙; 姜娜; 汪思奇
    • 摘要: 目的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多频稳态听觉敏感频率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26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作为ASD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8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均行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测试,比较两组耳敏感频率分布、耳敏感频率与耳声发射数值相关性。结果ASD组左耳敏感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右耳敏感频率分布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D组双耳敏感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耳、右耳、双耳的耳敏感频率与耳声发射数值无相关性。结论与正常儿童相比,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听觉敏感频率存在明显不同,为有效改善或缓解其临床症状,引发患儿沟通需求,应根据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测试结果,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方案进行听觉统合训练。
    • 陈中霞
    • 摘要: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286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141例)与观察组(145例)。比较2组孤独症状、运动发育及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孤独症行为检查量表(AB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B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下肢运动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显著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正常发育,提高患儿肢体运动功能。
    • 邱婷; 章恒
    • 摘要: 目的:探讨线上筛查模式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早期筛查中的临床运用可行性。方法: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医生采用线上筛查系统对常规体检的1139名18~24月龄儿童进行ASD线上筛查,对线上初筛阳性的儿童进行线下复筛。统计线上筛查系统的初筛阳性率、复筛阳性率;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线上筛查和线下筛查模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通过线上筛查模式,共筛查了1139名儿童,初筛阳性儿童39名(其中男童35例,女童4例),初筛阳性率3.42%;复筛阳性12名(其中男童11例、女童1例),复筛阳性率为1.05%;线上和线下筛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P<0.001)。结论:线上筛查模式不受时间、空间、地域、人力限制并且经济方便有效,为ASD普筛的全面实施创造了新的思路,对实现疾病的二级预防,改善其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的健康和经济社会效益。
    • 王聪; 姜志梅
    • 摘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持续终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国内患病率高达3.51%,但是发病机制仍然不确定,并且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现在诊断ASD主要还是靠主观的行为分析,增加客观的诊断标准迫在眉睫。通过IL-6等免疫活性物质标记物的测定研究致病因素,诊断并治疗ASD儿童已经成为热点,本文针对ASD体内免疫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张梦倩; 魏玉会; 李瑞仕; 冯兆才
    • 摘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引起未成年人在幼童期情志发育不全或受限的神经精神类疾病。随着中西医对本病的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文献资料。通过对近年来关于孤独症的中西医结合文献研究,发现目前该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它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兹从中西医及共患病角度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以期在临床上为该疾病下一步治疗与预防提供一定方向。
    • 庄婉玉; 洪钰; 林栋; 黄龙生
    • 摘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外周躯体感觉神经元功能障碍与ASD发病存在密切关系。文章总结归纳外周躯体感觉神经元与ASD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从躯体感觉神经元功能与人体生长发育的关系、ASD患者的躯体感觉障碍、ASD躯体感觉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外周躯体感觉神经元是躯体感觉神经通路中的初级处理中枢,也是重要的信息传递枢纽,对躯体感知觉的形成至关重要;其与大脑间的信息传递对大脑发育、各种复杂行为及情绪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ASD患者普遍存在躯体感觉行为的改变,通过躯体感觉刺激后可能会改善ASD相关症状。ASD躯体感觉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2个方面,其中遗传因素包括γ-氨基丁酸A型受体亚基β3基因突变、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基因功能缺失或突变、SHANK3基因突变、Fmr1基因缺失、Cntnap2基因缺失;感染、药物、压力、肥胖等不利环境因素均可能导致ASD发病风险增高。外周躯体感觉神经元作为通路中感觉初级处理和神经传递枢纽,是ASD的感觉障碍表型中重要的功能障碍位点。靶向外周躯体感觉神经元也许可以为躯体感觉异常和ASD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但由于ASD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不同致病基因和发病机制的差异性、脊髓背角内感觉中间神经元的高度多样性等原因,下一步还需深入开展有关外周躯体感觉神经元在ASD中的应用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其内在机制。
    • 牛岩; 赵澎
    • 摘要: 人的功能是其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在儿童和青少年的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与参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环境因素就显得尤其重要。促进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利于个体功能的发展;反之,阻碍因素较多则会影响个体功能。文章仅就适宜ASD儿童的感觉信息处理障碍、支持其功能表现的最佳环境因素做一综述。
    • 李正; 肖贵元; 何春燕; 刘霞; 樊欣; 赵妍; 王念蓉
    • 摘要: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水平及与孤独症核心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招募的150名2~7岁ASD儿童和16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和孤独症评定量表评估ASD儿童核心症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结果ASD组儿童血清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重度ASD儿童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低于轻-中度ASD儿童(P<0.001),2~3岁ASD儿童血清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两组男童IGF-1水平均低于女童(P<0.05)。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总分呈负相关(分别r=-0.32、-0.40,均P<0.001)。结论儿童早期血清IGF-1降低可能与ASD疾病发展相关,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与ASD儿童核心症状具有一定关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