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川乌

川乌

川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0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9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82篇;相关期刊190种,包括光明中医、实用中医药杂志、中成药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暨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第四届中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暨中医药学科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研讨会、全国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等;川乌的相关文献由851位作者贡献,包括秦林、张少华、李晓丽等。

川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9 占比:74.56%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4.99%

专利文献>

论文:82 占比:20.45%

总计:401篇

川乌—发文趋势图

川乌

-研究学者

  • 秦林
  • 张少华
  • 李晓丽
  • 李飞
  • 刘志强
  • 宋凤瑞
  • 彭成
  • 彭欣
  • 熊飞
  • 不公告发明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丹丹; 刘艳; 郭鹏飞; 匡海学; 杨炳友
    • 摘要: 为建立川乌及制川乌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和主成分含量测定和比较3个不同产地川乌炮制前后的差异成分。该文采用HPLC法,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计算相似度,并结合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及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建立了3个产地15批川乌炮制前后的HPLC指纹图谱,分别标定了25个和14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品指认出6个共有峰,分别为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峰16)、苯甲酰乌头原碱(峰17)、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峰18)、新乌头碱(峰21)、次乌头碱(峰22)、乌头碱(峰23)。(2)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显示,川乌炮制前后的30批样品被明显分为2类,15批川乌被分为3类,15批制川乌被分为3类,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等6个成分可能是不同产地川乌炮制前后的潜在差异成分。(3)炮制前后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四川江油所产川乌炮制前后部分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另外两个产地所产川乌。该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较好,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含量测定分析,可为不同产地川乌炮制前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熊飞
    • 摘要: 从2020年开始,川乌价格明显上涨,药农种植积极性大幅提高。种植川鸟,除了要做好施肥、中耕、除草等常规管理措施外,还需掌握以下几个诀窍:1.选择高产良种。应选择近年来引进推广的优质高产良种,良种不仅个大、产量高,而且卖相好、售价高、种植效益好。
    • 冯群; 姚景春; 李欣; 荆凡波; 张娜; 张贵民
    •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毒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川乌生物碱类成分心脏毒性的作用靶点和机制,为其安全用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检索川乌中有毒生物碱类成分,利用SwissTarget数据库收集成分靶点,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利用比较毒物遗传学数据库预测心脏毒性靶点,筛选重合靶点作为川乌潜在的心脏毒性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和GO功能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探索关键蛋白与川乌毒性候选成分的亲和力以及结合方式。结果从川乌中共筛选出26个有毒生物碱类成分,涉及33个心脏毒性靶点。基因本体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靶点主要是通过血液循环、跨膜转运参与心脏血液供应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CHRM2、MAPK14、AGTR2、PARP1等靶点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影响心脏的代谢、发育和形态,进而产生心脏毒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多数川乌毒性生物碱类成分通过氢键、疏水作用和Pi-Pi键等形式与心脏毒性靶点有强烈的结合活性。结论通过川乌生物碱类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和通路产生心脏毒性的网络分析与机制预测,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川乌心脏毒性作用机制提供新线索。
    • 马莉; 李新亮; 史丹丹; 冷雪娇; 李存玉; 郑云枫; 彭国平
    • 摘要: 目的研究川乌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化学成分。方法川乌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OH-α-尼奥宁(1)、宋果灵(2)、塔拉乌头胺(3),其中化合物1为尼奥宁的1-位羟基的手性异构体,命名为爱可宁。结论化合物1是1个新的乌头碱类二萜生物碱。
    • 桓德强; 郑菊梅
    • 摘要: 川乌是陕西汉中产量最大的中药材,栽培加工利用历史悠久。在川乌栽培过程中根结线虫大量发生,严重影响川乌的单产和品质。根据多年观察和试验,总结了川乌根结线虫的发生规律,提出针对性防控技术,可以较好地控制根结线虫危害,提高川乌商品率和单产,增加川乌种植效益。
    • 陈良妮; 程雪梅; 陈勇; 王长虹
    • 摘要: 川乌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方面有较好的效果,现代药理发现它还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其毒性较强,能引起严重的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目前,液质谱联用、一测多评等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越来越多应用到川乌安全性、有效性的质量控制中.本文对川乌药理、毒性、质量控制方法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材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于启蒙; 卢吉锋
    • 摘要: 中药作为中医学主要治疗工具,对于临床治疗效果尤为重要,特别是中药饮片的真伪鉴别工作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安全.在上千种中药饮片中有部分中药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不当或用药剂量不当均会造成患者不良用药反应发生,还有几种类似毒性中药饮片在鉴别中容易发生混淆,在临床使用中应掌握鉴别毒性中药饮片的方法.此文通过对几种常见中药饮片半夏、天南星、附片、巴豆、川乌、草乌的鉴别方法进行总结,分别从性状鉴别、毒性成分、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入手,为临床鉴别毒性中药饮片提供依据.
    • 樊梅; 唐芳; 马武开; 兰维娅; 李宇; 蒋总; 蔡鑫; 金泽旭
    • 摘要: 目的:研究川乌、白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指标,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分别获取川乌、白芍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类风湿关节炎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川乌、白芍活性成分? 作用靶点网络,采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 10.0)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最后通过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川乌、白芍防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结果:共得到川乌、白芍97个活性成分,涉及1041个作用靶点,通过筛选得出16种活性成分,检索到类风湿关节炎靶点3797个,其中川乌、白芍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共有靶点34个,参与的KEGG通路有AGE-RAGE、白细胞介素(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Toll样受体、p53、叉头框转录因子O(FOXO)、JAK-STAT、活化PI3K-Akt、核转录因子-κB等信号通路.结论:川乌、白芍可能通过IL-6、蛋白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靶点作用于AGE-RAGE、IL-17、TNF、Toll样受体、p53、FOXO等等多项细胞因子及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提示川乌、白芍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征,对未来研究川乌、白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重要意义.
    • 张晓朦; 张冰; 张丹; 林志健
    • 摘要: 目的 开展毒性中药风险效益"阈"研究,为该类中药的应用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 以辛热类毒性中药川(草)乌用药为示例,综合多准则决策、Meta分析、熵权法等手段,建立契合中药复杂用药特点的效益-风险评价(benefit-risk assessment,BRA)模型,开展基于评价结果的"阈"探索,发现影响毒性中药效-毒表达的关键因素,并量化区间范围.结果 建立了较为稳定的示例药在其优势治疗领域应用的BRA模型,基于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不同"阈"条件及区间范围对示例药效益-风险表达的影响,进而筛选到证候是影响示例药临床应用的关键核心条件.结论 基于BRA开展的风险效益"阈"研究,可为临床提供合理使用毒性中药的客观依据,并开展针对性的预警防范.
    • 林卫辉
    • 摘要: 东海or南海哪里的海鲜更好吃?以烹东海海鲜出名的江南渔哥,总部在杭州,广州有分店,主理人蔡哥虽然主座杭州,但每次来广州,我们都会约上吃饭,聊天。一口气吃了几道宁波特色海鲜,萝卜丝油带、雪菜笋丝川乌、酣鱼汁蒸东海黄鱼、鱼头佛跳墙、鳗鲞……每道都很好吃,席间,大家异口同声说东海海鲜远胜南海海鲜,吃撑的我确实没有力气说点什么,只好保持沉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