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山羊痘病毒

山羊痘病毒

山羊痘病毒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214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分子生物学、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57364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山地农业生物学报、动物医学进展、福建畜牧兽医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2014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分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5次学术研讨会等;山羊痘病毒的相关文献由56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碧君、程振涛、岳筠等。

山羊痘病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9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7364 占比:99.71%

总计:57531篇

山羊痘病毒—发文趋势图

山羊痘病毒

-研究学者

  • 周碧君
  • 程振涛
  • 岳筠
  • 文明
  • 许乐仁
  • 李永明
  • 徐春志
  • 颜新敏
  • 吴国华
  • 张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柳; 许国洋; 牟豪; 白运川; 余远迪
    • 摘要: 以提取羊口疮痂皮中病毒的DNA为模板,用PCR扩增羊口疮病毒(ORFV)的059基因序列,并进行基因克隆、测序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优化合成059基因编码序列,连接载体pET42a(+),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阳性克隆菌,采用免疫印迹检测表达的F1L蛋白,并以His柱纯化蛋白、梯度法复性及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将BHK21细胞铺于12孔板中培养至单层,分别作F1L蛋白、山羊痘病毒(GTPV)、先蛋白后病毒、蛋白和病毒混液4种方式孵育,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孵育至1.0、6.0 h的细胞黏附GTPV的量,研究ORFV F1L蛋白对GTPV黏附BHK21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ORFV重庆石柱分离株(ORFV–CQsz)的059基因编码序列,其编码的F1L蛋白包含1个结合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受体的结构域,显示出肝素结合活性;该蛋白羧基端有2个跨膜区,不利于蛋白质的表达,但优化DNA序列构建的重组质粒菌,经IPTG诱导后获得对F1L蛋白的高效表达;免疫印迹显示F1L蛋白对ORFV抗体有较好的反应原性;Bradford法测定的纯化复性的F1L蛋白质量浓度为1.06 mg/mL;荧光定量PCR检测数据显示,不同孵育处理下GTPV黏附细胞的拷贝数不同,表明F1L蛋白对GTPV黏附BHK21细胞呈现一定的干扰作用,能降低病毒黏附到细胞的拷贝数。
    • 黄慧文; 王瑞强; 周洪刚; 师新川; 董科学
    • 摘要: 牛结节性皮肤病又称牛结节疹、牛结节性皮炎,致病病原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属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该属病毒还包括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患牛临床主要表现为体表皮肤出现结节,触碰结节处患牛疼痛,结节硬而凸起,界限清楚,其体表淋巴结肿大。随着病程的延长,结节扩散,结节主要出现在头部、颈部、四肢、乳房、生殖器和会阴部。病牛还会出现发热、病毒血症,母牛可出现流产、产奶量下降,公牛则可不育等。本病传染性极强,病程可达1个月左右,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之一。
    • 张成; 王玉婷; 杨勇飞; 柳璇; 吴锦艳; 尚佑军; 李有文
    •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山羊痘病毒晚转录因子VLTF-1的特性。研究以山羊痘病毒SS基因组株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晚转录因子VLTF-1基因,采用基因克隆常规方法与pET-42b表达载体相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经菌液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阳性克隆转化大肠杆菌BL21,以0.1 mmol/L IPTG诱导蛋白表达,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检测表达情况;同时对VLTF-1基因及其蛋白特性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CR扩增的目的基因全长783 bp,与参考株Pellor同源性为100%,推测其编码261个氨基酸。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羊痘病毒属的3个种各分成一个分支,目的基因与山羊痘毒株位于同一分支。测序结果显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构建正确,SDS-PAGE检测表达了27 kDa的蛋白,Western Blot鉴定表明目的蛋白得到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SS株的VLTF-1基因与山羊痘病毒聚于一支,该蛋白是一个跨膜亲水蛋白,具有26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是其结构连接5个α-螺旋。研究表明,试验成功克隆晚转录因子VLTF-1基因,并诱导表达蛋白,预测该蛋白的生物学信息。
    • 常福福; 卢陇刚; 邓胜利
    • 摘要: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skindisease,缩写为LSD)又称牛疙瘩皮肤病或牛结节疹,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笔者将在临床中接触的多例牛结节性皮肤病情况分享如下:1发展趋势该病于1929年在赞比亚发生。随后一路向西北方向蔓延,2015年以来,该病已传到欧洲东南部迅速流行。
    • 李晓琳; 赵研; 刘志昌
    • 摘要: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传染病[1]。LSDV为双链DNA病毒,有囊膜,全基因组由约156个假定基因组成,只有一个血清型,代表毒株为南非Neethling株。LSDV与绵羊痘病毒(sheeppox virus,SPV)和山羊痘病毒(goatpox virus,GPV)共同构成山羊痘病毒属,该属成员之间同源性很高,血清学有很强的交叉反应。
    • 何欣
    • 摘要: 牛结节性皮肤病简称LSD,也叫牛结节疹、牛疙瘩皮肤病、牛结节性皮炎,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LSD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感染疫病。山羊痘病毒属还包括山羊痘病毒和绵羊痘病毒,三者之间亲缘关系很近,并存在交叉免疫保护。该病主要危害养牛业,是OIE法定报告的疫病之一,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管理。
    • 沙国清
    • 摘要: 1病原引起本病的病原是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它抗酸性强,耐低温,对热敏感,在pH 6.6~8.8之间存活时间长,即使是-80°C的条件也能存活十多年,在55°C环境中存活时间不超过2 h。一般采用乙醚、氯仿等能杀灭该病毒,醛类消毒剂对其也有较好的杀灭效果。2流行特点该病不感染人,只感染牛(水牛、黄牛、奶牛均易感),牛不分季节、年龄均易感。病牛的皮肤结节、脓液、唾液,被污染的饲草、饲料都可传染本病。
    • 姜卓
    • 摘要: 羊痘又被称为“羊出花”“羊天花”等,是一类人畜共患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包含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两种。该病具有广泛传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可感染任何品种、任何年龄段的羊只,且羊只对痘病毒的易感性与性别无关。目前该病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一旦暴发将面临严重死亡,因此一经发现应严格进行封锁、隔离、扑杀等无害化处理。
    • 王娜; 张帆; 宋越; 白帆; 戴伶俐; 张月梅; 李晓燕; 周渊; 王建光; 王根云; 赵世华
    • 摘要: [目的]确定内蒙古某规模化奶山羊养殖场部分引进羔羊发病死亡的原因,为该场加强重点疫病免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出现典型临床症状的发病羊只进行病理解剖学观察,无菌采集肺脏病变样本,制备病理组织切片;无菌采集发病羊只的血液制备血清,采用高敏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的山羊痘病毒抗体;无菌采集发病羊只的肺组织、鼻拭子、眼拭子,利用PCR技术检测山羊痘病毒P32基因,对测序获得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剖检可见病羊口腔、鼻腔、喉头、气管黏膜有圆形疹痘;肺部明显水肿,表面存在红色疹痘,切开后呈不透明、灰白色胶冻样;瘤胃、网胃、瓣胃、皱胃黏膜均出现疹痘。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肺泡红色深染,间质变宽,腔内存在脱落的上皮细胞,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并化生为腺泡样状;支气管腔内存在大量的炎性细胞。发病山羊血清经高敏荧光技术检测,判定为山羊痘病毒抗体阳性。采集肺组织(GTPV-YP1)、鼻拭子(GTPV-YP2)、眼拭子(GTPV-YP3)样品各1份,3份样品经P32基因PCR检测均获得983 bp的扩增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GTPV-YP1、GTPV-YP2样品P32基因序列与山羊痘病毒中国分离株KC951854.1、Oman分离株MN072621.1 P32基因的同源性为100%,GTPV-YP3与山羊痘病毒中国分离株EF514892.1、HM572329.1、JN596275.1、MG817382.1的同源性为99.0%。[结论]经病理解剖学观察、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清学检测以及病原PCR鉴定,确定引起该场引进奶山羊羔羊发病的原因为山羊痘病毒感染。
    • 王乔平; 孙艳平; 董昱廷; 虎鸷; 袁文兴
    • 摘要: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skin disease,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该病主要通过吸血昆虫(蚊、蝇、蜢、虻、蜱等)叮咬传播,发病具有季节性,多发生在吸血虫媒活跃季节。易感各类牛,潜伏期28天,发病率达2%~45%,病死率低于10%。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