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WO3

WO3

WO3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0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9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394056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导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七届华东三省一市真空学术交流会、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2006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等;WO3的相关文献由917位作者贡献,包括黎先财、杨沂凤、黄世震等。

WO3—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9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94056 占比:99.92%

总计:394358篇

WO3—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梦超; 王璐; 杨帆; 薛正良
    • 摘要: 紫钨(WO_(2.72))是三氧化钨(WO_(3))还原制备碳化钨(WC)催化剂的重要中间产物,系统分析WO_(3)至WO_(2.72)的反应行为对后期高效制备优质WC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CO-15%CO_(2)混合气体为还原剂,结合模型拟合法、TG-DTA、XRD、FE-SEM和热力学计算等方法对其还原WO_(3)制备WO_(2.72)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15~1131 K范围内,WO_(3)与CO-15%CO_(2)混合气体的还原反应主要由两步过程组成,首先WO_(3)被还原为WO_(2.9),而后WO_(2.9)继续被还原为WO_(2.72),即WO_(3)→WO_(2.9)→WO_(2.72),两者相互分开,依次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WO_(3)被还原至WO_(2.9)和WO_(2.9)被还原至WO_(2.72)均由界面化学反应控速,求取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42.182 kJ/mol和128.235 kJ/mol;该模型对变温还原动力学的分析同样适用,此时表观活化能为124.638 kJ/mol,与恒温实验所得结果相符。添加一定含量(质量分数)的Nb_(2)O_(5)(0~0.5%)有利于反应速率的提高,然而Nb_(2)O_(5)含量过高(>0.5%)时反应速率反而下降。结合产物形貌演变和物相转变规律,本文得出了CO-15%CO_(2)混合气体还原WO_(3)至WO_(2.72)的可能反应机理。
    • 张蓓蓓; 张蕾; 康正芳; 王正军; 刘超
    • 摘要: 通过简单搅拌法,成功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WO_(3)/Ag_(3)PO_(4)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分析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WO_(3)纳米晶在Ag_(3)PO_(4)纳米片的表面上均匀分布,形成了异质结结构。由UV-vis DRS分析可知,WO_(3)/Ag_(3)PO_(4)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可见光响应。在可见光下照射下,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实验表明,大部分质量比的WO_(3)/Ag_(3)PO_(4)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优于纯Ag_(3)PO_(4),其中WO_(3)/Ag_(3)PO_(4)(10 wt%)光催化剂降解活性最高,1和内降解率达到90.1%并且稳定性较好。光催化活性的增强是由于WO_(3)纳米晶体的附着,导致WO_(3)/Ag_(3)PO_(4)界面上光生载流子有效分离,提高了Ag_(3)PO_(4)材料的光吸收范围。
    • 杨赛; 王嘉豪; 窦晨; 刘怡洋
    • 摘要: 文章以钨酸钠和草酸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新型花状WO_(3)纳米材料,花状结构为纳米片组装而成。以此材料作为敏感材料,在平面式的传感元件中进行了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花状WO_(3)对一氧化氮气体具有优异的气敏性能,检测极限达到10×10^(-6),在200°C的工作温度,100×10^(-6)浓度下的最高灵敏度达到了37,重复测试灵敏度保持性优异。此方法制备工艺方便,性能优异,说明该传感材料有望用于汽车尾气排放的检测。
    • 邵光伟; 于瑞; 傅婷; 陈南梁; 刘向阳
    • 摘要: 本研究利用种子层辅助的水热反应法,在导电玻璃上沉积生长三氧化钨(WO_(3))晶体结构薄膜.通过调控水热反应溶液中盐酸、草酸的浓度以及后处理温度,分别得到花朵状、海胆状和多孔花瓣状的WO_(3)晶体结构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表征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拓扑结构形成的机理及其对WO_(3)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中的Cl^(–)具有促进WO_(3)晶体沿c轴方向生长的作用,而草酸具有促进WO_(3)晶体沿a轴方向生长的作用;微米海胆状WO_(3)的着色效率为42.37 cm^(2)/C,远远大于WO_(3)花朵状(15.21 cm^(2)/C)和花瓣状(12.71 cm^(2)/C)的着色效率;经过淬冷处理的微米花WO_(3)表面呈多孔结构,其着色效率高达56.95 cm^(2)/C,是未淬冷处理、表面光滑微米花WO_(3)着色效率的近4倍,同时也优于微米海胆状WO_(3)的着色效率.
    • 郭宏伟; 李荣悦; CHI Longxing; 刘帅; 王毅; 白赟
    • 摘要: 密封连接石英玻璃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加工以及微机电系统真空连接等领域。改进的低膨胀Li_(2)O-Al_(2)O_(3)-SiO_(2)(LAS)系微晶玻璃可以用于封接石英玻璃,但存在流动性不佳的难题。本文通过掺入WO_(3)对LAS系微晶玻璃进行改性,利用线膨胀系数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高温烧结影像仪、扫描电镜,研究了掺入WO_(3)后LAS玻璃封接石英玻璃的机理。结果表明:WO_(3)对LAS玻璃的析晶产生先增强后削弱的影响;WO_(3)掺量越大,热膨胀系数越大,当掺量达到5.0%(质量分数)时,热膨胀系数提升至5.69×10^(-7)°C^(-1);流动性与润湿性随着掺量增加而提升,铺展面积随掺量增加而增大,润湿角随掺量增加而减小,有效改善了LAS玻璃本身流动性不足的问题;LAS玻璃与石英玻璃之间主要是通过化学元素迁移实现封接。
    • 安飞; 王浩志; 朱亮; 冯俊杰; 肖安山
    • 摘要: 为提高基于WO_(3)纳米材料的气体传感器的氢敏性能,通过物理混合、负载和掺杂的方法制备了3种基于Co_(3)O_(4)/WO_(3)复合气敏材料的氢气传感器,并对其响应机理和分散模型进行了探究。其中基于Co掺杂WO_(3)复合气敏材料的氢气传感器的性能最佳:在工作温度为230°C时,1%的氢气响应值可达50%,响应时间仅约6 s,同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对甲烷、丁烷以及一些有机蒸气(甲醇、乙醇)响应较差。因此,基于Co掺杂WO_(3)复合气敏材料的氢气传感器十分适合检测加油加氢混合站的氢气泄漏。
    • 李宇明; 刘海超
    • 摘要: 甘油是重要的生物质基平台分子,可以从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作为副产物大量获得。本文采用等容浸渍法,在氧化钛、三氧化二铝和氧化锆载体上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WO3表面密度的负载Pt-WOx催化剂,研究了它们在甘油选择氢解合成1,3-丙二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WO3的表面密度显著影响这些催化剂的活性和1,3-丙二醇选择性,它们均在1.5–2.0 W·nm^(−2)表面密度时表现出最优性能,表明分散的WOx物种是影响Pt-WOx催化剂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原位红外CO吸附表征等方法发现Pt粒子与WOx物种之间存在电荷转移和强相互作用,进而提高Pt-WOx催化剂的甘油氢解转化为1,3-丙二醇的活性。进一步比较甘油、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的氢解反应发现,1,3-丙二醇的氢解速率常数低于甘油和1,2-丙二醇,表明在Pt-WOx催化剂上1,3-丙二醇具有更高的反应稳定性,这跟Pt-WOx催化剂具有较高的1,3-丙二醇选择性相一致。结合氢气分压对甘油氢解活性表现出的火山型影响结果和在D2/D2O存在下,观察到的1,3-丙二醇产物中仲碳与伯碳上的H原子数的比例(~1:2),我们推测在甘油氢解合成1,3-丙二醇反应中,甘油首先在Pt-WOx催化剂上脱氢生成甘油醛中间体,然后甘油醛进一步脱水和加氢转化为1,3-丙二醇。
    • 唐雅琴; 蒋迪; 王欢; 郑红烨; 任露军; 魏奎先; 马文会; 戴永年; 罗大军; 张学亮; 刘仪柯
    • 摘要: 氧化钨(WO_(3))是一种重要的光电化学分解水半导体,具有可见光响应好、无毒、稳定性好等优点,但低的电导率、高的起始电位以及缓慢的水氧化动力学等缺点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本文采用无晶种水热法在导电玻璃(FTO)上设计了一种钛掺杂的WO_(3)纳米片阵列,并研究了Ti掺杂浓度对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 V(vs Ag/AgCl)的偏压下,Ti掺杂WO_(3)光电流密度最高,可达0.53 mA/cm^(2),比纯WO_(3)纳米片阵列的高110%。同时,Ti掺杂WO_(3)光电极的起始电位负移。X射线光电子能谱价带谱(XPS-VB)和紫外-可见吸收(UV-Vis)光谱显示,Ti掺杂WO_(3)光阳极的能带位置向上移动,导致了起始电位的负移。此外,电化学阻抗谱测试(EIS)表明,Ti掺杂WO_(3)光阳极的导电性显著增强,引起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分离。研究成果有望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光阳极的设计路线。
    • 黄青武; 吴金金; 曾大文; 宋武林
    • 摘要: 采用简单的低温化学合成法成功制备出WO_(3)/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在室温下表现出极佳的光激发甲苯气敏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加入会使WO_(3)片层尺寸减小到300 nm左右,同时会组装成球状结构。在复合材料中石墨烯与WO_(3)会以化学键结合,有效降低WO_(3)中氧空位的浓度。在蓝光激发下,WO_(3)/石墨烯复合材料对100 mL/m^(3)甲苯的气敏响应性能比WO_(3)材料提高了3.3倍。该甲苯传感材料在易爆、易燃和有毒环境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赵梦雨; 刘森; 陈代梅; 张苏舒; Sónia A.C.Carabineiro; 吕康乐
    • 摘要: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因为节能和环保,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普遍存在可见光吸收范围窄和光生载流子易复合等问题,导致光催化效率不高.半导体耦合是拓展光吸收范围,并促进光生载流子空间分离的有效策略之一.能带相互交错的两种半导体复合,可以形成传统的II型异质结,但是这种耦合方式削弱了光生电荷的氧化还原能力.相对传统II型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不足,余家国教授提出了S型异质结的概念,它通常由两种n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组成,其中能带位置较高的为还原型光催化剂(RP),能带位置较低的是氧化型光催化剂(OP).形成S型异质结的关键是接触界面处存在由RP指向OP的内电场.受内建电场的驱动,S型异质结界面电子和空穴的流向与传统II型光催化剂完全不同.由于保留了光生电子和空穴具有较强的还原和氧化能力,S型异质结在热力学上更有利于光催化氧化与还原反应.本文以硫代乙酰胺为硫源,采用低温溶剂热法(乙二醇中110°C反应2 h),在氧化型光催化剂(1D的WO_(3)纳米棒)表面原位生长还原型光催化剂(2D的ZnIn_(2)S_(4)纳米片),从而构建具有3D结构的S型异质结,并进行可见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研究.ZnIn_(2)S_(4)在WO_(3)纳米棒表面的原位生长,有利于复合半导体界面的电荷传输,同时增加光催化反应的活性位点.而且具有3D结构的光催化材料,有利于光散射而增强光吸收,增强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ZnIn_(2)S_(4)/WO_(3)复合光催化材料(ZIS-2.5/W)可见光(λ>400 nm)分解水产氢速率高达300μmol·g–1·h–1,分别是单一组分WO_(3)和ZnIn_(2)S_(4)分解水产氢速率的417和2倍.复合催化剂在400 nm处分解水产氢的光量子效率为2.81%.通过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开尔文探针)功函测定,并结合贵金属的光化学表面沉积实验,推测出光生电子在ZnIn_(2)S_(4)和WO_(3)复合界面处的S型传输机制,该S型异质结不仅促进了载流子分离,而且保留了复合催化剂强的氧化与还原性能,因而显著提高可见光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