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妇产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专利文献210745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中国社区医师、中国实验诊断学等;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相关文献由40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媛媛、倪勇艳、刘一荻等。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10745 占比:99.94%

总计:210861篇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发文趋势图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研究学者

  • 刘媛媛
  • 倪勇艳
  • 刘一荻
  • 南燕
  • 吴凤珍
  • 吴欢
  • 张静
  • 徐文娟
  • 曾晶
  • 李玉洁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庞辉; 刘骏峰
    • 摘要: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既往称为宫颈上皮内瘤变,世界卫生组织于2014年对女性生殖器肿瘤采用了低级别和高级别两类宫颈鳞状上皮内低病变二级分类的方法;ICD-10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是按既往病理学分类为3级:CINⅠ,CINⅡ,CINⅢ。本文通过介绍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定义与分级,分别列举出ICD-10与ICD-11中的编码,结合当前的病理学诊断发展,笔者认为应将ICD-10中CINⅠ分类到宫颈的良性肿瘤,将CINⅡ,CINⅢ分类到宫颈的原位癌,同时建议病理专家在书写低级别和高级别两类宫颈鳞状上皮内低病变的病理诊断时,标注“CIN”名称和分级,为编码员在日常工作中准确编码提供参考。
    • 冯淑雯; 冯淑婷; 叶历; 张晓辉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组织人类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自噬相关蛋白-12(Atg-12)、酪氨酸激酶受体-1(Tie-1)表达情况与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新乡市中心医院病理科诊断为SIL的患者227例,根据宫颈病变分级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124例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103例,另选取子宫肌瘤手术患者8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支链DNA信号扩增法检测HPV E6/E7 mRNA,采用免疫组化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Atg-12、Tie-1蛋白。分析E6/E7 mRNA、Atg-12、Tie-1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HSIL与LSIL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HSIL组的HPV E6/E7 mRNA、Tie-1蛋白阳性检出率高于LSIL组和对照组(P<0.05),HSIL组的Atg-12蛋白阳性检出率低于LSIL组和对照组(P<0.05),HSIL组的HPV E6/E7 mRNA拷贝数、Tie-1蛋白表达量高于LSIL组和对照组(P<0.05),HSIL组的Atg-12蛋白表达量低于LSIL组和对照组(P<0.05)。HPV E6/E7 mRNA、Tie-1蛋白表达量与SIL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514,0.488),Atg-12蛋白表达量与SIL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0.433)。HPV E6/E7 mRNA、Atg-12、Tie-1鉴别诊断HSIL与LSIL的灵敏度为88.57%、74.29%、82.86%,特异度为57.14%、66.67%、64.29%。3项指标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77.14%,特异度为85.71%(AUC=0.854)。结论HSIL患者HPV E6/E7 mRNA、Tie-1表达较高,Atg-12表达较低。HPV E6/E7 mRNA、Atg-12、Tie-1表达与SIL病理分级有一定相关性,联合诊断可为HSIL与LSIL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 周刘勇; 刘倩文; 李燕红
    • 摘要: 目的探讨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2月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CIN)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活检组织病理学确诊,选择同期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P16、Ki67蛋白阳性率;对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分为CIN2和CIN3级,分析不同分级下P16、Ki67蛋白阳性率,并对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P16、Ki67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优势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中呈高表达,且二者无显著关联性,加强患者P16、Ki67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准确性,指导临床诊疗。
    • 朱思静; 李长忠
    • 摘要: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病变,绝经后女性发病率较高。绝经后女性生殖器官萎缩、宫颈鳞柱转化区内移、雌孕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微生态失衡,这些都可能与其绝经后HPV易感性有关,并影响其诊断与治疗方式。诊断方式主要包括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HPV检查、阴道镜检查配合醋酸白试验、碘试验及子宫颈组织活检等。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及联合治疗等。
    • 叶红
    • 摘要: 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第4位。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是指由HPV感染导致的一种病理改变,可能进展为宫颈癌前病变甚至癌。准确筛查宫颈上皮内病变并个体化制定诊疗方案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治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 黄丽娟; 李芳; 舒超; 张秀娟; 孔红
    • 摘要: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109(CD109)、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和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27例正常宫颈上皮(NCE)、78例SIL、31例SCC患者分别纳入NCE组、SIL组、SCC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中CD109、STAT3的表达。采用杂交捕获-化学发光法检测HPV感染情况,并探讨CD109与STAT3、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在NCE组中未见CD109阳性表达,在SIL组及SCC组中CD109的阳性率分别为35.90%和58.06%,NCE组、SIL组和SCC组中STAT3的阳性率分别为29.63%、57.69%和90.32%,HPV在NCE组、SIL组和SCC组中的阳性率分别18.52%、76.92%和93.55%。进一步研究表明,在SIL中CD109、STAT3和HPV的阳性率随着病变级别的升高而增加,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中CD109、STAT3、HPV的阳性率均高于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09的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SCC患者中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SC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09与STAT3、HPV感染呈正相关(P<0.05)。结论CD109、STAT3和HPV可能共同参与了SCC的癌变过程。
    • 马霞; 曾凡玉
    • 摘要: 目的分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病患阴道微生态情况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之间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病患为研究主体,2020年2月研究开始,并于2021年2月完成。全部病患均开展HR-HPV检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以及阴道微生态检测。分析阴道微生态分布情况;分析HPV检测结果;分析阴道微生态同HPV感染间关系。结果100例病患,细菌性阴道疾病弱阳性/阳性者检出率为13.00%;念珠菌感染弱阳性/阳性者检出率是68.00%;炎症阳性者检出率是72.00%;滴虫感染阳性者检出率是3.00%;阴道微生态菌群异常者检出率是70.00%;阴道酸碱度异常者检出率是18.00%。HPV阳性者检出率是70.00%。在念珠菌感染、炎症以及阴道微生态菌群方面,HPV阳性病患同HPV阴性病患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病患阴道微生态情况同HR-HPV感染存在密切关系,女性阴道微生态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则会增加其HR-HPV感染风险。
    • 卢国英; 付汐; 吴彬
    • 摘要: 目的:探讨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实施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接受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同时在短期内接受子宫全切除术或宫颈锥切术、宫颈电刀环切术,以手术结果为准,统计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78例患者中,慢性宫颈炎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1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4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16例,早期浸润癌2例。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显示,慢性宫颈炎6例,诊断符合率为66.67%;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18例,诊断符合率为83.33%;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35例,诊断符合率为85.36%;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18例,诊断符合率为88.89%;早期浸润癌1例,诊断符合率为50.00%;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2.05%。结论:对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早期筛查非常重要,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诊断价值较高,而且操作简单,无严重创伤,经济性良好,建议应用并予以推广。
    • 孟艳飞; 翟瑞芳; 张晋巧
    • 摘要: 目的探讨光动力联合干扰素序贯疗法治疗有生育要求女性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就诊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门诊,经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证实为LSIL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的病人共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四组,每组50例。最后实际参加治疗并完成随访的共182例,空白对照组(40例)、干扰素治疗组(46例)、光动力治疗组(49例)、光动力+干扰素序贯治疗组(47例)。比较四组病人一疗程结束后第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宫颈HR-HPV的转阴率及LSIL的痊愈率。结果光动力+干扰素序贯治疗组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宫颈HR-HPV的转阴率(72.3%、87.2%、93.6%)均高于光动力治疗组(42.9%、61.2%、71.4%)、干扰素治疗组(26.1%、39.1%、50.0%)和空白对照组(0%、2.5%、5.0%)(P<0.05)。光动力+干扰素序贯治疗组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6个月、9个月宫颈LSIL的痊愈率(78.7%、87.2%、95.7%)均高于光动力治疗组(59.2%、67.3%、79.6%)、干扰素治疗组(28.3%、39.1%、52.2%)和空白对照组(2.5%、12.5%、20.0%)(P<0.05)。结论光动力及干扰素治疗宫颈HR-HPV持续感染及LSIL的痊愈均有效,但两者联合效果更佳,同时又可以保留病人宫颈的完整性,为有生育要求的病人提供了满意的治疗方案。
    • 阿米呢古丽·麦麦提敏; 阿依达娜·居玛别克; 韩莉莉
    • 摘要: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持续感染有关,被视为宫颈癌前病变,有癌变潜能。绝经后女性由于宫颈的年龄依赖性变化,宫颈HSIL的诊治难度增加。虽然宫颈活组织检查是诊断宫颈病变的金标准,但也存在漏诊现象,然而宫颈管搔刮术可提高绝经期女性HSIL的诊断准确率,尤其阴道镜检查不满意但可疑宫颈病变时宫颈管搔刮术的效果更为显著。尽管切缘阳性被认为是宫颈切除后病变残留/复发的关键因素,切缘阴性也并不意味着病灶已被完全切除。而且因为宫颈萎缩、宫颈缩短和阴道穹窿部消失等原因使宫颈切除性手术操作困难,增加膀胱、直肠等邻近脏器损伤的风险,同时,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降低,宫颈癌好发部位转化区内移至宫颈管内,阴道镜检查无法及时找到可疑部位,导致宫颈癌漏诊。因此,探讨针对绝经后女性宫颈病变的最优诊疗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分析绝经后女性宫颈HSIL的诊治现状及面临的难题,为绝经后妇女宫颈病变的个体化诊治提供理论指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