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乳头状瘤病毒

人乳头状瘤病毒

人乳头状瘤病毒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55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妇产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8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319399篇;相关期刊548种,包括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子宫颈癌前期病变、子宫颈癌热点研讨会暨子宫肿瘤高峰论坛、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高原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缺氧和呼吸病理生理学术会议、华东地区第13届实验动物科学学术交流会等;人乳头状瘤病毒的相关文献由3883位作者贡献,包括乔友林、严健、卞美璐等。

人乳头状瘤病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58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19399 占比:99.54%

总计:320882篇

人乳头状瘤病毒—发文趋势图

人乳头状瘤病毒

-研究学者

  • 乔友林
  • 严健
  • 卞美璐
  • 沈忠英
  • 玛依努尔·尼牙孜
  • 赵敏
  • 赵方辉
  • 魏丽惠
  • 刘义
  • 吴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乔炳礼; 兑伟华; 王钖; 唐亚辉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E6、p53 mRNA表达及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76例,均给予根治性放射治疗,采用RT-PCR检测放疗前后HPV16-E6、p53 mRNA表达。结果76例患者中,放疗疗效达到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45例,疾病稳定(SD)14例,疾病进展(PD)7例,放疗敏感率为72.37%。放疗敏感者放疗后HPV16-E6 mRNA相对表达量为0.22±0.05,明显低于放疗抗拒者(P<0.05),而p53 mRNA相对表达量为1.97±0.21,明显高于放疗抗拒者(P<0.05);放疗前、放疗后HPV16-E6与p53 mRNA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r=-0.530和-0.754,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p53m RNA表达与患者放疗敏感性有关。
    • 朱海丽
    • 摘要: 目的:分析阴道镜联合高频电波环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广饶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阴道镜联合宫颈激光烧灼法治疗,观察组接受高频电波环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人乳头状瘤病毒负荷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人乳头状瘤负荷量比较,观察组经治疗后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采用阴道镜联合高频电波环切术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少。
    • 杨兴娥
    • 摘要: 目的:分析在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干扰素结合冷冻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接收的患者进行研究,参选患者共计116例,均为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行冷冻治疗,观察组加用干扰素治疗。对患者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治疗过程采用冷冻方案联合干扰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HPV总有效率均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速度较快,阴道排液时间短(P<0.05),异常分泌物存在时间短(P<0.05)且脱痂止血时间用时短(P<0.05)。结论:对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在冷冻治疗基础上采用干扰素有助于提升疗效,能够显著降低HPV感染状况,安全性较高。
    • 车莹
    • 摘要: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女性生殖道及皮肤黏膜常见致病菌,其感染率非常普遍,可引起鳞状上皮细胞增殖,在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临床关于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相关性的研究多集中在HPV分型、病毒载量及阴道菌群等方面。现本文结合HPV的生物学基础,对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 袁洋
    • 摘要: 目的比较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基因分型(DNA)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82例宫颈癌初次筛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HR-HPV DNAPCR、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TCT)检查,并经病理检测确诊。比较HR-HPV DNA PCR、TCT检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HR-HPV DNAPCR检测诊断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4.15%(69/82),TCT诊断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6.83%(63/82)。HR-HPV DNA PCR诊断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67%、81.08%、84.15%,TCT则分别为68.89%、86.49%、76.83%。HR-HPV DNAPCR诊断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灵敏度高于TCT(P<0.05)。结论HR-HPV DNAPCR、TCT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均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其中以HR-HPV DNAPCR的诊断价值更高。
    • 毛佳瑜
    • 摘要: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性传播病原体感染与宫颈高级别病变(HSIL)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HR-HPV阳性且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的患者370例,按照TCT结果分为宫颈细胞学正常组177例、≤LSIL组104例和≥HSIL组89例;按照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正常及炎症组185例、CINI-II组99例、CINⅢ及宫颈癌组86例。应用PCR及导流杂交方法,对研究对象宫颈脱落细胞行性传播病原体检测。结果:宫颈细胞学正常组、≤LSIL组、≥HSIL组沙眼衣原体(CT)、微小脲原体(UP)、角脲支原体(UU)感染率逐渐升高(P0.05);≥HSIL组性传播病原体单一感染率高于正常组、≤LSIL组(P0.05);宫颈细胞学正常组、≤LSIL组、≥HSIL组多重感染率逐渐升高(P0.05),CINI-II组、CINⅢ及宫颈癌组CT感染率高于正常及炎症组(P0.05),正常及炎症组、CINI-II组、CINⅢ及宫颈癌组单一感染及多重感染率逐渐升高(P0.05),UP感染及多重感染是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UP感染及多重性传播病原体感染可能会增加HR-HPV阳性患者宫颈高级别病变的风险,值得临床关注。
    • 倪换娟; 徐彦文; 陈晓翠; 裴丽鹂
    • 摘要: 目的:探究女性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型别分布,为本地区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女性1246例临床资料,常规获取标本PCR扩增及免疫杂交技术检测HPV感染情况。结果:在1246例中HPV感染阳性率17.7%,以单一亚型感染和二重亚型感染占比最多;在HPV感染者中,以高危亚型HPV52型、58型、16型、53型等感染占比最多;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宫颈病变者HPV感染情况存在差异(P<0.05);老龄、吸烟、初次性交年龄早、性伴侣个数及性生活频率多、阴道宫颈炎症及宫颈癌家族史、宫颈病变是高危型HPV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次调查的女性人群HPV感染率以高危亚型单一感染及双重感染居多,提示当地应积极开展针对性的防高危型HPV感染及宫颈癌防治工作。
    • 李晓丹; 费晓莺; 韩敏; 张香玲; 赵静
    • 摘要: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黏着斑激酶(FAK)在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CSCC临床病理特征、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9年8月邯郸市第一医院保存的30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和60例CSCC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CSCC组织中ILK和FAK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CSCC组织中ILK和FAK蛋白的表达,并分析ILK和FAK蛋白表达与C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HPV感染的关系。结果CSCC组织中ILK、FAK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37±1.26、17.32±3.21,CIN组织中ILK、FAK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39±3.20、13.35±2.34,正常宫颈组织中ILK、FAK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67±2.40、5.47±2.10;CIN组织和CSCC组织中ILK、FAK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CSCC和CIN组织中HPV-DNA阳性75例,HPV-DNA阴性15例。HPV-DNA阳性者IL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6.67%(65/75),HPV-DNA阴性者IL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3.33%(5/15),HPV-DNA阳性者ILK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HPV-DNA阴性者(P<0.05)。HPV-DNA阳性者FA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6.0%(57/75),HPV-DNA阴性者FA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0.0%(3/15),HPV-DNA阳性者FAK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HPV-DNA阴性者(P<0.05)。结论CSCC组织中ILK和FAK蛋白表达上调,ILK和FAK蛋白表达与CSCC病变程度、HPV感染有相关性,ILK和FAK可能参与了CSCC的发生和发展。
    • 黄琼琼; 许晓佳
    • 摘要: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诊断宫颈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揭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行宫颈病变筛查的受试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采用HPV脱氧核糖核酸(DNA)与HPV E6/E7信使核糖核酸(mRNA)进行检测,并以阴道镜组织病理学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并比较不同年龄段下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HPV E6/E7mRNA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HPV DN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下,36~55岁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HPV E6/E7 mRNA检测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HPV DNA检测,临床诊断宫颈癌时,除了需考虑阴道镜组织检查、HPV E6/E7 mRNA及HPV DNA临床诊断结果外,还需结合患者年龄因素进行综合判断,避免漏诊。
    • 张一平; 王阳阳; 张云凤; 王悦
    • 摘要: 目的了解郑州市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宫颈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4-7月于郑州市社区参与自取样HPV检测的794例女性居民,同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收集其相关资料。HPV阳性者来院进一步接受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对于HPV16/18阳性或HPV阳性伴液基细胞学结果异常者进一步接受阴道镜检查。结果794例郑州市女性居民中,HPV阳性者共156例(占比19.7%),其中最常见的3个亚型为HPV16(占比16.0%)、HPV52(占比14.7%)、HPV53(占比14.7%)。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产次>1次、同房后清洗行为及同房时使用避孕套为发生HPV感染的影响因素(P1次为HPV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房后有清洗行为、同房时使用避孕套是HPV感染的保护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