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完全腹腔镜

完全腹腔镜

完全腹腔镜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91717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医疗装备、东方药膳、中国内镜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六届中国武汉国际微创外科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药师协会微创外科医师学术交流会暨湖北省腹腔镜外科年会、第13届全国普通外科学术会议、孟宪民基金会首届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普外基础与临床进展学术大会等;完全腹腔镜的相关文献由340位作者贡献,包括代立菊、万进、仇子钰等。

完全腹腔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1717 占比:99.89%

总计:91815篇

完全腹腔镜—发文趋势图

完全腹腔镜

-研究学者

  • 代立菊
  • 万进
  • 仇子钰
  • 任翔
  • 关旭
  • 刁德昌
  • 刘正
  • 华龙
  • 卢猛
  • 卫勃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芬; 吴梦琦; 胡玲玲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梅克尔憩室与肠重复畸形超声诊断及完全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就诊的疑似小儿梅克尔憩室37例,疑似肠重复畸形49例。分析超声与病理结果诊断小儿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的差异。结果经手术病理结果确诊,有33例确诊为小儿梅克尔憩室,有44例确诊为肠重复畸形。超声诊断小儿梅克尔憩室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94%、50.00%、89.19%、93.94%和50.00%。超声诊断肠重复畸形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18%、60.00%、89.80%、95.35%和60.00%;超声诊断准确的41例肠重复畸形,根据超声表现分为包块型11例,憩室型10例,囊肿型20例。33例小儿梅克尔憩室患儿中,手术时间53~82 min,术后72 h大便隐血阳性1例;44例小儿肠重复畸中,手术时间49~90 min,术后72 h无大便隐血阳性。结论超声诊断小儿梅克尔憩室与肠重复畸形有较好的价值;完全腹腔镜治疗小儿梅克尔憩室与肠重复畸形效果好,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点。
    • 胡浔科
    • 摘要: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在复杂性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82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下全麻开腹探查术,研究组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完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P)、皮质醇(CO)、自然杀伤细胞(NK)]、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EP、CO、NK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在复杂性肝胆管结石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旭涛; 田芳; 公茂旺
    • 摘要: 目的探讨手工吻合消化道重建在完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7月泰安市中医二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手工吻合,对照组行常规吻合器吻合,对所有入组者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吻合耗时、切除肿瘤与切缘距离和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统计两组随访期间Wexner便失禁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如发生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术后出血和腹腔感染的总比例,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时肛门功能,如存在排便急促、排便中断、便秘、气便区分困难及大便失禁的比例。结果观察组吻合耗时为(13.5±2.8)min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6,P<0.05);切除肿瘤与切缘距离为(4.3±0.8)cm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03,P<0.05);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为(15.8±2.8)个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0,P<0.05);出院时和术后3个月,观察组Wexner便失禁评分为(8.3±1.7)分和(6.5±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72、19.890,P<0.05);观察组发生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术后出血和腹腔感染的总比例为2例(5.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12);术后3个月,存在排便急促1例、排便中断1例、便秘1例和气便区分困难1例,以上各并发症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8、9.804、8.538、6.275,P<0.05)。结论针对完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行手工吻合消化道重建,耗时短,具有较高的术中病灶切除效率和淋巴结清扫率,且并发症少,可有效保留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王少杰; 黄平
    • 摘要: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结肠癌的新增病例占比及新增死亡病例占比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五位[1]。目前,对于结肠癌的诊治仍强调以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为主。自1991年Jacobs等[2]首次将腹腔镜技术引入到右半结肠切除术中以来,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多项研究显示,在相同条件下,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而言,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且两者5年生存率相近[3-5],确定了腹腔镜手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地位。
    • 苏昊; 徐正; 罗寿; 包满都拉; 梁建伟; 裴炜; 关旭; 刘正; 姜争; 张明光; 赵志勋; 周海涛
    • 摘要: 目的:探讨保留回盲部的完全腹腔镜右侧横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018年01月至2020年12月行保留回盲部的完全腹腔镜右侧横结肠癌根治术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资料。结果:2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保留回盲部的完全腹腔镜右侧横结肠癌根治术,中位手术时间为120.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为20.0 mL。标本中位近端切缘长度为12.0 cm,中位远端切缘长度为11.0 cm,中位淋巴结检出数目为27.0枚。患者中位术后下地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8.0 h、13.0 h、32.0 h和6.0 d,中位住院费用为71618.5元。随访过程中,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术后出现淋巴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患者术后1月、3月、6月及1年腹泻发生率分别为22.2%、7.4%、3.7%及3.7%。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期间无患者出现肿瘤复发或者转移。结论:保留回盲部的完全腹腔镜右侧横结肠癌根治术切实可行,近期疗效较为满意,可能有助于降低结肠癌术后腹泻的发生率。
    • 朱玉亮; 于鹏杰
    • 摘要: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胃癌手术治疗上完全腹腔镜技术得到长足发展,由于其具有更微创、损伤小、恢复快等优势,目前完全腹腔镜手术已在胃癌根治术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被国内外临床外科医生所推崇。众所周知,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法对胃癌根治术后有较大影响,不过无论采取哪种吻合方式,均应该结合完全腹腔镜操作要点及术中具体情况。目前胃癌根治术中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方法中有Billroth I式、Billroth II式、Roux-en-Y式吻合。本文将围绕上述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进行综述。
    • 王子豪; 熊治国
    • 摘要: 消化道重建是胃癌手术的关键操作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远期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合理选择完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方式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全胃切除术常用的消化道吻合方式的优势及不足进行论述,探索目前可能的最优吻合方式,阐述完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吻合方式的进展,并对生理学、生物力学重建理论的进展进行介绍。
    • 张君妮
    •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下不同脾脏手术的护理配合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开展的45例腹腔镜下不同脾脏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中,3例脾门较难分离或出现难于控制性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其余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70~410 min,术中出血(400±23)mL,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5±2.1)d,患者住院期间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护理人员熟悉手术的实施步骤及腹腔镜器械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合理而精准的手术配合,是腹腔镜下脾脏手术成功的关键。
    • 张善忠; 李进权
    • 摘要: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三角吻合技术在结直肠癌手术消化道重建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完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术的3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均行标准的腹腔镜下结肠直肠癌根治术并行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完成消化道重建,平均手术时间为(125.3±13.3)min,消化道重建的时间为(15.4±1.1)min,术中出血量为(30±27.4)ml;术后病理TMN分期:Ⅰ期2例,Ⅱ期14例,Ⅲ期20例;淋巴结清扫数目(25.3±8.4)枚;肛门排气时间为(2.5±1.1)天,进食流质饮食时间为(3.5±1.2)天;术后住院时间为(8.5±1.5)天。术后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通过保守治疗安全出院。随访期间内(3~18月),未出现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结论在行完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三角吻合技术是一种可行和安全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 尕藏东周; 喻定刚; 罗斯满; 陈见中; 唐正勇
    • 摘要: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CPH)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6年6月?2019年10月间收治的140例C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完全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状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周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时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c(TNF-a)、白介素-6(1L-6),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术后1年远期随访结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长、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术后1周时,两组ALT、AST均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天及术后1周时,两组CRP、TNF-a、IL-6均上升后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天及术后1周时CRP、TNF-a、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发上消化出血、死亡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全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术有利于改善患者围术期情况,降低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