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多模态隐喻

多模态隐喻

多模态隐喻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2年内共计584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常用外国语、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1467篇;相关期刊315种,包括现代交际、青春岁月、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二届多模态与特殊人群话语多学科研究求索论坛等;多模态隐喻的相关文献由595位作者贡献,包括赵秀凤、郜丽娜、李雪等。

多模态隐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3 占比:4.8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467 占比:95.15%

总计:12051篇

多模态隐喻—发文趋势图

多模态隐喻

-研究学者

  • 赵秀凤
  • 郜丽娜
  • 李雪
  • 裘莹莹
  • 管乐
  • 邹俊飞
  • 孙小倩
  • 尧文群
  • 张长颉
  • 曾亚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琼
    • 摘要: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交际的方式,多模态语篇如广告、网页、电影等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电影作为一个典型的多模态动态语篇,其中各种模态如图像、音乐、台词文本等相互交融,共同构建意义来塑造电影人物形象及揭示电影主题。该文尝试结合视觉语法理论和多模态隐喻理论对电影《鸟人》进行全面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力求推动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实践应用以及提升读者对电影艺术的欣赏水平。
    • 张晓雪; 郭松
    • 摘要: 多模态隐喻研究作为话语分析的新课题,其研究对象也从单一的文字隐喻拓展为多模态隐喻。本文从认知学角度出发,以概念隐喻和架构理论为研究基础,对184幅"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的新闻漫画进行了多模态隐喻分析。通过阐释战争类架构、围棋类架构、科教类架构,以及春耕整地类架构等意义建构过程,探讨新闻漫画如何通过多模态隐喻对抗疫和身份建构进行多维度阐述,揭示了多模态符号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取向,体现出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秉持的坚定信念,从而引发了全国人民的情感共鸣,并以此构建了共同体身份。
    • 方敏; 谢竞贤
    • 摘要: 本文基于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5.7.R1对CNKI及WOS中2011年至2020年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比较国内外在多模态隐喻领域研究热点的差异。本文通过可视化分析得出国内核心期刊发文量小于国外;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均处于未成熟的状态,但国外的总体水平领先于国内;国内外的作者、机构合作非常少,没有体现出合作网络;国内外在多模态隐喻领域的研究热点始终存在差异,学者们应在下一阶段求同存异。
    • 曹进; 李晨
    • 摘要: 基于多模态认知批评视角,研究探析新闻漫画多模态符号资源蕴含的意识形态和认知机制,研究发现:新闻漫画较多赞美“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与“人民的团结精神”;受众解读漫画中多模态隐转喻的过程既反映了其考虑社会、文化和情感等因素认知事物的特征,也体现了漫画包含的爱国主义与伟大抗疫精神。通过揭示新闻漫画背后的意义,加深受众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识,更好地解读漫画承载的价值观。
    • 郭洁
    • 摘要: 以高端清香型白酒青花汾酒的酒瓶包装为例,运用多模态隐喻理论探讨产品设计中多模态隐喻的动态构建,探究如何把构图、图像、文字等多种媒介模态结合起来传递产品信息,映射产品历史、艺术与高雅文化等抽象概念,并达到调动消费者视觉感官以及引起消费者心理认同的目的。
    • 高荣
    • 摘要: 主旋律影片《悬崖之上》将革命先烈忠诚英勇、不畏牺牲的高尚品质寄予在故事之中,而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在电影语篇中也尤为重要。文章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影片《悬崖之上》的多模态隐喻以及这些隐喻是如何配合实现对革命信仰的构建,以期为主旋律电影的隐喻研究拓展方向。
    • 段昕妤; 彭咏梅
    • 摘要: 隐喻作为通过一种事物理解另一种事物的语言现象,被广泛运用在信息交流中。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媒体利用音乐、声音、色彩、图像、文字等多种媒介符号调动人体多个感官进行信息传递,多模态隐喻因此获得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江中食疗产品电视广告为语料,研究并分析其中的多模态隐喻,在分析中发现当前的电视广告宣传方式并不能为食疗产品的销量起到持续的推动作用,对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食疗产品的形象建构与传播提供思路。
    • 赵歆宇
    • 摘要: 得益于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隐喻从单一的书面文字形式拓展到多模态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各类艺术形式的传播和发展。在多模态隐喻的理论框架下,以电影《心灵奇旅》为研究对象,利用功能分析法,探究图像符号、声音、音乐、书面符号等模态在电影传播和观众接受中发挥的作用及多模态隐喻在中西文化背景下的联想差异。由此可见,隐喻不仅是文化现象,更受到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潜移默化的影响,恰当的多模态隐喻能在电影的发展、传播和接受中起到促进作用。
    • 郭文驹; 王培松
    • 摘要: 实践证明,破坏环境,必将受到大自然的“制裁”。从认识到实践这一过程中,人类以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作为根本之道,出现了以多媒介形式表达环境保护的隐喻现象。文章以中国新漫网中环境保护新闻漫画作为研究对象,从概念整合的认知视角出发,探究该类漫画中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过程。研究发现,环境保护新闻漫画主要围绕两个隐喻主题传递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即“人类的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利用受损环境倡议环境保护”,并通过视觉模态,辅以文字模态构建多模态隐喻意义。以福科尼耶与特纳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能够使受众更清晰地理解漫画中多模态隐喻的动态构建模式,揭示环境保护新闻漫画中传递的价值观,意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 沈川莉; 刘兴兵
    • 摘要: 本文基于多模态隐喻意义构建理论,分析环保宣传片中使用的概念隐喻类型及其所传达出的生态观。通过从隐喻识别、隐喻解释、隐喻阐释三个步骤对生态话语中的多模态隐喻进行研究,发现环保宣传短片主要使用了冲突隐喻、拟人隐喻、建筑隐喻、身体部位隐喻和疾病隐喻等,说明环保宣传片的制作目的多是揭露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冲突。多模态隐喻的使用,起到了唤醒并增强民众环保意识的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