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SICU

SICU

SICU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32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内蒙古中医药、中国中医药咨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五届中韩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SICU的相关文献由294位作者贡献,包括彭琳、韩文军、黄美清等。

SICU—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9 占比:97.7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76%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1.52%

总计:132篇

SICU—发文趋势图

SICU

-研究学者

  • 彭琳
  • 韩文军
  • 黄美清
  • 刘慧丽
  • 杨彧
  • 陈巧玲
  • 马盈盈
  • 高明榕
  • 何丽仪
  • 何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闫亚敏; 陆晶晶; 金培莉; 虞正红; 胡燕
    •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胃肠肿瘤病人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监护时间与术后血清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连续纳入重症胃肠肿瘤术后转入SICU继续治疗的病人408例为研究对象。转入SICU次日晨06:00—07:00抽取静脉血行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包括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病人转科时,收集SICU监护时间相关信息,将时间分为24 h、48 h、72 h和>72 h 4个节点。采用双向有序多分类资料的Goodman-Kruskal Gamma检验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SICU监护时间和各细胞因子检测值进行双向有序多分类资料的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L-2、IL-6、IL-8、IL-10、TNF-α和CRP的表达水平与SICU监护时间均呈正相关。进行SICU监护时间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与Q1区间相比,IL-8[OR=2.818,95%CI(1.390,5.714),P=0.004]、IL-10[OR=2.232,95%CI(1.170,4.261),P=0.015]、CRP[OR=3.430,95%CI(1.795,6.552),P<0.001]Q4区间病人的SICU监护时间明显延长。结论:重症胃肠肿瘤病人血清IL-8、IL-10和CRP的水平与SICU监护时间有相关性,监测其变化对预测病人SICU监护时间具有临床意义。
    • 周春蕾; 侍玲; 王新
    • 摘要: 目的:探讨一体化链式急救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严重创伤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在SICU治疗的80例严重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研究组采用一体化链式急救结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抢救相关指标、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满意度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研究组抢救时间、相关检查时间、急诊转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和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一体化链式急救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SICU严重创伤骨折患者中,整体抢救效果良好,提升各方满意度,改善心理状态,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 顾海莉; 韩文军; 杨光; 彭琳
    • 摘要: 目的:探讨说课培训在外科监护室临床护理师资培训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遴选15名外科监护室护理骨干进行说课培训,通过为期8周的培训–演示–实践–评价,组织专家和同行互评以比较两轮说课实施情况,同时比较参训人员对自身培训前后的教学能力自我评价。结果:15名参训师资经过两轮培训均掌握了说课方法,能根据教学目的与大纲进行教学设计,但在授课设计中关于专业外语词汇应用方面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轮说课前后参训师资的教学能力自评得分与说课实施情况专家和同行互评得分均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顾海莉; 韩文军; 梁玮玮; 杨旭敏; 彭琳
    • 摘要: 目的 了解分析医护人员视角下SICU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实践管理的体验.方法 对22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将访谈内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针对医护人员视角下SICU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临床实践现状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为肯定与矛盾(下床活动益处得到肯定,角色定位与认知、行为存在差异)、阻碍与限制(患者、护士、条件因素)、需求与期望(培训理论知识与更新实践理念、研制评估工具与形成协作团队).结论 医护人员对SICU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持肯定态度,但不同医护人员因专业和日常工作不同对下床活动实施观念不尽相同,亟待统一观念,建议临床管理者基于全员培训、构建协作团队、形成管理流程、推进临床实施,以提高SICU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落实率.
    • 吴翠丽; 顾璐璐; 晏妮; 陶晶; 刘峰; 叶向红
    • 摘要: 目的 以SICU护士对预约式探视工作的适应性为切入点,探讨在患者及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下,预约式探视工作对SICU护士适应性的影响及其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SICU护士63人,分别在2018年6月及2019年2月两个时间段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其中2018年6月及以前采用限制性探视制度为对照组,2018年8月及以后采用PFCC模式下预约式探视制度为观察组.观察指标包括护士的压力值变化、管理患者及家属的情绪能力、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职业压力值显著下降(P<0.001),能够减少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的护士比例明显上升(P<0.05),且能有效回应探视中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质疑(P<0.05),明显提升了护士与家属之间的沟通能力(P<0.001),更多的护士明确了探视中自身的角色任务(P<0.05),患者对探视的满意度显著增加(P<0.001),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FCC模式下SICU预约式探视模式的应用可引导护士与家属共同参与重症患者的管理,降低护士工作压力,提升护士在PFCC模式下工作的适应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ICU中广泛开展.
    • 刘莹
    • 摘要: 目的:分析标准化早期活动方案减少SICU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术后谵妄的意义.方法:择取2017年4月-2019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SICU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156例,经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78例)及观察组(7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联合标准化早期活动方案,分析组间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各项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镇静剂使用率、谵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SaO2≥90%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ICU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护理方案中加入标准化早期活动方案,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刘伟伟; 彭琳
    •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control circle, QCC)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urgicalintensive care unit, SICU)护士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9名SICU护士成立品管圈,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未采取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2019年4月至2019年8月采取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品管圈管理前后SICU护士病情知晓率、临床素养评分、综合素质评价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开展QCC活动后SICU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从56.5%提高至82.5%,具有统计学差异(P P P 0.05);QCC运用手法、活动信心、责任荣誉感、脑力开发、团体精神及和谐沟通6个方面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将QCC活动应用于SICU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 于小税
    • 摘要: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 对我院SICU于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实施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血糖监测、肾功能监测、呼吸道护理、伤口及末梢循环护理、心理护理,观察护理效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8例患者术后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长5~9h.在SICU的时长为30~48h.无一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二次开胸等并发症,无患者死亡.结论 我院护理人员采取的各项护理措施,有效预防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的手术失败率和死亡率,护理效果值得肯定,护理措施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