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壤氮素

土壤氮素

土壤氮素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98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2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71282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生态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土壤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第十一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土壤氮素的相关文献由116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民赞、郑立华、吴金水等。

土壤氮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2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71282 占比:99.65%

总计:71533篇

土壤氮素—发文趋势图

土壤氮素

-研究学者

  • 李民赞
  • 郑立华
  • 吴金水
  • 周华坤
  • 王文颖
  • 董大明
  • 赵贤德
  • 黄国勤
  • 何勇
  • 冯美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晞; 赵雨森; 辛颖
    • 摘要: 以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不同恢复年限的林分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各形态氮素含量进行测定。为了研究重度火烧迹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氮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大兴安岭“5·6”大火造成的重度火烧迹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恢复了29 a的人工林土壤全氮储量最高,为3.16 g/kg。分别是恢复18 a、8 a和23 a土壤全氮含量的1.79、2.82和3.43倍。(2)0~10 cm土层,恢复29 a林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恢复年限。(3)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铵态氮和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N与pH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全氮与铵态氮和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作为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植被恢复的科学依据。
    • 张忠庆; 高强
    • 摘要: 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是稳定性肥料Ⅱ型的重要技术核心之一,其良好的农学效应和环境效益为实现农业节本增效提供了重要途径。对国内外CP的研发历程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综述,全面评述了CP的生态环境效应,阐述了CP硝化抑制潜力的影响因素,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为今后如何发挥CP潜力、降低氮肥用量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彭志芸; 吕旭; 伍杂日曲; 舒川海; 谌洁; 向开宏; 杨志远; 马均
    • 摘要: 为探明麦(油)-稻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和氮肥运筹对土壤氮素供应和直播稻产量的影响,于2018年和2019年在四川农业大学崇州试验基地开展2年定位试验。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麦(油)秸秆全量翻埋还田(M_(1))和秸秆不还田(对照,M_(0)),副区在施氮量150 kg/hm^(2)的基础上设氮肥前移(N_(1))、均衡施氮(N_(2))、氮肥后移(N_(3))3种氮肥运筹,以不施氮肥为对照(N_(0)),测定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全氮含量以及稻株氮素积累量及产量。结果表明:2018年麦(油)-稻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较不还田成熟期稻株氮素积累量提高7.13%(8.50%),产量增加0.94%(1.43%),2019年增至15.17%(17.12%)、6.60%(7.42%)。2018年拔节期,麦(油)茬田中直播稻氮素积累量整体呈N_(1)>N_(2)>N_(3)趋势,齐穗期和成熟期稻株的氮素积累量及产量在秸秆不还田处理下表现为N_(3)>N_(2)>N_(1),秸秆还田后则是N_(2)>N_(3)>N_(1)。相较秸秆不还田,秸秆还田后麦(油)茬直播稻成熟期田间0~10、>10~20 cm土层的氨态氮含量有增有减,硝态氮含量则整体降低了44.22%(30.99%)、8.05%(20.09%)。土壤全氮含量在直播稻各生育期变化较小,N_(1)处理下各生育期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全氮含量均保持在较高水平。综上所述,连续的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全氮含量,麦(油)-稻轮作模式下均是均衡施氮配合能有效促进稻株氮素吸收,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以油-稻轮作模式下增产效果更佳。
    • 杨阳; 魏鸿基
    • 摘要: 转眼到了7月下旬,即将进入多雨季节。由于近几年天气异常、降雨过多,极易导致田间作物发生涝害。那么,面对雨季,农民朋友们该采取怎样的田间管理措施来降低玉米和花生涝害的影响呢?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玉米和花生被水淹如果超过48小时,根部会进行大量无氧呼吸,造成农作物根部缺氧,根系功能下降,滞化根部吸收土壤氮素的能力,导致根系发黄、发褐甚至腐烂。
    • 赵树栋; 陈建坤; 黄才成; 王超; 杨晓蕾; 李建宏
    • 摘要: 为研究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土壤氮素和固氮微生物含量的影响,通过5株优良植物根际促生菌接种高原早熟禾,研究它们对根际土壤全氮、速效氮含量,土壤脲酶活性、土壤固氮菌、土壤固氮菌nifH基因相对丰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土壤氮素和固氮微生物含量有明显的提高作用,不同菌株的作用效果不同。使用促生菌后,土壤全氮含量提高了8.3%~41.67%,土壤速效氮的含量提高了3.98%~45.64%,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提高了21.27%~34.28%,土壤脲酶活性提高了20.0%~28.89%,土壤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含量提高了37.98%~64.52%,土壤嫌气性自生固氮菌含量提高了5.56%~24.6%,土壤固氮菌nifH基因的相对丰度提高了4.64%~18.5%。说明植物根际促生菌能够促进土壤氮代谢,提高土壤固氮微生物的含量,对于土壤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 李霞; 李赟; 李慕嵘; 尹立俊; 王小燕; 漆栋良
    • 摘要: 【目的】探讨开花期渍水对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的影响及其与小麦籽粒产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关系,以期为江汉平原小麦抗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裂区试验,以襄麦55和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设不渍水(CK)和开花期连续渍水7 d(WL)处理,测定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及产量和产量结构等指标,并分析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变化与籽粒产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关系。【结果】0~20 cm土层各形态氮素含量对渍水的反应强度较20~40 cm和40~60 cm表现更剧烈。与CK相比,WL处理下(渍水后0~7 d),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显著下降,下降幅度达65.7%~81.2%,铵态氮含量则上升48.7%~54.8%;碱解氮含量有所下降,总氮含量上升,但变化幅度较小。当撤去水分处理后(渍水后7~14 d),硝态氮含量急剧上升,甚至恢复至与CK相同水平,铵态氮含量逐渐下降,与CK变化趋势相反;总氮和碱解氮含量变化与CK趋势一致。随后至小麦成熟期,CK和WL处理下各氮素含量总体上均逐渐降低。开花期渍水显著降低了襄麦55和郑麦9023的花后氮素积累量(P<0.05,下同),并导致成熟期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均显著下降;襄麦55花后氮素积累量下降幅度显著小于郑麦9023。此外,WL处理显著降低了襄麦55和郑麦9023的千粒重和籽粒产量,与CK相比襄麦55和郑麦9023的产量分别降低25.24%和34.81%。通过对渍水条件下土壤各形态氮素含量与产量及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冗余分析可知,渍水第7 d(渍水终止当天)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小麦产量和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均呈正相关,铵态氮和总氮含量与小麦籽粒产量和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呈负相关,与土层深度关系较小;碱解氮含量与小麦籽粒产量和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关系存在土层间差异。【结论】开花期渍水显著降低小麦产量和花后氮素积累量,对土壤各形态氮素的影响主要在0~20 cm土层,以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变化对渍水的响应最敏感,其中硝态氮含量与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和籽粒产量呈正相关,而铵态氮与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和籽粒产量呈负相关。
    • 房娜娜; 杨泽; 刘国栋; 戴慧敏; 刘凯
    • 摘要: 土壤全氮(TN)、全磷(TP)及氮磷比(N/P)是衡量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其空间异质性特征对土壤养分管理以及生态环境监测等政策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土样采集和室内实验分析,结合地统计分析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方法,对建三江地区表层(0~20 cm)土壤中的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空间变异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全磷以及氮磷比的均值分别为2.49×10^(-3)、0.81×10^(-3)和3.20。土壤全氮和氮磷比空间自相关性很强,而土壤全磷空间自相关性处于中等程度,且均符合指数模型。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壤全氮高值区主要呈斑块零星分散在东部、南部和西北地区,而低值区主要在西北和中西部地区零星分布;土壤全磷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北地区,中部地区则为低值地区;土壤氮磷比分布则呈镶嵌状,高值区以斑块状分散于中部、南部和东北部地区,而低值区主要位于西北地区。研究区土壤类型、第四系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土壤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重要结构性和随机性因素,而土壤母质和地貌类型则对土壤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影响不大。
    • 俞巧钢; 黄郑宸; 叶静; 孙万春; 林辉; 王强; 王峰; 马军伟
    • 摘要: 选择东南沿海种植单季水稻的典型青紫泥土壤稻田,研究含脲酶抑制剂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n-butyl)thiophosphoric triamide,NBPT]和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3,4-dimethylpyrazole phosphate,DMPP)复合生化抑制剂的尿素在单施、分施及减施模式下,田面水和土壤氮素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尿素处理相比,添加NBPT和DMPP复合生化抑制剂的尿素按50%基肥和50%追肥2次施用,田面水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含量在水稻返青期和分蘖初期分别下降7.0%和13.2%、46.5%和50.5%、75.4%和58.2%;土壤铵态氮含量在返青期下降21.8%,在分蘖末期和拔节期增加27.5%和9.3%;水稻株高、分蘖数和叶绿素含量在分蘖期和拔节期分别增加4.8%和4.1%、4.9%和11.8%、17.8%和15.9%。与常规尿素处理相比,添加NBPT和DMPP复合生化抑制剂的尿素按一次性基施和分2次施用,成熟期水稻籽粒产量分别增加6.8%和12.5%,生物量分别增加9.2%和12.6%。综上所述,NBPT和DMPP复合生化抑制剂的施用可有效抑制田面水和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快速增加,延缓氮素形态转化,维持田面水和土壤中相对较低的硝态氮含量,有助于降低稻田氮素流失风险,同时,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其产量。
    • 郑威; 王万才; 闫文德; 蒋行健; 徐祎晨; 陈雅真; 饶成娇; 胡蕾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苗氮素的影响特征,为增加油茶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经济效益,促进生态系统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后期油茶果实产量。【方法】以2年生油茶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15)N示踪法,于N0(0 mg/kg)、N1(50 mg/kg)和N2(250 mg/kg)3种氮素水平下,分别设置油茶单作(D)、油茶-辣椒(L)和油茶-花生间作(H)3种模式,对油茶生物量及土壤中氮素的吸收、利用和分配进行探究。【结果】油茶生物量在N_(0)、N_(1)、N_(2)下分别表现为H>L>D、L>H>D和L>D>H;不同器官在不同模式下氮素贡献率(Ndff)差异性显著(PL>H,叶Ndff前期最高和最低分别为N2(0.39%)和N_(1)(0.11%)下H;后期为N_(1)(0.42%)和N_(0)(0.26%)下L;各器官氮素分配率前期均为根>叶>茎,后期叶、茎、根最高分别为N_(1)下H(50.55%)、N_(2)下H(42.50%)和N_(0)下L(50.59%);氮素利用率随氮素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在不同间作模式下分配率表现为H(20.33%)>L(16.23%)>D(8.89%)。【结论】1年生经济作物辣椒和花生在适度氮素水平(N_(1))与油茶幼苗间作对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以及生物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氮素(N_(2))下间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应采用不同生长周期的1年生经济作物与油茶进行短周期、不同作物轮番间作的模式可能具有更好的效果。
    • 孙铭鸿; 蒋炳伸; 沈健林; 宋变兰; 李巧云; 李勇; 吴金水
    • 摘要: 化肥有机肥在农田的配施对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养分利用率具有较好的效果,还提升了有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效率.为此,为明确猪粪化肥配施对南方典型双季稻田土壤氮素含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双季稻田系统进行田间定位试验.试验共设置了4个处理,即不施氮肥处理(N0)、50%化学氮肥处理(1/2N)、100%化学氮肥处理(N)和猪粪替代50%氮肥处理(1/2N+M).测定了稻田土壤全氮、有效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微生物生物量氮、水稻氮含量并计算氮吸收量.结果表明:在定位试验开展后第5~6年,猪粪替代50%氮肥处理土壤全氮含量较100%化学氮肥处理显著提高15%;而不施氮肥导致土壤全氮含量显著下降达20%.猪粪化肥配施显著增加晚稻季土壤铵态氮含量.水稻氮肥吸收主要与氮肥用量、土壤全氮含量、铵态氮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氮成正相关.2年内猪粪化肥配施较全量氮肥显著提高了晚稻季水稻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提升幅度分别为9.2%~18.0%和19.6%~43.0%,且水稻产量略有提升.早稻季猪粪化肥配施较全量氮肥水稻籽粒产量、水稻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无显著差异或出现显著下降.研究表明,双季稻体系猪粪替代50%氮肥可提高晚稻季稻田土壤氮素有效性,减少化肥施用并提高氮肥利用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