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生物数量

微生物数量

微生物数量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519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4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353467篇;相关期刊249种,包括生态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第二届新型肥料技术创新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交流研讨会、广西烟草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园艺学会全国设施园艺与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交流会等;微生物数量的相关文献由1904位作者贡献,包括尹淑丽、张丽萍、崔冠慧等。

微生物数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4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53467 占比:99.87%

总计:353941篇

微生物数量—发文趋势图

微生物数量

-研究学者

  • 尹淑丽
  • 张丽萍
  • 崔冠慧
  • 张根伟
  • 张锡洲
  • 林鹏
  • 格根图
  • 贾玉山
  • 辛晓平
  • 马春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美萍; 何江涛; 邹华; 邓璐; 张金刚
    • 摘要: 为探究环境中抗生素输入方式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选择盐酸洛美沙星(LOM)为代表抗生素,以纳米乳化油为碳源,开展了LOM浓度(200 ng·L^(-1)和2 mg·L^(-1))与输入方式(一次输入和两次输入)不同组合条件下的反硝化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相同输入方式下,高浓度体系对NO^(-)_(3)-N还原的抑制率比低浓度体系高;相同浓度不同输入方式下,一次输入体系比两次输入体系对NO^(-)_(3)-N还原的抑制效果更强,半衰期更长,最大还原速率更小;此外,高浓度条件下受输入方式的影响更明显,表现为高浓度体系对NO^(-)_(3)-N还原的相对抑制率比低浓度体系高约25.9%。微生物数量、活性和丰富度分析结果显示:低浓度条件下微生物对LOM的响应受输入方式影响不显著,高浓度条件下一次输入体系比两次输入体系影响大;然而,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抗性基因(ARGs)的变化与输入方式没有明显关系,这与群落结构及抗性基因响应具有滞后性有关。上述研究表明,在浓度较高的条件下,水土环境中由于抗生素输入模式不同引起的反硝化过程差异不可忽视。
    • 赵牧其尔; 王志军; 包健; 孙林; 张永虎; 温蕊; 王伟; 贾玉山; 格根图
    • 摘要: 为高效利用饲用谷子(Setaria italica)解决家畜饲料短缺的问题,探究饲用谷子高品质的青贮发酵技术,本试验以乳熟期‘118’饲用谷子为原料,设置对照(CK),添加植物乳杆菌组(LP)、蔗糖组(S)、纤维素酶组(CE)及其组合添加处理组,并在青贮60 d后,测定其营养成分、发酵指标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不同青贮添加剂对饲用谷子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青贮添加剂有效地降低了饲用谷子青贮饲料的pH值,增加了附着的乳酸菌数量,提高了乳酸和乙酸含量;其中,青贮后添加植物乳杆菌和纤维素酶的混合处理组的pH值降低至4.05,乳酸和乙酸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LP+CE组和LP+S组最好。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和纤维素酶的复合促进剂、植物乳杆菌和蔗糖的复合促进剂均改善了饲用谷子青贮发酵品质。
    • 摘要: 据《中国南方果树》2022年第2期《土壤中的草甘膦对枳苗生长及根际土壤有机酸、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作者何昊等)报道,为了研究土壤被草甘膦污染后对枳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以枳幼苗为试材,利用含有不同量(0~20 mg/kg)草甘膦的盆栽基质(土壤、泥炭和蛭石按体积比3∶1∶1混合制成)种植枳幼苗,培养4个月后对不同处理的枳幼苗生长情况以及根际土壤中的有机酸含量、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进行比较。
    • 付志慧; 格根图; 贾玉山; 王志军; 孙林; 南丁罕; 岳正山; 闫峰; 任秀珍
    • 摘要: 为探究不同添加剂对北方地区黑麦草(Lolium spp.)青贮品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本试验以黑麦草为原料,设无添加剂为对照组(CK),添加植物乳杆菌(A_(1))、复合菌剂(乳酸菌+纤维素酶,A_(2))、商业菌剂(和美科盛乳酸菌标准品+糖蜜,A_(3))进行真空袋青贮,60 d后开袋进行感官评价、发酵品质、化学成分及微生物数量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组青贮饲料茎叶结构完整,与对照相比,添加剂的加入均显著降低了青贮料的pH值(P<0.05);A_(2)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CK,A_(1)和A_(3)组(P<0.05);A_(2)组的丁酸含量显著低于CK,A_(1)和A_(3)组(P<0.05),V-Score评分等级为良好。综合感官评价、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分析,添加乳酸菌+纤维素酶对黑麦草的青贮效果最好。
    • 吕义俊; 孙齐; 郭唐芳; 李兴森; 刘怀臣
    • 摘要: 清香型小曲酒新工艺糖化和发酵过程微生物的变化规律与原酒五大色谱指标(甲醇、乙醛、正丙醇、乙酸乙酯、杂醇油)的生成规律关系密切。本试验通过对糖化、发酵过程的半成品每日进行跟踪,检测微生物数量及五大色谱指标,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分析得到了清香型小曲酒糖化及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长与五大色谱指标变化的规律。
    • 杨壹芳; 罗曼妮; 胡秋红; 朱勋存; 李琦; 张林; 余沁芯; 肖子涵; 杨勇
    • 摘要: 以猪背膘为实验对象,研究比较高温加热、反复冻融及紫外照射3种加速脂质氧化方法的效果。通过分析酸价、游离脂肪酸含量及组成、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及脂质氧化产物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结合测定微生物的数量,获得最适宜的脂质氧化加速方法。结果表明:高温加热处理的氧化效果最佳,猪背膘的POV从(0.0083±0.00)g/100 g升至(0.0530±0.00)g/100 g,TBARS值从(0.24±0.01)mg/kg升至(0.65±0.00)mg/kg;反复冻融处理的氧化效果次之,猪背膘的POV从(0.0180±0.00)g/100 g升至(0.0347±0.00)g/100 g,TBARS值从(0.13±0.00)mg/kg升至(0.25±0.00)mg/kg;紫外照射处理的氧化效果最差,猪背膘的POV从(0.0081±0.00)g/100 g升至(0.0198±0.00)g/100 g,TBARS值从(0.07±0.00)mg/kg升至(0.21±0.00)mg/kg。在高温加热处理的高温组中没有微生物检出;在反复冻融及紫外照射处理中,猪背膘中微生物数量均随着冻融次数增加或照射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这不能排除微生物生长对猪肥膘脂质氧化的影响。因此,在这3种方法中,高温加热处理是加速脂质氧化最适宜的方法。
    • 卫彩红; 阿依夏木·古丽; 王新建; 吴翠云; 张琦; 胡建伟
    • 摘要: 为探明林下套种食用菌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分析比较在3种果树下种植鸡腿菇后,菌渣直接还田,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1)土壤物理性状方面,含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枣树>梨树>核桃树,孔隙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枣树>梨树>核桃树,pH为核桃树>梨树>枣树,电导率为枣树>核桃树>梨树;(2)土壤养分方面,碱解氮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梨树>核桃树>枣树,速效磷含量为核桃数>枣树>梨树,速效钾含量为枣树>核桃树>梨树,有机质含量为枣树>梨树>核桃树;(3)土壤微生物方面,含细菌数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梨树>枣树>核桃树,含放线菌数量为枣树>核桃树>梨树。得出在南疆果园套种鸡腿菇,对果园土壤改良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枣树>梨树>核桃树的结论。
    • 谢奎; 张腾; 李卓远; 密菲瑶; 李源; 张帆; 王秀康
    • 摘要: 选取16个当地种植的马铃薯品种进行试验,采取单因素分析法和冗余分析法对榆林沙土区马铃薯田的土壤含水量、pH值、电导率、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以及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进行研究,分析其特征。结果表明:在0~60 cm土层中,榆林沙土区马铃薯根层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土壤蔗糖酶活性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0~20 cm土层过氧化氢酶活性比20~40、40~60 cm土层分别高0.03%、28.74%,0~20 cm土层脲酶活性比20~40、40~60 cm土层分别高14.10%、169.70%,20~40 cm土层蔗糖酶活性比0~20、40~60 cm土层分别高21.74%、59.53%;在0~40 cm土层中,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细菌数量在3类微生物中占有绝对优势,占微生物总数的83.11%~97.28%,其次是放线菌,占微生物总数的2.49%~16.49%,真菌的数量最少,占微生物总数的0.13%~0.44%;不同品种马铃薯根层(0~60 cm)土壤含水量、pH值、电导率分别为2.94%~8.00%、8.30~8.79、101.92~210.87μS·cm-1,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的含量为16.47~30.14 mg·kg^(-1)、15.37~25.49 mg·kg^(-1)、95.83~163.60 mg·kg^(-1)、2.85~5.43 g·kg^(-1)。相关性分析表明,马铃薯根层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与土壤碱解氮、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均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马铃薯块茎产量与土壤细菌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块茎可溶性总糖与土壤放线菌呈显著正相关(P<0.05)。冗余分析表明,碱解氮和有机质是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有机质和有效磷是土壤细菌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速效钾是土壤真菌、放线菌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 李兴国; 律泽; 张驰; 王刚
    • 摘要: 吐纳麝香(AHTN)为药品与个人护理品(PPCPs)类新型污染物之一,其能够与重金属镉(Cd)通过污水灌溉和污泥利用进入到土壤环境。本研究采用平板菌落计数、荧光qPCR、土壤酶活性测定以及联合效应分析,探究AHTN和Cd污染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HTN与Cd单一、复合污染对土壤中细菌均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随着AHTN浓度增加,对土壤真菌由促进作用转变抑制作用,对土壤中放线菌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可将放线菌作为AHTN污染的早期预警指标。AHTN单一及与Cd复合污染对土壤脲酶活性均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第1天除外);随着AHTN浓度增加,对酸性磷酸酶活性从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在第1天对蔗糖酶表现为促进作用,之后均转为抑制作用。AHTN与Cd复合污染联合毒性效应,对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表现为拮抗作用;对真菌数量随着AHTN浓度升高表现为拮抗-协同-拮抗现象;随着暴露时间延长,对土壤脲酶活性由拮抗转为协同作用,对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由协同转为拮抗作用。
    • 朱艳妮; 布穷; 张志德; 马红梅
    • 摘要: 本文以西藏新鲜牦牛肉为研究对象,记录西藏新鲜牦牛肉在风干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以及定期测定风干过程中牦牛肉自身的pH值。结果表明,细菌总数及乳杆菌、乳酸菌、微球菌、葡萄球菌呈上升趋势,优势细菌以乳酸菌、乳杆菌为主,pH变化基本上呈上升趋势。清酒广泛乳杆菌(Latilactobacillus sakei)和弯曲乳酸杆菌(Latilactobacillus curvatus)为优势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