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喷氨优化

喷氨优化

喷氨优化的相关文献在2011年到2022年内共计151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电工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94415篇;相关期刊45种,包括科技资讯、中国科技纵横、洁净煤技术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5河南有色金属学术年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锅炉专业委员会2015年会及学术交流会、2014年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锅炉专委会学术年会等;喷氨优化的相关文献由407位作者贡献,包括孟磊、谷小兵、马务等。

喷氨优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94415 占比:99.95%

总计:194505篇

喷氨优化—发文趋势图

喷氨优化

-研究学者

  • 孟磊
  • 谷小兵
  • 马务
  • 袁照威
  • 宁翔
  • 李广林
  • 江澄宇
  • 刘国富
  • 李叶红
  • 沈德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晔
    • 摘要: 在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要求下,燃煤电厂SCR脱硝系统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控制合理的喷氨量。从目前国内某600MW燃煤机组喷氨控制现状入手,通过流场优化调整、喷氨总量优化及热态调平试验等改造工作,有效减少了喷氨量,降低氨逃逸,延缓空预器差压上升趋势。
    • 夏斌; 何陆灿; 严晓勇; 陈国庆; 李朝兵; 孙俊威
    • 摘要: 为了缓解脱硝反应器内局部氨氮摩尔比不匹配,介绍了喷氨优化调整方法,并结合某厂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喷氨格栅(AIG)改造,给出涡流静态混合式AIG和分区控制式AIG下烟气脱硝系统喷氨支管喷氨覆盖面与出口测点位置的对应关系。试验结果表明,500MW负荷下,烟囱出口NO_(x)质量浓度值控制在40mg/m^(3)左右,通过对涡流静态混合式AIG进行喷氨优化调整,脱硝反应器两侧出口NO_(x)质量浓度分布不均匀度分别由72.8%、90.3%下降至39.3%、40.2%;氨逃逸体积浓度分别由2.39μL/L、2.97μL/L下降至0.97μL/L、0.96μL/L。通过对分区控制式AIG进行喷氨优化调整,脱硝反应器两侧出口NO_(x)质量浓度分布不均匀度分别由36.2%、45.4%下降至13.2%、18.8%;氨逃逸体积浓度分别由0.78μL/L、1.05μL/L下降至0.57μL/L、0.68μL/L。结果表明,分区控制式AIG效果优于涡流静态混合式AIG,研究结果为燃煤机组脱硝系统喷氨格栅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 潘娟琴; 余靖; 周健; 陈国宏
    • 摘要: 某65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NO浓度分布不均,氨逃逸量大等问题,这使空预器堵塞严重,给机组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威胁。以调节喷氨支管蝶阀开度为手段,对锅炉SCR脱硝系统展开喷氨优化试验,并在不同负荷下对喷氨优化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经过喷氨优化后,脱硝装置出口NO_(x)和氨逃逸浓度偏差大的问题得到改善。在650 MW负荷下,A侧脱硝装置出口NO浓度的相对平均标准偏差从76.81%下降至14.63%,氨逃逸浓度均值从3.04 uL/L下降至1.48 uL/L;B侧脱硝装置出口NO浓度相对平均标准偏差从112.82%下降至14.85%,氨逃逸浓度均值从3.18 uL/L下降至1.88 uL/L。在340 MW和480 MW负荷下脱硝装置出口NO_(x)的相对平均标准偏差与650 MW的偏差不大,氨逃逸浓度平均值低于调整前,说明喷氨优化对不同机组负荷的适应性良好。
    • 张斌
    • 摘要: 根据某660 MW超超临界锅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喷氨系统的脱硝系统设备设施布置情况,本文通过试验分析氮氧化物(NOx)分布均匀性存在的问题,得出脱硝系统中NOx浓度分布情况,由此调整对应喷氨分支手动门开度,减少喷氨量,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反应器出口的氨逃逸率。
    • 段宝; 范龙
    • 摘要: 结合某350 MW超临界锅炉掺烧高硫煤的运行情况,为控制氮氧化物(NO.)的排放,提出基于燃烧调整的喷氨优化、动态偏差控制自动优化策略等措施.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掺烧高硫煤工况下控制NOx排放的效果良好,可为同类型机组提供参考.
    • 高鹏; 孟强; 王承亮; 王玉敬; 吕为智; 李剑宁
    • 摘要: 某300 MW机组由于煤质变化及负荷波动等因素,存在SCR脱硝系统出口NOx质量浓度偏差较大的问题,为了保证NOx排放量不超标而过量喷氨,加剧了下游空气预热器硫酸氢铵的生成.针对该机组SCR脱硝系统进行喷氨优化调整试验,通过多次优化调整,A侧SCR脱硝反应器出口NOx质量浓度相对标准偏差由摸底试验工况的51.7%降低至8.4%,B侧SCR脱硝反应器出口NOx质量浓度相对标准偏差由摸底试验工况的28.0%降低至9.8%,A、B侧平均氨逃逸体积分数由调整前的2.10×10-6、3.10×10-6降低至0.30×10-6、1.83×10-6,喷氨优化效果良好.
    • 刘高军; 郭玥; 姜龙; 杜磊; 李庆
    • 摘要: 按照国家环保要求(燃煤发电机组脱硝装置出口NOx质量浓度≤50 mg/m3),对某350 MW燃煤机组手动调节阀门开度进行喷氨优化调整.优化调整后,A侧和B侧出口折算NOx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23.3 mg/m3(标准状态、干基、6%O2)和35.1 mg/m3(标准状态、干基、6%O2),满足排放标准,喷氨量分别降低13.1 m3/h和17.1 m3/h,氨逃逸分别降低0.78×10-6和1.09×10-6;但调整前后同一测点平面不均匀度未有明显改善,相对高值和相对低值的位置不变.经分析,出现这种情况与脱硝装置的系统缺陷有关,建议电厂停机期间更换喷氨管道调节阀,检查喷氨分配管腐蚀情况及催化剂组块间密封情况,定期进行催化剂活性测试,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建立物理模型试验或者数值模型模拟,确定科学的导流板安装位置,优化烟气测量装置和控制逻辑,整体提升脱硝装置性能.
    • 张硕丰
    • 摘要: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各行业领域的现有技术同样也实现了改造和革新.在火力发电厂的日常运作期间,超临界机组作用重大,本文针对电厂超临界机组SCR脱硝装置喷氨进行优化分析,并针对其主要运行控制开展论述,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超临界机SCR脱硝性能,确保电站稳定安全运行.
    • 王建豪; 柏源
    • 摘要: 燃煤电厂机组负荷突变、SCR脱硝反应器烟气流场不均等因素,引起逃逸NH3浓度超标、空预器堵塞等问题.通过气态污染物测试采样法,在不同负荷工况下,考察了SCR反应器进出口NOx质量浓度、氨逃逸浓度、流速等指标分布;根据SCR反应器进、出口断面的NOx及O2浓度、流速及氨逃逸浓度分布,调节各喷氨调整手动阀门开度,最大限度提高反应器出口的NOx浓度分布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喷氨优化调整后,在机组相同负荷工况下,SCR反应器出口NOx浓度分布均匀性明显改善.当机组负荷分别为300、360、450 MW时,反应器出口NOx质量浓度分布相对标准偏差由优化调整前的25.7%、20.6%和27.9%分别下降至13.7%、9.0%和15.8%.出口氨逃逸浓度较优化调整前分别下降了27%、36%和26%.通过对比分析调整前、后不同负荷工况下的关键参数DCS历史数据,评估分析了喷氨优化调整前后的效果.评估结果显示:当负荷为360 MW时,喷氨量由调整前160 kg/h下降至140 kg/h,总排口NOx排放浓度由50 mg/m3下降至40 mg/m3;当负荷600 MW时,总排口NOx排放浓度为50 mg/m3的情况下,喷氨量由调整前400 kg/h下降至340 kg/h,SCR反应器出口NOx浓度及喷氨量较调整前下降幅度明显,优化调整效果显著.
    • 葛铭; 胡珺; 杨希刚; 李昌松; 刘柱; 贲晶晶
    • 摘要: 为了解决单排涡盘式脱硝系统深度方向喷氨不均问题,某机组进行了双排涡流盘改造.通过对比改造前后脱硝出口 NOx浓度分布和氨逃逸情况,试验数据验证了双涡流盘结构在喷氨均匀性上优于单排涡流盘结构.改造前脱硝入口 A侧NOx浓度不均匀度为8.2%,B侧NOx浓度不均匀度为5.4%,脱硝入口 NOx浓度分布均匀.改造前A侧流场不均匀度为23%,B侧流场不均匀度为24.9%,烟气流场相对均匀.改造前脱硝出口 A侧NOx浓度不均匀度为64.1%,B侧NOx 浓度不均匀度为63%.改造前脱硝出口氨逃逸浓度均值大于3 μL/L.脱硝出口 NOx 浓度严重分布不均主要是由于单排涡流盘结构带来的喷氨不均.单排涡流盘改造成双排涡流盘后,脱硝出口 A侧NOx浓度不均匀度下降到35.8%,B侧NOx浓度不均匀度下降到37%.改造后脱硝出口氨逃逸浓度均值普遍小于1 μL/L.各项参数表明双涡流盘改造达到了降低喷氨不均的效果,尤其是对NO,浓度沿烟道深度方向分布严重不均的问题效果显著.对于存在喷氨不均导致整体氨逃逸量大的单排涡流盘脱硝系统可以考虑双涡流盘改造.试验结果为脱硝系统改造提供了思路与指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