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含铁尘泥

含铁尘泥

含铁尘泥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82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冶金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283952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包钢科技、甘肃冶金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2014年全国冶金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2014年全国化学与光谱分析会议、第五届宝钢学术年会等;含铁尘泥的相关文献由43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飞、毛瑞、丁美英等。

含铁尘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83952 占比:99.96%

总计:284063篇

含铁尘泥—发文趋势图

含铁尘泥

-研究学者

  • 王飞
  • 毛瑞
  • 丁美英
  • 卢艳蓉
  • 雷鹏飞
  • 于淑娟
  • 侯洪宇
  • 展仁礼
  • 权芳民
  • 王明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桂海; 王德智; 胡宏卫
    • 摘要: 含铁尘泥样品经过高温灼烧后,盐酸、硝酸、氢氟酸混酸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钾钠含量。选择高频功率为1150 W,观测高度为10 mm,积分时间8 s;钾分析线波长766.490 nm,钠分析线波长589.592 nm,钾钠光谱强度与质量浓度之间线性回归系数分别为0.9998和0.9997,检出限分别为0.0081 mg/L,0.057 mg/L;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分别为0.44%~1.59%,0.27%~1.79%;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2%~101.4%,98.8%~101.4%。与经典原子吸收光谱法比对,检测结果吻合。
    • 丁晓彤
    • 摘要: 研究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含铁尘泥中的As、Sb。采用高温灼烧除碳、HCl-HNO_(3)-HF酸溶的方法处理样品。试样溶液中加入抗坏血酸-硫脲为预还原剂,以5%HCl为载液,KBH_(4)-NaOH混合溶液与离子反应生成氢化物,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按照本方法测定含铁尘泥中的As、Sb,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均≯5.00%;加标回收率为98%~102%。
    • 孙咏芬
    • 摘要: 研究了电位滴定法测定含铁尘泥中的氯含量。将试样溶解,氯化物转化为氯离子,将不溶物过滤洗涤除去后,在近中性溶液中,用硝酸银作滴定剂,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其中的氯含量,此方法电极响应速度快,终点电位突跃明显,终点误差小,相对标准偏差0.1%的含铁尘泥中氯含量测定。
    • 田仕友
    • 摘要: 为合理使用钢铁工艺产生的工业固废含铁尘泥,同时配入一定比例的低价低品精矿,达到解决钢铁企业环保问题和降低球团生产成本的目的,分别从各原料的物化性能出发,进行基准条件试验、配矿试验研究。根据配矿方案的生球性能试验、焙烧球强度试验、冶金性能试验结果及机理分析,常规球团原料配比75%、低品位矿配比20%、含铁尘泥配比5%时生球落下强度6.6次、焙烧球强度3 320N/个、还原度RI72.56%、还原膨胀率10.71%、球团熔滴区间为275°C试验结果最优,推荐为最优的生产配矿方案。
    • 张茂
    • 摘要: 采用锌挥发焙烧?磁选回收铁工艺流程回收利用高锌含铁尘泥,研究了焙烧、磁选工艺参数对回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铁尘泥在焙烧温度1200°C、焙烧时间90 min、还原剂用量15%条件下还原焙烧,锌挥发率达97.10%;焙烧渣经一粗一精弱磁选,可获得铁品位61.42%、铁回收率86.98%的铁精矿.该工艺流程可为高锌含铁尘泥的规模化工程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 王俊英; 朱国辉; 王健
    • 摘要: 文章介绍了目前钢铁企业含铁尘泥的处理技术,分析了含碱金属、锌的固废处置工艺,并从工艺技术、环保、投资产出比等方面进行了说明,为做大、做强钢铁固废产业提供了参考。
    • 张鸟飞; 陈雯; 郑程; 穆卫华; 房海娜; 周峰
    • 摘要: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法测定含铁尘泥中氟和氯的方法.通过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将氟和氯有效蒸出.用高容量Metrosep A Supp 5250阴离子分析柱分离,以碳酸钠(3.2 mmol/L)和碳酸氢钠(1.0 mmol/L)混合溶液作为淋洗液,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 表明,选定的方法在测定含铁尘泥中氟和氯的线性相关性为0.9996和0.9997,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3.0%~97.9%和92.4%~97.1%,方法的定量限(LOQ)为0.004%和0.006%,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分别在3.2%~5.9%和0.79%~2.9%.方法 检出限低、精密度好、准确度高,能满足含铁尘泥中氟和氯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
    • 曹雪辰; 周东杰; 姚海威; 居殿春
    • 摘要: 针对钢铁厂含铁尘泥低附加值的问题,以氯化胆碱-二水合草酸(CC-OA)低共熔溶剂(DES)为研究体系,以钢厂含铁粉尘(经水洗处理)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运用氯化胆碱-二水合草酸低共熔溶剂处理含铁粉尘固相前驱体热分解法制备纳米氧化铁,并对处理过程中前驱体热分解及纳米氧化铁晶粒生长进行动力学分析.研究表明:处理过程中得到的前驱体为FeC2O4·2H2O,以其热分解第二阶段为热分析动力学的研究目标,根据Ozawa方程法、Kissinger-Akahira-Sunose方程法和Starink方程法3种等转化率法得到的平均反应活化能为220.54 kJ/mol.前驱体焙烧的最佳条件:焙烧温度为673 K、焙烧时间为1 h.根据唯象方程计算出纳米氧化铁的晶粒生长平均激活能为39.06 kJ/mol,并得到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与粒径的关系,实现特定粒径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最佳焙烧条件下得到的纳米氧化铁纯度达99.67%,扫描电镜下观察其颗粒呈现不规则的立方晶体结构,粒径主要分布在10~100 nm.
    • 徐健祥; 齐凤升; 李宝宽; 严定鎏
    • 摘要: 转底炉工艺是目前处理含铁尘泥最有效的工艺之一,但传统转底炉处理尘泥需要造球且只能铺设1~2层球团以致生产效率较低。针对该问题,料层厚度是传统工艺10~30倍的新型厚料层转底炉技术应运而生,同时无需造球并取消了燃烧装置,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新型厚料层转底炉工艺多孔介质异相反应直接还原数学模型,研究厚料层转底炉的工作特性,分别对厚料层转底炉内的还原性气氛、脱锌、金属化率进行分析与讨论。研究表明,厚料层转底炉物料出炉时脱锌率超过99%且金属化率达到90%以上,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研究结果丰富了转底炉工艺理论,并为新型厚料层转底炉工程化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 4月22日,由中冶赛迪设计供货的宝钢湛江钢铁转底炉二期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采用了中冶赛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底炉含铁含锌固废处置技术,规划分期建设两座20万吨转底炉。项目建成后,将助力湛江钢铁实现含铁尘泥固废资源化利用,推动湛江钢铁绿色化发展。由中冶赛迪承建的湛江钢铁一期转底炉自2016年投产后,生产运行情况良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