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含磷废水

含磷废水

含磷废水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21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化学工业、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7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290937篇;相关期刊152种,包括安徽农业科学、非金属矿、广东化工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6(第七届)电力行业化学专业技术交流会、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2015中日电子电路秋季大会暨秋季国际PCB技术/信息论坛等;含磷废水的相关文献由134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智武、杨毅、赵建勇等。

含磷废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7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90937 占比:99.91%

总计:291192篇

含磷废水—发文趋势图

含磷废水

-研究学者

  • 周智武
  • 杨毅
  • 赵建勇
  • 雷春生
  • 卢群
  • 李志坚
  • 饶轶晟
  • 梁宏
  • 王仁宗
  • 何浩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黄敏; 王彬; 周明罗; 谌书; 张瀚文; 杨远坤; 傅开彬; 梁宏
    • 摘要: 以氢氧化钙和磷酸二氢钠为原料制备羟基磷灰石,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钇/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利用SEM-EDS(扫描电子显微镜)、XRD(X射线衍射)、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表征其晶体结构与形貌,并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考察吸附剂的负载比例、pH、吸附时间和初始浓度对磷酸盐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羟基磷灰石为分散均匀的稻米状颗粒,XRD图谱显示为典型的羟基磷灰石,钇/羟基磷灰石颗粒发生团聚且粒径变大,特征峰峰强减弱,但未出现新的强特征峰。吸附研究表明:钙与钇的摩尔比为2∶1时吸附效率最高,复合材料的吸附容量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吸附量为116.38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双室一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由化学吸附主导,随pH在3~9的范围增加,复合材料的吸附效率先增后减,在pH为5~6时达到最大值。
    • 李强; 段浩宇; 高镜清; 褚军辉; 周昊昕; 朱桐豆; 金银珠
    • 摘要: 为了解决高浓度含磷污水深度净化问题,探究矿渣硅酸盐水泥的除磷潜能,利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对初始磷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含磷废水进行吸附性能研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矿渣硅酸盐水泥磷吸附前后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等进行表征和分析。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矿渣硅酸盐水泥可有效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去除率可达90.3%,吸附量可达27 mg/g,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其吸附动力学过程,除磷速率主要受化学反应速率限制,相比于表面吸附,颗粒内扩散是吸附过程中的决定性步骤。此外,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可以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描述,相关系数均在0.97以上,说明矿渣硅酸盐水泥既发生了单分子层吸附,又发生了多分子层吸附,且其表面不均匀活性位点略强于均匀活性位点,Langmuir模型预估其最大吸附量可达47 mg/g。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pH值为7,初始磷质量浓度为150 mg/L,投加量为5 g/L,吸附时间为18 h。在溶液不同初始pH值的条件下,矿渣硅酸盐水泥磷饱和吸附后出水表明其可以有效中和过量的酸或碱,具有良好的缓冲特性,化学吸附中的配位体交换是其主要的除磷机理。矿渣硅酸盐水泥适用于高浓度含磷废水,也适用于pH值不稳定的含磷废水
    • 黄昉
    • 摘要: 某工厂污水处理站设计采用石灰法为主的工艺来处理含磷废水。因原水中磷酸盐浓度及水量相较企业环评存在相当偏差,以及污水站除磷工艺的选择,使得实际运行中用石灰法除磷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在运行调试中采用投加聚合硫酸铁盐混凝沉淀的办法对原有除磷工艺进行优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以此解决了企业污水中磷酸盐排放超标的问题。
    • 杨智文; 李龙江; 邱跃琴
    • 摘要: 采用木炭粉烧结改性赤泥并进行吸附试验,探究吸附含磷废水的最佳吸附条件和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当赤泥、木炭粉、硅溶胶质量比为92∶5∶3,烧结时间为30 min,烧结温度为700°C时,吸附效果最佳,当反应温度为35°C,反应时间为18 h时,对磷酸盐的吸附率为99.26%。根据吸附等温线模型、吸附动力学计算,得出该吸附反应主要是单分子层化学吸附。
    • 李堂君; 谢宝俊; 毛志远; 王湘桂; 魏芳; 杨煜卿
    • 摘要: 为了对国内工业废水中的含磷废水处理工艺进行研究,以实际工程为例,针对某固废堆场淋溶水和渗滤液出水所形成的大量高浓度含磷废水问题,采用石灰中和+絮凝沉淀+砂滤的整体组合工艺对固废堆场高浓度含磷废水进行了降解处理研究。工艺运行后,得到了总磷降解率达99.99%,氟化物降解率达98%,氨氮降解率达70%的良好处理结果。研究得出:采用石灰中和+絮凝沉淀+砂滤工艺处理固废堆场高浓度含磷废水效果好、操作简单、经济可行,且具有实际工程参考意义。
    • 郁亚磊; 武奇; 卢亚伟
    • 摘要: 某化工厂电石制乙炔过程中电石与发生器内水反应生成粗乙炔气体,粗乙炔气体经有效氯0.07%~0.12%的次氯酸钠溶液接触净化后,乙炔含磷杂质进入废水中。对电石制乙炔含磷废水含磷成份及浓度进行分析,并进行除磷试验,常规的除磷工艺对总磷浓度效果较差,最终确定采用芬顿氧化+絮凝沉淀工艺。废水处理规模为400 t/d,总磷浓度由30 mg/L稳定降到1 mg/L以下,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郁亚磊; 武奇; 卢亚伟
    • 摘要: 对电石制乙炔含磷废水进行研究,进行废水铝系除磷剂、铁系除磷剂及化学氧化除磷实验。铝系除磷剂、铁系除磷剂对废水处理效果较差,化学氧化除磷效果较好,因此确定工艺为先将废水中次亚磷酸盐等化学氧化为正磷酸酸盐,然后进行絮凝沉淀的工艺,并将研究结果应用工程案例,废水处理规模为400 t/d,总磷浓度由30 mg/L稳定降到1 mg/L以下,吨水药剂成本为4.95元,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万金玲; 伍立波; 王吴健; 王军良
    • 摘要: 以亚临界水氧化为核心,结合膜分离、蒸发结晶等技术处理草甘膦母液。与传统处理工艺相比,该工艺处理过程高效、不产生二次污染物,同时又能够回收价值副产品。某草甘膦企业以该技术处理1800 m^(3)/d的草甘膦母液,工程运行结果表明:整体工艺运行稳定,盐份均实现资源化,COD去除率达93%以上,磷回收率达99%以上,处理后废水进入生化系统最终达标排放。经核算,工程运行成本为177.3元/t,考虑磷回收价值467.2元/t,处理母液可增收289.9元/t,表明亚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草甘膦母液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邹健; 秦虹; 陈斌; 周培国
    • 摘要: 为验证A/O工艺对草甘膦废水的脱氮性能,检测处理后的出水达到的水质,文章应用A/O生物脱氮试验装置处理不同负荷工况下的草甘膦综合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当系统COD负荷控制在推荐值0.05~0.1 kgCOD/(kgMLSS·d)时,COD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出水COD可以稳定在100 mg/L以下;当系统氨氮负荷在0.02 kgNH3-N/(kgMLSS·d)左右时,系统出水氨氮指标可稳定在7 mg/L以下,氨氮去除率在80%以上;当系统总氮负荷在0.02 kgTN/(kgMLSS·d)左右时,保证一定的C/N比,总氮去除率可达到60%左右,出水总氮可稳定在20 mg/L以下。
    • 文泽鹏; 谭永亮; 李林锋; 黄雯雯; 朱银玲
    • 摘要: 以天然牡蛎壳为研究材料,通过650°C的高温煅烧处理,以探究其对模拟含磷废水的吸附效果。采用静态平衡法,利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以及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高温煅烧处理后的牡蛎壳粉对磷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 2=0.7934),Langmuir和Freundlich两个吸附等温方程均可以很好地反映牡蛎壳粉对磷溶液的吸附规律,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改性牡蛎壳粉对磷的吸附量和吸附率也增加。吸附热力学参数△Gθ0,△Hθ>0,且△Hθ为8.867kJ/mol,△Sθ为31.778J/(mol·k),表明煅烧后的牡蛎壳粉吸附磷溶液的反应是以物理吸附为主的自发吸热过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