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5全国神经损伤大会暨第四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
2015全国神经损伤大会暨第四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

2015全国神经损伤大会暨第四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09-12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天坛医院

会议文集:2015全国神经损伤大会暨第四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颅脑损伤(TBI)是一种复杂疾病,研究发现机械损伤和缺血继发引起血管、神经元、轴索和胶质细胞的损伤是TBI的病理生理基础.这些结构的损伤引起相关信号通路异常,出现某些物质的表达改变.文中就脑脊液和血液中TBI相关的损伤标志物进行介绍.研究表明,外周血和/或CSF中表达异常的TBI损伤相关标志物主要包神经纤维损伤标志物,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标志物,氧化应激和免疫炎症反应相关损伤标志物。
  • 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亚急性附壁血栓自溶的机制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基底动脉狭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结论:2例(一例经过动脉溶栓治疗,一例为静脉溶栓治疗)在动脉或静脉溶栓后DSA示仍可见重度狭窄,予以正规双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4-6周后复查DSA可见狭窄处明显好转.
  • 摘要:颅脑创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有利于颅脑创伤的早期诊断和损伤程度评价,也有助于颅脑创伤的治疗方案调整和预后评估,具有临床价值和广泛应用前景。迄今为止,虽然有文献报道的颅志物达50余种,但仍没有一种令人满意且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文中对研究较成熟的颅脑创伤标志物进行介绍,包括星形胶质源性蛋白、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淀粉样蛋白、C-tau蛋白、血影蛋白分解产物。
  • 摘要:重型颅脑损伤病情急重,病死率及致残率高.本文对手术治疗的397例病人的手术时机与术式选择进行了探讨。本文结果表明,开颅减压时间愈晚,病死率愈高,致残率愈高。施术距外伤时间超过8h者生存率较低。另外,采用改良式冠状切口双额颖顶骨瓣漂浮大脑镰切开减张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明显低于单侧减压术及双颗顶减压术,且清醒时间早,病残率低。
  • 摘要:目的:重型颅脑损伤后由于其病变部位特殊,病情复杂,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包括致伤因素、入院时生命体征、GCS评分、年龄、原发病、救治程序等.颅脑损伤发生后发生弥散性颅内压力升高或限局性颅内压力升高,导致环池变形、消失,引起脑干损伤,危及生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环池形态变化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2013年1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72例,男105例,女67例,平均年龄46±2.32岁,大于60岁41例。入院GCS评分均小于8分,常规行CT检查,原发性脑干损伤1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44例,脑挫裂伤67例,硬膜下血肿49例。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给予生命体征监护、脱水、止血、补液等对症治疗,手术治疗126例,保守治疗46例。入院ld、2d、3d、5d、7d、1月、3月均行CT检查,将患者环池形态变化与入院病情(GCS评分)及预后(GO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入院环池消失59例,死亡率40.6%(24/59)。环池变形113例,治疗过程中环池进行性变形加重或消失者61例,死亡率31.1%(19/61),生存患者1月随访GOS4、5级54.1%(33/61)。治疗过程中环池形态稳定或恢复者52例,死亡率11.5%(6/52),生存患者1月随访GOS4、5级71.1%(37/52)。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环池为幕上、下连接通道,中脑导水管及脑脊液循环必经之路,重型颅脑损伤后限局性颅压增高,大脑半球移位,但大脑镰在环池上方形成压力侍导障碍,基底池受压,当环池部分或全部闭塞,中脑导水管受压,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内压力恶性升高。环池位于中脑周围,因此环池形态是脑干受压重要征像。有研究报道环池闭塞时病死率达77%,受压时病死率达39%,而当环池形态正常时病死率为22%。环池形态变化是动态经过,本组病例除入院即行手术患者外,其余患者均在4-8小时内复查头颅CT,如果血肿量、脑挫裂伤、脑水肿中线移位增加,环池形态变化加重,尽早行脑内病变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对于颅底部位的脑挫裂伤及血肿,即使血肿量不大,如果环池受压明显,应尽早进行手术。对于弥散性颅内压力升高或原发性脑干损伤时脑干肿胀,中线结构无移位,但环池受压或闭塞,此类患者治疗比较棘手,大多通过脱水、激素、亚低温保守治疗,但预后不良。
  • 摘要:目的:探讨颅底骨折致鼻腔大出血的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近6年来5例颅底骨折致鼻腔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介入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结果:患者全部止血成功,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无再出血及颅内、鼻腔感染.结论:颅底骨折致鼻腔大出血采用正确的急救处理措施,及早明确病因,选择介入栓塞治疗是获得满意疗效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改良脑室腹腔分流技术在脑积水患者手术治疗中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所起的作用. 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对31例吸收障碍性和梗阻性脑积水患者采用改良脑室腹腔分流技术.术前进行头颅CT矢状位扫描,确定穿刺点骨孔和人字缝之间、穿刺方向与眉弓之间的位置关系.改良的手术操作步骤:摆放患者头位使矢状缝平行于地平线;硅胶垫垫于同侧肩部使皮下隧道尽量位于同一水平;一侧的人字缝作为选择穿刺骨孔的定位标志;在眉间上1.5-2cm处黏贴心电图电极贴片,将其与骨孔间的假象连线作为穿刺路径;使用腹穿针或分层切开的方法放置腹腔端;合理的选择分流管的压力类型等. 结果:本组31例病人脑室腹腔分流术术中一次穿刺侧脑室枕角成功率为l00%,手术时间平均为52 min。术后头痛、呕吐等颅压高的症状均减轻或消失,意识状态明显改善,1周后CT复查脑室颅径比明显减小,无穿刺道出血和迟发脑内血肿,1-15个月症状完全缓解或治愈。术后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死亡病例。 结论:改良脑室-腹腔分流术具有操作规范、手术时间短、分流管远端放置准确、减少脑组织穿刺的误损伤等优点。该改良术较传统方法有效的提高了穿刺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因此具有显著的临床指导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严重多发性创伤诊治方法及影响预后因素,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医院自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严重多发性创伤7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1例,恢复良好28例(39.4%)、中残11例(15.5%)、重残15例(21.1%)、植物生存1例(1.4%)、死亡16例(22.5%),并发症31例(43.7%).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严重多发性创伤应尽快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手术指征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有效保护脑功能,干预影响预后的因素,是提高诊治成功率的关键.
  • 摘要:目的: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的复发率可达20%.本研究主要研究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的关键因素,并为每个患者的复发率提供一个评分系统. 方法:在2005到2012年间,236名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被纳入此项研究.并对可导致术后血肿体积增加以及需要再次钻孔引流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变量以及多变量分析. 结果:再次手术的几率可达12%.在CT上观察到的CSDH具有分隔是复发而且需要再次手术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p=0.04).术后较大的硬膜下血肿体积也与需要二次钻孔引流有着密切的联系(p<0.001)。术后较大的硬膜下血肿体积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CSDH有分隔(p<0.01),术前增大的血肿体积(p<0.01)以及大量的薄壁组织萎缩(p=0.04)。基于患者年龄《或≥80岁),血肿体积(<或≥160cc)以及硬膜下分隔的出现(有或无)建立一个简单的用于评估复发风险率的评分系统。 结论:CSDH有分隔与手术残留血肿量较多而且需要再次引流手术密切相关。当CSDH中分隔可以清楚的看到,开颅手术或许为更为合适的治疗手段。研究提出的包括血肿体积、年龄以及是否存在分隔的评分系统或许对具有高复发风险率的患者的鉴别提供帮助。
  • 摘要:目的:脑外伤后脑积水(PTH)是重型颅脑损伤康复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然而至今诊断PTH并不简单.本文研究在脑外伤康复过程中影响PTH康复及结局的因素. 方法:自2000到2012年间共计335名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人口统计学(年龄和性别),临床特点(急性治疗期的时长、创伤后失忆(PTA)、意识水平、创伤严重程度(ISS))都与PTH的恢复、结局(GOS)及恢复期长短相关联. 结果:继发PTH的患者的年龄更大,脑外伤更加严重并且急性治疗期时间更长.出院时这些患者有着更多的残疾率,更长的恢复时间以及不利的结局.经过调整多重回归分析PTH与出院时的残疾率以及结局并无明显关系.然而PTH与更长的康复时间密切相关. 结论:PTH并不影响患者康复及结局本身,然而却延长了近3周的住院时间.因此被确诊PTH的患者比未确诊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更为有利,但需要更长的住院恢复时间.
  • 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方法:选取医院应用高压氧治疗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人数,清醒时间,GCS评分的变化,治疗3个月的GOS评分、病死和植物状态比例,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的清醒人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觉醒平均时间较对照明显缩短(P<0.05),3疗程后GCS评分和3个月后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植物状态及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2个疗程血流速度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 结论:早期行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明显疗效,可能与高压氧能有效提高血氧含量、扩大血氧弥散半径、促进血管生成和侧枝循环建立、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状态、清除自由基、减少缺血区脑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 摘要:最近,一些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对颅脑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研究表明,VNS可以减少创伤后癫痫发作,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上调,减轻炎症反应,降低颅内压。总的来说,VNS对颅脑损伤治疗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由于迷走神经分布的广泛性和纤维构成的混合性,其作用机制肯定不是单一因素能解释的,各作用机制之间也存在重叠或交互影响。上述的几种理论多为动物实验或小规模的病例研究得出,VNS用于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是否利大于弊,如果确实能够使病人受益,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采取治疗的时机、调节的具体参数等问题,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解决。
  • 摘要:随着对脑血管损伤出现卒中症状前的潜伏期的认识以及影像学的广泛应用,鉴定无症状性脑血管损伤患者继发脑卒中风险的高低成为可能.基于受伤方式和损伤机制筛查脑血管损伤高风险的患者,早期干预治疗,能有效降低卒中发生的风险.文中就创伤性脑血管损伤的特点进行介绍,涉及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并发血管损伤、创伤性颈内动脉夹层分离、穿支动脉系统损伤所致的继发性脑卒中、创伤后脑血栓的形成、创伤性脑栓塞等内容。进一步提出促进血管生成有望成为神经损伤修复的新策略。
  • 摘要:颅内感染是脑外伤术后经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研究和探讨脑外伤手术以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且按照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以及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关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对于降低和预防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通过对脑外伤术后继发性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发现,GCS评分8分以下者颅内感染率高于GCS评分8分以上的患者,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患者颅内感染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如果患者的受伤程度较重,其本身的各种器官功能会下降,从而使得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降低,容易遭受到病原菌的侵扰,提高并发感染的发生率。颅内感染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次数都要高于非感染者,这也说明了手术时间越长、时间次数越多,患者的手术过程所遭受的创伤也会越大,伤口暴露的时间比较长,会增加感染的机会。颅内感染患者在手术之后的蛋白量远远的低于非感染病患,白蛋白本身能够维持胶体的渗透压,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反映出了病患的正常生理状态;血清白蛋白如果过低,也会直接的影响到病患的生理功能,从而反映出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失衡,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造成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增加了病原体侵入的机会。颅内感染病患切口脑脊液漏的比例会高于非感染病患,切口脑脊液漏能够直接的反映出病患和外界环境之间的连通,从而降低机体生理屏障作用,提升了感染机会。所以,临床上应该专门针对这些相关因素,找出应对的措施,降低手术的次数,提升工作效率,对于那些白蛋白量比较低以及切口脑脊液漏的病患,应该做到重点监护,强化感染预防,降低手术以后产生感染的可能性。
  • 摘要:眶颅穿通伤(Transorbit penetrating injury,TPI)在脑创伤中较为少,因颅腔开放损伤合并较重眼部损伤,处理较为棘手.在CT检查时应注意损伤路径有无贯穿或毗邻重要血管区,如果存在血管损伤高危因素,则需要进行血管检查,如多普勒超声、CTA,MRA或者DSA。TPI手术适应症包括异物存留,硬脑膜缺损,骨折移位,颅内血肿,血管损伤。手术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压以及直视下摘除异物,其次是整复或摘除粉碎移位骨折片、彻底清创、止血及封闭硬膜。术后必须评价眼球功能及复查CT或MR以了解有无颅内新发或迟发血肿,以及评价术后有无异物残留。
  • 摘要:内胚窦瘤是由内胚窦或称Schiller-Dural小体所发生的肿瘤。本病最早由Feilum于1959年报道,多发生在性腺,颅内发病非常少见,至今有记载不超过30例,且多见于三脑室后部。本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发病年龄多在20岁以内,并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CT, MRI征象,故术前确诊很困难。该肿瘤恶性度高,可发生远处转移,一般认为对放疗、化疗欠敏感,以手术治疗为主,存活期多在一年以内。本例患者采用手术辅以放疗、化疗,随访一年,已恢复学习,效果良好。
  • 摘要:目的:对颅内占位及颅内压不一致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寻找两者不一致的原因,并探讨其对手术指征的影响. 方法:对200例颅脑损伤及脑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其头颅CT的占位效应及颅内压监测结果的差异,探讨造成差异的原因,发现容易产生差异的病种,并分析其对手术指征的影响. 结果:本组病例中出现了39例颅内占位及颅内压不一致病例.其中占位效应重(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CT示脑沟脑回消失,环池不清,有减压手术指征)而颅内压正常或稍高的情况常发生于"脑肿胀",其原因考虑:1、由于脑组织密度不同,相同的占位产生的颅内压力有差异,2、在压力一容积曲线的转折部位容易产生占位效应与颅内压不相符合情况,3、某些特殊病例,如脑脊液鼻漏严重患者,脑组织变"干",会造成"脑肿胀"假象,而实际颅内压监测结果却呈低颅压状态.以上病例根据颅内压结果选择保守治疗.占位效应轻而颅内压很高或持续上升常发生于脑千周围占位和静脉窦区占位。如对21例重度全脑室积血铸型患者行双侧脑室积血引流+尿激酶灌洗治疗后,有30%非脑疝患者、50%脑疝患者在引流通畅情况下颅内压再次上升且颅内压持续高于40mmHg,在对脑千周围减压后,颅内压可平均下降至27.6mmHg。对10例横窦硬膜外小血肿(<10ml)行颅内压监测,大部分病例出现颅压持续上升,脱水治疗无效,最终需手术治疗,术后颅压立即下降。仅部分非主引流静脉窦受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以上病例均考虑重要区域的动脉、静脉受压引起的颅内压升高,需行手术治疗。 结论:在大多数情况下,颅内占位及颅内压力是一致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两者又会出现矛盾。占位效应重而颅内压轻的患者常见于"脑肿胀",占位效应轻而颅内压很高或持续上升常发生于脑干周围占位和静脉窦区占位。由于手术目的之一是为了缓解颅内高压,因此应该根据颅内压力而非占位效应来决定是否手术;但如果患者占位效应虽没有引起颅内高压,但导致了继发性神经功能障碍时,也应该考虑手术,以减轻神经功能障碍。
  • 摘要:目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昏迷无法配合查体,同时因病情危重需紧急救治,其他部位的损伤容易被忽略遗漏导致医疗隐患甚至引发医疗纠纷,为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诊治经验,保障医疗安全. 方法:回顾总结多发伤的定义和分类,收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多发伤的典型病历资料,对致伤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交通伤和坠落伤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多发伤,胸腹CT检查有助于内脏损伤的诊断,骨CT三维重建检查较常规X光检查更利于脊柱骨折的诊断。 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要注意多发伤的问题,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尽量全面仔细查体,胸腹CT及骨CT三维重建检查有助于多发伤的诊断,不要忽视血液检查、超声检查、胸穿、腹穿等传统手段,在生命第一的原则下,根据多发伤的致命性和手术的紧急程度决定手术先后顺序。
  • 摘要:颅眶沟通伤因损伤物不同,暴力范围及损伤范围不同常无标准的处理方式,处理原则可参考挽救生命、挽救功能、安全处理的原则来具体实施。低速类颅眶异物损伤,处理的重点在于不扩大损伤、安全的前提下摘取异物并能有效地控制相关并发症,术前充分的评估和多科室间的协商协作尤其重要。
  • 摘要: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该病不能单独采取某一种治疗方式,应采取综合的治疗方式,如手术、药物、亚低温 、高压氧、营养支持等,及时正确的给予患者治疗,从而缓解继发性脑损伤。采取外科治疗后,应给予患者相应的康复治疗,最大限度的促进患者恢复,改善脑细胞的功能。然而,颅脑损伤的治疗在短期内不可能会有很大的突破性进展,只能严格遵循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尽量给患者争取最好的预后及生存质量。
  • 摘要:1956年Strich首先描述了创伤性脑损伤后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目前诊断标准没有统一,在临床中发现最多见、容易观察到的症状有多汗、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发热、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明显发作者才出现躁动。在鉴别诊断方面,需要与感染(尤其是颅内感染)、间脑癫痫(脑电图有无癫痫、抗癫痫治疗效果等可区别)、颅内压升高、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恶性综合征等鉴别。目前其确切病理机制还不清楚。临床上该病药物治疗尚处于探索观察之中,多是对症治疗。
  • 摘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体代谢发生紊乱,蛋白质、糖类、脂肪、电解质、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素呈现不同代谢特点,应激损伤情况下机体对不同营养素的需求不同,同时营养支持方式的选择对临床早期营养的效果亦有所不同.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方式的合理选择或联合使用是临床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研究现状。营养支持方式的选择是除能量和营养供给之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单一的营养支持不能满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建议在损伤早期采用肠外营养及时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随着病情的稳定和胃肠功能的恢复,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联合治疗,并逐渐过渡到全肠内营养。对于肠内营养开始的时机有待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情况摸索最佳时机。目前,有大量基础研究致力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以期为早期临床营养的提供和效果评价做出准确判断。
  •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圆锥、马尾部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圆锥马尾部室管膜瘤16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显微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病理显示7例为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15例患者症状和体征较术前均改善,1例患者术后尿潴留,术后1周逐渐恢复.术后随访1~3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圆锥马尾部室管膜瘤少见,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及早行MRI检查以明确诊断,显微手术治疗是有效治疗方法.
  • 摘要: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以来,采用改良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症患者39例,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并在实际工作中与传统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相比较,在手术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减少.
  • 摘要:目的:通过对近年16例外伤后颅内进展性颅内出血术后合并双侧硬膜下积液患者治疗的回顾性分析,探讨硬膜下积液发生机制,临床分型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方法:本组16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23岁至67岁.外伤后进展性硬膜下出血合并脑挫裂伤9例,进展性脑内出血3例,进展性颅内多发出血出血4例.本组患者均进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术后9天至17天CT检查发现不同程度的硬膜下积液.保守治疗2例,钻孔引流术8例,硬膜下积液—腹腔分流术4例,3例患者先行腰大池外引流术后改为脑室腹腔分流术.经手术治疗积液均消失. 结果:本组患者在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双侧硬膜下积液,针对不同的积液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有些病例先后采取了多种治疗方式,最终消除了积液,取得较好的治疗结果。 结论:现代颅脑创伤研究发现部分颅脑外伤患者因为继发性脑缺血、缺氧、出血和水肿而导致患者进行性临床表现加重。其中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rogressivehemorrhagic injury,PHI),可使患者病情恶化的危险性增加数倍,是导致颅脑外伤患者重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相关文献报道,PHI发生率为10%~60%。硬膜下积液又是此类患者术后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在5%-21%,它可以使潜在的威胁生命的因素,临床医生需要高度重视。其发生机理有多种学说,Dandy活瓣学说、渗透压学说、蛛网膜破裂学说、脑萎缩学说和医源性因素:脱水、水电失衡、低胶体渗透压等。研究认为它应当是一个多种因素的在不同病程中综合作用所致。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学说能够合理解释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也有多种,如颅骨钻孔外引流术、开颅硬膜下积液囊壁切除术、蛛网膜部分切除与侧裂沟通术、积液腔—腹腔分流术、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我们认为钻孔引流术可能是最直接的首选术式,可以直接了解积液的性状和压力情况,手术简单创伤小,但复发率较高,后期需采取其他术式解决复发问题。尽管硬膜下积液临床上手术方式很多,但对于每一个具体患者,如何确定哪种术式最佳,还需要大宗临床病例进行研究总结经验,以便合理地规范化地治疗此类患者。
  • 摘要:目的: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当肠胃道功能存在(或部分存在),但不能经口正常摄食的患者(神经系统疾病伴吞咽障碍患者/认知障碍患者/意识障碍患者),应有限考虑给予肠内营养,只有肠内营养不可实施时才考虑肠外营养.在神经外科,大部分病人肠胃道功能存在,所以做好肠内营养支持监测非常重要。 方法: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须加强原发疾病和营养支持相关指标的监测,以此确保营养支持安全、有效。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和危重症患者重要的监测指标,血糖水平不仅预示疾病严重程度,还与不良结局相关。血糖增高会增加死亡率,已达成共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糖>10mmol/L予以胰岛素控制血糖。血脂是脑卒中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监测指标,血脂异常(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对血脂异常增高患者须进行监测,并在合理选择营养配方基础上,强化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以减少脑卒中复发。危重症患者脂类代谢变化复杂,应激状态下可发生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胆固醇血症,并与不良预后相关因而需要加强血脂监测,及时调整营养配方。血清白蛋白是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监测指标,血清白蛋白降低预示营养不足或机体处于强烈应激状态,血清白蛋白每下降10g/L,病死率增加137%,并发症增加8926,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增加28%和71%。严重血清蛋白下降(<25g/L)患者输注人血自蛋白,虽然不能提高生存率,但可减少并发症,改善器官功能。血清前白蛋白半哀期短(2d),能早期反映机体代谢或摄食变化,故除了监测血清白蛋白外,还应加强前白蛋白的监测以及早调整营养配方。 结果:l.血糖:对血糖增高患者应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营养制剂输注速度以及胰岛素输注剂量胰岛素输注初始每l~2小时检测血糖1次,血糖稳定后每4小时检测血糖1次。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控制目标:<10mmol/L。危重症患者血糖控制目标≤8.3mmol/L,注意避免低血糖发生。2.血脂:危重症患者每周检测血脂1次。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血脂增高时,强化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3.血清蛋白:血清蛋白正常的患者每周至少检测1次,特别注意前白蛋白变化。血清白蛋白<25g/L时,可输注人血白蛋白。4.液体出入量:每天记录液体出入量1次。血清电解质和肾功能:正常患者每周检测1~3次,异常患者至少每天检测1次。5.消化道症状:每4小时记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呕血、便血等症状体征1次。6.喂养管深度:每4小时检查鼻胃管深度1次,正常情况下,从鼻尖到耳垂,再从耳垂到剑突的距离为45~55cm。7.胃残留液:每4小时抽吸胃残留液1次,观察总量、颜色和性状,疑为消化道出血时即刻送检。 结论:做好肠内营养支持监测及护理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 摘要:为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发生机制,对17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脑疝、脑组织移位对血管的牵拉,颅内大血管的直接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外伤后血液浓缩高凝状态等被认为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的主要原因.外伤性脑梗塞的治疗主要包括:亚低温、高压氧、扩容、抗血管痉挛、手术等.
  • 摘要: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ASDH)术中因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remote epidural hematoma,rEDH)形成或扩展而导致的急性脑膨出被指为颅脑损伤术中最为可怕的并发症之一,术中处理较为棘手.结合本例患者的成功救治,笔者认为超声设备移动便捷、操作相对简单、影像分辨率高,是值得推荐的一种颅脑损伤术中影像手段,它可以准确发现rEDH并提供可靠直观的图形信息,对于快速诊治术中rEDH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
  • 摘要:近年来,随着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脊髓电刺激术(SCS)应用于临床,作为植物持续状态(PVS)患者的促醒治疗手段有明显效果.在Kanno等人通过SCS治疗的201例PVS患者中,高达54.2%的患者出现了意识恢复等积极的反应.本文将介绍2例脑外伤性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经脊髓电刺激术治疗的康复情况.根据PVS疗效评分标准,2例脑外伤患者,术后6个月1例意识恢复;另1例显效。
  • 摘要:目的:正中神经损伤是临床中较常见的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亟需准确判断受损的原因、部位及程度,来指导进一步的治疗.本研究将收集正常志愿者及单侧腕管综合征的患者,行双侧腕管常规磁共振检查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及测值,并收集临床资料、神经传导及肌电图等相关检查.通过对比正常神经与损伤神经同层面截面面积和信号强度的差异,观察形态改变,以及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变化,定性及定量评价神经受损的情况. 方法:前瞻性收集30例无正中神经受损症状的正常志愿者及15例经神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单侧腕管综合征患者,分别行双侧腕部常规磁共振检查和DTI横轴位扫描。在常规磁共振序列T2WI横轴位图像上测量正中神经截面面积及信号强度,对DTI序列利用专业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及软件进行弥散张量纤维束(diffusion tensortrac tography,DTT)图像重建和相关参数测量。观察正中神经常规磁共振图像和DTT重建图像的特点,并对比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正常的正中神经在常规磁共振序列中表现为信号均匀,TIWI呈等肌肉信号,T2WI呈略高肌肉信号。志愿者两侧同层面正中神经的截面面积及T2信号强度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损伤的正中神经常规磁共振序列主要表现为神经增粗,T2WI信号不同程度增高。受试者两侧同层面正中神经的截面面积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T2信号强度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0例正常志愿者及15例受试者中,DTT图像均可清晰显示正中神经的走行或受压情况,如变细、狭窄和中断等。正常志愿者两侧正中神经同层面的FA值和ADC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受试者损伤侧正中神经的FA值(0.455±0.130)显著低于同节段未损伤侧正中神经(0.663±0.097)(P<O.05),损伤侧正中神经ADC值(1.300±0.125)较同节段未损伤侧正中神经(1.102±0.148)升高(P<0.05)。 结论:常规磁共振检查通过正中神经的体积改变和信号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正中神经是否受损,并进一步确定受损部位、受损原因及局部邻近结构的改变。DTT图像可直观显示正中神经的走行、受损部位及受损程度,同时测量正中神经受压部位的FA值和ADC值反映出受压部位的病理生理状态。
  • 摘要:目的:探讨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在重症颅脑创伤(TBI)患者急性肾损伤(AKI)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阿姆斯特丹AKI诊断标准,将5d内符合诊断标准的AKI患者纳入AKI组(16例),对照组(16例)由匹配的非AKI患者构成.每24h收集尿标本,持续5d.ELISA法检测尿L-FABP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L-FABP对AKI的诊断作用. 结果:与AKI诊断前3d比较,AKI诊断前2d及1d患者尿L-FABP均明显增高(P<0.5),但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血肌酐(scr)均无明显改变(P>0.5);观察期间对照组尿L-FABP、NAG及SCR、均无明显变化(P>0.5).AKI诊断前3d尿L-FABP、NAG及SCR对AKI诊断前3d均无诊断作用,AKI诊断前2d及1d患者尿L-FABP对AKI具有早期诊断作用,而NAG及SCR无早起诊断作用. 结论:尿L-FABP对重症颅脑创伤(TBI)患者AK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能具有AKI早期诊断价值.
  •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治疗目的的颅脑创伤分类诊断系统,完善当前颅脑创伤分类方式. 方法:通过建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对脑外伤损伤程度进行分类,建立颅脑创伤后继发损害预测模型对继发损伤进行发生风险分类.结合颅脑创伤病理生理机制分类,损伤程度分类,病理解剖位置信息分类以及激发损害发生风险分类建立新的颅脑创伤分类诊断方式. 结果:建立的颅脑创伤患者预后预测模型较传统的单纯以GCS评分为损伤程度评价方式更加准确,ROC曲线下面积由0.6上升到0.8。通过建立颅脑创伤后继发损害预测模型成功将继发损害按照发生概率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基于以上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颅脑创伤分类方式。首先将颅脑创伤分为原发和继发损害。原发损害进一步又根据损伤程度,病理解剖部位,发病机制分类。继发损害根据发生概率,发生类型,以及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分类。同时,开发的预测工具方便了该分类系统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结论:建立的新的分类系统可以将颅脑创伤进一步区分,基于循证医学依据指导个体化的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可以广泛应用到临床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研究的纳入标准中。
  • 摘要:目的:建立并验证预测脑外伤患者30d内死亡率及6个月预后不良率的预测模型. 方法:收集1016例中重度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用作预测模型建立数据.系统分析入院相关危险因素与预后关系,Logistic回归建立不同的预测模型,通过拟合优度检验和计算C统计值(ROC曲线下面积)观察模型性能.内、外部验证模型并最终确定预测模型,开发脑外伤患者预后预测工具. 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运动GCS评分下降、异常CT特征和异常常规实验室检查是脑外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入院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性能良好(拟合优度检验P>0.05,C统计值0.709~0.882).内部验证表明模型无过度乐观,外部验证证实预测模型外部适用性强(拟合优度检验P>0.05,C统计值0.844~0.992). 结论: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早期、简单且准确地预测脑外伤患者的预后,脑外伤患者预后预测工具可用于辅助临床决策的制定。
  • 摘要:颅脑创伤(TBI)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原发性损伤是指创伤暴力当时造成的颅脑损伤.继发性损伤是致伤后一段时间逐步形成的脑损伤.此类损伤表现为创伤性脑水肿、迟发型神经元变性坏死凋亡,其发生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神经化学和生理学变化过程,引起血脑屏障的破坏,钙离子的超载,氧自由基的堆积及脑微循环的障碍等.炎症反应在继发性脑损伤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 摘要:外伤性癫痫(PTE)是继发于颅脑损伤(TBI)后的发作性功能异常.可分为急性期发作(<外伤后24h)、早期发作(<外伤后1周)以及晚期发作(>外伤后1周).至今,临床上对于各期PTE的预防及治疗仍有较多争议.本文综述PTE的有关危险因素、病理生理学、检查评估及治疗等临床研究进展.TBI患者可能同时存在不同机制导致的致痫灶。与晚期癫痫相比,急性期和早期痫性发作可能存在不同的病因。急性期及早期发作可能是对脑损伤的直接反应。晚期发作的原因包括:自由基,损伤后继发的红细胞外渗、溶解和铁沉积,谷氨酸的累积等对脑组织的损伤。对TBI的患者进行研究时,须注意痫性发作是否由于低钠血症的发展或者颅内出血造成的。如果患者的临床表现稳定、血清电解质在正常水平范围而且神经系统检查和发作前一致,那么没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患者外伤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发生首次痫性发作做适当的检查是需要的。视频脑电图是重要的辅助检查。如果患者将要进行手术千预,那么需行神经心理学评估。癫痫急性期预防用药的首要原因是防止脑组织进一步损伤。大多数情况下TBI导致多发的、双侧的脑损伤,以致难以定位、多灶性和非颖叶癫痫,外科治疗不能带来很大的好处。不过,手术治疗对于颅脑病变继发的顽固性额叶癫痫有较好疗效。
  • 摘要:目的:通过对颅脑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研究和治疗,能更好地对医院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 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神经外科颅脑术后的39例MRSA感染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并对病原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将上述资料与医院其它科室同期住院的42例MRSA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 结果:神经外科的MRSA感染率为0.96%(均为颅脑术后),明显高于同期其它科室的住院患者MRSA感染率0.15%.神经外科住院的39例MRSA感染患者中29例为NICU病人,感染率为1.86%,明显高于神经外科普通病房的MRSA感染率0.6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35/39,89.74%).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气管切开、广谱抗菌药物滥用等.药敏结果显MRSA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糖肽类抗菌药物较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物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结论:神经外科ICU是MRSA感染的高危部门,应加强神经外科ICU患者MRSA的筛查,加强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患者的管理,严格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处理,严格手卫生,避免MRSA的院内传播.
  •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经额"锁孔"入路联合脑室外引流手术和传统钻颅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4年6月来医院神经外科32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27例,15例采用经额"锁孔"入路联合脑室外引流手术,传统钻颅脑室外引流手术1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三脑室内血肿体积变化情况,术后颅内感染及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预后的差别. 结果:经额"锁孔"入路联合脑室外引流手术组脑室积血消失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较传统钻颅脑室外引流手术组低(P<0.05);预后(GOS评分)好于传统钻颅脑室外引流手术组(P<0.05). 结论:经额"锁孔"入路联合脑室外引流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对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文中将医院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对冲伤额叶脑挫伤病例临床诊疗经验进行总结。冲伤致额叶脑挫伤是临床上常见颅脑损伤类型之一,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特殊性,早期病情常较轻,但容易出现低钠血症、脑中心疝和精神障碍等症状。额叶脑挫伤容易并发低钠血症的可能原因为额叶损伤后挫伤、水肿压迫下丘脑,外伤应激影响下丘脑功能,血管损失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下丘脑缺血改变。当出现低钠血症时,要仔细鉴别SIADH抑或CSWS。鉴别困难者可采取试验性补液或限液治疗。对于脑中心疝,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动态检查头颅CT,并做好术前准备。另外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者,在治疗颅脑损伤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精神障碍给予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对于伤后早期出现烦躁或由烦躁转为安静时,要注意与颅内压增高引起的症状鉴别。高压氧治疗可促进大脑功能恢复,有利于改善精神症状,病情允许时尽早进行。随着颅脑损伤的恢复,精神障碍多可治愈。
  • 摘要:谵妄是指以意识障碍、显著的兴奋躁动、感知觉障碍为三联征的一组器质性精神障碍症状群,是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外科手术或全身麻醉易出现,其发病高峰期一般在术后1~3d,是急性脑器质性反应中最常见的表现.颅脑损伤致谵妄的发生率约占谵妄发生原因的5%.近年来,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对谵妄患者的护理及其重要,本文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谵妄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临床护理对策,即应避免刺激,保证营养均衡,进行健康宣教,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等。
  •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生实习教学方法,并在实习带教中加以应用.方法:运用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式.结果与结论:提高了学生的实习效果,及综合素质,开拓了思维空间,出科考试优秀率提高,临床带教满意率提高.
  • 摘要:神经外科患者存在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癫痫发作等异常精神症状及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问题.已有考查结果表明:神经外科手术期患者健康需求观念很强,有80~90%的患者被证实能通过健康教育知道有关健康和疾病的信息,相信这些知识是科学的,有益于健康的,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行为上加以调整,以改正有害健康的不良习惯.根据科室疾病特点,结合本科室人员的特点,引入层级管理理念,制定各级人员职能要求,举办讲座与学习班,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士专科理论水平.教导护士针对神经外科患者病情特点,巧妙运用沟通技巧,因人而异采取灵活多样的宣教方式,提高了满意率,深化了优质服务的内涵.
  •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rn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PADBS)患者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参数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的关系. 方法:选择40例行有创ICP监测的PADBS患者(观察组)以及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TCD床旁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Vd)、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ystolic peak velocity,Vs)以及博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并记录即时ICP值.观察组患者按ICP进行分组,将其TCD各参数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随着ICP的升高,Vd、Vm、Vs均呈下降趋势,而PI、RI则呈逐渐升高趋势.其中Vd在ICP轻度升高时即明显下降(P<O.05),而Vs只有在ICP重度升高时才明显下降(P<O.05),PI与ICP的相关系数最大(r=O.874,P<O.01). 结论:TCD可以无创监测PADBS患者ICP的变化,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分型及综合治疗. 方法:回顾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的545例开颅患者,对其中发生脑膨出的132例患者分五型,对侧硬膜外血肿型(Ⅰ型);窦汇区硬膜外血肿型(Ⅱ型);对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脑挫伤型(Ⅲ型);大面积脑梗塞型(型);弥漫性脑肿胀型(Ⅴ型).分析各型临床特点,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结果:根据伤后六个月GOS预后评分判断预后,I型:GOS1患者14例,GOS2~3患者2例,GOS4~5患者12例;Ⅱ型:GOS1患者7例,GOS2~3患者3例,G0S4~5患者2例;Ⅲ型:GOS1患者14例,GOS2~3患者4例,GOS4~5患者2例;Ⅳ型:GOS1患者18例,G0S2~3患者4例,GOS4~5患者3例;Ⅴ型:GOS1患者44例,GOS2~3患者3例,GOS4~5患者0例.经过Ridit分析,认为五型之间的预后差异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Hc=38.53,P<O.O1). 结论:颅脑外伤术中脑膨出的分型能反映临床特点及预后,对临床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并提高早期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摘要:目的:探讨既往无凝血病史或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史的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后凝血功能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及住院时间等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满足研究入组标准的191例患者,分析包括PT、PTR、INR、APTT、Fg、PLT等凝血相关指标与患者年龄、性别、受伤时间、受伤类型、CT影像中线移位和脑室受压情况、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等的相关性,探讨凝血功能异常指标对患者NICU住院时间、总的住院时间、术后再出血、二次手术率、住院死亡率等的影响. 结果:一般资料为男153例,女38例;年龄4~88岁,平均44岁。PT异常II例,PTR异常10例,INR异常36例,APTT异常2例,Fg异常55例,PLT异常7例。根据外伤类型可分为开放伤9例,闭合伤182例,其中单侧伤106例,双侧伤85例。根据受伤轻重分级为重度90例,中度33例,轻度68例。受伤类型包括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0例,脑挫裂伤146例,脑室内出血6例,脑内血肿30例,硬膜外血肿85例,硬膜下血肿69例,颅骨骨折132例。CT提示中线移位62例,脑室受压变小63例。其中手术治疗168例,非手术23例。二次手术率4.290。平均NICU住院时间为7天,总的住院时间平均为18天。死亡25例,好转166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INR与脑挫裂伤和硬膜下血肿相关(Pearson卡方检验,分别p<0.05和p=0.01),INR和PTR分别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相关(Mann-Whitney U检验,p<0.01和p=0.006),Fg则与硬膜下血肿相关Q?earson卡方检验,分别p<0.01),Fg和PLT则分别与脑室受压变小相关(Pearson卡方检验,p<0.05)。进一步分析撮血功能异常指标与患者死亡率和住院时间等的关系表明PT、PTR及Fg与平均住院天数相关(Mann-Whitney U检验,p=0.003,p<0.001和p=0.002),而PT、PTR、INR、PLT与住院死亡率呈相关性(Mann-WhitneyU检验,p=0.001,p=0.006,p=0.008和p=0.012)。 结论: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可引发凝血病,受伤类型等是凝血功能指标异常的危险因素,凝血功能指标异常与患者死亡率和住院时间相关。
  • 摘要:《国际神经修复学会北京宣言》(德黑兰2015年修订版)明确提出,中枢神经损伤和退行性变性后,神经功能是可以修复的.这一神经修复学主流观点正在改变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的治疗和思考模式.把各种现代科技手段集成运用于传统医疗,这里面包括组学的技术,数字影像,系统生物学,信息科学,大数据等等,通过现代科学的手段和传统医学的融合创新,最后成为精准医疗的体系和范式。通过对1255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总结,证实细胞移植治疗可用于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
  • 摘要:目的:重型颅脑损伤后由于其病变部位特殊,患者病情复杂,死亡率较高,内环境的变化对患者的生存及神经功能有极大的影响.本研究回顾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渗透压变化与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2013年1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72例,男105例,女67例,平均年龄46±2.32岁,大于60岁41例.入院GCS评分均小于8分,其中原发性脑干损伤1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44例,脑挫裂伤67例,硬膜下血肿49例.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给予生命体征监护、脱水、止血、补液等对症治疗并进行血液指标检测,手术治疗126例,保守治疗46例.入院后前3天每日进行血浆渗透压及其它生化指标检测,3天后根据病情及血液指标变化隔日或每日进行血浆检验指导补液及其它治疗.血浆渗透压大于310mmol/L为高渗状态,将患者血浆渗透压变化与入院病情及预后(GO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入院血浆渗透压323.36±9.47,其中大于60岁血浆渗透压327.56±10.21,治疗过程中血浆渗透压高者或波动较大者死亡率20%(13/65),致残率35.3%(23/65),非高渗透压者死亡率13.1%(14/107),致残率24.3%(26/107),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累及丘脑下部或者继发性损害破坏机体体液调节系统及治疗中补液、脱水措施的不当可导致机体电解质失衡,导致血浆渗透压出现变化,现研究证实血浆渗透压高于340mmol/L,患者死亡率大幅度增加。尤其老年患者的机体退化、功能下降,颅脑损伤后内环境的稳定性差,电解质容易紊乱,预后较差。颅脑外伤后早期患者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水平增加,机体保钠,伴随应激性糖皮质激素的增加,血糖、尿素氮增加均可导致渗透压增高,在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脱水纠正电解质的治疗中,密切注意血钠、血糖、血尿素氮变化。渗透压升高不只加重脑组织损伤,同时可能导致肺水肿及多脏器功能不全,因此,入院时患者血浆渗透压增高,在治疗过程中持续升高往往提示预后不良。患者在补液、脱水治疗中应避免血浆渗透压大幅度变化,以避免组织、细胞代谢障碍并出现继发损害。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易掩盖高渗状态,导致治疗错过最佳时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血浆渗透压监测,指导临床脱水和补液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血浆渗透压变化与颅脑损伤后病情的严重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依据。
  • 摘要:神经外科临床上经常遇到硬膜下积液外科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例.本文报告一例反常性脑疝合并硬膜下积液的病例,CT表现容易让治疗者误认为是硬膜下积液造成的占位效应而采取外科措施,该病例经过补液治疗迅速治愈.通过此病例,对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发生机制进行分析和思考.
  • 摘要: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颅压是患者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去骨瓣减压术可以快速有效降低颅内压力,抢救患者生命,然而大面积颅骨缺损造成的脑摆动影响脑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恢复,既往去骨瓣减压术后3月才进行颅骨修补术,近年来伴随修补材料及手术理念的更新,早期颅骨修补术逐渐被大家共识,本文回顾性观察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3-8周)行颅骨成形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探讨早期颅骨成形术后可行性。本研究认为对于行去骨瓣减压术后脑损伤患者,只要患者术后颅内压力控制良好,创口愈合良好,无全身手术禁忌症者,均可以在患者皮瓣张力下降,形态与对侧基本对称时进行颅骨修补成形术,以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 摘要: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在治疗脑脊液鼻漏合并脑室扩张的有效性.方法:分析2例外伤致脑脊液鼻漏合并脑室扩张患者,经保守治疗、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带蒂骨膜瓣修补前颅底失败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脑脊液鼻漏停止,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对于脑脊液鼻漏合并有脑室扩张者,需解决颅高压问题,脑脊液鼻漏才可以愈合.
  • 摘要:近年来,随着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神经电刺激术已应用于临床,并证实了对意识障碍患者促醒的治疗有明显效果.要实施SCS首先要保持患者病情稳定,并建议早期开始感觉相关刺激法。SCS治疗意识障碍患者,要把握好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临床程控原则,应遵循刺激参数从低至高的原则有序缓慢进行,在患者个体适应和各参数极限值之间选择最大化。
  • 摘要:双额叶脑挫裂伤是闭合性颅脑损伤中一种比较严重的类型,为前额接触力冲击伤及枕部着力的减速性对冲伤所致,常见于交通事故伤和坠落伤等.鉴于该病病情变化快、脑疝发生率高,对此类患者临床应予以重视,不能仅靠意识深浅、颅内血肿大小、中线结构是否移位来决定手术。有手术适应证者应尽早手术,充分的内外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一旦发生脑痛,虽进行了手术,部分患者预后仍不佳,致残率高,植物生存状态的可能性大,给社会、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当然,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保守及手术治疗标准的选择,还有待进一步随机、双盲、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
  • 摘要:目的:外科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方法各异,本文旨在探讨采用单孔等量盐水置换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体会. 方法:23例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东区收治的CSDH患者(2013.12-2014.9),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局麻+强化或全麻方式,采用颅骨单孔置管,颅骨钻孔位置选在血肿的后下侧以便于引流,血肿腔造瘘口大小能顺利通过引流管即可,置入引流管后即封闭切口.选择适量生理盐水,进行等量盐水置换冲洗血肿腔,至引流液基本清亮,后带管回病房继续引流24-72小时左右,术后复查头颅CT,根据引流情况调节患者头位以利引流,并及时拔除引流管.总结相关数据,并与同期采用传统置管冲洗的10例患者对照,讨论此方法的疗效及临床体会. 结果:观察组18例治愈(78.3%),5例好转(21.7%),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6例治愈(60.0%),4例好转(40%),出现颅内积气3例,发生率30%。 结论:单孔等量盐水置换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保留了原术式的简单、易行、创伤小的特点,又降低了原术式可能并发张力性气颅、颅内感染的危险性,较原术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明显改善。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凝血功能障碍是外伤性脑损伤(TBI)后常见的现象,而且凝血功能障碍与患者的预后有密切联系.高血糖症同样也是外伤性脑损伤(TBI)后常见的应激反应.这项研究目的就是研究外伤性脑损伤(TBI)患者入院血糖水平是否与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相关. 方法:这项研究纳入了过去4年入住神经外科的外伤性脑损伤(TBI)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大于40s,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大于1.2,血小板总数小于120*109/L被认为是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结果:本实验共纳入129名患者。24名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这些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增高。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更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相比中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的血糖水平有着明显的增加。通过ROC曲线,更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血糖水平阈值为15lmg/dl。通过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水平高于15lmg/dl,血红蛋白水平低于12.4 mg/dl和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结论:入院时GCS评分低,血红蛋白水平低,血糖水平增高的患者容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 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医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对患者实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颅内压变化及预后效果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颅内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优势,不仅操作方便、减压彻底,而且术中能够充分显露术区,提高手术安全度。
  •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二维钛网经数字化三维成型后修补较大颅骨缺损的方法、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颅骨缺损患者60例,采用二维钛网经过数字化三维成型技术修补较大颅骨缺损,分析颅骨修补材料制作过程、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及并发症. 结果:6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因颅骨缺损所导致的神经症状有所减轻,术后无一例出现硬膜外积液、硬膜外血肿、脑脊液伤口漏、切口感染、排异反应及钛网松动、钛网外露等并发症,复查头颅CT修复以后的颅骨形状与原颅骨形状完全一致. 结论:使用二维钛网经过数字化三维成型后修补颅骨缺损,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而且使患者修补术后头颅形状最大限度恢复生理原貌,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成本较低的颅骨修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大骨瓣开颅手术在我国经过近20年的实践,从学术界最初的反对,争议到如今的广为接受并应用,充分证明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在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救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强大的生命力.这一技术的应用推广使得全国每年成千上万的伤后顽固性颅高压脑疝的病人得到了有效救治.尽管理论和临床研究均证明了该手术的有效性,但由于大骨瓣开颅手术是一项由医生动手的操作技术,全国众多的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对如何掌握该手术技术还不规范,导致了病人治疗效果的偏差.笔者曾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专门写了外伤大骨瓣手术方法介绍,发表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24(2);153-154》上.并于2013年3月专门出版了《双额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和《一侧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术》的手术视频光盘.经过中国医师协会几年的交流,推广,完善,目前这一技术已经成熟,应该加强规范,以提高全国的神经外科医师/创伤科医师的整体救治水平.
  • 摘要: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系头颅外伤3周以上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其发病机制与年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代谢因素有关。可结合其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对该病确诊。可用骨瓣开颅包膜切除术、微创锥颅加尿激酶注射进行治疗。
  • 摘要: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发展,部分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微创治疗已受到神经外科医师的推崇.2010年2月至2015年12月,本科有选择的对20例外伤性幕上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微创穿刺清除血肿,效果良好.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及准确地把握手术时机。目前具体多少血肿量才适合微创手术,尚无统一标准。文献报道30-110ml.作者认为还须结合临床表现,血肿部位以及是否合并严重的脑挫裂伤和脑水肿反应等。
  • 摘要:早期诊断应建立在对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的病因,临床特点及上述高危因素的充分认识与重视的基础之上。因此,笔者认为:外伤后72h内动态CT观察是必要的(对病情不稳定者应列为常规)。特别是当临床症状恶化时,更应积极果断地复查CT甚至开颅探查。多数学者认为DTICH原则上均应手术治疗。但是根据血肿量、中线结构移位程度,患者神经病学情况等参数,选择某些DTICH非手术治疗也是可行的。
  • 摘要:开放性颅脑损伤在和平年代以非火器伤为主。传统的治疗方法一般在清创后将碎骨片取出弃去,待术后3个月或半年以后再行缺损颅骨修补。仅少数学者认为可在早期清创时行一期颅骨修复。有报道伤后长达9d行一期碎骨片成形而获成功。本组患者均采用一期碎骨片成形手术,获得了满意效果。使患者免受2次手术的痛苦,并减轻了经济负担。在手术过程中防止术后伤口感染十分重要。
  • 摘要:脑挫裂伤合并血肿(traumatic intraparenchymal contusions and hematomas,IPHs)的进展性扩大是造成外伤后患者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重要原因,本文旨在对与IPHs进展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进行总结,并从是否合并tSAH或者tSDH、组织供氧不足、伤后首次出血量、凝血功能障碍、是否行去骨瓣减压术、影像学改变等方面进行探讨。
  • 摘要:弥漫性轴索损伤合并颅内血肿的CT表现除了颅内血肿外主要是轴索损伤的表现,大脑、脑干、脐眠体等部位白质内单发或多发的非占位性出血灶,弥漫性脑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弥漫性轴索损伤合并颅内血肿予以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手术,术后给予吸氧,脱水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等相关治疗措施,术后1.5月患儿清醒,说明对于DAI合并颅内血肿采取手术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 摘要:重度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重症,发病急,变化快,为挽救患者生命,往往需要行手术治疗,且术中及术后有发生迟发型血肿可能,本文就颅脑损伤术后迟发型血肿发生部位及相关因素作一综述.颅脑损伤术后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无一致意见。多数学者认为与血管麻痹、低氧血症等全身因素或脑挫裂伤、颅骨骨折、脑膜血管破裂、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有关。其治疗除参考常规颅内血肿及颅骨骨折手术指征外,不能单纯根据血肿量大小决定是否手术,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血肿部位、中线结构变化、是否合并脑挫裂伤及脑挫裂伤严重程度等因素,当手术指证明确,无明显手术治疗禁忌症,病人全身条件能够耐受手术是,手术仍是关键的第一步,同时还要重视围术期治疗。
  • 摘要: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伤情复杂严重,死亡率高.经抢救治疗,大部分患者虽然幸存下来,但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通常根据创伤病史和体格检查,以及现在应用已极为普遍的CT或MRI,诊断一般不会有困难,但需注意的是,有时早期影像学检查不一定有很明确的病灶,临床医生一定要根据临床表现及客观体格检查结果来判断病情并做出诊断。脑外伤的康复要贯彻始终,从受伤急性期到恢复期,甚至是终身康复。越早进行康复,将来的预后越好。脑外伤的康复包括卧床期的良肢位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翻身、起坐、平衡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等,还包括患者语言训练、认知训练、心理辅导等,还包括进食、穿衣、大小便护理、呼吸和皮肤管理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方法:对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转运前的准备工作、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转运后的安置.结果:本科室有两名患者在院内转运途中出现脑疝,成功1人,死亡1人.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病情危重,做好转运前的各项工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
  •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行手术治疗的5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进行总结分析.本组病例均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恢复良好41例,轻度致残9例,死亡1例.结论:本组患者及时手术治疗,多预后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尤其脑疝形成者采用急诊钻孔减压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疗效肯定.
  • 摘要:重型颅脑外伤和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是基层医院神经外科急诊手术中最多见的疾病.常需要在清除积血的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是常见的并发症,常导致患者恢复不良,表现为意识淡漠,健忘,定向力差,大小便失禁,肢体肌力差等.如何将两种并发症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一次手术同期治疗,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在2013年—月至2015年3月间,对16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同期进行了颅骨修补和V-P分流术,取得满意疗效.
  • 摘要: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发生迟发血肿并不少见,如何第一时间有效处理该类血肿,将影响患者的预后.传统方法多采取再手术或勉强保守治疗,但存在创伤大甚至再损伤及影响患者恢复等问题.科室采用微创穿刺治疗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迟发血肿52例,疗效肯定.
  • 摘要:脑深部电刺激(DBS)也是神经刺激术中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及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DBS近年来也开始用于治疗一些人类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研究当中.现从DBS治疗TBI后运动与认知功能障碍两方面加以简述.部分临床研究显示出DBS在改善TBI后患者的运动障碍和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但其相关机制仍不清楚。仍需要进一步进行临床试验包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当前仍有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克服如TBI患者脑损伤异质性导致的DBS治疗靶点或靶区寻找。
  • 摘要:颅骨修补术后常见并发症有同侧急性硬膜下、外血肿,脑内血肿、皮下积液、头皮瓣坏死、感染、颅骨修补材料外露、脑积液漏等。但发生于对侧硬膜外血肿较为少见。一般硬脑膜外血肿形成的原因为颅骨骨折板障出血、硬脑膜动脉血管损伤出血、硬脑膜破裂脑挫裂伤出血、以及导静脉破裂出血等。文中病例患者在颅骨修补术后发生对侧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回顾整个治疗过程后发现,术后患者引流袋放置位置过低,由于术中有脑脊液漏出现,尽管做了硬脑膜修补,但引流液流出较多量,造成脑组织回缩,可能使脑组织与脑膜之间腔隙过大,造成对侧行走在颅骨内板的血管沟、槽、管内的硬脑膜动脉破裂或撕裂导致出血形成血肿。总之,在颅骨修补术过程中要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中细心操作每一个环节,尽量不要分离时损伤“硬脑膜”,以防脑脊液漏的发生。手术后要严密观察病人,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的出现,针对性的及时解决,以免造成重大损失。
  • 摘要:目的:探讨CT颅底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对创伤性脑脊液鼻漏漏口诊断价值及开颅手术治疗延迟性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疗效. 方法:分析2006年5月至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9例延迟性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与术中探查所见脑脊液漏口部位的一致性,总结手术方法及疗效. 结果:根据术前CT颅底薄层扫描及三维立体重建显示的颅底骨折及/或缺损、脑软化灶及颅内积气等征象均能较准确判断漏口部位,采用游离及带蒂自体组织(颞肌筋膜、腹壁脂肪、颞肌瓣)多层次修补漏口,9例患者均一次修补成功,随访4~96个月,无复发病例.1例术后并发癫痫,无其他手术并发症. 结论:术前CT颅底薄层扫描及三维立体重建能较准确定位外伤性脑脊液漏口部位,开颅手术自体组织多层次修补漏口治疗延迟性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疗效好,并发症少.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央沟区肿瘤的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回顾分析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治疗的8例中央沟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讨论其影像学特征、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术后有患者症状改善5例,症状无恶化3例;肿瘤全切7例,次全切1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诱发电位监测技术联合术中唤醒技术可在保护患者脑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能有效提高手术效果,保障手术安全,减少术后神经功能缺失.
  • 摘要:目的:观察强化胰岛素治疗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的选取了医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把他们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0例患者.治疗组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胰岛素治疗,最终比较两个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降低感染和死亡几率,缩短住院时间,可以提升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水平.
  • 摘要:开颅术后继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是指与第一次手术无直接关联,发生在原手术区远隔部位的急性颅内血肿.是临床较少见的病变,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38~3.40%.因低发病率及大部分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导致临床医生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稍有疏忽很容易误诊或漏诊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就开颅术后继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进行探讨. 通常远隔部位血肿形成一般需要存在2个条件:各种原因引起的高颅压;颅内遗留较大空间或短期内出现颅内压急剧下降。该病多发生在术中或术后即刻,多见幕上凸面额顶枕区,判断颅内远隔部位出血最有价值是意识水平的判断并结合ICP监护和CT检查。如继发远隔部位的颅内血肿通常需再次手术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常规复查CT的必要性及策略. 方法:选择入院时未行急诊手术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常规复查组(n=53)和非常规复查组(n=50).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机制、受伤至首次CT检查时间(HCT1)、损伤类型和部位、血肿量、入院时凝血功能指标、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出院GCS和治疗总费用.对进展性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将常规复查组患者根据入院GCS分为3组(3-8分组、9-12分组、13-15分组),评价各组有无必要进行常规CT复查. 结果:两组患者出院GCS、N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DP、INR和DD为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入院GCS、HCTI、PLT越小越容易发生进展性出血(OR>1,p<0.05)。在常规复查组中,53例患者复查161次CT;其中25例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中,仅1例(4%)发生进展性出血切改变了治疗方式;28例中、重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中,18例(64.3%)患者改变了治疗方式。 结论:常规CT复查在中、重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人工硬膜减张缝合关闭硬脑膜对去骨瓣减压颅脑创伤患者脑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颅脑创伤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后行人工硬膜关闭硬脑膜(研究组52例)和不行硬脑膜关闭(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后CT影像、ICU住院天数、伤后12个月的GOS评分、癫痫发生率、肢体瘫痪、巴塞尔指数(Barthel index,B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us examinination,MMSE)等参数. 结果:两组术后病程中CT影像减压窗区脑膨出后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4%(2/52)和22%(10/46)(P<O.05).研究组恢复良好率(GOS5分)、重残率(GOS3分)分别为33%(17/52)、10%(5/52),对照组分别为15%(7/46)、26%(12/46)(P<0.05).研究组病死率及生存患者癫痫发生率分别为19%(10/52)、19%(8/42),对照组分别为22%(10/46)、19%(7/36)(P>0.05).研究组生存患者ICU住院天数、肌力III级以下的肢体瘫痪发生率、BI、MMSE分别为(8.7±4.3)d、10%(4/42)、(73.9±18.9)分、(23.5±7.0)分,对照组分别为(02.2±7.2)d、31%(11/36)、(51.61±21.8)分、(19.2±6.9)分(P<0.05). 结论:采用人工硬膜减张缝合关闭硬脑膜能改善颅脑创伤后去骨瓣减压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脑保护作用,能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
  • 摘要:外伤性癫痫(PTE)是继发于颅脑损伤(TBI)后的发作性功能异常.目前对TBI导致PTE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并不清楚。然而TBI后导致PTE的危险因素始终是确定的。这些危险因素包括:意识丧失的持续时间、脑出血,弥漫性脑挫伤、硬膜下血肿(SDHs)、早期发作以及合并颅骨凹陷骨折等。对PTE大鼠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eCl2皮层注射可以制成PTE动物模型,并证明与核因子-kB(NF-kB)表达相关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可塑性变化在PT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NF-kB表达增加可能为FeCl2致痫的共同途径。另外,自由基通过减少胶质细胞对谷氨酸的摄入,使其细胞外蓄积造成兴奋性神经毒性,目前认为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在癫痫持续状态和难治性癫痫所致的神经元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 摘要:头皮撕脱伤并颅骨粉碎性骨折在神经外科治疗中是一大难题,手术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沿撕脱伤的伤口进行,切口边缘不规则,给手术带来极大困难,术后护理更是棘手.儿童头皮撕脱伤并颅骨粉碎性骨折除了伤口难处理外,更多的是骨板去留问题.2014年科室收治1例典型头皮撕脱伤并颅骨粉碎性骨折儿童,现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本例患儿颅骨经过严格消毒,虽然未发生颅内感染,但出现了严重的骨瓣内局部感染,给患儿带来二次手术麻烦,不仅患儿遭受痛苦,且大大延长了住院时间。综合考虑,对于开放性颅骨粉碎性骨折如果伤口及颅骨受到泥沙、毛发等物质严重污染,无论骨瓣大小,均可去除骨瓣。儿童开颅术后颅骨缺损可自然成骨,而且形状、功能均甚满意。对于儿童小的颅骨缺损,可观察自行成骨情况,进一步选择治疗方式,不能自行成骨的缺损则进行颅骨修补。粉碎性骨折的颅骨复位后没有血供,静脉应用抗生素不能达到病灶,一期复位颅骨的患者如果出现伤口不愈合并持续流出异常分泌物,则考虑局部感染形成,应当及时开颅手术清除病灶,单纯引流、消毒很难治愈感染。
  •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监测对术后再次出血、脑水肿、脑肿胀的预警作用及临床指导意义. 方法:分析86例外伤性和自发性脑内血肿术后病人资料,对比GCS评分、颅脑CT影像与颅内压数值变化,评判上述三种方法的临床指导作用. 结果:2011年10月-2015年7月,科室进行外伤性和自发性脑内血肿清除及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术共计86例,其中外伤性血肿39例,自发性血肿47例,对比病人术后GCS评分、CT影像学检查及ICP监测的变化情况,提示:(1)ICP监测数值的变化最为灵敏,常能预测术后再出血,脑水肿加重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情况,对术后脱水剂的使用、CT复查有指导意义,但易受到病人体位、呼吸状况、血压等等因素的影响.(2)GCS评分是神经外科常用的评估病情变化的临床指标,更能反映病人神经功能整体状况,对颅内压的变化情况不及ICP监测敏感.且易受到麻醉深度及术后镇静药物的干扰.(3)CT检查则是直观显示颅内病变的常规手段,可以清晰显示血肿及水肿的部位、范围,及颅内解剖结构的变化,是明确手术指针及手术方式的关键依据,但难以准确、及时反映颅内压的变化情况,同时因搬动病人困难,也限制了CT检查的实施. 结论:GCS评分、CT检查及颅内压监测,各自优势及不足,临床工作中应将上述三种方法结合使用,以期能更及时、更准确把握病情变化,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颅内压监测以其准确实时反映颅内压变化情况,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摘要:由于缺乏特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目前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本文根据最新的研究进展,综述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影像学诊断与临床治疗方面的新进展。临床上DAI病人的评估,CT及常规MR各有其长处,功能MRI可作为诊断DAI的有益补充。临床迄今无治疗DAI的有效药物或措施。目前主要采取脱水剂、巴比妥类药物、钙离子阻滞剂、自由基清除剂、并发症的防治及神经营养药物,脑病危象时行开颅减压术等综合治疗措施。随着对DAJ超早期病理生理过程认识的加深,许多有可能干预病变进展的药物及措施已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并开始应用于临床。
  • 摘要:从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医院采用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治疗11例颅骨修补术后皮瓣下感染患者,感染均得以控制,避免了置入材料的取出,收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对80例脑外伤后并发癫痫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及面对面交谈等方式进行.结果:87%患者癫痫发作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无一例出现生命危险,出院后随访81%患者1年内未出现癫痫症状的发生.结论: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其发作的常见诱因,提前预防,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改善患者预后,起到积极的作用.给予患者及家属进行全程的健康教育对预防和控制疾病发作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从而降低了复发率,提高了治愈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 摘要:本文综述脑出血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最新的预防进展.通过对主要危险因素的分析,针对其形成的原因,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预防.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一些机械性、药物预防方法,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下肢血液循环情况的评估情况,针对性的给予健康指导,包括饮食指导、静脉保护等,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本文还阐述了现阶段在下肢血栓预防研究中机械预防护理辅助的发展趋势和具体实施情况,旨在为临床一线护士提供帮助,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了2012年4月到2015年4月在医院进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的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早期使用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对照组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在3-6个月的时间内再进行颅骨修补术.结果与结论:早期采取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可以更好的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创伤性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是在国内案例报道较多,但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迟发性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并致恶性脑膨出未见报道.以前作者探讨过关于硬膜外血肿导致的脑膨出,此种出血原因是一侧血肿清除术后压力填塞效应消失有关。所以强调逐步剪开硬脑膜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性降压的作用,有减缓窦汇区硬膜外血肿发生的可能。而在切口选择上应用骨瓣成型术,出血点完全暴露在术野,后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需要强调的是,不要试图用电凝的方法止血,因窦汇及横窦区为广泛的渗血,电凝是止不住的。用明胶海绵覆盖出血点,后取枕部自体筋膜一张,根据出血范围选择筋膜大小,将自体筋膜覆于明胶海绵之上,后将其缝合在硬脑膜上,并保持一定的张力。将其命名为“补丁”加压修补法,此方法在术中窦汇区迟发硬膜外血肿致急性脑膨出的治疗中得到验证时有效的。当复查头颅CT发现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再次手术时,应充分备血、及准备自体血会输。因当枕开颅时,病人的凝血功能已经相当差,有时术野已经是不凝血。以前处理这种病人可能都是切除膨出脑组织快速关颅,要不就是死于出血性休克。往往对这类患者未予以足够的重视,但随着术中CT等科技的进步及临床经验的增加,这类病人的预后也将进一步改善。
  •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损伤控制的方案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的疗效性. 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双额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未采用颅内压探头,仅根据CT及临床表现采用保守或常规手术治疗50例;另一组为研究组根据病情从保守治疗→ICP脑室型探头→单侧开颅手术入路清除双侧血肿→双侧开颅手术的手术方案手术50例. 结果:根据伤后六个月GOS预后评分判断预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恢复良好43例,重残2例,中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研究组恢复良好44例,重残3例,中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0例. 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的手术方法由简单手术方案逐级到复杂手术过度,能明显减少开颅、及开颅对患者的继发性损伤,减少脑中心疝的发生.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