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双钙钛矿

双钙钛矿

双钙钛矿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353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化学、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494923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工程陶瓷学术年会、陕西省物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2012中国国际粉体技术与应用论坛暨全国粉体技术产品商贸交流会等;双钙钛矿的相关文献由91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乐、胡瑞生、张其土等。

双钙钛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94923 占比:99.98%

总计:495031篇

双钙钛矿—发文趋势图

双钙钛矿

-研究学者

  • 张乐
  • 胡瑞生
  • 张其土
  • 李晓欣
  • 王婷
  • 赵海雷
  • 韩克利
  • 赵建军
  • 邢茹
  • 唐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小伟; 孙宁; 刘湘林; 金芳军
    •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发电装置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阴极作为SOFC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电池的工作效率。近年来,低温化已成为SOFC的发展趋势,具有混合离子-电子导电(MIECs)性质的电极材料因在中低温区(500~800°C)具备良好的催化性能而被广泛研究。其中,以钙钛矿为基本单元且有序化的层状结构氧化物LnBaCo_(2)O_(5+δ)作为SOFC阴极,在中低温区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受到了国内外众多课题组的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LnBaCo_(2)O_(5+δ)基双钙钛矿型阴极材料过去10年间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不同修饰手段对LnBaCo_(2)O_(5+δ)性能的影响。
    • 摘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陈学元团队研究员郑伟等提出一种Te^(4+)/Ln^(3+)共掺杂策略,利用Te^(4+)→Ln^(3+)(Ln=Er、Nd、Yb)的高效能量传递过程,实现Cs_(2)ZrCl_(6)空位有序型双钙钛矿的高效NIR发光。研究通过Te^(4+)单掺Cs_(2)ZrCl_(6)获得宽带黄光发射,发光量子产率达59.3%,并利用变温高分辨光谱、拉曼光谱等手段对Te^(4+)的激发态动力学、电-声子耦合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揭示其发光来源于Te^(4+)的^(3)P_(1)→^(1)S_(0)电子跃迁。
    • 周丽红; 熊晓松; 吉宁林; 张丁; 肖建中
    • 摘要: 为了提高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层状钙钛矿氧化物YBaCo_(2)O_(5+δ)(YBC)阴极材料的电化学性,通过掺杂和包覆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采用乙二胺四乙酸-柠檬酸络合法合成了YBC和YBa_(0.5)Sr_(0.5)Co_(2)O_(5+δ)(YBSC)氧化物粉体;采用溶液浸渍法制备了La_(2)NiO_(4+δ)(LN)包覆YBSC的复合阴极La_(2)NiO_(4+δ)@YBa_(0.5)Sr_(0.5)Co_(2)O_(5+δ)(LN-YBSC);分析了合成粉体的物相、电导率以及半电池上YBSC和LN-YBSC阴极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LN为单相的Ruddlesden-Popper结构。掺Sr后的YBSC仍为四方晶体结构,与YBC结构一致。Sr掺杂引起移动间隙氧浓度增加导致电子空穴增大提高了YBSC的电导率。LN紧密、连续地分布在YBSC骨架表面,形成包覆结构。与YBSC阴极相比,LN-YBSC阴极的极化阻抗更小,LN的包覆提高了YBSC的电化学性能,这主要归因于LN具有较好的氧表面交换性能。
    • 王嵩; 潘凯
    • 摘要: 无铅卤化物双钙钛矿(HDPs)作为替代有毒且稳定性弱的铅基钙钛矿引起广泛的关注。通过向Cs_(2)AgInCl_(6)双钙钛纳米晶体(NCs)中掺杂各种元素,产生了有趣的光学特性,即自陷激子发射和掺杂元素诱导光致发光。这种有趣的光学特性激发了人们探索Cs_(2)AgInCl_(6) NCs的不同合成方法,以及对除Ag^(+)和In^(3+)外其他单价和三价阳离子的许多合金成分的探索。介绍了近年来Cs_(2)AgInCl_(6) NCs的研究进展,包括合成策略,光学特性以及不同合金化和掺杂效应引起的可协调的光致发光。
    • 罗嘉诚; 王延惠; 王维昊; 李玉玲; 廖佳杰
    • 摘要: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Mn^(4+)激活的La_(2)MgTi_(1-x)O_(6):xMn^(4+)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对荧光粉的物相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n^(4+)成功进入到La_(2)MgTiO_(6)的晶体结构;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在250~550 nm范围内存在较强的吸收,在650~750 nm的范围内有较强烈的红光发射,归属于Mn^(4+)离子的^(2)E_(g)→^(4)A_(2g)能级跃迁,在Mn^(4+)浓度为0.008时,发光强度最大;La_(2)MgTi_(1-x)O_(6):xMn^(4+)红光荧光粉可以作为一种有潜力的红色荧光粉应用于植物照明LED中。
    • 李付绍; 徐应仙; 武青青; 沈虎峻; 邓明森
    • 摘要: 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制备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双钙钛矿阳极材料Sr_(2)MgMoO_(6)(SMMO),研究了样品制备过程对材料的相态结构组成、传输性能、H_(2)氧化催化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SMMO对制备过程的要求高,难以通过简单一步退火反应获得相态纯净的双钙钛矿结构,高纯度的SMMO需要经过反复混合及充分退火反应制取,同时样品中少量的杂质相SrMoO_(4)也很难彻底消除;样品中的杂质对材料的电导率有明显影响,纯度越高,材料的导电传输性能越好;SMMO的纯度对阳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影响很大,纯度越高,阳极的界面阻力越小,阳极催化氧化H_(2)的性能越好,对应单电池的输出功率越大;在800°C下,SMMO阳极的界面电阻低至1.07Ω·cm^(2),对应单电池的输出功率可达710 mW·cm^(-2)。
    • 张琪; 张敏; 郝久源; 李瑞; 祖宁宁
    • 摘要: Sr_(2)CrBO_(6)(B=Os,Re,W)被证实是具有最高磁转变温度的双钙钛矿氧化物.论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Sr_(2)CrBO_(6)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并通过计算结果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总体来看,B位元素的改变对材料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能带结构的计算,Sr_(2)CrOsO_(6)为半导体,Sr_(2)CrReO_(6)和Sr_(2)CrWO_(6)为半金属.晶体介电函数虚部ε_(2)(ω)曲线在所考察的能量范围内存在明显的介电特征峰,论文结合态密度和能带结构讨论了这些介电峰所对应的电子跃迁过程.Sr_(2)CrOsO_(6)和Sr_(2)CrReO_(6)在可见光区域均有较强的吸收,其中,Sr_(2)CrReO_(6)在394 nm处的峰值吸收系数为38.54×10^(4)cm^(-1),Sr_(2)CrOsO_(6)在594 nm处的峰值吸收系数为29.11×10^(4)cm^(-1).根据反射率的计算,三种材料在可见光区域的反射率都小于0.3,反射损失较小.另外,Sr_(2)CrOsO_(6)和Sr_(2)CrReO_(6)虽然为单轴晶体,但其光学性质在所考察的能量范围内几乎是各向同性的.此研究为Sr_(2)CrBO_(6)(B=Os,Re,W)在光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 刘瑞红; 李晓欣; 徐宝; 陈金欢; 陈梦蝶; 吴鸿业
    • 摘要: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a2-xCaxCoMnO6(x=0.6,0.75)多晶,该组样品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当La2-xCaxCoMnO6样品中x=0.75时,观察M-T下的FC曲线,可以看出该样品中磁化强度出现了负值,即负磁化现象。通过磁化率与温度的乘积(χ^T)与温度(T)的变化曲线确定了两组样品的奈尔温度TN,进一步分析得出,两组样品在低温区域出现了团簇玻璃行为;分析磁化率倒数(χ^-1)和温度(T)的变化曲线与居里-外斯(C-W)拟合直线,得出两样品均出现类Griffiths相。
    • 刘瑞红; 李晓欣; 徐宝; 陈金欢; 陈梦蝶; 吴鸿业
    • 摘要: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a2-xCaxCoMnO6(x=0.6,0.75)多晶,该组样品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当La2-xCax CoMnO6样品中x=0.75时,观察M-T下的FC曲线,可以看出该样品中磁化强度出现了负值,即负磁化现象.通过磁化率与温度的乘积(χT)与温度(T)的变化曲线确定了两组样品的奈尔温度TN,进一步分析得出,两组样品在低温区域出现了团簇玻璃行为;分析磁化率倒数(χ-1)和温度(T)的变化曲线与居里-外斯(C-W)拟合直线,得出两样品均出现类Griffiths相.
    • 黄启航; 孙小琴
    • 摘要: 双钙钛矿材料由于其丰富的化学组成及晶体结构被认为是一类优良的光催化材料,但大多数双钙钛矿氧化物仅表现出紫外光催化活性.因此,本文通过过渡金属离子Fe、Cr、Ni等掺杂调控双钙钛矿化合物Ba2InNbO6的能带结构,期望实现高效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并研究掺杂元素对晶体结构、微观形貌、表面状态等物化性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过渡金属能够成功地引入到双钙钛矿的Ba2InNbO6的In位点,并能拓宽材料的可见光吸收范围.此外,过渡金属的引入改变了材料表面亲水性,晶胞发生收缩,颗粒尺寸增大.与Ba2InNbO6相比,过渡金属掺杂的样品光催化析氢活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其中,Ba2In0.9Fe0.1NbO6在全范围照射(λ≥250 nm)下的析氢量最高,达到了15.8μmol,并且在可见光(λ≥420nm)照射下的析氢速率为2.71 μmol/h,其对应的表观量子效率为0.016%.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