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原油

原油

原油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3年内共计16081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工业经济、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71篇、会议论文304篇、专利文献7806篇;相关期刊1477种,包括股市动态分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国际石油经济等; 相关会议163种,包括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2012(第十二届)国际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会议等;原油的相关文献由25144位作者贡献,包括田松柏、褚小立、张健等。

原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71 占比:49.57%

会议论文>

论文:304 占比:1.89%

专利文献>

论文:7806 占比:48.54%

总计:16081篇

原油—发文趋势图

原油

-研究学者

  • 田松柏
  • 褚小立
  • 张健
  • 崔新安
  • 吕仁亮
  • 王存文
  • 陈夕松
  • 徐彩丽
  • 梁成
  • 刘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张文媚; 吕玉平; 闻环; 林志生; 林维敏
    • 摘要: 原油样品经航空煤油稀释后,在雾化室温度为0°C条件和氦气碰撞模式下,直接进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质谱仪(ICP-MS)中测定砷含量。砷在0.1~50μg/kg砷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达0.9991,砷的检出限为0.082 ug/kg,回收率在91.8%~112.1%之间,本方法具有样品处理简单,结果准确等优点,适用于批量原油砷的快速检测。
    • 陈玉洁; 王银强; 栾翔; 张钉国; 刘霞; 冯晶; 唐杰; 王亚敏
    • 摘要: 为了解决塔7站发送清管器过程中进行放空操作时油污的喷溅问题,立足清管作业现状,结合生产运行实际,对放空操作时油污的喷溅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充压使整个发球筒内带压是造成放空原油喷溅的主要原因。对多种对策进行对比分析,选出最佳解决方法,并进行现场实施和效果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发送清管器过程中的油污喷溅问题,满足现场实际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徐国庆; 文萍
    • 摘要: 原油盐含量测定是原油评价中非常重要的数据。论述了电位滴定法测定盐含量的优势及注意事项。电位滴定法与指示剂滴定法相比,是由仪器主动确定滴定终点,数据准确度更高。电位滴定法与电量法相比,取样量大,数据有良好的代表性。在作为仲裁方法或与国际贸易接轨时,宜选用电位滴定法。
    • 徐飞艳; 王永宏; 张英; 冯春艳; 李文宏; 王帅; 郭勇
    • 摘要: 石油磺酸盐中活性组分的识别对于磺化原料油的选择和磺酸盐产品界面活性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开展石油磺酸盐关键活性物质结构的确定与活性检测研究,可以提升高品质石油磺酸盐生产的可控性.采用液相色谱制备技术,结合质谱分析和界面张力测试评价,从长庆石油磺酸盐样品中成功分离制备出了具有优异界面活性的关键活性组分.试验结果表明,其活性组分占总石油磺酸盐含量的7.3%,可以将油水界面张力快速降至超低(<1.0×10^(-3) mN/m),且具有广泛的油相普适性,对于正己烷~正十六烷油相以及多种油田来源原油,均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此外,活性组分以单磺酸盐为主,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14(不含Na^(+)),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在380~450之间,主要组成是以多种同分异构体结构形式存在的十七烷基苯磺酸盐和十八烷基苯磺酸盐混合物.
    • 王婷婷
    • 摘要: 原油通常情况下都需要通过输油管线进行运输。在长期的运输过程中,输油管线就容易发生泄漏,会对原油运输造成一定的阻碍。输油管线发生泄漏是有原因的,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环境影响因素,所以要加强对于原油输油管线的检测与日常管理,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泄漏问题的发生,减少原油的损失以及对环境的破坏。
    • 杏长鑫
    • 摘要: 某单位加工的原油以涠洲、陆丰、西江等海洋油品为主,油品性质复杂,原油中的重质组分易在储罐底部沉积,随着生产周期的增长,罐底积累的油渣造成原油罐区有效库容下降、输送泵故障频发及检修清罐损失等生产难题。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开发了1种用于防止原油沉降、降低原油粘度、凝固点的阻降粘剂(ZC-11型),工业应用表明,在正常工况下,该阻降粘剂能较好的改善原油运动粘度,使得原油罐底重油的低温流动性增强,罐底油渣去除率达到100%,对下游常压装置、催化装置生产不产生负面影响,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 王胜兵
    • 摘要: 脱水是原油处理基础工序。原油脱水系统是海上油气田的工艺流程,原油分离器是原油脱水系统的核心设备。原油脱水流程中操作压力较低的分离器分离出的生产水需要增压泵增压后才能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海上某油田现有增压泵流程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原油分离器原油乳化,脱水效果较差,同时频繁启停影响流程稳定。本项目优化改进了增压泵流程设计并在现场有效应用,对行业内原油处理流程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 蒋宁; 张元毅; 范伟; 赵世超; 徐新杰; 徐英杰
    • 摘要: 原油石化装置的换热器常受到结垢影响,导致换热器性能衰退严重,换热网络性能也会随之衰退,同时换热器之间的耦合关系,导致不同换热器的性能衰退对换热网络整体性能变化的影响不同。以往的清洗决策主要是根据单台换热器性能衰退到一定程度来制定的,这会导致换热网络整体可能处在较差的运行状态。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预测和机理模型的换热网络清洗决策方法,基于换热器的运行数据建立智能预测模型,获得换热器性能变化趋势,结合换热网络的性能模拟模型,进一步获得换热网络的性能变化趋势,从而从换热网络整体性能变化的角度来制定清洗方案。研究表明,对收集到的原油换热器运行数据,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通过对原油精馏装置换热网络的案例分析,当HE1、HE2和HE5三台换热器同时发生性能衰退时,换热网络年度公用工程能耗费用将增加12.1%。与传统基于单台换热器性能衰退情况制定的清洗方案相比,从换热网络整体性能衰退角度制定的清洗方案,年度额外公用工程费用减少13.1%,损失费用减少14.1%,年度总费用减少13.8%,而清洗次数仅增加3台次。
    • 田松柏; 章群丹; 蔺玉贵; 王小伟; 刘颖荣
    • 摘要: 原油和馏分的酸值(TAN)是反映其加工过程中腐蚀性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实沸点蒸馏(TBP)方法未考虑石油酸在原油蒸馏过程中的分解,得到的馏分酸值严重偏低,影响了对馏分腐蚀性的判断以及相应防腐措施的制订。为此开发了一种原油快速蒸馏(RD)仪,采用短分馏柱、高真空度、高蒸馏速率对原油进行分段蒸馏切割,有效避免了原油中石油酸的分解,使各馏分酸值的加权值达到了原油酸值的90%以上。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几种典型高酸原油酸值的分布规律,发现原油可馏出部分的酸值基本上都是随着沸点的升高而增高。另外,通过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分析表明,实沸点蒸馏过程中酸值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大分子石油酸的分解,而与石油酸的类型相关性较小。
    • 王小伟; 章群丹; 田松柏
    • 摘要: 原油特性与工艺路线相匹配是炼油厂最大化生产大宗石油化工原料的重要途径。针对典型原油加工路线,就适宜于生产大宗石油化工原料的世界主要油区原油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表明:采用<350°C馏分收率和链烷烃含量2种性能比较原油直接裂解性能时,中东地区原油是生产乙烯的较理想原料。构建由链烷烃、一环环烷烃和一环芳烃组成的裂化指数,对减压馏分油的催化裂解性能进行比较,发现来自北非、亚太等地区的原油是生产丙烯同时兼顾芳烃的较好原料。针对以加氢裂化为核心工艺的多产芳烃加工路线,以残炭和金属含量对渣油加氢工艺进行优选,表明南美地区渣油需采用浆态床加氢工艺加工,中东地区渣油采用沸腾床加氢工艺加工较好,亚太、非洲地区渣油可采用固定床加氢工艺加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