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原位试验

原位试验

原位试验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38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7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209069篇;相关期刊180种,包括工程地质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第27届全国土工测试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桩基工程学术会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水运专业委员会新型桶式基础结构技术交流会等;原位试验的相关文献由1073位作者贡献,包括孔令伟、朱军、李秀菊等。

原位试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7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3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09069 占比:99.84%

总计:209413篇

原位试验—发文趋势图

原位试验

-研究学者

  • 孔令伟
  • 朱军
  • 李秀菊
  • 李鸿晶
  • 沈志平
  • 王志鹏
  • 薛娜
  • 马海龙
  • 周火明
  • 李顺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成文; 李英; 徐兆祥; 李洪波
    • 摘要: 为确定人工回灌影响下的包气带土壤水分响应变化程度,阐明土壤水分运动特征,以原位水田为研究对象,利用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土壤含水率、负压、电导率等变量和灌溉入渗时间以及沿剖面埋深的关系,选择V-G模型拟合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运用SPSS分析了土壤水分与负压的数理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负压变化规律明显,土壤含水率与负压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均在88%以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在单层埋深中较难拟合,通过多层埋深叠加可以得到较好的拟合曲线;土壤负压随含水率变化存在瞬间突变,需进一步提高监测频率。
    • 葛明明; 李小泉; 鲁涛
    • 摘要: 以现场大型原位渗透变形试验为基础,通过对大量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在深厚覆盖层上建高土石坝之第四纪沉积物土层的渗透变形参数建议值。通过现场试验,探讨了深达百余米的覆盖层物理力学参数及试验方法,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即将或正在施工的大渡河流域双江口、金川等工程的勘察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 朱曦
    • 摘要: 为适应海外高速铁路已填路堤工程评估需要,文章依托伊朗库姆至伊斯法罕高速铁路建设,选取典型的已填路堤工程,开展分层开挖、分层原位试验,测取了路堤压实指标K、K_(30)及E_(vd),并对比分析了压实指标K、K_(30)及E_(vd)与规范下限值要求。结果表明,路堤填料以细砾土为主,组别满足规范无砟轨道路堤填筑要求;基床底层K、E_(vd)、K_(30)及路堤本体K、K_(30)均以大于或等于规范要求的下限值为主,约72.5%的基床底层及约88.1%的路堤本体满足无砟轨道路基压实要求;K、K_(30)及E_(vd)均呈现正态分布,基床底层及路堤本体压实状态符合规范要求的置信度不小于95%。
    • 任宏玉; 李喜安; 张玉涛; 李杰; 薛泉
    • 摘要: 渗透系数是黄土渗透变形破坏及黄土水理性质相关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参数,而渗气系数与渗透系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其测试过程不受黄土水敏性的影响,同时比渗透系数测定更为方便和快捷,因此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黄土原位渗气测试方法的原理,在此基础上针对插入式和接触式两种原位渗气测试方法,在不同地区黄土地层开展了一系列原位渗气测试。试验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对黄土地层的适用性有所不同,插入式方法十分适用于黏粒含量大于12.44%(塑性指数大于11.2)的黄土层,但对于黏粒含量低于12.44%(塑性指数小于11.2)的黄土层,插入式方法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经综合对比认为,接触式方法由于人为误差小而普遍适用于黄土地层,但需要更大的工作面且更适于水平工作面,这对其测试速度和便捷性有一定影响。插入式方法所需工作面小,且同时适合水平和垂直工作面,因此更为方便快捷,但由于插入过程中探头对黄土层的扰动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更适合黏粒含量较高的黄土层。建议当黄土黏粒含量大于12.44%(塑性指数大于11.2)时,首选插入式方法,不满足此条件时再采用接触式方法。本文介绍的两种黄土原位渗气系数测定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的确定为其在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陈志新; 彭满华; 张海顺; 黄成志
    • 摘要: 从港口工程项目勘察的角度,针对勘察工作量的布置、钻探和取样、岩土分类、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强度参数的选取及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计算等方面,对中、欧、美国标准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在钻探和取样、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方面,三种标准是相通的,但在工作量布置、岩土分类、标准贯入试验的成果应用、强度参数的选取及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计算等方面存在差异,研究成果可供参考借鉴。
    • 杨武; 刘亮; 吴远鹏; 李亚运; 张凤超; 李文浩
    • 摘要: 复合土工膜防渗结构界面摩擦特性对工程的安全稳定性至关重要。为探寻复合土工膜-垫层界面摩擦特性,进行了室内直剪摩擦试验、斜板试验、室内拖板试验及现场原位试验,并统计分析一布一膜、二布一膜与砂浆垫层及砂砾石垫层的界面摩擦性能。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垫层材料,砂砾石垫层界面摩擦特性较优,比砂浆界面的摩擦角和凝聚力分别大5.0°和4.2 kPa;对不同类型的复合土工膜,二布一膜比一布一膜的界面摩擦角和凝聚力分别大3.4°和1.2 kPa;在不同试验中,直剪摩擦试验与斜板试验结果相近,与拖板试验相比摩擦角偏小约30%,凝聚力偏低约4~6 kPa;拖板试验结果与原位试验相近。因此,在防渗结构的设计中,垫层宜采用散粒体材料,复合土工膜宜选用二布一膜,并以拖板试验结果进行评定。
    • 杜永龙; 张毅; 王龙; 郭纬愉; 程相伟; 张大旭
    • 摘要: 为揭示平纹C_(f)/SiC复合材料的拉伸损伤演化及失效机理,开展了X射线CT原位拉伸试验,获得材料的三维重构图像,利用深度学习的图像分割方法,准确识别出拉伸裂纹并实现其三维可视化。分析了平纹C_(f)/SiC复合材料损伤演化与失效机理,基于裂纹的三维可视化结果对材料损伤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平纹C_(f)/SiC复合材料的拉伸力学行为呈现非线性,拉伸过程中主要出现基体开裂、界面脱黏、纤维断裂及纤维拔出等损伤;初始缺陷易引起材料损伤,孔隙多的部位裂纹数量也多;纤维束外基体裂纹可扩展至纤维束内部,并发生裂纹偏转。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图像分割方法为定量评估陶瓷基复合材料损伤演化与失效机理提供了有效分析手段。
    • 罗涛; 孔秋平; 罗承浩; 郭琼玲
    • 摘要: 海上勘探平台是近海工程勘察作业的基础平台,原位测试及深岩取样都要在平台上进行作业,平台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作业的质量。基于高稳定性的海上塔式勘探平台技术的研发,为解决原位测试、土样采取成本高、质量低等难题提供了有力保障,稳定性的提高降低了海况复杂对勘探精度的影响,同时结构上降低了使用成本,提升了我国海洋工程勘察走向世界的能力,为今后我国建设工程跨向远海、深海技术开发提供了有益参考。
    • 范永; 洪文彬
    • 摘要: 水电工程坝址区的稳定和安全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其强度参数的确定是岩石工程勘察的重点。文中对奋斗水电站右坝肩花岗岩进行原位抗剪试验及混凝土与花岗岩抗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点的剪切规律良好,与实测岩体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实验结果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 郑洁; 王晋荣; 王菁莪
    • 摘要: 为测试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临江1号滑坡体的水力传导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钻孔原位渗流试验与数值反演相结合的测试及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流量阀控制钻孔底部排水速度,同时获取排水流速与孔内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并以此数据作为边界条件和目标函数,采用有限元方法,基于Van Genuchten-Mualem模型对原位试验过程进行数值反演,最终获得滑体物质水力传导函数的模型参数。测试与反演结果表明:该滑坡体内稳定地下水位在孔底以上4.75 m处,钻孔周围地下水的补给速度为0.24 m^(3)/h。反演所得模型参数反映滑体物质较破碎,颗粒级配不均匀,整体饱和渗透系数为7.54×10^(-4) cm/s,与钻孔注水试验测试结果接近。非饱和状态的渗透系数受含水率影响显著,当饱和度降低至50%时,渗透系数即降低一个数量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