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南海东北部

南海东北部

南海东北部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气象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565篇;相关期刊38种,包括沉积学报、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热带海洋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海洋学会第六届青年海洋科学家论坛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第七届青年海洋科学论坛、中国南海深水盆地油气成藏与勘探学术研讨会等;南海东北部的相关文献由266位作者贡献,包括丘学林、夏戡原、赵明辉等。

南海东北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12.27%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1.07%

专利文献>

论文:565 占比:86.66%

总计:652篇

南海东北部—发文趋势图

南海东北部

-研究学者

  • 丘学林
  • 夏戡原
  • 赵明辉
  • 叶春明
  • 张富元
  • 谭烨辉
  • 陈荣华
  • 刘广山
  • 周蒂
  • 姜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杨; 黄鹏起; 鲁远征; 屈玲; 郭双喜; 岑显荣; 周生启; 张佳政; 丘学林
    • 摘要: 南海是存在强湍流混合的边缘海之一,但前人对南海湍流混合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中上层,对底层则鲜有关注。本文基于高分辨率温度传感器于2019年5月在南海东北部22个站位海底上方0.5m处持续观测4.4d的温度数据,分析了2216~3200m深度范围内底层海水温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地形粗糙度和内潮对底层湍流混合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南海东北部各站位底层海水的温度变化量级约为10^(–4)~10-^(–3)°C;温度变化趋势与正压潮变化趋势不同,温度能谱显示多数站位在全日和半日频带区间出现谱峰,温度变化更多地受斜压潮影响,全日、半日内潮起主要调制作用。陆坡-深海盆过渡区及深海盆底层的湍动能耗散率量级为10^(–10)~10^(–9)m^(2)·s^(–3),涡扩散系数量级为10^(–4)~10^(–3)m^(2)·s^(–1)。观测数据未能显示底层湍流混合与地形粗糙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底层湍流混合的空间分布与过去观测到的南海北部深海盆内潮的南北不对称性分布一致。
    • 李博安; 胡善政; 阎贫; 于俊辉; 王潇; 唐群署
    • 摘要: 南海北缘属于非火山型大陆边缘。过去的研究在洋陆转换带北部的地震剖面上曾观测到一些疑似岩席和火山体的高振幅异常体,但对这些高振幅异常体的属性却缺乏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在南海东北部大陆坡上的两个多道地震剖面(SO1E和SOY)中也发现了一个长度超过15km、厚度约为1.2km的巨大高振幅异常体,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探究洋陆转换带北部是否存在岩浆活动的机会。本研究对该高振幅异常体进行了速度分析与AVO(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分析。结果表明,与周围岩层相比,该高振幅异常体内部有较高的P波速度和泊松比。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异常体内部的反射特征及大小形状,推测该高振幅异常体为火成侵入岩,并将其进一步归类为岩盖,揭示了中新世以后南海北部洋陆转换带北部曾发生过多期次的岩浆活动。
    • 王雪松; 陈忠; 许安涛; 田雨杭; 曹立; 张斌
    • 摘要: 南海东北部深海盆底流演变受多种因素控制,但目前对末次冰盛期以来底流的敏感指标、演变过程及其控制因素还缺乏深入认识。本文选取南海东北部深水区16ZBS11岩心开展陆源碎屑粒度测试和年龄测定,通过粒级-标准偏差法提取环境敏感因子,并计算底流强度及搬运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陆源碎屑主要由粉砂和粘土组成,砂组分仅在部分层位出现。南海东北部深海沉积环境经历了3个演化阶段,第Ⅰ阶段为22.39~16.02ka BP,第Ⅱ阶段为16.02~9.58ka BP,第Ⅲ阶段为9.58ka BP至今,各阶段粘土和粉砂组分均呈反相演变过程。海平面变化是深海沉积和海洋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末次冰盛期以来南海东北部深海盆底流强度和搬运能力逐渐减弱并呈同步变化,16ka BP、11.5ka BP后南海分别与印度洋、台湾海峡连通,影响了南海北部的海洋过程。特别是9.58ka BP以来南海北部海洋混合方式和强度的改变,深刻影响着深海陆源碎屑的输运及沉积演化。本文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南海北部底流活动演变和南海深海过程提供了新证据。
    • 李开枝; 任玉正; 柯志新; 李刚; 谭烨辉
    • 摘要: 根据2016年3月和9月南海东北部陆坡区浮游动物垂直分层采样,比较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探讨影响其差异的原因.文中共鉴定浮游动物225种,其中3月和9月分别出现150种和169种;桡足类种数达132种,其次是毛颚类和管水母类,各18种;浮游动物种数在50~100m水层最高,一般随水深增加而减少.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主要集中在0~100m,二者在100m以深水层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而水柱生物量在100~1000m占总水柱生物量的60%以上.浮游动物优势种季节和垂直变化明显,3月近海种如普通波水蚤(Undinula vulgaris)和微刺哲水蚤(Canthocalanus pauper)等在100m以上水层丰度较高;9月外海种如达氏筛哲水蚤(Cosmocalanus darwinii)和黄角光水蚤(Lucicutia flavicornis)等在100m以浅水层相对于3月丰度增加;隆线似哲水蚤(Calanoides carinatus)在3月丰度和平均体长高于9月,并且体长较大者主要分布在深层.浮游动物可分0~100m、100~400m和400~1000m三个群落,因不同水层种类组成和丰度差异引起.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垂直变化与温度、叶绿素a质量浓度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南海东北部陆坡浮游动物季节和垂直变化受季风、沿岸流和中尺度涡的影响.
    • 王越; 黄晓冬; 杨运超; 王嘉琦; 赵玮
    • 摘要: 本文利用南海东北部的潜标资料研究了南海东北部全日非相干内潮的特征.潜标数据的结果表明,在2010年7月下旬和8月上旬,全日非相干内潮的能量显著增强,同时全日内潮的总能量强度达到了预期(相干部分)的两倍;从能量的垂向分布上来看,非相干内潮的能量最大值出现在120 m深度附近.射线追踪模型的结果表明,此次强非相干内潮能量主要来自吕宋海峡的中部,黑潮入侵是导致非相干内潮信号增强的主要原因,全日内潮在吕宋海峡中部生成后向西传播进入南海,而黑潮改变了全日内潮的传播路径,将西向传播的内潮向北折射,导致来自多源地的内潮在潜标处叠加,引起全日非相干内潮能量的增强.本文的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非相干内潮的特征的认识和促进对其生成机制的了解.
    • 杨军; 宏波
    • 摘要: 台风过境会引起所经海域海洋环境要素场剧烈响应.本文通过分析南海东北部上层海域各要素对2015年第10号台风"莲花"的响应过程,发现以下规律:台风过境期间,海表温度(SST)影响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强度,两次显著的台风移动方向偏转均发生在台风下垫面温度发生显著改变的条件下.台风吸收海表热量引起SST降低0~1.5°C,而这种热量(以短波辐射和潜热通量为主的海表净热通量)吸收引起的海表失热每秒可达60W/m2,对台风移动过程产生影响.同时,台风过境时(7月6-9日)的SST降低与失热变化都存在一定的"左偏性".台风引起的Ekman抽吸速率最高可达1.6×10-3 m/s,引起台风过后(7月9日之后)SST的降低.通过对海面10 m风场、海表温度、降雨量进行EOF分析发现:风场在南海东北部海域呈东西反位相分布,风场增强持续时间约5天,具有显著"右偏性"且近岸的局部风场特征明显;降雨量在台风期间呈全域一致性的增加,持续时长约4天,具有显著"左偏性"且在吕宋岛北部局部降雨特征明显;SST在南海东北部绝大部分海域呈降温态势,时长超过8天,降温时间滞后风场约2~3天.整个降温过程(7月5-15日)受Ekman抽吸作用较海表失热作用更大,表现为在台风右侧降温更为显著.同时,台风移动速度越慢,降温效果越明显.台风过境时,粤东离岸流显著增强,上升流区的垂直温度降幅可达2.5°C且滞后流场响应约1~2天;垂直盐度降幅可达1.3 psu且滞后流场响应约2~3天.总体上看,温度在台风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联结作用.
    • 陈越; 王跃; 党皓文; 翦知湣
    • 摘要: 本研究以南海东北部MD18-3569孔(22°09.30'N,119°49.24'E;水深1320m)上部10.09m的沉积物为研究材料,利用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壳体的氧同位素(δ18Oc)、Mg/Ca比值计算了表层海水剩余氧同位素(δ18Oresidual),重建了过去两万年以来(19.88~0.78 kaB.P.,时间分辨率约152 a)的表层海水盐度演变历史,结合南海其他站位降水重建记录,分析了研究区的水文气候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南海南部和北部δ18Oresidual记录的长期趋势呈反相变化关系,即南海北部δ18Oresidual在末次冰消期逐渐偏负、全新世以来逐渐偏正,指示海表盐度先减小后增大,而南海南部δ18Oresidual则呈现先偏正、后偏负的变化特征.这种南、北反相变化关系表明末次冰消期过程中,随着北半球夏季辐射量逐渐增加,热带海洋上方的大气对流活动增强,包括南海南部在内的暖池区水汽蒸发及相关δ18O分馏增强,同时东亚夏季风增强、把更多蒸发水汽传输至东亚大陆,途中在南海北部产生更多δ18O偏轻的季风降水,导致研究区海表盐度降低、δ18Oreaidual逐渐偏负.2)在千年尺度上,全新世东亚夏季风于1.4ka B.P.、2.7 ka B.P.、4.4 ka B.P.、6.2ka B.P.、7.2 ka B.P.和8.9 ka B.P.共出现6次降水减少事件,平均间隔约1500年,与中国东部石笋δ18O记录的全新世千年尺度事件一致,可能受太阳辐照度变化影响.因此,末次冰盛期以来,研究区的δ18Oresidual主要受夏季风降水影响.
    • 朱凤芹; 张海刚; 屈科
    • 摘要: 中尺度涡是引起海洋声速水平非均匀分布以及声传播起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了南海东北部单个中尺度暖涡的声传播效应.根据暖涡现场观测数据,利用涡旋动力学模型求解流函数,进而获得声速场数据,再结合PE方法计算了中尺度暖涡对声传播的影响,并给出了声源处于不同位置处声传播效应.结果表明:暖涡的存在,改变了声道轴深度,从而对声线传播方向产生影响,暖涡的存在使从暖涡中心出发的声线会聚区宽度减小,汇聚位置前移,暖涡引起的传播损失在有涡和无涡时可以达到30 dB以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