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639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5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3748698篇;相关期刊283种,包括经济研究参考、中国集体经济、现代管理科学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学术会议、京交会·第七届国际服务贸易论坛等;区域创新系统的相关文献由82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柏洲、苏屹、李子彪等。

区域创新系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5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748698 占比:99.98%

总计:3749337篇

区域创新系统—发文趋势图

区域创新系统

-研究学者

  • 李柏洲
  • 苏屹
  • 李子彪
  • 胡宝民
  • 马永红
  • 官建成
  • 朱晓霞
  • 任胜钢
  • 刘顺忠
  • 李晓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杰中
    • 摘要: 科技服务业与区域创新系统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在概述福建区域创新系统和科技服务业的基础上,阐述科技服务业耦合发展内涵,进而构建评价模型,运用熵权法实证分析耦合协调性。结果表明,样本区域系统在观测期内的耦合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但分化明显,整体呈现出“沿海高内陆低”的分布格局,耦合发展亟需向纵深推进。
    • 王儒奇; 胡绪华
    • 摘要: 构建以多主体共同参与、相互作用为特征的区域创新系统,是促进我国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源泉。基于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深入探讨区域创新系统内主体间创新溢出效应,并利用广义空间三阶段回归(GS3SLS)进一步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主体跨区域协同创新过程中,产学研三类主体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其中企业创新能力的空间自相关性最强,高校次之,科研机构居于末位。(2)在同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过程中,产学研三类创新主体间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3)在跨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过程中,科研机构与高校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企业对“学研”的反馈机制还有待完善。
    • 巫英; 涂佳航
    • 摘要: 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复杂社会系统,其主要包含创新主体子系统、创新资源子系统、创新环境子系统三个部分,并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涌现性等复杂性系统特征。文章基于2014—2019年长三角22个高科技园区的年度经济指标,构建了基于技术创新与成果产业化过程的两阶段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效率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长三角22个高科技园区的运行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整体运行较好,但也存在部分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投入对创新产出带动作用不足、创新产出对区域经济贡献度不高等问题,这反映出部分园区可能存在资源错配现象。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李诗林; 肖星
    • 摘要: 本文基于区域创新系统与开放式创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梳理总结了开放式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与主要特征,并以深圳为案例,运用开放式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深圳建立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成功经验,同时分析了深圳过往创新模式的主要薄弱环节与短板。从开放式区域创新系统视角看,深圳建立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成功经验在于:确立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主体责任;市场机制与有为政府有效结合,塑造优良的开放式创新环境;实施开放式科技合作与创新战略;深度融入国际产业分工及产业链,发挥地域优势,建立区域优势产业聚集等。开放式区域创新系统在经济逆全球化冲击下具有一定的脆弱性,深圳过往创新模式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短板,其基础研究较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不强,这是我国其他地区建立本区域创新系统需要加以关注之处。
    • 朱杰敏
    • 摘要: 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围绕政府、高校与企业3个主体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不同因素对于江苏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政府长期的科技支出与教育支出均能够促进江苏省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但短期内加大教育支出并不能立竿见影;适当增加高校在校生人数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发明专利的产出,提升江苏省科技创新水平;企业可适当加大对企业内部的R&D经费投入,促进企业创新性成果的产出,进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 倪君; 刘瑶; 陈耀
    •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起,区域创新系统逐步成为区域发展和创新研究的重要分析框架.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是区域创新系统健康、高效运行的内生动力,也是区域创新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重要视角.从产业维度、创新维度和空间维度出发,基于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视角,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及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创新系统展开探讨,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深度促进"两链融合",拓展多样化的区域创新模式,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治理水平,不断探索丰富区域创新政策的内容,在全国区域创新中充分发挥好引领作用,进而更好地支撑"一带一路"建设.
    • 熊鹏; 宋雨
    • 摘要: 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多维度审视有助于掌握影响其进化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提升策略.在回顾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采用具有前瞻性的"三螺旋"分析框架,构建了由创新空间、知识空间和协同空间3个维度、技术合同金额和成果经济效益等29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区域创新系统评测体系.利用湖北省2010—2019年面板数据进行测评分析,显示其区域创新系统在10年间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通过对上述三个空间演化特征的分析,指出其在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占比各不相同,且分别具有发展惯性、影响滞后性和双向因果特性.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各空间主要创新主体的特点、关键影响因素以及湖北区域创新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启示.
    • 苏屹; 李忠婷
    • 摘要: 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为样本,研究区域创新系统主体合作强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选择知识吸收能力的两个维度,即人员配备吸收能力和技术基础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以能源结构和技术市场依赖度为调节变量,分别探讨两条路径上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主体合作强度有利于区域创新绩效,同时可以加强主体间的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吸收能力有助于区域创新绩效的提高,知识吸收能力在其中发挥着中介桥梁作用;能源结构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技术依赖度发挥着负向调节作用.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主体合作、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以及能源结构和技术市场依赖度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 马仁锋
    • 摘要: 长三角城市创新要素对接流动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以非正式的信息交流、高层领导会晤或联席会议、企业科研攻关临时性技术联盟为主。长三角区域创新合作政策发文量较少且以府际签订合作协议为特色,发文形式为协议、宣言、意向书或上位非法定性规划,尚未形成创新合作领域系统推进政策。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速创新要素对接流动面临区域内经济活动联系不紧密、自主创新水平较低、创新微观主体合作的覆盖范围与要素、区域创新能力梯度差四大制约。未来,长三角创新要素功能布局要加速形成"一核(上海)四中心(南京、苏南、杭州和皖江)多支柱(若干创新节点)全覆盖"格局,迫切需要解决信息共享、共决互信、风险共担和利益互惠、制度共信和共守四维保障机制。
    • 吴正平; 韩希萌; 李秀
    • 摘要: 为科学把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创新系统的演进脉络和规律,将新疆区域创新系统40余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过渡、构建与完善4个阶段,从环境要素、创新主体、企业创新、结网程度4个方面对各阶段进行盘点总结,分析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动力因素,总结出新疆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1个核心与4条历史主线,并得出两点基本经验:一是政府核心科技政策的实时引导与政策创新始终是系统发展的重要牵引力;二是系统的开放与市场化的深入始终为新疆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源动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