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功利思想

功利思想

功利思想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4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社会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177篇;相关期刊206种,包括思维与智慧、天风、中国政协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上海管理教育学会创立25周年大会等;功利思想的相关文献由251位作者贡献,包括于忠宁、孔凡洪、张林英等。

功利思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9 占比:6.9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177 占比:92.98%

总计:3417篇

功利思想—发文趋势图

功利思想

-研究学者

  • 于忠宁
  • 孔凡洪
  • 张林英
  • 彭建伟
  • 李阳春
  • 海旭
  • 王浦劬
  • 田秀忠
  • 董建中
  • 赵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况猛
    • 摘要: 学风不是小问题。学风实质是党员干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反映的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能力,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风气为之一振,政治生态焕然一新,但在学风上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党员干部把工作忙没时间学习当成“光荣缺点”,有的把学理论学讲话当成“应景工程”,有的把参加学习和教育当成“规定动作”,有的陷于内容重复、时间空耗的“低端学习”,有的怀揣有用就学、无用不学的“功利思想”,有的抱着做好记录、应付检查的“留痕主义”,等等。
    • 纪颖
    • 摘要: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古诗词的形式教学,要求能背诵会默写就可以了。他们并没有分析和鉴赏诗词的艺术思想,也没有真正理解诗词的内涵精神。因此,对学生也就起不到真正的教育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摒弃功利思想观念,把握古诗词教学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诗词教育,让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华文化传统的接受者,进而成为继承者和传播者。
    • 摘要: 网络上各种“鸡娃”的血泪史让我们见识了“鸡血”和“佛系”的现实表现。其实,家长的教育态度同样存在于学校教育中,教师一样有“鸡血”与“佛系”倾向,需要我们警惕。教育的目的是影响人、发展人、成就人,提高孩子的生命价值,增强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但这不是一厢情愿的,需要孩子的认同和接纳,而且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智能实际。而在传统教育中,学生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鸡血”式的强制强加,很少能让学生心悦诚服。过去,家长忙于工作,尊重信任教师,放手让教师管教孩子,教师些许过激行为也会被家长接纳。如今不同了,教师管理稍不注意便会激起矛盾冲突--学生对立,家长不满,社会谴责;不少教师受处理遭打击,深感委屈。我们必须承认,教育短视和功利思想确实引发了过激行为,但不得不说,许多教师的出发点是希望学生健康成长有所作为,是教师责任心强、高度负责的体现。
    • 孙亦华
    • 摘要: 多年以前,偶然在一本教育书籍上看到过一句话:"改变教育,从改变关系开始。"后来的很多年里,这句话都深深地影响着我,无论接手好班或者后进班级,我都把经营好与每一位孩子的关系作为重中之重。与学生亦师亦友,也让我轻松且快乐地带出了一届又一届还算优秀的班级。这不,又一届娃娃们要与我美好遇见了。开学在即,本着经营好关系的"功利思想",我打算给他们备上几份开学大礼!毕竟礼多人不怪嘛,嘿嘿!
    • 赵滕; 王浦劬
    • 摘要: 一般认为,早期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有一定联系.但问题在于,儒法学理逻辑根本上是对立的:儒家强调道德居先,以"礼"治国,注重主观服从动机的柔性统治;而法家强调功利优先,以"法""术"治国,注重客观力量"势"之下的刚性统治.那么,是什么力量、按照什么逻辑推动了儒家向法家的转化?其中经历了怎样的学理变异和过渡?这就需要从儒家与法家基于道德与功利孰为居先的伦理论证分野,以及儒法内部是否同时承认义利的两分来进行分析.早期法家思想强调功利居先、兼顾道德的范式,这实际上与儒家事功思想强调道德居先、承认功利的范式具有学理承继性.这体现在早期法家并未凸显后期法家的概念体系、对儒家文本的重新诠释、强调将道德视为实现功利的工具,以及吴起、李悝等人的儒家渊源等诸多方面.逻辑上看,从人之"善"的伦理论证,到社会之"善治"的政治论证,早期法家体现了"利先义从""'霸'主'王'辅"的过渡性特点.具体而言,就是在伦理层面强调功利对道德与政治的决定地位,同时又重视道德对功利的工具性作用.在政治层面,首先将权威重心转移至客观的普遍服从,以客观的政治利益吸收主观认同;其次将统治规范由儒家"礼"治转为"法"主"礼"辅;对于政治人的理解,由道德居先变为才能居先、兼用德行.延伸至经济政策,将公有制的全面管理转为私田基础之上的"平粜"调控.早期法家的这些"中继性"特点,对于理解儒家正统思想、儒家事功思想、早期法家思想与后期法家思想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揭示先秦儒法学脉的演进,理解先秦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都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袁和林
    • 摘要: 多年来,安吉县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和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课时得不到保障、师资配备薄弱。2018学年,我们对区域内31所学校的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校存在道德与法治课程课时被占用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道德与法治学科不纳入区域教育质量评价,学校受功利思想影响,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根本不重视。
    • 常艳丽
    • 摘要: 2020年的高考成绩已放榜,这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检测,也关乎老百姓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判。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才能提升教育教学成效,提高教育质量。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面临的问题很多:教育功利思想严重,重视成绩忽略育人;在教学内容上侧重知识传授,弱化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批判精神等综合素养的培养;教师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手段滞后……对此,需要校长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技能,充分发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对教育教学过程各要素加以统筹,使之有序运行。增强学校竞争力,需苦练内功,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效能,从而唤醒学生内动力。
    • 王浦劬; 赵滕
    • 摘要: 传统中国以术驭法而非以法抑术的政治实践,凸显了法家思想法与术之间的矛盾关系。那么,为何术能够替代法成为法家思想的主要实践形式?为何法的治理主张和精神未获承继,而势最终变成了君主专制之势而并非法治之势?实际上,先秦法家思想存在公共利益与君主利益两种不同取向,从而形成了结构性矛盾,厘清这两种取向及其结构性矛盾发展的脉络,进而解构其法、术、势的阐述,不失为解答这些问题的路径。一般来说,公共利益取向的法家强调道的客观确定性,认为应以规范促进共同利益,主张公共利益优先,强调君臣共治、法治为主,因此,势即法之势。而君主利益取向的法家则利用道的主观玄虚性,基于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的逻辑,主张君主利益优先,强调君主独裁和术治为主。这时,势就成为君主之势。申不害、商鞅、慎到等的功利思想虽然各有侧重,但在基本逻辑上体现着两种取向的结构性矛盾。作为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竭力融合君主利益与公共利益,化解两者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达成了其思想在逻辑上的自洽。但是,在君主至上的传统政治实践中,韩非以道的主观玄虚性吸纳其客观确定性,实际上使得君利与公利之间的冲突更加凸显,从而使得君主利益处于优先地位。这就为法家侧重君主利益的论证与儒家主张君主专制的学说融通苟合,进而为传统中国专制政治的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
    • 陈璠
    • 摘要: "打败烧烤店的也许不是同行,而是幼儿园。"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国大地,受到疫情影响的幼儿园,迟迟不能开学。巨大的运营压力使民办园面临生死抉择,"卖包子""卖烧烤"等自助手段频上热搜,引发社会关注。"自助的方法多样,与教育相关的方式会更有意义。"湖北省丹江口市汉江集团中心幼儿园园长王晓凤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教育者应摒弃功利思想,销售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者的初心,而他们需要沉下心来,安安静静做教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