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刘墉

刘墉

刘墉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83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书法、篆刻、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7篇、相关期刊470种,包括领导文萃、初中生世界(八年级读写版)、收藏等; 刘墉的相关文献由52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墉、刘轩、钱国宏等。

刘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7 占比:100.00%

总计:837篇

刘墉—发文趋势图

刘墉

-研究学者

  • 刘墉
  • 刘轩
  • 钱国宏
  • 李良旭
  • 张其凤
  • 蒋方舟
  • 佚名
  • 艾里香
  • 郝金红
  • 鲁桂林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张鑫
    • 摘要: 刘墉是清代乾嘉时期的书法巨擘,对后世影响深远。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指出刘墉晚年曾学北碑,后世著述多引用此论,以证明刘氏为碑学权舆。包氏此论影响虽大,却无可靠旁证,且《艺舟双楫》中另有多处记载与此论有龃龉之处,故包氏记载的“刘墉学北碑”一事与史实不符。
    • 李晓琦
    • 摘要: 纪晓岚和刘墉同为清朝重臣。这天,两人正陪乾隆皇帝在御花园里散心,纪晓岚突然问刘墉:"你们山东最大的萝卜有多大?"刘墉立刻兴致勃勃地形容起来,纪晓岚却不以为然:"这有什么?跟我们直隶的萝卜比起来,可差得远呢!"刘墉自是不服,两人便争论了起来。乾隆皇帝听了好笑,便说:"争什么?
    • 罗祥伟
    • 摘要: 刘墉是著名的旅美华人作家,创作了大量的处世散文文本,形成一种独特的散文类型.以作家陆续推出的五本《我不是教你诈》系列散文集为典型对象,从职场、人情世故等广泛的内容,幽默、生活化的风格特点,灵巧的散文结构等三个维度,探究处世散文的文本特征.刘墉的处世散文呈现出模式化、心灵鸡汤的负面性的一面.但其包含的审美性、教育性特征,也使其散文能够成为畅销一时文本.
    • 青萝
    • 摘要: 一次,乾隆问刘墉:“京师九门,每天出多少人,进多少人?”刘墉回答:“两人。”乾隆觉得诧异,刘墉解释道:“万岁,我说的不是两个人,而是两种人,男人和女人。”乾隆又问:“那我大清国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说生一人,死十二人,接着告诉乾隆他是按属相说的。譬如今年是马年,出生的人无论数量多寡都属马;而不管多少人去世,总离不开十二个属相。
    • 陈春云
    • 摘要: 阿才吃完饭,坐在沙发上回味一则今天读过的智慧故事:话说清朝宰相刘墉因为直言进谏,触怒龙颜。乾隆皇帝当堂做了两个“纸阄”,名曰“生死阄”:一个上面写着“生”,一个写着“死”。其实刘墉知道,乾隆在这两张“纸阄”上,写的都是“死”字,刘墉不管抽到哪一张,都会被处死。怎么办?
    • 宋文汐; 李瑞涛
    • 摘要: 首都博物馆收藏有署名刘墉的行草字轴一幅,其主要内容与惠栋在《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中对《苏门行寄刘公兼呈孙锺元先生》一诗中的句子“寻源采药去不返,空留鸟迹岩间书”中的“鸟迹”所做的注释相近,皆是围绕天书搜求的典故。而对于压脚章所钤“飞腾绮丽”一印,传世有盖有此印的作品即为刘墉姬妾代笔一说,笔者认为行草书的代笔难度极大,故而在判断时不应草率地一概而论。但这幅作品有较大可能是他人依底本仿写,并非出自刘墉本人之手。
    • 崔唯童
    •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刘墉书法风格形成过程,以明末清初逄哥庄刘氏的家学传承为切入点,探析在家族文化教育的氛围下,处于赵董书风风靡的时代环境中,以赵孟(頫)、董其昌为家族书法传承的主要取法对象,刘墉书法即自赵董书法入手并根深蒂固,中年以后上溯钟繇、苏轼,并浸淫《阁帖》,晚年沾取碑版古拙之气的成长过程.在分析刘墉书风塑造过程及影响因素的同时,注重探究其笔墨技巧,明晰包世臣《艺舟双楫》中所谈刘墉的用笔问题以及由此表现出的书风特色.本文从书风形成的角度思考刘墉作为清初一流书家的历史地位的确立,从风格特点上分析其书法高度,同时亦给书法学习提供借鉴思路.
    • 宋文汐; 李瑞涛
    • 摘要: 首都博物馆收藏有署名刘墉的行草字轴一幅,其主要内容与惠栋在《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中对《苏门行寄刘公兼呈孙锺元先生》一诗中的句子"寻源采药去不返,空留鸟迹岩间书"中的"鸟迹"所做的注释相近,皆是围绕天书搜求的典故.而对于压脚章所钤"飞腾绮丽"一印,传世有盖有此印的作品即为刘墉姬妾代笔一说,笔者认为行草书的代笔难度极大,故而在判断时不应草率地一概而论.但这幅作品有较大可能是他人依底本仿写,并非出自刘墉本人之手.
    • 孙凌霞
    • 摘要: 临古是书法学习的必经之途.刘墉一生临摹的书家和作品颇多,临写既是他几十年来坚持不懈的日常活动之一,也是其形成自家书风的主要通道.文章选取几幅山东博物馆馆藏刘墉临书之作进行具体分析,采取图文对照方式,审视其临古中的取法与创造性,同时给书法学习者提供一点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