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权制衡

分权制衡

分权制衡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473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政治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76篇;相关期刊359种,包括法学、法制博览、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14年年会、第十一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2005年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等;分权制衡的相关文献由488位作者贡献,包括蒋劲松、何晨玥、潘晓敏等。

分权制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6 占比:85.04%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1.09%

专利文献>

论文:76 占比:13.87%

总计:548篇

分权制衡—发文趋势图

分权制衡

-研究学者

  • 蒋劲松
  • 何晨玥
  • 潘晓敏
  • 王艳
  • 虞云国
  • 赵冬梅
  • 陈土光
  • 任剑涛
  • 任正非
  • 刘志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德军
    • 摘要: 北宋时期,宦官受命在西北的任职,实为朝廷控制地方军队的制度性安排。宋廷责令宦官通过主持军政决策、参政分权、参理军务、统率边军,分享对西北地区地方军队的指挥权,并以共掌军务、共议军政的方式参与军政事务的管理,以实现分权制衡的目标。同时宋廷还通过宦官体量军政、巡边按视、按复审验与常驻监军等方式,强化对地方的全面监控,防止历史上武人跋扈之局的再现,对维系西北局势的稳定意义重大。由于皇权体制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宋代为遏制地方势力而进行的制度性设计,虽有消弭军将专擅之效,但带来的负面效应却无法在既有的制度框架内得到真正的解决。
    • 郑智新
    • 摘要: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监事会逐渐成为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监督制衡、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等重要作用,监事会有效运转已成为公司发展的向上力量。同时,监事会在运行发展过程中面临职能边界划分不够清晰、支撑力量不足、履职机制不完善、激励约束有待健全等问题,需要提升监事会强度与硬度,通过重点施治、内联外合等方式提升监事会履职效能,切实增强独立性和有效性,以充分发挥监事会监督与治理作用。
    • 艾欢; 唐凯
    • 摘要: 从邦联到联邦,厚植于美国的分权制衡逐渐本土化,使邦联之治的窠臼不断脱落,联邦之根逐渐稳固的同时,也消弭了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内部张力,树牢其共和共治精神.联邦制下纵横交错的权力轨道,不仅为各权力部门输送着其必须的独立性,同时也勾连出各部门彼此间的依赖性,进而使国家权力的运作时刻处于相对分离却又相互渗透的状态之中,以避免分权制衡最终陷入掣肘泥潭之中.然而,"分权"与"制衡"并非是简单的捆绑范式,在权力的部分混合使用要素嵌入下,两者才可产生应有"化学反应",《联邦党人文集》才得以成为美式治国的渊薮,绽放于欧洲大陆的"分权之花"最终在大洋彼岸结出"制衡之果".
    • 姜瑜; 来丽锋
    • 摘要: 探究高校学生参与高校安全治理立法、执行、监督三大主体的路径,通过学生群体的作用实现各主体之间的分权制衡,进而共同构建"3+X"高校安全治理学生参与机制,发挥高校学生在安全治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立法、执行、监督工作更能代表学生的利益和声音.
    • 赵映林
    • 摘要: 唐太宗"以百姓之心为心",所为以顺乎民心为要,由此形成"三省"决策、监督、执行的公权力分权制衡透明运行的重要特点,优化了君主专制政体,为贞观之治的盛况提供了制度保障;而他的人才观与对官员的管理,则为贞观之治提供了一支有执行力的官员队伍.
    • 贾可卿
    • 摘要: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在投票选举、法律治政、分权制衡等方面具有历史进步性和一定程度的现实意义,但也存在金钱限制、党派权斗、无法普世等内在缺陷和不足.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以服务于人民利益为宗旨,可以合理借鉴西方民主制度中具有普遍价值的成分为我所用,同时避免对其进行不切实际的照抄照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应当以人民民主超越自由民主,以政党合作超越政党竞争,以实质平等超越形式平等,不断发展、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
    • 吴东风
    • 摘要: 西方分权制衡理论是政治学重要组成部分。古典时期思想家关于政治权力的思考为其奠定了基础,近代思想家的“三权分立”思想奠定了分权制衡理论的雏形。“以社会权力制约政治权力”则是分权制衡理论的最新发展。
    • 冯国建
    • 摘要: 工程招标伴随整个房地产开发过程,其质量对工程交付有着不可低估的重大影响,尤其是对成本及工期的影响更为明显.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招投标各个阶段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减少乃至排除在招标阶段埋下"地雷"的措施,供同行参考借鉴.
    • 陈国权; 皇甫鑫
    • 摘要: 权力分工是国家治理复杂化的客观要求,但不同国家的权力分工形态存在着较大差异.以“三权分立”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性分权是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我国无论在政治实践还是学理探索中都否定了政治性分权对于中国的适用性.近十年来党和国家的政治建设一直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分权体系,提出以功能性分权解决我国公共权力的分工问题,即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在基本理念上,功能性分权强调积极权力观下的有为政府,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公权力的运行效率;政治性分权则强调消极权力观下的有限政府,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公权力专断与滥用.在制度基础上,功能性分权与公有制经济占主导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政治性分权与私有制经济占主导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在表现形式上,功能性分权表现为权力集中统一下的组织内分权,是一种过程性分权;政治性分权则表现为国家权力的一分为三,是一种组织性分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