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再次剖宫产

再次剖宫产

再次剖宫产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49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9篇、专利文献993篇;相关期刊229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中外医疗、吉林医学等; 再次剖宫产的相关文献由89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琳、任宏珍、张倩等。

再次剖宫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9 占比:39.52%

专利文献>

论文:993 占比:60.48%

总计:1642篇

再次剖宫产—发文趋势图

再次剖宫产

-研究学者

  • 陈琳
  • 任宏珍
  • 张倩
  • 张晓静
  • 李彩霞
  • 林琳
  • 肖斌
  • 蔡芬兰
  • 邹清如
  • 黄利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鸣
    • 摘要: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并发症情况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产科收治的70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组,纳入同期首次剖宫产的7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手术相关指标、新生儿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12.86%)显著高于对照组(2.86%),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5min时Apga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有显著的差异(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除胎盘植入外其余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具备统计性(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风险性较高,对产妇及新生儿影响较大,故临床上应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尽可能提高自然分娩率,预防及减少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
    • 周杨; 李传棠; 江素珍
    • 摘要: 目的探究新型生物膜在疤痕子宫患者再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产科收治的71例疤痕子宫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使用新型生物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再次剖宫产未使用新型生物膜)和研究组31例(再次剖宫产使用新型生物膜)。随访6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B超检测两组患者的子宫下段肌层最薄处厚度及术后患者满意度,术后6个月子宫异常出血及宫腔镜检查子宫疤痕缺陷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B超检测子宫下段肌层最薄处厚度为(8.57±0.73)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6.21±0.8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研究组患者异常子宫出血率为9.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子宫疤痕缺损率为25.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中应用新型生物膜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成为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刘山; 曹广慧; 谢海娟; 谢含芳; 许林珺
    •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史(1次)足月妊娠试产条件和选择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儿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138例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史(1次)足月妊娠产妇,符合规定的阴道试产条件,选择阴道试产45例、再次剖宫产93例。比较两种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产后体温、产褥感染、切口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新生儿Apger评分1min≤7分和5min≤7分、新生儿湿肺、新生儿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及费用等母儿产后安全及费用指标。结果:选择阴道试产组阴道分娩成功率84.4%,中途转剖宫产占15.6%,无子宫破裂发生。与阴道试产组比较,再次剖宫产组在产后24h出血量、产后体温>37.2°C发生率、切口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新生儿湿肺发生率方面均显著高(P0.05)。与阴道试产成功(阴道分娩)相比,再次剖宫产住院费用高(P0.05);与阴道试产失败(行剖宫产术)相比,再次剖宫产住院费用少和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相对再次剖宫产分娩方式,阴道试产对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史(1次)足月妊娠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影响较小,具有显著的选择优势,临床应首先选择阴道试产。
    • 孙秀娥
    •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时前置胎盘风险、影响因素以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以及初次剖宫产产妇中分别抽选70例,其中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列为观察组,初次剖宫产产妇列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前置胎盘发生率、构成比、影响因素以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前置胎盘发生例数为15例,发生率为21.43%;对照组产妇前置胎盘发生例数为2例,发生率为2.86%;观察组产妇前置胎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15例前置胎盘中,中央性前置胎盘有7例,占比46.67%,边缘性前置胎盘有8例,占比53.33%;对照组产妇2例前置胎盘中,无中央性前置胎盘,1例部分性前置胎盘,占比50.00%,1例边缘性前置胎盘,占比50.00%;观察组中央性前置胎盘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时前置胎盘产妇小于35岁占比46.67%、首次剖宫产术式为子宫体部占比26.67%、再次妊娠间隔时间大于等于20个月占比40.00%、宫腔操作次数小于2次占比40.00%、做过孕前检查占比33.33%,均明显低于非前置胎盘产妇的74.55%、60.00%、69.09%、69.09%、70.91%,以上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时前置胎盘影响因素为年龄、首次剖宫产术式、再次妊娠间隔时间、宫腔操作次数、孕前检查等。前置胎盘产妇产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为46.67%,非前置胎盘产妇产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为3.64%,前置胎盘产妇产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前置胎盘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发生前置胎盘的概率会比较高,且产妇分娩时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也比较大,所以临床上还需要更加重视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时前置胎盘风险评估,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 张智勤; 黄秀敏; 阮雪茹; 田丽莉
    • 摘要: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2019年410月入院并接受问卷调查孕妇453例:剖宫产分娩218例,其中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分娩117例(病例组),其它指征剖宫产分娩101例;阴道分娩235例(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束后,采用SPSS20.0软件录入数据并运用该软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孕妇倾向的分娩方式、孕妇配偶倾向的分娩方式、孕妇其他家人倾向的分娩方式、提前住院待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孕妇倾向的分娩方式、提前住院待产。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孕妇倾向的分娩方式、提前住院待产。加强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阴道分娩宣教和孕期管理,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在技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引导和鼓励孕妇阴道试产,提高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率,将有利于降低我国剖宫产率。
    • 顾静; 汪海涛; 赵筱筠
    • 摘要: 目的:探讨纳布啡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再次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择期于腰硬联合阻滞下行剖宫产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夹闭脐带后,对照组于15min静脉泵注纳布啡0.15mg/kg,观察组于15min静脉泵注纳布啡0.075mg/kg+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毕两组均行PCIA,对照组给予纳布啡2mg/kg+托烷司琼10mg,观察组给予纳布啡1mg/kg+右美托咪定1μg/kg+托烷司琼10mg。比较两组术中牵拉反应、寒战反应,记录两组术后24h镇痛药用量、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以及泌乳始动时间、术后24h和48h泌乳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牵拉反应、寒战反应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镇痛药用量、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和48h泌乳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布啡复合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再次剖宫产产妇术中牵拉反应和寒战反应,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泌乳功能。
    • 杭燚
    • 摘要: 目的:针对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用于围术期护理参考。方法:抽取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产妇52例,均为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随机分两组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23.42±6.35)h、排便时间(28.46±10.31)h、肠鸣音时间(17.16±5.94)h,均短于对照组的(35.48±7.88)h、(35.44±10.27)h、(23.48±6.28)h;观察组产后出血量(70.26±0.48)mL,少于对照组的(118.54±0.55)mL,初次母乳喂养时间(1.22±0.19)d,短于对照组(2.34±0.68)d;观察组产褥期感染率3.8%、腹腔粘连发生率0,均低于对照组的23.1%、15.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3.8%,少于对照组26.9%;观察组产妇子宫破裂率0、子宫切除率0、新生儿窒息率0,均低于对照组的11.54%、11.54%、11.5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2%,高于对照组84.6%,差异显著(P <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控制并发症,改善母婴不良结局,以此提升对护理的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 任媛媛; 王霞; 雷艳霞
    • 摘要: 目的分析再次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再次剖宫产产妇180例,回顾性收集其一般资料,根据患者产后出血的情况将其分为产后出血组(n=26)和产后未出血组(n=154)。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再次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8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的产后出血26例,产后出血率为14.44%。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营养不良、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手术时间长、ASA分级Ⅲ~Ⅳ为再次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OR=2.273、1.937、2.779、3.435、2.212,P<0.05)。结论再次剖宫产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与营养不良、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手术时间长、ASA分级Ⅲ~Ⅳ等因素息息相关,临床可根据以上指标给予产妇针对性护理干预,进而降低其产后出血的风险。
    • 王丽丽
    • 摘要: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的瘢痕子宫并前置胎盘产妇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葡萄糖酸钙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88例瘢痕子宫并前置胎盘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待患儿成功娩出后,对照组产妇使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钙。针对不同时间点两组产妇的出血量、产前与产后24 h的红细胞(RBC)与血红蛋白(HB)指标、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发生率、手术时间、血性恶露时间、恢复月经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 h与产后24 h,研究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24 h的RBC与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手术时间、血性恶露时间、恢复月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次剖宫产的瘢痕子宫并前置胎盘患者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葡萄糖酸钙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值得临床应用。
    • 高冬冬
    • 摘要: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联合多元化教育对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产妇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行再次剖宫产的产妇7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妊娠A组和妊娠B组,每组38例。妊娠A组在围产期护理干预中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多元化教育,妊娠B组给予责任制整体护理联合多元化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妊娠结局、产后24h VAS评分、产后48h血清泌乳素(PRL)水平、产后至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以及对围产期护理干预的总体评价。结果两组干预后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干预前,妊娠B组低于妊娠A组(P<0.05);妊娠B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妊娠A组,产后24h VAS评分低于妊娠A组,产后48h PRL水平高于妊娠A组,产后至首次母乳喂养时间短于妊娠A组,总体评价高于妊娠A组(P<0.05)。结论行二次剖宫产分娩的瘢痕子宫妊娠产妇采取责任制整体护理联合多元化教育干预模式,有利于减轻产妇负性情绪,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改善预后,且该护理干预模式获得产妇更高的总体评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