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公孙龙

公孙龙

公孙龙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30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逻辑学(论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766篇;相关期刊212种,包括管子学刊、中国哲学史、广东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先秦两汉文学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高层论坛等;公孙龙的相关文献由267位作者贡献,包括曾祥云、周山、徐阳春等。

公孙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8 占比:6.0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766 占比:93.91%

总计:5075篇

公孙龙—发文趋势图

公孙龙

-研究学者

  • 曾祥云
  • 周山
  • 徐阳春
  • 郭桥
  • 周云之
  • 孙晓磊
  • 张长明
  • 梁晓声
  • 陈孟麟
  • 刘利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文健
    • 摘要: 通过对传世文献的比照与勾连,不难发现,公孙龙的思想体系不仅包含邓析、尹文的名学观与自创的分离主义哲学,还广泛汲取了儒、道、墨、阴阳等诸家思想的营养。这在《公孙龙子》失传的八篇里应有所表现。1979年,庞朴先生针对“《公孙龙子》十四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观点虽然在前人基础上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但将《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所记“十四篇”视为讹误一说仍需作出修正。否则,公孙龙思想的多元性将面临被一笔抹杀的危险。
    • 黄克剑
    • 摘要: 在蜂起于晚周的诸子中,公孙龙或是此后被屈抑、诋斥历时最久而遭际最为不堪的一位。其在当世即被庄子后学借魏牟之口讥为“坎井之蛙”(《庄子·秋水》),稍后其“白马非马”之辩更被荀子贬以“邪说辟言”(《荀子·正名》);汉武独尊儒术,诸子之学零悴,扬雄至西汉末犹谓“公孙龙诡辞数万”而“君子不法”(《法言·吾子》)。迄于今世,在公孙龙于清中下叶被重新发现百余年后,学界名宿仍对这位蒙垢千载的辩者多有“帮闲”“诡辩”等责诮之辞。
    • 李爱萍
    • 摘要: 一日,某高三考生问了一道题目:题干是"白马非马"这个典故违背了哪条哲学原理?正确答案是"具体和抽象",该生错选了"整体和部分"。他说其实他记得书上是"一般和个别",但是备选中没有,排除法之后他选了"整体和部分"。自己错在哪里,该生百思而不明其理。"白马非马"的典故几乎家喻户晓:阳光灿烂的一天,公孙龙骑白马出关,却被城门守卫拦下,理由是不得骑马出关。
    • 罗曼(著); 庞昕(译)
    • 摘要: 探讨论辩一存在论问题的,除名家之外,首先便只有“社会主义者”墨翟的墨家学派。这个学派自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以来便受到更具竞争性的儒家学说的排挤,以至于其学说在后来就再也没有进一步的发展。而以“名家”命名的思潮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属于规范和影响都不算大的学派(“名家”之称或许也只是后世的一种人为概括)。
    • 郭凯峰; 牛革平
    • 摘要: 战国时代名家学派公孙龙特立独行的名辩学说和诡辩式的逻辑命题,因为不符合"先王之法"和儒家义理,曾经受到同时代儒家学派的猛烈批判,也受到后世一些儒士们的褒贬评议.公孙龙在政治学术上主张"立邦国论",对于结束诸侯争霸、实现华夏统一的进程,具有消极阻碍影响.这也是战国后期一些儒家学者基于儒家的正名立场以及政治"大一统"理论主张,对于公孙龙名辩逻辑观点进行猛烈批判的深层次动因.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在西汉中期儒术取得独尊地位以后,在长达两千年的古代学术史上,公孙龙的名辩理论遭到冷落,逐渐式微,并长期湮没无闻.
    • 祁志祥
    • 摘要: 公孙龙是战国后期赵国名家的代表人物.其《公孙龙子》是先秦名家留下的唯一专著.有感于当时名实混乱、天下不治的现实状况,公孙龙对名实问题进行了饶有特色的思辨.他指出:名与实、指与物既有相称的同一关系,又有不相称的相异关系.二者的同一关系为人所易见,不同关系常为人所忽略.其突出表现之一,是不明白"白马"非"马".即个别概念(种概念)与一般概念(属概念)之间存在种差,个别概念既属于一般概念(白马是马),又不等于一般概念(白马非马).此外,他对认识活动中主体不同的感官对同一对象不同属性的感知进行分离,如对石头的触觉之"坚"与视觉之"白"不是同时把握到的,进而提出"坚白离"的命题.公孙龙的这些辨析,旨在使"明王审其名实,慎其所谓","推之天下国家"循名责实"而后能治",同时也推动了逻辑学的深化和哲学的进步.
    • 张岩枚
    • 摘要: 名家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之一,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其列为"六家"之一.名家虽在秦之后便逐渐衰微,其后人也未有较大影响,但其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兴盛,受到儒、道、墨等诸家的重视与吸收以及其思想被后世各家继承,不禁让我们思考:先秦时代为何如此看重、需要名家?名家思想的价值何在?本文尝试通过分析"白马非马"这一著名的名家命题,结合先秦时代特点,总结名家思想价值.
    • 谭博文; 贺娟(指导)
    • 摘要: 我站在长城上,眺望……追溯时代的历史,书写未来的华章。我眺望到上古时期,那是华夏文明的雏形,我们的祖先不断延续血脉,传承一代又一代精神文化,这是远古的中国。我眺望到春秋战国时期,九流十家,咏诗传诵,《离骚》风雅,别韵绵长。一刹那,我仿佛成了孔夫子、公孙龙,一起百家争鸣,一度舌战群儒,这是思想融合碰撞的中国。
    • 龙世行; 陈必应
    • 摘要: 名家虽在先秦有所发展,然而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从内因看:在学派立意上专门治术,缺乏思想建构,导致其学派从一开始就缺乏有效的思想文化输出;在学说内容上苛察缴绕、言意相离,使得其学说难以在社会民众间广为传播;在学派内部学说分化、各持一端,使得名家学说多显支离、难成系统.从外因看:群体构成上的特殊属性与浮泛无根决定了名家组织上的松散;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面临发展困境,其学说在大争之世中难以发展,难免被黜废的命运;先秦之后其他诸家学说相互吸收发展以保持学派的生命力,而名家难以顺应时代发展,因而被历史淘汰.
    • 冯春晖
    • 摘要: 近代以前,注家以庄、儒或以佛解《指物论》,并未切近公孙龙所言之谛趣。而近现代以来,诸家开始借由西方逻辑学、语言学以解读《指物论》:逻辑学视野下之一系注家或以“指”为形色性等“物德”或以“指”为共相而以“物指”为物德,皆与公孙龙之意相去较远。而逻辑学视野下之另一系注家以“指”为“指而谓之”或“概念”则显然更切近公孙龙所言“指”之真意;然其牵绊于旧有的“客观主义”思维,对“物莫非指”“指非指”所作诠解仍与公孙龙致思之真趣相隔于一间。而语言学视野下的注家中,黄克剑先生则不再受制于传统的主客对峙思维,从相应于生命践履的别一种“语言学”那里找到了可契会公孙龙“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之本旨的蹊径,并继此对《指物论》作了自出机杼而又切近公孙龙原意的疏解。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