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乐记》

《乐记》

《乐记》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853篇,主要集中在音乐、中国文学、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3篇;相关期刊473种,包括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北方音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首届乐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中南六省区)第九届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第十二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暨“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学术研讨会等;《乐记》的相关文献由756位作者贡献,包括蔡仲德、孙星群、薛永武等。

《乐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6 占比:98.0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47%

专利文献>

论文:13 占比:1.52%

总计:853篇

《乐记》—发文趋势图

《乐记》

-研究学者

  • 蔡仲德
  • 孙星群
  • 薛永武
  • 修海林
  • 徐文武
  • 李业道
  • 李曙明
  • 秦太明
  • 贺颖
  • 陈玥芃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喻天娇
    • 摘要: 《乐记》作为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理论的集大成者,凝结了我国先秦时期儒家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钢琴作为我国普及程度最高、学习人数最多的乐器,在二十一世纪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国人的视野中。本文将以钢琴演奏者为主体,站在《乐记》的视角透视钢琴演奏,探究音乐生产活动中钢琴演奏者所处的位置。
    • 付林鹏
    • 摘要: 作为儒家乐论的集大成之作,《乐记》对西周以来的乐政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学理建构。首先,《乐记》对“乐”的逻辑结构进行了拆解,将之分为“声”“音”“乐”三个部分,并分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内涵,如“声”是个体情感的简单宣泄,“音”是省察政治得失的重要标准,“乐”不但是一种理想的道德伦理象征符号,更是一套系统而复杂的政教体系。其次,《乐记》引入了心、性、情等概念,将儒家的音乐理论纳入性情论的范畴之中,为乐政思想寻求学理依据。最后,《乐记》还重点讨论了儒家乐政的实现途径,即通过“反情和志”和“广乐成教”两种方式来感化人心,最终实现由个体之治到群体之治的政治设想。
    • 戴智
    • 摘要: 音乐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是第一大艺术,并且音乐也是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古代乐论《乐记》中提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描述了音乐是如何通过有组织的乐符来塑造艺术形象,它把人的感情生活联系起来,在感情上对审美者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中,人们皆离不开音乐的熏染与陶冶,这种途径与常规的说理传播不同,而是一个心灵到另一个心灵的融合与碰撞。可以说,倾听音乐的过程,就是创作者、演奏者到倾听者的心灵旅程。学习音乐,走近音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艺术修养,使其在情感、意志、思想等诸多方面趋于完善与和谐,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 欧阳祯人
    • 摘要: 古琴的起源与发展,由伏羲到神农,由狩猎时代到农业文明,从儒家到道家,均赋予其艺术某种神圣性。研究古琴,离不开对上古历史文化背景、人与天的深刻关系的了解与探讨。古琴操缦的过程,也就是儒家“礼”“乐”思想对人的不断渗透、浸润的过程。古琴操缦的手法必须极尽娴熟、完美,从量变达到质变,从而实现精神的飞跃。依据《易经》《中庸》合说的理路,古琴操缦调养性情,“成于乐”“游于艺”“思无邪”的最高境界乃是人琴合一。
    • 董向慧
    • 摘要: 《乐记》蕴含着系统的情感社会学思想:一是从个人与社会关系这一社会学的核心议题出发来认知情感现象;二是始终围绕着情感的社会属性、社会功能来探讨乐的应用;三是对情感的产生、变化、结构与乐的关系提出了准确和富有远见的认知。同时,《乐记》从乐对身心关系的情感整饰、乐对人伦关系的情感道德、乐对天人关系的情感和谐三个维度提出了情感社会学的实践路径。《乐记》充分显示了中国情感文明的早熟轨迹,对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和现实的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价值。
    • 吴思宇; 刘瑾
    • 摘要: 《乐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音乐理论专著。通过查找可知,“乐”“情”“礼”在文本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并分析得出三者间的联系,“情”乃“乐”的本源,“乐”为“情”的表现对象;“情”与“礼”相辅相成,“礼”“乐”共现共生;“礼”在“乐”与“情”两者中起调和作用,以达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境。而统治者实则利用“礼”“乐”“情”,以达到治国的目的,从中可窥探出乐的工具性。结合当今时代,提出乐尽其效的新认知。由此重新定义乐、情、礼,形成在教育中三者关系的再思考,即试图将情与礼向美育与德育方向进行衍生,实现以乐达礼、以乐导情的工具性效能,同时实现教育促成艺术创新与发展的良性循环过程。
    • 王虹霞; 林桂榛
    • 摘要: 中国古代乐论素以“感”字为核心来阐述音乐(声响)与情感(人心)之互动关系或互触机制。《乐记》18见“感”字及纬书《乐动声仪》谈及“六声—六情”互动关系及“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感→思→积→满→作”心理规律,强调音乐参与人“感于物而动”及音乐生活“慎所以感之者”。古人多以“动人心也,动也,应也,触也,发也,撼也”等释“感”,“感”源自“咸”字(感咸互训);“咸”有“皆、悉、减、感、动”诸义,皆源自“咸”字的斧钺砍击之象。“咸”甲骨文作,金文作,或类似斧砧之象(■);“咸”之戌(■)部即戉(■)符,戉即钺即斧(最初为石斧)。“咸”由斧戉砍击之象而衍有触动义、杀减义,又因砍下、砍去某物而衍有皆、悉之义(如金文“成”表砍去而衍有毕、终之义),且撼、憾、减等字(含字义)亦源自斧钺砍击之象的“咸”字无疑。古人以“动”释“咸—感”且此“感”包含物理触动、生理触动、心理触动三大层面。厘清汉语“感”字的全部来源或语言真相,古人所谓“音乐—人心”之“交感”才可在“物理→生理→心理”触动及“心理→生理→物理”作用层面说清其互动关系与发生机制。准此,古人“音—心”交感论于艺术规律而言实相当的准确与科学。
    • 陈龙慧
    • 摘要: 《礼记·乐记》是我国古代音乐理论的重要文献。本文从多个视角出发,分析和提取《礼记·乐记》中的音乐观点,梳理了情感表达与音乐技法的关系,辨析了声、音、乐三个概念的差异与联系。最后,本文将音乐理论与南音的现实发展相结合,分析了南音的历史意义与社会意义,并结合其自身发展所存在的局限性,为厦门南音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实用性的建议。
    • 李冉
    • 摘要: 先秦儒家美学经典《乐记》较早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艺术批评理论体系,该体系包括艺术批评的标准和艺术批评的角度和方法等。艺术批评的标准是通过政治道德教化的内容和简易有序的形式达到对“和”的追求;通过对艺术作品本身、创作者和鉴赏者的研究,总结出一系列艺术批评的方法。《乐记》的艺术批评思想对后世的艺术创作和欣赏都有深刻影响,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理论话语的建构具有启示意义。
    • 冯兵; 张晓丹
    • 摘要: 在礼乐文化背景下,乐既“通伦理”又“与政通”,其古音读作“岳”和“洛”,亦随之有礼乐之乐和喜乐之乐二义。从政治思想的角度来看,喜乐之乐为早期儒家最高的政治伦理准则和政治理想境界,礼乐之乐则可视为达致这一境界的致治途径。以乐为中心建构的儒家政治思想体系即为乐治,其强调以乐治心进而以乐治国,并与礼治相辅相成,同时也不排斥政、刑。乐治对民众情感需求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传统礼乐文化的人文精神,乃古代民本理念与王道理想的集中表达,是一种理想化的善治模式,可与仁政、义政、礼治并称,为传统儒家德政体系中的一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