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全麦粉

全麦粉

全麦粉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75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预防医学、卫生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07521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粮食与饲料工业、粮食与食品工业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6年粮食食品与营养健康产业发展科技论坛暨行业发展峰会、中国粮油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中国粮油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等;全麦粉的相关文献由622位作者贡献,包括任晨刚、汪丽萍、田晓红等。

全麦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8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7521 占比:99.82%

总计:107712篇

全麦粉—发文趋势图

全麦粉

-研究学者

  • 任晨刚
  • 汪丽萍
  • 田晓红
  • 谭斌
  • 刘明
  • 刘艳香
  • 任国宝
  • 郇美丽
  • 朱恩俊
  • 朱科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孟令晗; 雷思佳; 吴迪; 汤晓智
    • 摘要: 利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分析不同复热加工过程中全麦粉和全麦速冻油条挥发性成分及指纹图谱变化,以及对其内部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工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特征风味物质。在速冻油条预炸和复热的过程中,全麦粉中部分风味物质消失。预炸后全麦油条的醛类物质峰面积百分比高达50%以上,表明醛类物质可能是油条的主要风味成分。在全麦速冻油条复热过程中,复炸工艺产生最多种类的醛和杂环化合物;微波工艺中酸类和烃类化合物含量增加,蒸制过程中产生最高含量的醛类化合物,但多为不具风味的饱和醛类。同时,3种复热工艺均降低了全麦油条中的多酚含量,其损失量按从多到少排序依次为蒸制>微波>预炸>复炸,对应油条抗氧化性呈现相反的趋势。
    • 摘要: 均衡营养重点吃九类食物,“重点”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它们营养价值较高,另一层是人们的食谱中经常缺少它们。比如以下九类重点食物:一、粗粮或全谷粗粮种类繁多,既包括小米、玉米、高粱、黑米、荞麦、燕麦等粗杂粮,也包括全麦粉和糙米,还包括绿豆、红豆、芸豆、饭豆、扁豆等杂豆类。有时候,薯类也可作为粗粮。粗粮营养价值比细粮更高.
    • 李静
    • 摘要: 本文综述了全麦粉加工及稳定化处理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全麦粉的加工生产提供参考。
    • 蔡梦迪; 熊双丽; 李安林; 李凤
    • 摘要: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全麦粉中膳食纤维、植酸、脂肪酶、蛋白酶、葡聚糖、单宁、化学污染物和生物毒素等物质对其品质、加工和贮藏的不利影响,并简要介绍了超微粉碎、挤压膨化、微波加热、蒸汽爆破、微生物发酵和添加改良剂等最新改良技术,以期为全麦粉的加工与应用提供良好的研究思路和依据。
    • 王静; 温纪平
    • 摘要: 全麦粉的开发利用及其对制品品质的影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面粉改良技术是食品工业常用的一种根据面粉特性与用途的差异性直接对面粉进行改良的手段。全麦制品现存的品质问题追根溯源可归结为全麦粉品质特性问题。随着对全麦制品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全麦粉品质改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以全麦粉现存的品质问题为切入点,从常见的三大类改良技术分析不同改良技术对全麦制品的适宜性,旨在为更高效地改善全麦制品的品质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 朱天仪; 周洁
    • 摘要: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方式、提取试剂及浓缩体积对全麦粉中烷基间苯二酚(AR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5 min、提取剂为无水乙醇2 mL。优化后的方法重现性良好、准确度高。
    • 张书庆; 郑学玲; 洪静
    • 摘要: 为了提高全麦粉营养品质,采用发酵和酶的协同作用探究对全麦粉品质的改善。通过对比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Lbr)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ac)和/或戊聚糖酶和纤维素酶(Cellulase/Pentosanase,Cel/Pn)处理发现二者在改善全麦粉时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通过对不同发酵时间面粉基本组分的变化规律分析,发现Lbr具有更强的产酸能力。乳酸菌与酶协同处理对膳食纤维和戊聚糖影响显著,在发酵12 h后与Lac的总膳食纤维为11.09%,而Lac-Cel/Pn降低到9.71%,与Lbr相比,Lbr-Cel/Pn可溶性膳食纤维增加26.28%。Lac-Cel/Pn的水溶性戊聚糖含量比Lac增加56.19%。在Lac-Cel/Pn处理中植酸含量从2.97 mg/g降低到0.87 mg/g,植酸酶的活性增强,表明二者在降低植酸含量有显著的协同作用。通过对总酚含量和相应的抗氧化性分析表明,可检测到的游离酚含量通过12 h发酵,Lac的含量为99 mg/100 g,而Lac-Cel/Pn达到了116.9 mg/100 g,铁离子还原能力和DPPH清除能力也表明协同处理增强其抗氧化性更明显。综合结果表明乳酸菌协同酶作用显著改善全麦粉的品质。
    • 摘要: 一、如何加エ小麦粉更有营养?相比于精制小麦粉,全麦粉和营养强化小麦粉的营养价值更高。小麦籽粒主要由淀粉质胚乳(约80%)、麦麸(约15%)及麦胚(约3%)三部分组成,精制小麦粉是除去了大部分麸皮和麦胚、以胚乳为主要原料磨制而成。相对于精制小麦粉,全麦粉由胚乳、麦麸以及麦胚组成,且与它们在完整小麦颗粒时比例相同,除淀粉外,全麦粉中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均高于精制小麦粉。目前,全麦粉生产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直接粉碎法,是将整粒小麦直接碾磨而成;另一种称为回添法,是将小麦麩皮和麦胚粉碎处理后回添至精制小麦粉中混合而成。除全麦粉加工外,在小麦粉加工过程中添加外源营养物质可以弥补小麦本身的营养缺陷和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损失,这样的小麦粉称为营养强化小麦粉。营养强化小麦粉中常用的外源营养物质主要包括三大类:赖氨酸、苏氨酸等氨基酸类;钙、锌、铁等矿物质类;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维生素类。
    • 李冉
    • 摘要: 一、全谷物全谷物指的是不经精细化加工,或虽经碾磨、粉碎、压片等处理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胚乳、胚芽、麸皮及其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最常见的如:小米、玉米、燕麦、全麦粉。例如,我们平常买的面粉,就是小麦经过加工制成的精制谷物,而保留了麦麸和胚乳的全麦粉则可被认为是全谷物。二、全谷物的优势麸皮中富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
    • 李梦琴; 赵龙珂; 程冰; 王筝; 赵杰; 林顺顺
    • 摘要: 该文考察圆苞车前子壳粉(psyllium husk powder,PHP)、全麦粉、木糖醇、玉米油添加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通过感官评价优化配方,采用质构特性分析、低场核磁共振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手段,探索影响饼干品质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圆苞车前子壳粉全麦酥性饼干的最优配方为PHP添加量4.0%、全麦粉添加量30%、木糖醇添加量22.5%、玉米油添加量22.5%;饼干中全麦粉添加量、自由水含量,以及饼干的脆性和咀嚼性质构特征,与饼干感官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PHP的添加有助于感官提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