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免疫印迹

免疫印迹

免疫印迹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4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7篇、会议论文44篇、专利文献46842篇;相关期刊446种,包括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解剖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1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四川省第七次临床输血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等;免疫印迹的相关文献由425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世鹏、夏钢、刘国振等。

免疫印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7 占比:2.00%

会议论文>

论文:44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46842 占比:97.91%

总计:47843篇

免疫印迹—发文趋势图

免疫印迹

-研究学者

  • 陈世鹏
  • 夏钢
  • 刘国振
  • 刘志刚
  • 刘莉莉
  • 张忠英
  • 杨天赐
  • 林丽蓉
  • 李莉云
  • 燕东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孟军; 郭建美; 周更苏; 董泽飞; 郑春贵; 曹翠丽
    • 摘要: 背景:胚胎期的神经干细胞可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而实际应用中希望神经干细胞更多地分化成神经元。因此,研究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定向分化机制至关重要。DNA拓扑异构酶Ⅱ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核蛋白,在DNA复制、修复、转录、重组以及染色体分离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及其向神经元定向分化过程中DNA拓扑异构酶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从ICR小鼠(E12.5 d)大脑皮质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将神经干细胞球消化成单细胞后,以5×10^(8)L^(-1)密度接种于用Matrigel铺底的培养皿上,加入含B27、N2、10μg/L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成神经诱导分化条件培养液,诱导培养1,2,3 d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实时定量PCR检测DNA拓扑异构酶Ⅱα和β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DNA拓扑异构酶Ⅱα阳性细胞在神经球内数量较多,且均匀分布,在向神经元诱导分化后阳性细胞有所减少;DNA拓扑异构酶Ⅱβ阳性细胞在神经球内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神经球中央,在向神经元诱导分化后强表达的阳性细胞开始增多,在诱导分化2 d达到高峰,之后呈减少趋势;②在神经球中DNA拓扑异构酶Ⅱα蛋白和mRNA表达较高,在向神经元诱导分化后逐渐降低;在神经球中DNA拓扑异构酶Ⅱβ蛋白和mRNA表达较低,在向神经元诱导分化后显著增高;③通过实验得出DNA拓扑异构酶Ⅱβ参与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定向分化。
    • 孙孟军; 郭建美; 周更苏; 董泽飞; 郑春贵; 曹翠丽
    • 摘要: 背景:胚胎期的神经干细胞可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而实际应用中希望神经干细胞更多地分化成神经元.因此,研究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定向分化机制至关重要.DNA拓扑异构酶Ⅱ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核蛋白,在DNA复制、修复、转录、重组以及染色体分离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及其向神经元定向分化过程中DNA拓扑异构酶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从ICR小鼠(E12.5 d)大脑皮质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将神经干细胞球消化成单细胞后,以5×108 L-1密度接种于用Matrigel铺底的培养皿上,加入含B27、N2、10 μg/L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成神经诱导分化条件培养液,诱导培养1,2,3 d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实时定量PCR检测DNA拓扑异构酶Ⅱα和β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DNA拓扑异构酶Ⅱα阳性细胞在神经球内数量较多,且均匀分布,在向神经元诱导分化后阳性细胞有所减少;DNA拓扑异构酶Ⅱβ阳性细胞在神经球内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神经球中央,在向神经元诱导分化后强表达的阳性细胞开始增多,在诱导分化2 d达到高峰,之后呈减少趋势;②在神经球中DNA拓扑异构酶Ⅱα蛋白和mRNA表达较高,在向神经元诱导分化后逐渐降低;在神经球中DNA拓扑异构酶Ⅱβ蛋白和mRNA表达较低,在向神经元诱导分化后显著增高;③通过实验得出DNA拓扑异构酶Ⅱβ参与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定向分化.
    • 任帆; 陆辉; 李耀; 张昕霞; 潘红阳; 毛峥嵘; 周韧
    • 摘要: 目的:研发和制备心钠肽(ANP)的兔单克隆抗体,检测其在心窦房结、传导束的免疫特性表达及其在心脏疾病中的检测应用。方法: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法合成ANP特异性多肽,对新西兰大耳白兔进行免疫,取出兔脾细胞与兔的骨髓瘤细胞240E-W3进行融合,采用兔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兔单抗,运用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其特异性和敏感性。收集24例人心组织,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其他疾病导致死亡的比例分别占33%、54%、13%,对24例人心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NP表达。结果:制备抗ANP的兔单克隆抗体(ab225873),经免疫印迹检测显示,ANP在人心组织中可以特异性识别大小为16 kD的条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NP特异性表达在成人心组织的窦房结和左心室的传导束,但心室肌以及成人的其他组织中不表达。24例人心组织中心房肌阳性率为100%,窦房结阳性率为100%,传导束阳性率为50%,心室肌阳性率为0。结论:本研究制备的抗ANP兔单克隆抗体(ab225873)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上均表现有良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能特异识别心窦房结、传导束,为研究窦房结、传导束相关疾病提供分子检测工具。
    • 嵇如月; 于新; 赵晨蕊; 何成彦; 方玲
    • 摘要: 结直肠癌是世界第三大最常见癌症[1]。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仅2020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为193.16万,死亡病例93.52万,因此迫切需要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2]。本实验通过二维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及免疫印迹探究TOMM40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意义,为结直肠癌的筛查和诊断提供一个新的方向。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用的结直肠癌及配对癌旁组织标本经病理医师确认均为DukesB期腺癌,共16对,来源于胃肠外科手术切除,标本采集时间段为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保证术前没有经过任何方式治疗。
    • 韩明轩; 刘瑞莉; 于堃; 柏学进; 董雅娟
    • 摘要: 实验旨在研究布莱凯特黑牛MYPN基因CDS区序列和表达情况,探讨MYPN基因理化性质及表达规律,为探究其与肌肉生长发育关系奠定基础。克隆结果表明:MYPN基因CDS区全长2 841 bp;进化树结果显示:布莱凯特黑牛MYPN基因与牛(100%)、绵羊(97.57%)、山羊(97.50%)同源性高;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YPN编码946个氨基酸,为亲水性不稳定碱性蛋白;qRT-PCR结果显示:MYPN在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最高;免疫组化显示:MYPN主要在肌浆内的肌原纤维中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YPN蛋白在肌肉中表达量最高。综上,MYPN参与肉牛肌肉生长发育的调节,可作为肉质性状辅助标记基因。
    • 刘建欣; 刘蕾; 郭珊珊; 袁倩云; 王文彬
    • 摘要: 副溶血性弧菌外膜蛋白BamA是β-桶组装BAM复合物的核心成分,参与细胞外膜蛋白运送和安装过程,是潜在的新型靶标抗原,目前其在免疫检测抗原和疫苗中的潜在价值尚未有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SnapGene和Protean分析BamA的序列并筛选出多肽,采用PCR扩增出外膜蛋白BamA的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28a(+)-BamA;经大肠杆菌BL21诱导表达BamA重组蛋白(90ku);多肽与BSA偶联,制备的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BamA蛋白及多肽免疫血清对24株弧菌的交叉反应。ELISA测定结果表明,免疫血清对BamA蛋白的效价在121K以上,对副溶血性弧菌等弧菌的效价较弱(0.5K);免疫印迹结果显示,BamA蛋白血清与副溶血性弧菌CICC21617、CICC21618、杀岩龙虾弧菌和非O1型霍乱弧菌等弧菌属细胞裂解物中90ku左右的蛋白可发生特异性反应,而对费氏另类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等非弧菌属无交叉反应。弧菌外膜蛋白BamA具有弧菌属保守性并可以诱导产生弧菌特异性抗体,多肽在菌体表面的暴露性可能受到其他抗原的影响,这给后续弧菌诊断抗原和疫苗抗原研究提供了依据。
    • 张燕; 彭明霞; 潘萌
    • 摘要: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IB)与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在副肿瘤性天疱疮(paraneoplastic pemphigus,PNP)自身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17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11例PNP患者的血清和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分别应用以鼠膀胱和猴食道为底物的IIF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同时环切包皮分离表皮后提取表皮抗原成分,进行IB分析。结果以鼠膀胱为底物的IIF检测中,11例PNP患者血清中有6例呈阳性表达;以猴食道为底物的IIF检测中,11例结果均为阴性。IB检测中,7例检出IgG抗体,均与相对分子质量为190000 Da的蛋白多肽结合,其中5例同时与相对分子质量为210000 Da的蛋白多肽结合。两种方法合用共检出8例阳性。对照组未检出PNP相关的特异性抗体。结论以鼠膀胱为底物的IIF检测可作为PNP的过筛试验,而利用环切包皮分离表皮行IB检测可作为前者的补充。
    • 栗赫铭; 秦洪涛; 魏德强; 李旭; 蓝兴国
    • 摘要: 以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自交不亲和系(S_(13-b)S_(13-b))为材料,提取柱头RNA,利用RT-PCR分离羽衣甘蓝柱头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MAPK4)基因。结果表明:获得的Bo MAPK4 c DNA含有一个1 122 bp开放阅读框,编码373个氨基酸,具有丝氨酸/苏氨酸结构域,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羽衣甘蓝Bo MAPK4与油菜(B.napus)Bn MAPK4、芜菁(B.rapa)Br MAPK4、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t MAPK4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9.7%、99.5%、95.4%。将Bo MAPK4编码区的序列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14b上,并转化到BL21(DE3)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在分子量大小约45 k Da处有Bo MAPK4重组蛋白特异性表达。利用亲和层析的方法获得高纯度的重组Bo MAPK4蛋白。利用获得的重组Bo MAPK4蛋白免疫小鼠,制备Bo MAPK4的多克隆抗体。提取羽衣甘蓝萼片、花瓣、花药、柱头、花柱和子房的总蛋白,利用免疫印迹的方法进行蛋白表达检测,结果发现Bo MAPK4在花瓣、花药和子房中表达的较少,在萼片和花柱中表达的较多,在柱头中的表达量最高。这些研究为探讨Bo MAPK4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何晓雯
    • 摘要: 目的:对119例HIV初筛阳性患者其年龄、性别和结果进行剖析,进而为实验室筛查和人群防治提供参考建议。方法: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在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入院检查和门诊咨询检测时HIV初筛阳性的患者,119例。采用ELISA酶联免疫分析法和迈瑞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采用Western blot确诊复检。就此分析年龄、性别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119例标本中,Western blot确诊结果显示,77例“HIV抗体阳性”,青年组:18~44岁(77.9%);中年组:45~59岁(15.6%);中老年组:60~74岁(3.9%);老年组:75~89岁(2.6%)。男性阳性占比94.8%,女性阳性占比5.2%。结论:艾滋病病毒虽各个人群均易感染,但由于青年性生活比较频繁,阳性比例较高。性别上差异,男性阳性占比远高于女性。应加强青年预防HIV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在HIV防治中,保持固定的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进行安全的性行为。杜绝毒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婚前检查应尽早进行HIV咨询检查,减少HIV的传播。
    • 史传燕
    • 摘要: 结合教材对抗原抗体检测的描述,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层析技术、免疫印迹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以及免疫PCR技术5个方面分析了几种常见的抗原抗体体外检测技术,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