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充填开采

充填开采

充填开采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3年内共计1033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工业经济、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5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27250篇;相关期刊179种,包括科技致富向导、金属矿山、煤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山东煤炭学会工作会议暨煤矿机电管理创新应用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大会等;充填开采的相关文献由212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吉雄、李猛、张强等。

充填开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5 占比:2.45%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27250 占比:97.44%

总计:27967篇

充填开采—发文趋势图

充填开采

-研究学者

  • 张吉雄
  • 李猛
  • 张强
  • 孙强
  • 杨宝贵
  • 刘建功
  • 周楠
  • 王晓利
  • 施现院
  • 李秀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吴季洪
    • 摘要: 充填开采是防止地表沉陷,解决矿山周边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措施。基于前期对大量文献的研究,梳理出了现阶段主要的几种充填方法,并对其做了简要的介绍,简述了各类充填方法的特点和原理,综述了膏体充填技术、固体充填技术、覆岩离层注浆充填技术、高水材料充填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在总结了我国充填开采研究现状和技术特点基础上,对充填开采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优化充填开采下的绿色矿山建设、充填开采体系的建立和推广、“选采充留”一体化的探索和研究、高效环保的新型材料研发和利用等是我国充填开采技术发展的几个重要方向。
    • 赵振宇; 张开加; 董宇
    • 摘要: 为解决煤炭生产过程中矸石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实现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结合鑫岩煤矿井上、下生产系统和开采条件,确定鑫岩煤矿井下煤矸分选与充填开采一体化系统。针对系统中滚轴筛设备选型及布置、原煤仓和矸石仓容量、综采工作面充填能力及关键设备选型和地面矸石垂直投料系统管径选型进行了设计,为鑫岩煤矿实现绿色开采提供技术保障,为类似条件矿井的井下分选与充填开采设计提供借鉴。
    • 梁冰; 郭斌; 金佳旭; 武鹏飞
    • 摘要: 为解决辽宁某铁矿开采后地表沉陷问题,验证自研的复合激发尾砂胶结充填体充填效果,运用FLAC^(3D)模拟软件对铁矿二步骤充填开采和地表沉陷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种胶结充填体分别进行二步骤充填后,盐基、碱基、水泥基胶结充填体内部的应力平均值分别为0.92,0.79,0.93 MPa,最大位移值分别为38,22,75 mm,说明碱基胶结充填体在改善采场应力环境、减小顶底板变形情况具有一定的优势;以对采空区充填的模拟结果来看,碱基复合激发胶结充填体对围岩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能够很好地改善地表沉降现象;通过对采场应力和地表沉陷进行为期1 a的跟踪监测,表明监测区域位移变化量基本稳定,且全年监测点位移变化形态与应力变化趋势相同。
    • 王云搏; 张强; 孟国豪; 张昊; 王高峰; 郑庆学; 田秀国; 尹宝杰; 马国平
    • 摘要: 充填材料是保障充填效果、控制充填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总结了现有固体充填材料基本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阐述了固体充填材料影响岩层控制效果的机理;基于“三下”开采、坚硬顶板下开采、房式煤柱回收以及矸石处理等充填开采工程的需求,对应设计了建筑物变形、导水裂隙带发育范围、坚硬顶板能量释放、房式煤柱稳定以及矸石处理量等5类评估指标;建立固体充填开采充填材料选择设计流程,以工程需求为目标,以充填体充实率为连接核心,指导固体充填材料选择设计,实测充填材料充采质量比和实际充实率,监测、反馈并调节充实率,形成了固体充填开采充填材料选择设计方法。唐山某矿建筑物下F5001工作面工程实践表明,设计2.5~50 mm的矸石作为固体充填材料,最大沉降量为61 mm,保护了地表建筑物,取得了良好的充填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矿井选择充填材料提供设计参考。
    • 李鹤鹤; 冀宇鑫; 宋高峰
    • 摘要: 为研究不同充填体刚度对采煤工作面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采用PHASE 2D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拟,对充填体不同刚度条件下采场垂直应力及覆岩垂直位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工作面前后方支承压力分布特征、采场围岩下沉量等。研究结果表明,当充填体弹性模量为2000 MPa时,煤体塑性区宽度为1.98 m;当充填体弹性模量增大到3000 MPa、4000 MPa时,煤体塑性区宽度降低为1.5 m;当充填体弹性模量为2000 MPa时,工作面前方煤体支承压力系数峰值为1.8;当充填体弹性模量为3000 MPa、4000 MPa时,支承压力系数峰值分别为1.71和1.67;模型工作面推进200 m后,当弹性模量为2000 MPa时,直接顶下沉量最大值为20 mm,当弹性模量为3000 MPa、4000 MPa时,直接顶下沉量最大值为17 mm;随着充填体刚度不断增大,垂直位移随着弹性模量增大而逐渐减小,垂直位移最大值分别为45 mm、40 mm、37 mm。分析认为,提高充填体刚度能够降低煤体破坏范围和提高围岩稳定性,但随着充填体刚度的进一步提升,这一趋势不再明显。
    • 徐慧刚
    • 摘要: 矸石充填开采可以降低采空区顶板垮落的可能性,并对地表沉陷变形起到关键控制作用。为了更简便准确的评估矸石充填后的效果,以新元煤矿为工程背景,首先概述了矸石充填设备的选型,考察了充填后的三个工作面的充实率,之后模拟计算了地面沉陷量,并通过现场实测来验证模拟结果。最后结合相关变形指标初步评估了该煤矿矸石充填开采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元煤矿三个工作面充填开采后的最大充实率为73%,最小则为36%;数值计算的地表沉陷量曲线与实测数据点相匹配,证明了模拟工作的可信度;模拟出来的三个工作面的可能最大地表水平变形值为0.15mm/m,可能最大地表倾斜变形值为0.35mm/m,可能最大地表曲率值为0.0022mm/m^(2);上述这些变形参数均小于相关的Ⅰ级变形指标,证明了矸石充填开采后对地面建筑物等的影响是非常小的。通过此数值模拟的方法提前对矸石充填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进行合理预测与评估是可行的。
    • 张元
    • 摘要: 为了确定晋平煤业保护煤柱下充填开采技术方案,在晋平煤业105采区选取一个充填开采试验区域,通过分析试验区地质情况和地表建筑物情况,选择采用巷式条带充填开采技术工艺。同时,结合试验区域范围,设计了两种充填开采方案,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试验区域采用三个快段依次顺序充填开采的技术方案。
    • 甘德清; 常英杰; 张友志; 薛振林; 刘志义
    • 摘要: 为探究不同温度下充填料浆水平管流特性,开展了流变实验以获取不同温度下充填料浆流变参数,基于流体力学理论提出了充填料浆管道输送基本假设,利用COMSOL软件建立水平管道模型,分析了温度对料浆流态、流速、管道压力及管输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充填料浆塑性黏度和屈服应力降低;料浆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壁面附近呈剪切流动,中部区域呈柱塞流动,随着输送距离增加,柱塞流动区范围逐渐减小,剪切流动区范围逐渐增大;在剪切流动区,温度越高,流速越大,而柱塞流动区,温度越高,流速越小;管道中压力沿径向存在明显压力梯度,越靠近底部压力越大,且温度越高压力越小;20~40°C范围内,温度对管道输送起促进作用,温度与管输阻力呈线性关系,温度越高管输阻力越小。
    • 姚岐桦
    • 摘要: 为了实现煤层高效开采,提出对拉充填开采技术,以杜家沟矿2-105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对不同错距及不同充实率下的巷道围岩应力值及巷道变形量进行研究发现,随着充填率的增大,巷道的稳定性增强,维护成本降低,且最佳合理错距为5 m,为对拉充填开采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 程立朝; 郭翔宇; 李新旺; 屈正一; 李文贵
    • 摘要: 为了研究充填支架夯实机构的夯实角对矸石散体夯实效果的影响,以ZC1800/14/25型充填液压支架为原型,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方法构建矸石充填工作面空间模型,分析了推压板和矸石散体在夯实过程中的力链演化,研究了夯实角与夯实板推压力、矸石破碎程度、欠接顶量和矸石质心位置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夯实角的减小,夯实作用会影响到较大范围的矸石并压碎部分矸石,夯实板压力较大;随着夯实角的增大,夯实板压力降低,且推动的矸石量较少。最终确定夯实角为10°时,夯实机构对矸石散体的充填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为充填工作面现场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