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927篇,主要集中在宗教、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9篇、会议论文138篇、专利文献3216篇;相关期刊440种,包括五台山研究、法音、佛学研究等; 相关会议42种,包括第三届全国艺术青年学者论坛、天台山文化当代价值理论研讨会、“儒释道融合之因缘”研讨会等;佛教思想的相关文献由885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夏年、李向平、温金玉等。

佛教思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9 占比:19.04%

会议论文>

论文:138 占比:3.33%

专利文献>

论文:3216 占比:77.62%

总计:4143篇

佛教思想—发文趋势图

佛教思想

-研究学者

  • 黄夏年
  • 李向平
  • 温金玉
  • 潘桂明
  • 牟世金
  • 王路平
  • 丁树栋
  • 方立天
  • 段文杰
  • 殷光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帆
    • 摘要: 皎然是中唐诗僧群体中的佼佼者,诗学成就斐然。皎然的题画诗不仅渗透着他的诗学观点,还反映出他深厚的佛学修养以及对绘画的独特见解。具体体现在:联系佛教中的“作用”论,皎然认为创作诗画都需要精心构思;结合佛教的真实观,他以为诗画作品应当体现“真”风格;受佛教“空观”影响,皎然论诗强调“取境”,书画也应注重“取势”,“气韵”与“体势”密切相关,取势得当而后“气韵”自高。皎然从佛理参悟延展到对诗歌“意境”和对绘画、书法“气韵”等关键命题的思考,其题画诗融入了禅思和禅悟,具有较高的创作水准和理论价值。
    • 陈代湘; 孟玲
    • 摘要: 宋代理学家胡安国曾与佛僧有过密切的往来,在佛理上有着较高的造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胡安国理学思想的形成,也为他批判佛教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胡安国对佛教思想的吸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起不灭心之体,方起方灭心之用”对佛教“一心开二门”思想的吸收;二是“性善不与恶对”对佛教“性无善恶”论的吸收;三是“平常即是精妙”对佛教“平常心是道”思想的吸收。胡安国对佛教思想的批判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本体论上批判佛教“以理为障”;心性论上批判佛教“批根拔本,殄灭人伦”;工夫论上批判佛教“不假证修而语觉地”。胡安国对佛教思想的吸收与批判进一步影响了胡寅、胡宏,对湖湘学派理学思想的建构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黄晓瑶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理查·瓦格纳(Richard Wagner)歌剧中的爱情特点,总结出其中所展现的爱情观,并结合瓦格纳的自身经历来分析其所蕴含的哲学基础——叔本华哲学思想和佛教思想
    • 范浩然
    • 摘要: 《宥蝮蛇文》是柳宗元创作的动物寓言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集中显示了柳宗元的佛教思想与生命意识、多元审美与主体意识以及现实讽喻性与反抗精神等。通过分析上述思想特质在《宥蝮蛇文》中的呈现状况,可以看出柳宗元动物寓言中体现出的思想独特性。
    • 程彩霞; 郑绍楠
    • 摘要: 白先勇的文学创作具有将中国传统佛教思想与西方现代主义精神相融合的特点。从现代解释学的角度来看,白先勇接受西方现代主义精神的“前见”与佛教思想紧密相关,他将西方现代主义人—神对立的张力结构置换为今—昔比照的无常变化。以佛教的“四法印”来观照,白先勇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人生虚无和痛苦的体验是通过佛教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来完成的。在文学的终极关怀层面上,白先勇没有走上佛教“寂静涅槃”的出世解脱之路,而是代之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悲剧的尊严”的抗争精神,并且他将大乘佛教的悲悯情怀与“悲剧的尊严”相融合,呈现出解释学所说的“视域融合”的境界。
    • 朱云杰
    • 摘要: 南朝齐梁时期的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双向交融,文人的世界理念、文学创作和逻斡思维无不充斥着佛教的色彩,沈约的不少文章对于佛教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解读,他在佛学范畴内秉持大乘涅槃佛性学说,认为世上有神,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应当“全生戒杀”,否则就会遭到“因果报应”。沈约文中反映的佛教思想不仅体现出作者深厚的佛学修养,也能折射出齐梁时代崇佛的社会环境与时代风尚。
    • 严盼盼
    • 摘要: 文章运用三重诠释法,从武术视角对佛教“戒”学思想中戒律戒规内容的设置、分类制戒的方式、戒律修行的实践性进行研究。通过实然考察与应然推测,发现佛教“戒”学思想中已经有或应该有大量的戒律戒规被用到武术中,成为拳派门规、现代武术教学等的武德内容;通过可然联想,发现分类制戒的方法可以用到武术中作为建构武德体系、落实武德实践的有效思路,修行戒律的必要性可以用到武术中作为阐释武术修炼、武德实践本质意义的思想理论。
    • 陈旭; 姚泓泽
    • 摘要: 唐宋时期敦煌佛教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世俗化,虽然僧人学有所宗,不同宗派佛教经典的译注、诠释有所不同,但民众所学所用却是无宗无派的世俗佛教。业报轮回、因果报应等原始佛教思想在为民众所知的同时,也改变了民众对生死的认知模式和日常生活方式,呈现了敦煌地区民众佛教信仰更真实、丰富的层面:一方面,民众重新审视生离死别,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积德行善等行为祈愿后世安乐;另一方面,佛教思想也对民众日常行为起到了一定约束和规范作用。
    • 杨翰卿; 叶堃
    • 摘要: 我国部分少数民族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或文化中的释儒和融,体现在以本民族信仰的佛教思想与儒学和会相融,通过释儒并尊、释儒分立、释主儒辅等几种不同的特点而构建和形成,揭橥了佛教思想与儒学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哲学文化历史发展中双向良性互动的关系,成为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鉴、建设共有精神家园、铸牢共同体意识的一种重要精神资源.
    • 贺英
    • 摘要: 佛教思想最早起源于印度,由释迦牟尼创建并传播,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发展成熟,并与中国的思想交流融合。对中国的文学、绘画、音乐及思想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用毕生的心血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赋予他们喜、怒、哀、乐,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人生无常、人生苦恼,最终顿悟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对佛教思想中人生命运无常本质进行文本性分析和解读,以引发人们对人生命运无常主题的思考和关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