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体感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939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外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2篇、会议论文42篇、专利文献784771篇;相关期刊361种,包括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等; 相关会议41种,包括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二届全国推拿学术交流会、2015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全国第四届脑复苏与康复高层论坛等;体感诱发电位的相关文献由2354位作者贡献,包括胡勇、燕铁斌、张建宏等。

体感诱发电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2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4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84771 占比:99.88%

总计:785695篇

体感诱发电位—发文趋势图

体感诱发电位

-研究学者

  • 胡勇
  • 燕铁斌
  • 张建宏
  • 范建中
  • 陈月桂
  • 乔慧
  • 谢小波
  • 黄华品
  • 谢正祥
  • 邱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戚钰; 郑伟; 胡正权; 李娜; 刘杰
    • 摘要: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切除术中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联合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监测对面、听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以128例听神经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研究组(64例),对照组术中行肌电图(EMG)联合ABR监测,研究组术中采用SEP、EMG、ABR联合监测;比较两组面、听神经保护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结束时ABR引出率(分别为78.13%、7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4,P=0.676),其中研究组波形分化良好率(78.00%)高于对照组(58.33%,χ^(2)=4.380,P=0.036);两组术中ABR波Ⅰ、Ⅲ、Ⅳ潜伏期及各波间期均较手术开始时延长,波Ⅴ幅值降低(均为P<0.05),手术结束后向手术开始水平恢复;研究组肿瘤全切率、面神经解剖保留率、耳蜗神经解剖保留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χ^(2)=4.571,P=0.033;χ^(2)=4.873,P=0.027;χ^(2)=4.758,P=0.029);术后研究组面神经功能良好率(87.50%,56/64)高于对照组(70.31%,45/64)(χ^(2)=5.680,P=0.017);研究组New Hannover听力分级为1~2级者占术前该级患者的比例(86.0%,43/50)高于对照组(65.31%,32/49)(χ^(2)=5.770,P=0.016)。结论听神经瘤切除术中采用SEP联合ABR监测对面、听神经可起到有效的监护作用,能够减少面、听神经功能损伤,且安全可靠。
    • 韩威; 吕首旭; 姚春红; 邵海华
    • 摘要: 目的:探究森林脑炎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变化特点,为明晰森林脑炎患者受损部位特点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林区活动蜱叮咬后20d内确诊为森林脑炎的30例患者为研究组,另随机抽取30例非疫源地生活、无蜱虫叮咬史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开展BAEP和SEP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1)研究组患者出现PL异常、IPL异常以及波形分化不良的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患者的N20、P25、N30波PL以及波形异常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森林脑炎患者在BAEP和SEP各项指标方面与常人存在一定差异,临床上可以考虑将上述指标作为森林脑炎辅助检测手段,指导临床治疗。
    • 顾英花; 李俊昌; 韦晓勇; 马维宗; 闵红星
    • 摘要: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颈椎手术摆体位过程中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择期行颈椎手术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组)23例,C组(对照组)22例。2组患者使用丙泊酚4~6 mg/(kg·h)、瑞芬太尼12~30μg/(kg·h)持续泵入维持麻醉,其中D组诱导前持续泵注负荷剂量1μg/kg右美托咪定10 min后,术中持续泵注维持剂量0.4μg/(kg·h)的右美托咪定至术毕,C组采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泵注至术毕。2组患者BIS值维持在35~60,记录2组患者清醒时(T_(0))、负荷剂量泵注结束时(T_(1))、麻醉诱导后(T_(2))、插管后(T_(3))、摆体位后(T_(4))5个时间点SEP的波幅(N13~P15、N45~P37)、潜伏期(N13、P15、N45、P37)以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体温(T)、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记录2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7天JOA评分。结果2组患者比较N13~P15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N45~P37波幅在T_(4)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HR、T、BI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7天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颈椎手术摆体位过程中诱发电位波幅的下降,预防和降低体位改变时的脊髓损伤。
    • 董娜; 张雪青(综述); 梁思泉(审校)
    • 摘要: 利用有效方式,全面缩短昏迷患者清醒时间意义重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一般被用于评价患者的脑干功能,其在患者脑干出现轻度损伤时即可发生改变。而体感诱发电位则可以体现出患者大脑半球功能、丘脑功能改变情况,经感觉系统实施系列性生理传导,能够积极展现患者受损神经功能情况。对于昏迷患者实施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联合体感诱发电位检测,不仅能够积极评估患者疾病预后,还有助于指导实施针对性治疗。
    • 阴涛; 郑遵成; 高强
    • 摘要: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结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本院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试验组(n=36),分别采用颈椎牵引和SET结合推拿进行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检测正中神经和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峰潜伏期、上肢电流感觉阈值(CPT),观察治疗显效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显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的58.33%(Z=2.093,P12.059,P3.266,P7.061,P8.033,P8.895,P<0.001),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t=8.913,P<0.001)。结论SET结合推拿治疗可促进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神经传导功能修复。
    • 谢财忠; 戴加飞; 汤江帆; 刘蓓蓓; 丁志清
    • 摘要: 目的:观察低强度微波对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体感诱发电位(SEPs)和运动诱发电位(MEPs)的影响。方法:72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SCI组和MW组,每组24只。Sham组仅行椎板切除术,SCI组和MW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MW组给予低强度微波治疗,SCI组和Sham组不给予任何治疗。在术后1d、7d、14d和21d对大鼠进行BBB评分、SEPs和MEPs评定。结果:BBB评分显示,MW组大鼠在术后7d和14d时与SCI组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术后21d时MW组优于SCI组(P0.05),而在术后14d和21d时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低强度微波能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微波电磁场对脊髓损伤修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陈雨; 魏飞彪; 张梓铭; 韦星; 魏延丽; 李六一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及体感诱发电位(SSEP)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监测脊髓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脊柱侧弯矫形术的69例患者,分析其术中MEP、SSEP出波情况及报警情况(MEP报警标准为波形消失;SSEP报警标准为相比基线,潜伏期延长大于10%或波幅下降大于50%)。结果:股外侧肌、胫前肌、踇展肌的MEP出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酶展肌出波率最高。术中所有病例均成功获取SSEP波形。股外侧肌、胫前肌、踇展肌MEP报警的敏感度分别为100.00%、100.00%、60.00%,特异度分别为97.96%、95.58%、97.67%,假阳性率分别为2.04%、4.42%、2.33%;将单侧下肢视为整体,整体MEP报警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假阳性率分别为100.00%、92.48%及7.52%;SSEP波幅下降大于50%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假阳性率分别为100.00%、86.47%及13.53%;SSEP联合MEP报警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假阳性率分别为100.00%、98.50%及1.50%。结论:MEP、SSEP监测对于脊柱侧弯矫形术中脊髓损伤均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两者联合不仅能提高监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还能够降低监测的假阳性率。
    • 周梦露; 金光勇; 席绍松; 陈嘉伊; 梁栋诚
    • 摘要: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引起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临床常见且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评估、诊断SAE的流程尚不成熟。临床上,镇静治疗、机械通气等许多因素可能导致SAE的评估困难,而使用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评估或诊断SAE。本文对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等电生理技术监测SAE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评估、诊断SAE提供依据。
    • 边春生; 刘少朋; 高路盈; 张守文
    • 摘要: 目的比较七氟醚/瑞芬太尼与异丙酚/瑞芬太尼联合麻醉在脊柱侧凸手术中对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行脊柱侧凸手术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瑞芬太尼组和异丙酚/瑞芬太尼组,每组30例。监测麻醉期间5个不同时间点SSEP振幅和潜伏期。结果与异丙酚/瑞芬太尼相比,七氟醚/瑞芬太尼组患者皮质SSEP波幅显著降低,潜伏期显著增加(均P<0.05);两组患者颈椎SSEP振幅和潜伏期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异丙酚/瑞芬太尼组相比,七氟醚/瑞芬太尼麻醉对皮质SSEP产生更多抑制,但对颈椎SSEP没有影响。
    • 谭海涛; 陈涛; 林友才; 黎坚; 王挺锐; 唐松杰
    • 摘要: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肌松阻滞水平对常见腰椎手术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常规腰椎手术患者100例,根据TOF-Watch SX加速度仪测定的T1作为分组标准,Ⅰ组(T1为0~10%)、Ⅱ组(T1为10%~20%)、Ⅲ组(T1为20%~30%)、Ⅳ组(T1为30%~40%)和V组(T1为40%~50%),每组患者20例。观察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SEP参数、MEP参数等差异,以及剧烈体动发生率、手术时间、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资料。结果Ⅰ组和Ⅱ组T1时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低于Ⅲ、Ⅳ、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Ⅳ和Ⅴ组不同时间点脑电双频指数(BIS)、血氧饱和度(SpO 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新意义(P>0.05)。Ⅰ、Ⅱ、Ⅲ、Ⅳ和Ⅴ组SEP潜伏期和波幅基础值、T2时SEP潜伏期和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Ⅳ和Ⅴ组T2时MEP波幅明显低于MEP波幅基础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Ⅳ、Ⅴ组剧烈体动发生率分别为5.00%、5.00%、20.00%、40.00%、45.00%,Ⅰ组、Ⅱ组剧烈体动发生率明显低于Ⅳ组和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肌松阻滞在腰椎手术中,若T1在10%~20%基础值的肌松水平则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对神经电生理监测影响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