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伦理反思

伦理反思

伦理反思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75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8篇;相关期刊145种,包括伦理学研究、求实、现代交际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首届长三角影视传媒研究生学术论坛、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201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等;伦理反思的相关文献由230位作者贡献,包括袁智忠、任时娜、侯金鹏等。

伦理反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3 占比:71.19%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82%

专利文献>

论文:68 占比:27.98%

总计:243篇

伦理反思—发文趋势图

伦理反思

-研究学者

  • 袁智忠
  • 任时娜
  • 侯金鹏
  • 周俊杰
  • 张志丹
  • 沈大卫
  • 王伟
  • 王翔敏
  • 胡小安
  • 蒲丽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来
    • 摘要: VR新闻所具有的沉浸感、交互性与想象力的3I特征,既充分展现传播仪式观下的媒介仪式特征,又显见适用于兼具宏观视野与奇观视觉效果的重大仪式事件报道。本文从新闻与仪式的关系出发,探讨VR新闻在“作为新闻的仪式”与“作为仪式的新闻”两个层面的特征显现、模式突破及其带来的伦理反思,以期为未来新闻的呈现模式及意义建构探寻思路与前景。
    • 武琦
    • 摘要: 人工智能的赛博格形象包括类人及非类人形象、外骨骼接入及具备人类思维的人工智能秘书,其银幕形象丰富并拓展了科幻类电影的画面表现形式,通过对科幻类电影和人工智能艺术形象的研究,能够聚焦人工智能技术痛点及人类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展现的核心价值,从而深入研究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化的可能性,并对新时代技术发展下,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之间产生的互动关系做出理论预判,为之后人工智能形塑下的影视创作及科技伦理提供参考价值。
    • 张旭
    • 摘要: 在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娱乐传播拓宽了人的自我发展空间、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传播、丰富了受众娱乐体验方式,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娱乐传播也呈现出传播内容的媚俗化、传播主体社会责任感的丧失、主流价值观引导的背离等诸多不容忽视的伦理问题。解决娱乐传播中的伦理失范,需要提升娱乐传播主体的道德自觉,加强娱乐传播治理法治化,开展全民媒介素养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传播立场,使娱乐传播在经济利益面前释放道德的良知,用纯净的娱乐内容、正确的娱乐审美去引导大众合理娱乐。
    • 逯改
    •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为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有力支撑。然而,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伦理和法律问题。智能养老护理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源于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社会现实、信息技术与智能化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与机器主体关系的理性反思。从谁之解放:人的解放还是人的依赖,谁之责任:人的责任还是机器的责任和谁之伦理:机器的伦理还是人的伦理三个纬度对智能养老护理机器人进行伦理审视,提出通过社会政策与伦理规划同步、人之尊严与社会公平同在、道德建设与亲情关怀同行铸牢共同体意识,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 杨逐原
    • 摘要: 社交媒体时代的阅读行为已呈现出游戏化倾向,阅读内容的书写也体现出游戏化的特征,游戏化阅读因此兴起。从生产方式塑造生产空间的角度来说,以数字化作为生存方式的游戏化阅读,必然会形成全新的内容生产空间。在这个新的空间中,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叙事手法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主要体现在非线性表达、程序化修辞、交互式传播、个性与人性相互沉浸以及深化情感共鸣等方面。作为一种极具价值的阅读方式,游戏化阅读值得推广,运营商可从内容呈现、主体空间建构、场景打造、生产规范、制作周期等方面入手,思考游戏化阅读的发展问题。然而,游戏化阅读并不都是正向的,它也存在着一系列伦理问题,如知识严肃性与游戏娱乐性间的界限容易消弭、商业炒作对人道主义的亵渎、游戏化阅读中的意义危机以及读者沉迷“自我”陶醉而忽视“自己”的责任等,这就需要相关运营商把握好游戏与阅读融合的度。
    • 余敏
    • 摘要: 《家庭教育促进法》以家庭亲子教育为核心、以家庭责任为基础,要求国家支持、社会协同,明确规定了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把千百年来的“家事”升级为“国事”。这是新时代教育体制、教育理念变革的必然要求。针对现代家庭教育问题,该法显示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伦理价值,回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促使家庭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家校社协同培养时代新人。
    • 高超
    • 摘要: 随着大数据进入大众的视野,大数据伦理问题也成为大众所关心的焦点.大数据伦理可以从数据的"隐私"与"知悉"视角去关注.在大数据伦理的范围中,隐私保护与知悉应成为大数据伦理研究的关键,而对其数据管理方法则组成大数据伦理的主要内容.当前,"数据"难题被进一步突显,其所具备的实际意义也由技术因素延伸至非技术因素.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的隐私与知悉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使大数据伦理难题日趋突显.
    • 周俊杰
    • 摘要: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使用药物、深度脑部刺激(DBS)以及利用基因编辑等生物工程技术进行道德增强的讨论愈演愈烈。与此同时,我们遭遇的道德缺失所产生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人们对利用生物医学道德增强实现人类的道德能力水平提升饱含期待,但目前还存在争议的是:一是技术本身的安全性问题无法保障;二是对道德增强的应用目的和实际管理的争论居高不下。由此,从医学伦理四原则出发,提出以道德治疗为主要目的转向,以及结合传统道德培育手段和加强程序建设的现实路径探索方案。
    • 梅剑华
    • 摘要: 职业会塑造人的品格,反思会改变人的行为,尤其是人的道德行为.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研究伦理学、道德哲学是否让人在道德上变得更加善好.这一问题既关乎知行合一问题、也关乎职业伦理问题.近十年来的心理学、实验哲学的经验调查研究表明反思和道德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另一方面,按照韦伯的立场,学者应该以学术为内在天职,不应该以道德规范要求学者,从而降低学术研究的真理性.价值中立是现代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但问题在于,伦理知识不同于一般理论知识,具有实践特征,要求反思/知识和行动的内在关联.理解反思与道德行为之间关系的两个面向(经验与规范),有助于理解伦理学本身的性质,从而对反思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给出一种新的解释.
    • 周俊杰
    • 摘要: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使用药物、深度脑部刺激(DBS)以及利用基因编辑等生物工程技术进行道德增强的讨论愈演愈烈.与此同时,我们遭遇的道德缺失所产生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人们对利用生物医学道德增强实现人类的道德能力水平提升饱含期待,但目前还存在争议的是:一是技术本身的安全性问题无法保障;二是对道德增强的应用目的和实际管理的争论居高不下.由此,从医学伦理四原则出发,提出以道德治疗为主要目的转向,以及结合传统道德培育手段和加强程序建设的现实路径探索方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