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FGF-2

FGF-2

FGF-2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8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中国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篇、专利文献420839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中成药等; FGF-2的相关文献由29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建华、傅春燕、姜怀志等。

FGF-2—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20839 占比:99.98%

总计:420920篇

FGF-2—发文趋势图

FGF-2

-研究学者

  • 周建华
  • 傅春燕
  • 姜怀志
  • 孙丽敏
  • 张桂山
  • 徐晶
  • 李婷
  • 白曼
  • 邓征浩
  • 关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洁; 吴睿哲; 葛殊玮; 伍强; 孙绍裘; 王凡; 曾景奇
    • 摘要: 目的: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牵张成骨模型大鼠成骨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5只,构建左侧胫骨牵张成骨模型,经5天静止期,使用胫骨环状外固定器以0.2 mm/d的速度牵引,连续20天。术后第1天起,低、中、高剂量组予骨碎补总黄酮浓度67、201、603 mg/kg行灌胃处理,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30天后处死动物,留取标本,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成骨生长相关蛋白BMP-2、CTGF、FGF-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成骨相关蛋白BMP-2、CTGF、FGF-2的表达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具体表现为CTGF的相对表达量提高3.4倍,BMP-2提高5.125倍,FGF-2提高6.333倍。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可通过促进DO大鼠成骨相关蛋白BMP-2、CTGF、FGF-2的表达加速新生骨形成及软组织修复。
    • 唐旭; 赵成鹏; 段永福; 周晓波; 付小玲
    • 摘要: 目的探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β2-微球蛋白(β2-MG)与婴幼儿肝血管瘤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肝血管瘤患儿102例,均接受动脉介入栓塞治疗,随访12个月,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71例)和无效组(31例),检测患儿FGF-2、β2-MG水平,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无效组肿瘤数目≥2个、肿瘤直径≥8 cm、多支供血动脉、乏血供型、未行超选插管及多次介入占比大于有效组,FGF-2、β2-MG水平高于有效组(P<0.05)。logistic分析得到,肿瘤数目≥2个、肿瘤直径≥8 cm、肿瘤供血动脉多支、乏血供型、超选插管、多次介入及高水平FGF-2和β2-MG是影响婴幼儿肝血管瘤经动脉介入栓塞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数目过多和直径过大、肿瘤供血动脉多支、乏血供型、未行超选插管、多次介入及高水平FGF-2和β2-MG是影响婴幼儿肝血管瘤经动脉介入栓塞疗效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对于危险因素过多,预测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疗效欠佳者应考虑其他治疗方式。
    • 曹晓宇; 杨海霞; 靳庆玲; 谢伟; 邵国; 鲍牧兰; 巴德仁贵
    • 摘要: 目的:观察FGF2在低氧及低氧预适应条件下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探究FGF2是否参与低氧耐受神经保护作用。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搜索和鉴定FGF2基因家族成员。在细胞层面建立低氧和低氧预适应模型,通过Western-blot、qRT-PCR检测细胞中FGF2表达情况。结果:FGFs家族分为7个亚家族,其中FGF2含有一个由17个氨基酸组成的FGF受体结合域,能够与特定的FGF受体结合进行信号的转导。在细胞层面,相比于空白对照组(C),低氧组(H)和低氧预适应组(HPC)FGF2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有所下降(P<0.05),而与H组相比,HPC组FGF2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有所升高(P<0.05)。结论:FGF参与低氧预适应的神经保护作用。
    • 崔蕾; 郭延丽; 卫培峰; 朱丽红;
    • 摘要: 目的通过妇可靖胶囊(FKJC)干预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CPID)模型大鼠,观察FKJC对CPID大鼠的治疗作用,并从形态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层面,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FKJC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5只SD雌性大鼠随机抽取10只为空白对照组,造模15 d后随机抽取5只模型大鼠进行形态学和病理学观察用于模型验证,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坤复康胶囊组(n=10)、FKJC低、中、高剂量组(n=10)。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蒸馏水,其余各组分别灌胃给药,1次/d,持续28d。每天观察大鼠情况,每7d测量大鼠体重。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2 h,处理动物。腹主动脉中收集血液,切除子宫组织。ELASA法检测血清中1L-1β和TNF-α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子宫组织中FGF-2、IGF-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造模15 d后模型大鼠的观察结果符合CPID病理特征,表明模型建立成功。治疗后,各治疗组血清中1L-1β及TNF-α的含量相比于模型组均下降(p<0.05)。子宫大体形态观察,模型组宫腔缩小,子宫内膜充血,骨盆黏连;各治疗组均较模型组有所好转。WB蛋白表达趋势显示模型组子宫组织FGF-2、IGF-1蛋白表达增加,经药物干预后,FKJC高、中剂量组FGF-2、IGF-1的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减少(p<0.05),且这种变化趋势在FKJC各剂量组表现出剂量依赖性,剂量越大,变化越明显。结论 FKJC可以明显改善慢性盆腔炎大鼠病理症状,这可能与其抑制炎性介质1L-1β和TNF-α的释放及下调子宫FGF-2、IGF-1的蛋白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
    • 阴敏; 唐亮; 姜百灵; 张丛敏; 刘颖; 刘静; 周薇
    •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尿肝素结合蛋白在产后盆底肌力减退伴尿路感染中表达,明确盆底肌功能训练干预效果,为临床防治产后盆底肌力减退伴尿路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1日-2020年9月30日某院收治的108例产后盆底肌力减退伴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尿路感染评分划分为评分高组20例和评分低组88例,统计两组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尿肝素结合蛋白水平,分析其与尿路感染评分相关性.同时给予108例产后盆底肌减退伴尿路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盆底肌功能训练,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尿肝素结合蛋白水平、盆底肌功能评分,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评分高组FGF2(1.08±0.22)pg/ml、U-HBP(142.69±38.17)ng/ml高于评分低组(0.71±0.17)pg/ml、(97.57±27.51)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2、U-HBP与产后盆底肌力减退伴尿路感染患者尿路感染评分呈正相关(P<0.001).108例产后盆底肌力减退伴尿路感染患者治疗3个月后 FGF2(0.43±0.20)pg/ml、U-HBP(62.38±19.65)ng/ml 水平低于治疗前(0.89±0.45)pg/ml、(120.13±32.09)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3个月后PFDI-20得分为(107.52±12.99)分,低于治疗前得分(210.77±21.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2、U-HBP水平与产后盆底肌力减退伴尿路感染患者PFDI-20、CARDI-8、UDI-6、POPDI-6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尿肝素结合蛋白参与产后盆底肌力减退伴尿路感染发生发展过程,给予盆底肌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盆底肌功能,下调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尿肝素结合蛋白水平.
    • 焦力刚; 张峰; 梁立红; 周晓川; 彭亮; 王忠
    • 摘要: 目的:探讨复发接骨胶囊配合骨折三期治疗对骨折患者疗效及骨生长因子FGF-2表达的影响.方法:对144例我院骨科收治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选取,就诊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对其予随机分组,就对照组72例(中医骨折三期治疗)与观察组72例(骨折三期+复方接骨胶囊)骨折修复优良率、FGF-2测验水平以及骨性愈合时间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骨折恢复优良率、FGF-2检测数据明显较对照组高,骨性愈合时间则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中医骨折三期治疗的同时重视复方接骨胶囊的应用,有利于康复加速.
    • 肖森; 杨磊; 刘超; 王晓菲; 王永军
    • 摘要: 本研究探索OS中lncRNA MT1JP、miR-646和FGF2之间的相互作用.材料和方法: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42例OS早期患者肿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中MT1JP的表达水平.采用RT-qPCR方法检测OS患者(n=42)和健康对照组(n=42)血浆MT1JP水平.ROC曲线用于诊断分析.通过过度表达实验分析MT1JP、miR-646和FGF2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MT1JP在OS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肿瘤周围组织中的表达.此外,OS患者血浆MT1JP水平也低于健康对照组.OS患者较低的血浆MT1JP水平可将早期OS患者同健康对照组区分开来.在OS组织中,FGF2与MT1JP及miR646呈负相关.MT1JP过度表达可上调miR-646,进而下调FGF2,而miR-646过度表达仅下调FGF2,对MT1JP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MT1JP可能通过miR-646下调FGF2的表达,从而抑制OS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血浆中MT1JP水平的下调可作为OS的早期诊断指标.
    • 何岩; 刘沛; 韩广业; 李泽宇; 吴春磊; 李建昌
    • 摘要: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对肾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搜集肾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并以肾癌细胞系ACHN和786-O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不同处理:对照组(转染si-NC)和实验组(转染si-FGF2).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肾癌组织、肾癌细胞系及各不同处理组细胞中FGF2 mRNA的表达情况;细胞增殖MTS实验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中单个细胞克隆增殖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FGF2蛋白、AKT蛋白、p-AKT蛋白、ERK蛋白和p-ERK蛋白的表达改变情况.结果 qPCR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较,肾癌组织中FGF2信使RNA表达明显升高,两组分别为0.960±0.139和1.872±0.463,同时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肾癌组织中FGF2呈较高表达;与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相比较,人肾癌细胞系ACHN、786-O、Caki-1细胞中FGF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第2天、3天、4天时细胞的存活情况(用吸光度A表示)ACHN分别为0.466±0.027、0.636±0.058、0.740±0.062,786-O分别为0.457±0.025、0.616±0.057、0.792±0.05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在对照组和实验组中的集落形成数目ACHN分别为0.348±0.034、0.101±0.009,786-O细胞分别为0.311±0.038、0.093±0.001,实验组细胞集落形成数目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中FGF2蛋白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21±0.05和0.08±0.02,AKT蛋白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38±0.09和0.42±0.12,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09±0.02和0.15±0.04,ERK蛋白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38±0.06和0.48±0.08,p-ERK蛋白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08±0.02和0.05±0.01,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GF2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肾癌细胞增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