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仕与隐

仕与隐

仕与隐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专利文献7246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晋阳学刊、南方论刊、社会科学等; 仕与隐的相关文献由83位作者贡献,包括侯素馨、在彼、孙晓军等。

仕与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 占比:1.13%

专利文献>

论文:7246 占比:98.87%

总计:7329篇

仕与隐—发文趋势图

仕与隐

-研究学者

  • 侯素馨
  • 在彼
  • 孙晓军
  • 杜学霞
  • 杨婷
  • 汪祎琼
  • 王开东
  • 王耀臣
  • 袁伟
  • 魏晓莉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薛书婕
    • 摘要: “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感选择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梳理陶渊明使用频率较高且经常“云”“鸟”的意象,可以大致将其分为浮云与孤鸟、“无心”之云与倦鸟、白云与归鸟三种类型。再结合陶渊明的人生历程,能更全面地理解陶渊明及其创作,打破扁平化、经典化的隐逸诗人形象,为解读陶渊明及其创作提供另一种视角。
    • 张春立; 王云梦
    • 摘要: 诗以言志,诗以抒怀.梅之高洁,菊之傲骨,松之挺拔.至于陶渊明,则主要是其笔下的一系列飞鸟形象.如"归鸟""羁鸟""孤鸟""众鸟""失群鸟",等等.通过对陶渊明笔下这些飞鸟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陶渊明的内心活动和精神世界.
    • 魏晓莉
    • 摘要: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以隐士的姿态显露于公众视野之中,素有“隐逸诗人”之称。殊不知,他的一生都徘徊于仕与隐之间,仕隐冲突是其思想人格的突出表征,始出便思归,归来又思仕成为一种常态。而这一常态主要是内外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既是儒家传统思想与道家崇尚自然的信念双向作用的结果,又是社会现实和陶渊明自我人格两相冲突综合作用的结果。
    • 王耀臣
    • 摘要: 苏轼作于贬官黄州时期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抒写了此时期的人生体味与思索,表现了他内心仕与隐的矛盾心理和对生命意义的思索、探寻与追求。本文主要探讨了这一心理的内涵和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
    • 叶梓
    • 摘要: 明正德四年(1509)五月,在武英殿大学士任上的王鏊,三次上疏致仕的请求终于得到了明武宗的批准,在领受了恩赐的玺书、马车之后,他从遥远的京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苏州东山,在太湖之畔熟悉又亲切的陆巷小村,开始了与世无争的新生活。一王鏊的请辞,绝非他不想“治国平天下”,而是报国无门夙志难酬,腐败的明王朝已经容不下他这样的正直之人,他不得不黯然离场,空余一腔拳拳报国之情。仕与隐,一直以来是横陈于中国古代官员面前的两条道路,当仕而不通的时候,只有选择隐了。早在任吏部左侍郎时,王鏊就曾与吏部尚书韩文等人一起请正德帝诛杀“八党”,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 王耀臣
    • 摘要: 苏轼作于贬官黄州时期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抒写了此时期的人生体味与思索,表现了他内心仕与隐的矛盾心理和对生命意义的思索、探寻与追求.本文主要探讨了这一心理的内涵和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
    • 魏晓莉
    • 摘要: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以隐士的姿态显露于公众视野之中,素有"隐逸诗人"之称.殊不知,他的一生都徘徊于仕与隐之间,仕隐冲突是其思想人格的突出表征,始出便思归,归来又思仕成为一种常态.而这一常态主要是内外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既是儒家传统思想与道家崇尚自然的信念双向作用的结果,又是社会现实和陶渊明自我人格两相冲突综合作用的结果.
    • 冯轶群
    • 摘要: 盛唐诗人常建的诗歌类型以及艺术风格并非局限于清幽僻静的山水诗,近些年学界已然肯定这一事实,开始将研究方向转为边塞诗、音乐诗等方面,认识程度不断深化.对于生平事迹等信息不详的常建而言,合理地还原其行藏出处,结合诗歌以及现存资料,探究文本中所内蕴的"仕"与"隐"思想之间的关系,能够为进一步全面深入地了解常建其人其诗,提供新的思路.
    • 谈清怡
    • 摘要: 谐趣诗是杨诚斋诗中一类独特的诗作,对日常生活画面的叙述中蕴含着新鲜和趣味,仕与隐的矛盾又贯穿始终.作者在谐趣诗中"打趣"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表现出对田园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恶,透露出内心的挣扎.
    • 付嘉敏
    • 摘要: 琴是中国古代弦乐器,与文士阶层关系密切,在李白生命中占有重要位置.琴作为李白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共出现52次,其内涵以隐逸和游仙两类最多,表现李白不慕名利、超然物外的出世情怀.李白诗中琴意象的审美特征是"清虚玄妙"和"奔放俊狭".李白诗中琴意象表现出世之意,全诗却抒发入世之志,体现了李白以功成身退为人生理想,却仕隐两无成的人生现实.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