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黏膜屏障

黏膜屏障

黏膜屏障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3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8052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中国社区医师、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交流会、第三届全国胃肠黏膜屏障基础与临床研究研讨会等;黏膜屏障的相关文献由421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烨、万鹏、刘乐等。

黏膜屏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 占比:1.4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8052 占比:98.56%

总计:8170篇

黏膜屏障—发文趋势图

黏膜屏障

-研究学者

  • 陈烨
  • 万鹏
  • 刘乐
  • 吴万庆
  • 吴刚
  • 夏枚生
  • 孙培春
  • 孙恢礼
  • 孙策
  • 尹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智伟; 黄晶; 门九章
    • 摘要: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 GERC)在呼吸科门诊中发病率逐年上升,是一种以反复咳嗽为特征,伴有胃食管反流病消化道症状的慢性咳嗽。由于临床表现的轻重缓急和咽后部、消化呼吸系统的黏膜结构、神经反射以及黏膜屏障和高敏感性都有关系,临床用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缺少特效治疗方案。五味异功散出自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临床常用于吐泻不食,脾胃虚冷等病症。笔者在中医临床工作中发现,以五味异功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疗效显著,收效甚捷。2018年6月— 2019年 11月共收治的10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观察以五味异功汤加味治疗的效果,以期为GERC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 梅华迪; 李袁飞; 马现永; 余苗
    • 摘要: 肠道黏膜是机体内环境与外界进行交流的媒介,也是机体发挥防御保护作用的第1道防线,其屏障功能完整性对于维持肠道稳态乃至机体健康至关重要。槲皮素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抗菌等功能。研究发现,槲皮素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的组成、黏液层的厚度、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胆汁和抗菌肽的生成以及细胞因子的分泌来维护肠道内环境稳态和机体健康。本文主要综述槲皮素调节动物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机制,旨在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摘要: 肠道微生态是指多达1013~1014种微生物聚集在营养丰富的肠道中,共同构成了具有复杂且相对平衡的富有多样化特征的微生物群。肠道微生物参与物质代谢和宿主生理活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肠上皮细胞和黏液层与共生微生物共同构成肠上皮黏膜屏障维持肠道微生态稳态。肠道微生态失衡对多种系统疾病有重要影响,尤其是炎性肠道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分类,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
    • 李景南
    • 摘要: 胃肠道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最大器官,其黏膜不仅是机体与外界联系的重要屏障,也是胃肠道各种功能得以正常维持的基础。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是胃肠道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目前,针对胃肠道黏膜,尤其是小肠黏膜仍缺乏深入系统的认识,临床实践中更多关注损伤因子的作用,忽略了黏膜防护的重要性。为提高医务人员对胃肠道黏膜保护的认识,规范黏膜保护剂的应用,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激素与黏膜屏障学组制定了我国第一部胃肠道黏膜保护专家共识,于2021年底正式发布。本文针对共识制定的背景、过程和主要内容进行解读,以帮助医务人员提高认识,规范临床诊疗。
    • 田茂生; 高记华; 戚文月; 刘朝阳; 吴琳琳; 高策; 顾铭; 康瑞娟; 李利霞
    • 摘要: 目的本研究基于直肠局部用药要求建立巴豆油诱导的痔病大鼠模型,探究贻贝粘蛋白(MAP)的抗痔疗效和黏附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巴豆油为致炎剂建立痔病大鼠模型,将40只SPF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造模后1 h各组大鼠予以相应治疗。D4取材,处死前30 min将1%伊文思蓝(EBD)注入大鼠尾静脉,计算肛肠系数,评价血管通透性,Western Blot法检测黏蛋白Muc2、Muc4的蛋白相对表达量,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6、MDA表达量。通过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比较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MAP在大鼠直肠的荧光成像,观察比较MAP在直肠的黏附性。结果MAP可减少大鼠肛门直肠肿胀、分泌物和渗出情况,肛肠系数结果提示MAP可降低肛门直肠肿胀程度(P<0.01),EBD含量提示MAP可降低局部血管通透性(P<0.01),增加黏蛋白Muc2、Muc4的相对表达量(P<0.05),降低血清TNF-α、IL-6、MDA表达量(P<0.01),荧光成像结果显示MAP在直肠环境内表现出良好的黏附性和稳定性。结论海洋生物材料贻贝粘蛋白具有良好黏附性,能够减轻大鼠肛门直肠黏膜肿胀、增加黏膜黏蛋白表达、抑制炎症、修复黏膜屏障、促进黏膜愈合、改善痔病大鼠模型症状,可为痔病药物的临床前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 庞颖颖; 张玉玲
    • 摘要: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和动物体有益的菌,作为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优势菌群,可调节菌群失调,促使肠道微生态恢复平衡.对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关系的深入研究发现,益生菌可对机体进行免疫调节、补充并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环境平衡,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影响多种细胞因子以提高肠道免疫性能,可用于儿童手足口病的辅助治疗,明显缩短皮疹好转及消退时间、体温、食欲恢复正常的时间,是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方法.本文就目前益生菌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阐述.
    • 高思敏
    • 摘要: 近年来,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慢性鼻炎、干燥性鼻炎等发病率逐年增高,越来越影响大家的日常生活。规范、适当地进行鼻腔冲洗,可以清洁掉鼻内附着的致敏源、炎性分泌物及刺激性颗粒等,减轻鼻黏膜敏感、水肿和炎症反应,同时也能改善黏膜纤毛的摆动功能,提高鼻腔清洁度,促进黏膜屏障完整性。
    • 邬宇航
    • 摘要: 本试验选取9只健康处于泌乳期的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按体重、泌乳量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SARA组和恢复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SARA组饲喂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与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为1.02、1.24、1.63和2.58的日粮诱导试验奶山羊发生SARA;恢复组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后自由采食青干草4周.取瘤胃黏膜上皮组织,采用增殖细胞抗原(PC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瘤胃黏膜上皮增殖与凋亡的变化情况,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SARA对瘤胃上皮细胞增殖活性有抑制作用,对细胞凋亡有促进作用.
    • 徐婧; 聂玉强; 徐豪明; 周有连; 彭瑶; 赵冲; 何杰; 黄红丽; 赵海兰; 黄文琪
    • 摘要: 目的 评价丁酸梭菌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作用和可能机制,以及抗生素清肠预处理对其的影响.方法 通过3%DSS诱导肠炎模型,并利用丁酸梭菌干预有或无抗生素清肠预处理后的小鼠,观察小鼠体质量、疾病活动度,检测小鼠病理、促炎因子TNF-α、IL-1β表达情况,及进行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观察肠黏膜屏障和NF-κB通路改变情况.结果 丁酸梭菌可降低肠炎小鼠大体及病理损伤,缓解肠黏膜损伤和下调促炎因子TNF-α、IL-1β表达,此过程和NF-κB通路被抑制相关.抗生素清肠预处理后,丁酸梭菌缓解肠炎小鼠炎症和黏膜屏障损伤作用加强,但对NF-κB表达影响不大.结论 丁酸梭菌可改善小鼠结肠炎,维护小鼠肠道黏膜屏障,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抗生素清肠预处理通过增强丁酸梭菌的黏膜屏障保护作用,增强疗效.
    • 廖娟; 玉叶; 王建超; 文彬; 邓鑫
    • 摘要: CD4+T,CD8+T等免疫细胞过度激活是人类缺陷免疫病毒(HIV)感染早期出现的免疫激活状态.最早出现的位置在肠道黏膜上皮,免疫激活的同时伴随免疫细胞凋亡的增加、T细胞消耗加快、黏膜屏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肠道内环境紊乱、微生物失调.表现为菌群种类、数量和位置的改变及其相关代谢产物增加,这些因素均促进了全身免疫激活的发展,HIV感染的进展及非艾滋病相关性疾病的发生.主要从艾滋病病毒引起黏膜屏障受损,肠道菌群及其产物紊乱对全身免疫激活的影响作一简要综述,为寻找免疫激活的根源提供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